03.08 職業聯賽遭遇“寒冬”。中甲還有必要擴軍嗎?

西安晚報


我認為可以擴軍,而且要降低標準,因為如果聯賽沒有隊伍參賽,那還叫聯賽嗎?聯賽就是要鼓勵更多的人參加,才能普及才能提高。中國玩足球的人本來就不多,你這限制那限制的,還會有人玩嗎?


清風6161


小編認為當前中國職業足球最應該考慮的是怎麼把聯賽質量提高和如何使聯賽健康經營,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和更多資金投入到職業足球,形成良性循環。

今年由於未上交工資確認表或涉嫌簽名造假工資簽名,中國足協宣佈取消中甲3支球隊(上海申鑫 廣州華南虎 四川隆發),中乙6支球隊(南京沙葉 福建天信 大連千兆 銀川賀蘭山 延邊北國 吉林百嘉)2020賽季參賽資格。另外還有延邊北國等中甲中乙俱樂部因為資金鍊斷裂也主動選擇退出。

近年來,中國足壇金元足球的行情不斷升溫,足協也是想盡辦法來控制各只俱樂部在資金投入,各家豪門俱樂部也有所收斂,外援的引進力度已不如15年前後,但是對於中小俱樂部來說,想在中國職業足球圈生存下去就資金方面來說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各只中甲中乙俱樂部今年休賽期也是紛紛流出欠薪和解散的重磅消息。在這種世界足壇範圍內都少有的惡劣足球環境面前,中國足協原有的足球發展規劃也隨之受到影響,無奈發文“拉人上車”。各傢俱樂部投資人都玩不起了的情況下,盲目擴軍只會讓充斥著欠薪和解散消息的職業足球圈惡性循環下去。 擴軍的政策小編認為該適當延期,當中國足球大環境慢慢好轉之後,再來考慮擴軍的問題。



楊哥吹球


現在中超又火了,所以擴軍的意見又多了起來,個人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一個成熟的聯賽應該是金字塔型而不是倒著,現在中超球隊裡依然有不少混日子的,足協應該做的就是增加中甲球隊數量,擴軍2-4只,然後增加升降級數量,中超倒數第三甚至第四名和中甲第三第四名打主客場附加賽,勝者中超敗者中甲,中甲後三四名一樣和中乙三四名打附加賽,給球隊以壓力,增加動力,否則隊伍越多混日子的越多默契球越多,歡迎討論



闖哥象棋華山論劍


應該擴,擴大10000只



多了不算


嗯!很有意思的提問!

由於疫情肆虐,我們的聯賽開始遙遙無期,至少應該在四月底五月初才能開始首輪比賽,想要在今年底完成整個國足和聯賽的比賽任務,真的沒有別的辦法,肯定要讓球隊和隊員疲於奔命,造成今年閒的時間閒死累的時間累死。一週雙賽將是大面積的,中超三十輪比賽和亞冠球隊的賽事、以及國足征戰世界盃,估計球員沒有喘息的機會。雞肋的足協盃肯定停賽了,還要比賽那就是強隊為了省體力可能首輪就輸球以便儘快結束此賽事,到時如果成都興城隊拿了足協盃,我們該如何看待呢?當然我並沒有貶損成都興城隊的意思,因為他們真有可能拿到足協盃的。

回到問題上去,中甲今年擴軍,將在未來八個月踢完34輪比賽,真不敢想足協如何安排賽事。當真今年沒有洲際青年賽事嗎?有的話中甲球隊有的隊員就可入圍,那時國內中甲聯賽又不能停,是否有違公平競賽的原則?

結論就是希望足協暫緩中甲聯賽擴軍。


娵訾靜淵juzijingyuan


擴軍的事還是先放一放吧,經過前幾年各個大企業投其所好式,不計成本和利潤式投入,大家發現除了虧損了幾千萬,啥也沒撈著,紛紛後悔當初的想法太天真了,也就恆大吧,燒的起,但估計這層護身符也不是萬能的,出問題誰也跑不了。所以現在更多的企業不敢投機性的進入足球圈了,當務之急還是如何建立良好的足球環境,如何恢復經濟活力,培育更多健康的,專業的民營企業,真正市場化的去運作聯賽才是正道。


北京崔器


中國職業聯賽發展到今天一直在走很多彎路,這需要職業聯賽制定者沉下心來按著市場規律制定一套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的聯賽體系,個人覺得在制定擴軍之前是不是應該考慮到目前職業聯賽的整體環境,(投資人的資金、低級別球員的能力)等,不要盲目的擴大規模,實際工作都做到位了在實行擴軍是不是能好一些!


白14寧


現在看來,中甲要不要擴軍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表面上來看,這次寒冬主要是因為疫情而引發的,因為疫情對經濟影響過大所以產生了問題。

實際上,這也反映出目前的足球投資者投資方向的轉變,說明了現在這幾年足球亂象和一些其他的問題。這個現象的出現,說明未來的足球市場舉步維艱。

從根本上說,中國的足球制度,現在遇到了問題,要改革,才可以繼續下去。


張傑談足球


中國多傢俱樂部發生了欠薪醜聞,更是許多俱樂部因財政危機解散,更有中超的俱樂部天津天海遭遇財政危機,轉讓股份,中甲的球隊就更多了!


小體育足球


中甲就沒必要擴了,把中乙丶中丙丶中丁多擴擴吧,而且要達到縣級必須有支中丁以上的球隊,堅持下去,中國足球必定會有出頭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