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怎麼讓孩子為別人付出愛?

薇微看花gqy3697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我的理解是: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孩子都不經意的看在眼裡,所以說,榜樣!家長要做好榜樣,不用特意去教導,用實際行動,做出表率讓孩子看。

為別人付出的愛,不是為了索取,也不是為了回報,我們是為了世界更美好,從小培養孩子要有愛心❤️,要同情弱者,比如需要捐款的時候,我們就慷慨解囊,要讓孩子學習到,我是可以幫助到人的,我是社會有用的人。

當親朋好友或者是鄰居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伸出一把手,要讓孩子明白,我們同樣也需要親情,也需要友情,有了愛,我們並不孤單。

用點滴的行動為孩子找到答案。謝謝!




和平鴿6670


你好,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做法,首先從尊敬長輩來說,我是經常要帶著孩子去幫他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去洗洗衣服,曬曬被子,早上打好洗臉水,晚上燒好洗澡水給爺爺奶奶他們,年齡相仿的,或更小的就教育他們懂得分享,吃的東西,玩的東西不能太自私。還有經常做事要有始有終,這樣也能培養好的人格。


保霖說易經


我覺得讓孩子學會為別人付出。言傳身教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很多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你是個有愛的人,孩子也會是個溫暖的人;你是一個凡事索取的人,孩子就學不會給與。以身作則很重要。

我是一個愛表達的人。看到花花草草小動物總是要把自己心裡感性的想法全部說出來。那是兒子三四歲時。有一次我給兒子講《我是霸王龍》。最後的結局是霸王龍和小翼龍這對好朋友分開了。兒子就有點難過。聽完後好像有點無法釋懷。最後我提議讓他自己再畫一幅。他自己畫了一個完美的結局。他才徹底為小恐龍們高興起來。通過這件事我就看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以後我就在兒子面前有意收斂了自己的感性。因為我覺得這對於一個男孩來說並不算好。

還有就是幫他甄選一下他身邊的朋友。孩子沒有分辨率。都是有樣學樣。有一段時間兒子總和一個小區裡一個男孩子玩。那個孩子喜歡別人的玩具就要想辦法佔為己有。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喜歡讓別人都聽他的。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兒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也學起了那個男孩的“拿來主義”,行事作風也頗為野蠻。我就減少了兒子和那個男孩一起玩的次數。再從旁加以引導。兒子就沒在那麼霸道了。

再有。就是不要忽視讀書的力量。小時候給孩子讀點有行為習慣方面好的繪本。大一點他會自己讀書時多給他買點道德品格方面的書籍。用書本里的故事讓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是個不錯的方法。

教育孩子是們功課。路漫漫其修遠兮啊。咱們都得一邊摸索一邊前進呢。





是個小美麗呀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自己現在也有兩個小孩,大的5歲,小的17個月,每次看到大的欺負小的,有東西不會分享,我就跟苦腦,為什麼老大都不會讓著老二呢?不會保護妹妹呢???我腦子裡無數個問號。於是最近我有什麼事都會叫老大幫忙,比如幫媽媽拿妹妹的褲子,尿褲,水杯等這些他能做到的小事。而且每次他幫做完我都會說:謝謝哥哥,我們哥哥好乖,長大了會幫媽媽,妹妹幹活了。自從叫他幫忙,發現他現在真的沒那麼自私了。這些都是我的經驗,我現在也是在摸索中,你也可以試試。希望能幫到你。



瑞心寶



兒子六歲了,有一天被鄰居家的狗嚇得哭了,媽媽哄了半天,孩子仍是心有餘悸,媽媽說,孩子你是男子漢,要有膽量,要有勇氣,將來媽媽還需要你來保護呢,遇到一點困難,你必須要堅強。從那天起,孩子真的起了很多變化。一次,我和孩子從婆婆家回家,一路走的是夜路,黑黑的夜多少有些擔心,牽著兒子的手攥得很緊,兒子似乎感覺到了我的緊張。仰著頭看著我,對我說,媽媽你不用擔心我是男子漢,我會保護你的。孩子的話讓我的心裡變得很溫暖,頓時覺得安心了很多,兒子真的懂事了,他懂得了什麼是責任。



雨化晨露


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第一次刻畫者,就是父母。

我有兩個孩子,我發現我在說話,還有平時做事的時候孩子總是在觀察我,而且有時候他們還會說出,為什麼你們這樣,或者那樣。

所以我覺得父母在有了孩子以後,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多和孩子交流,多教他們正面的知識。比如付出,比如愛。

想為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絕對不會是速成的,需要持之以恆,以身作則!


鴻樹哥


1、教孩子關心他人的感受

孩子生來是不曉得關心別人的,做父母的,應當好好的訓練孩子,使他知道顧己顧人之道。

比如:爺爺奶奶睡覺的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你不要打擾,否則他們會很難受,這樣告訴孩子,他會懂得,別人睡覺時,自己應該小心翼翼,輕手輕腳。

2、讓孩子做點家務事

大多數的父母都小看了家務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我們平時多讓孩子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中來。而生活,很多時候就是柴米油鹽。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更具有獨立能力,也更能體諒和理解父母。要想讓孩子學會愛,不妨先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比如:自己收拾書包、玩具、獨立吃飯、穿衣等等,再慢慢擴展,比如掃地擦桌子,既培養了孩子的家庭責任感,也會更懂得承擔。也要適當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感受到幫助爸爸媽媽的快樂,這樣一來在以後的日子裡孩子也會更加願意去付出他的愛心。

3、給孩子付出愛的機會

有些父母,看見小孩幫忙做事,要不嫌他做不好,要不嫌他做得太慢,就不讓做,孩子倒杯水,就怕他灑出來、燙著了。父母的這種做法,幾乎是下意識地剝奪了孩子愛的機會。實際上,我們更應該製造機會,讓孩子來關心我們。

比如:多多擁抱孩子、親吻孩子,不時地向孩子索要“愛的抱抱”;媽媽拎不動這麼多東西,你能幫我一下嗎?爸爸上班好累啊,寶貝幫我拿雙拖鞋好不好?

4、不要拒絕孩子愛的表達

當孩子自己對於“愛別人”有了認識時,家長千萬不要拒絕,應該愉快地接受他的愛心,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付出愛是一件讓大家都感到溫馨的事情。

父母做到這些,就會讓孩子在心疼父母的同時,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愛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孩子心中有足夠多的愛,心理才會更健康,更快樂。現在大多數家庭的父母都是無私地付出,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但現實是,愛應該是雙向的。在好好愛你的孩子的同時,千萬別忘了教他也要好好愛你哦



英短很可愛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在一直摸索和學習,因為家裡也有小孩,希望他能健康快樂的長大,除了學業,更重要的是學會交友,這對每個孩子未來的工作生活都很重要。要想交到更多的朋友,有愛心的朋友,當然首先自己要有愛心。現在社會,孩子真的很可憐,特別是城裡的孩子,根本沒有發小,陪伴最多的估計就是手機、電視、玩具、遊樂場等等。這些都是冰冷的,也很難有機會表現出小朋友的愛心。所以要創造機會,首先是家庭的機會,父母要多向父母行孝,上行下效嘛!朋友聚會等要多帶孩子一起參加當然是也有朋友同樣帶孩子,引導孩子.


安說三國


想要讓孩子為別人付出愛,

首先要讓他懂得愛是相互的。父母不要一味地去付出,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什麼也不讓孩子幹,這是不行的。在我們為孩子做事,付出時,也要告訴孩子,比如告訴孩子:媽媽為了給你洗衣服累了一中午,腰痠背痛的,你可以給媽媽捶捶背嗎?要讓他知道去心疼人。

然後,多請孩子幫幫忙。比如家裡大掃除,可以讓孩子幫著一塊打掃,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是被需要的,同時在被需要中得到快樂!

最後,要告訴孩子在與人相處中,也是需要互相幫助,互相分享的。沒有人會喜歡只會索取的自私的孩子,讓孩子也懂得幫助和關心別人!!



蘑菇貓仔仔


✨讓孩子為別人付出愛,首先應該讓孩子擁有愛自己的能力,內心有豐盈的愛才有多餘的能量去愛別人。

我們家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A:為別人付出愛有很多種形式。飯點了,我們都開飯了,孩子爸爸還在加班,我就會讓孩子每個盤子留一份菜起來給爸爸,愛爸爸;下雨天遇到小蝸牛這些小動物,孩子們都繞行,一是不傷害小動物,二是有毒;

B:我們家從嬰兒時期每天都會說,我愛你❤️,小乖乖,愛要表達出來,孩子心中裝滿愛,自然就會去為別人付出愛;為他人著想,是世界第一等學問:

C:講故事,嬰幼兒時期就讀繪本,如《猜猜我有多愛你》《有時候我特別喜歡爸爸》等,圖畫故事書孩子們喜歡看,看多了自己都可以指讀,大一點識字了,可以自己看書時也可以選擇類似這個話題的書籍;

D:幼兒園問孩子:為什麼要上學,他告訴我:學習本領,報效祖國!幼兒園教的,趁這次疫情,我就會告訴孩子們,這些醫生護士還有社會各界的人們共同努力,就是在報效祖國,祖國需要他們,孩子告訴我:我以後也要當醫生[贊]

希望孩子們都擁有自愛的能力,也擁有愛人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