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父母早年過世,我們姊妹五個都已成家,我想用AA制在酒店訂團年飯,不知如何開口?

移山先生


按照我們國家現在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還遠遠沒有達到在親人之間用AA制的程度。目前,AA制在同事之間,戰友之間,朋友之間有一定的市場,然而親人畢竟是親人,是有著血緣、親情關係的最親近的人,採用AA制,弊大於利。

AA製表明瞭你的立場:親人之間不欠人情

親情之間,最看重的也是最重要的本來就是一個“情”字,丟掉“情”,再親的血緣關係也就只有“親”而沒有“情”,就成了相互之間沒有走動,互不打擾的,冷冰冰的親人關係。

父母就像一張無形的網,將兄弟姊妹聚攏在一起,父母在,兄弟姊妹需要經常走動,探望父母,父母不在,更應當用心編織這張無形的親情網。長兄如父,長姐如母,這個時候長子女有義務去維繫好這份親情。

兄弟姊妹之間不必要為了一頓飯斤斤計較,哪個家庭都能請得起,與其AA制,倒不如姊妹之間輪流做東,這樣既體面,又不傷和氣,退一步講,對於家庭條件確實不怎麼樣的兄弟姊妹,跳過去,不讓TA請又有何妨呢?

一起吃年夜飯本來圖的是一個“聚”字,AA制只會讓家庭成員之間變的疏遠

近幾年,吃年夜飯的習俗越來越盛行,定製年夜飯往往到了一桌難求的地步,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人們越來越注重親情的培養。平常大家都各忙各的事,到了年底,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暢談過往,展望未來,加深親情。

這個時候,如果把精力放在餐費的分攤,那就失去了聚餐的意義,也顯得與家宴氛圍格格不入。對於家庭條件比較好的,他們會認為AA制多此一舉,對於家庭條件比較差的,他們會認為兄弟姊妹之間斤斤計較。

在國外,有可能夫妻之間都AA制,不會引起什麼誤會,但中國是有著傳統文化的一個國度,幾千年來,都講究人情世故,講究親情來往,AA制無形當中是要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決裂,在我看來,現階段是不妥的。

AA制在老年人看來就是一個奇形怪類,對孩子們來說,只會淡化他們的親情觀念

AA制也是近幾年才流入國內,實行AA制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平等和獨立,從這個方面來說,這是積極的現象。可我們也應當看到親情不是友情,家庭成員之間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地位上還是有長尊幼微之分,這是中國的傳統家庭美德。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注重這一點,另類地搞一個AA制,這樣的聚餐,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是吃不下去的。從孩子們的角度講,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兄弟姊妹之間聚攏在一起的很少,平常交流溝通更少,有的甚至還不在一個城市,我們的下一代,對於這種親情意識已經十分淡化,可能讓他們感到,“我今天吃的這頓飯是大姨請的,遠比我吃的飯是父母買的單”來的更加人性化。莫要因為AA制,讓本該有的親情關係在我們下一代孩子的心中漸行漸遠。

結語:就餐AA制的盛行,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獨立,但我們要弄清楚它所適用的群體,如果用在親人之間,不但不利於親情的培養,反而會給親情蒙上一層陰影,讓家人心裡添堵,這樣的年夜飯不聚也罷。

對於年夜飯AA制,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關注。


半知舍


還是專職律師提問?看來你的社會經驗有待積累。AA制一般適用於同學、同事、朋友聚會,家庭聚會很少用AA制攤派款項。

我講個身邊熟悉的朋友L的做法,她丈夫三兄弟,都已成家,父母健在。不知從何時起,每年的年夜飯,三兄弟輪流做東,一般是請到自己家裡來吃喝,也有上酒店吃喝的。總之,這年輪到誰做東,一切費用歸他負責。

L的丈夫是老二,做裝修公司,她本人在街上開藥店。前年的除夕,輪到她家做東,她看店走不開,沒空在家做菜,請婆婆幫忙料理,婆婆比鬼還精,一聽就擺手,說自己腰椎有點痛,怕累,幹不了!L又請大嫂幫忙料理,提出給三百元工錢,大嫂推辭,說自己有很多家務事要幹,不做。

L沒辦法,想請店裡工人幫忙做菜,又沒法張口,因為除夕夜人人都要過年,要工人加班幹活說不過去。那天我路過她店,進去與她聊天。她如實說出她的難處。

我說,你們家裡的年夜飯,既然每年輪流做東,今年你要破費了:飯店的菜不僅漲價,還要加收30%服務費。

L說,沒辦法,三桌酒席,2100元少不了,今天白乾了。

我說,不用2100元,家庭聚餐,可以高檔,可以隨便湊合,只要豐富就可以。

她說,不用2100元?那你幫我訂飯店好了。

我說,你到菜市場買一隻燒鵝、兩隻白切雞、兩斤叉燒、兩斤熟牛肉丸,就可以分做成四個硬菜,很豐富了!然後訂飯店,點上五個炒菜,平均一個50元,一桌250元,自己帶一箱紅酒(6支)過去,不就全對付過去了!還用2100元買單?

L如夢初醒,大讚高招!

1只燒鵝200多元,兩隻白切雞140元,兩斤叉燒70元,兩斤熟牛肉丸90元,一箱紅酒210元(L經常在淘寶購紅酒),加上三桌炒菜750元,加一點飲料、米飯的錢,合計1500餘元。這樣就吃得很舒服了!

L就這樣操作,那頓年夜飯,公公、婆婆和兄弟嫂子都很滿意,贊她超能幹!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應用中草藥治療癌瘤學科20年


大城公


我家是一個姐弟六人的大家庭,我有倆姐仨妹妹。父母在的時候,每年的初二是我們這裡閨女回孃家的日子,這一天姐姐妹妹們和家人都早早來到家裡,大家一起動手做飯聚餐,其樂融融。

父母過世以後,我們仍然延續了年初二聚餐的習慣,因為多數小家庭都有了第三代,現在總人數到了29,無法在家聚餐了,我都是提前在飯店預定好餐廳,到初二歡聚一堂,除今年疫情原因取消了聚餐外,已經持續了14年了,費用自然是我支付的了,雖然姐姐妹妹也提出來大家共同分擔,但是我和媳婦沒有同意。

我以為,能成為兄弟姐妹,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緣分,父母在的時候我們是一家人,父母不在了就應該延續一家人的情意。我們都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難得聚一次,利用春節假期這個傳統節日,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敘敘親情,聊聊工作和家常,是非常難得的,和親情相比,花費多少和誰來承擔就根本不是什麼問題了,您說呢?


知足常樂24165716


個人觀點,如果你請得起就自己出錢,沒錢就別提議,這種真的不那麼讓人喜歡。我姐妹三個,我姐姐就有點這樣,也是愛張羅的性格,我們都經常給爸媽買東西,但是區別是,我和我妹都是想到了就買,買了也不會特意對別人說。但我姐不是,想到買什麼先跟我們說,最後也不見得買,當然她也很實在,也經常買,不是隻耍嘴。當然買了也會特意告訴我們。除此之外,她還愛張羅湊錢買東西,有一年她說讓我們湊錢給爸媽買臺電腦,其實我爸媽一點也不愛好這個,也不會用。但是她提出來了我們要不同意顯得好像不對,但是買了嘛倒不心疼錢,就是覺得這種被動的盡孝不舒服。我的性格是自己捨得花錢就自己買,不想買也不綁架別人。買電腦之前我剛給他們買了洗衣機和書架,就是直接讓商場送來的,後來我媽說起來她們才知道。果然,電腦買了基本不用,就在那放著,我爸還抱怨。


我的暢小姐


我認為還是說了好一些。父母不在了,姐妹五個春節聚會,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誰也不可能在家聚會,一般都是在飯店訂好了包間,五家訂上兩桌,按現在的水平最少每桌兩千,過年吃一次飯五家花四千平均一家五百元,也可以接受。如果一家掏也能掏的起,姐妹關係好還行,稍微差一點兒就有隔閡了。如果輪流坐莊每年一家就會有多有少的問題了,一次還無所謂,時間長了就沒意思了。早晚會有意見的,不如現在就說了好,五家平均攤最好,省的以後麻煩。事情早晚要發生,不如早說好。我老伴兒家就五兄弟姐妹,有一家特別扣,一到過年過節就知道去別人家吃飯,頭一兩年大家就忍了,年年都這樣就沒勁了。最後大家商量平均攤,她又覺得錢太多,不願意掏,三十晚上吃一頓,大年初二吃一頓,兩頓別人都掏兩次錢,她就掏一次錢,時間長了覺得太無聊,現在三十晚上都不叫她了。弄得大家都很沒面子。


老孟3841


看了評論很多反對AA制,說AA沒有親情,不如在家之類的。5個家庭至少15-20人吧,可以承接一桌15-20人的,還是酒店,加上酒水至少消費1萬了。哪個家庭沒有房貸,車貸,對方還有父母,小孩教育費用的。我媽姐妹3人,家庭相當,從來不在錢計算,平時1000多吃飯或者喝茶的都是你請我家,或者我請你家,如果這麼多人吃飯,大家都是自覺湊錢的,所在城市:廣州


ray142562600


你可以參考學我家族,每年AA制聚餐,有人負責採買,有人負責燒菜,有人負責洗,大家一起幫忙。也可以問家人是每家輪流請客還是AA制聚餐。親兄弟建個群大家商量一下很簡單,沒什麼不好意思的,總要的是規則怎麼定,人頭算進在內,要是沒到也要出錢的。


77tiao


你如果用AA制的方式,把姊妹五個聚在一起,我看你就別想了。搞不好會弄巧成拙,本來互相之間的感情還說的過去,結果弄得人人心裡都不舒服,關係會越來越遠,感情會越來越淡。有句話說的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生命只剩歸途。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了,家也就散了,姊妹間的關係也變得脆弱了。你如若真心實意地想拉近姊妹間的距離,讓親情繼續下去,何嘗不大大方方做東把大家聚在一起,痛痛快快地撮一頓,捎帶著敘敘親情,多好呢!


東音八度


既然AA制,就沒必要聚會了。各在各家吃。兄弟姐妹相聚,那是親情的最好聯絡。既然父母不在。親情更是需要延續。什麼是親情?親情是沒有斤斤計較的。也不是拿利益交換的。更不是做交易的。親情是血脈相連的。既然想在一起聚會,條件好的直接買單。或者各盡所能以表心意。要是到AA制的地步,你們不是在聚會延續親情,而是在貶低褻瀆親情。這樣的聚會不聚也吧。


笑看人生189178


我不贊同AA制的做法,主要看法有以下幾點:

第一,AA制通常用於單位的同事、同學及一些人數較多,沒有什麼血緣親情關係的場合。

第二,所謂兄弟姐妹情,就是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之所以是一家人,因為有著共同的血緣關係,有著那份割捨不斷的親情。

儘管長大後,各自成立了小家庭,為了生活各各自打拼,彼此的生活也有差距,有的生活條件好一點,有的差一點。無論你是屬於哪一類,春節團圓的日子,兄弟姐妹難得聚在一塊,由其中一位牽頭聚餐也在情理之中。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過應酬,也有個人請客的時候,在外面對朋友都那麼熱情好客,難道對家人就不能大方一次嗎?

第三,如果你是家中老大,牽頭聚餐有義務也很有必要。

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父母過逝,作為家中老大,應挑起團結家人,凝心聚力這個重擔。

如果你經濟能力可以,完全可以負擔這場飯局,也很有必要把家人叫到一起吃個飯,話話家常、交流思想、相互鼓勁加油,共謀大家庭的發展。這樣既能加深兄弟姐妹的情誼,又能增進兄弟姐妹間的團結,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你經濟上確實感到有困難,那麼可以採用以下兩種方式:一是可以選擇力所能及、簡單實惠、經濟上承受得了的,低檔一點的酒店或者大排檔,或者是家裡。不苛求山珍海味,好酒好菜,在乎一年難得聚上一回,以聚會聯絡感情為主。你這樣的做法,相信兄弟姐妹都會理解,也會帶動他們在來年,條件好的兄弟也會主動承辦類似的聚餐。二是你可以找生活條件相對較好的姊妹,私下跟她交換意見,由她做東請客,主要還在於聯絡感情,感受這份親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相信你的真誠,一定會打動你的兄弟姐妹,會以實際行動支持你這一想法。

第四,如果你不是家中老大,你有這個想法,想利用過年的機會,來個全家大團圓,在外面搞個聚餐,這種想法也是很好的。

同樣可以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定,如果你經濟條件允許,完全可以由你牽頭請客相信你的這份情感一定會影響其他兄弟。

如果你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像前面所說的,找有能力的兄弟姐妹商量,說明你的想法由他做東,相信你的真誠也會打動她們,畢競都是親姐妹。

總之,AA制是不可取的,那樣反而讓人覺得很生分,不但達不到融洽關係的效果,反而會讓彼此的兄弟姐妹情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