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表現",長大多半沒出息,希望你家娃不在其中

李玫瑾教授身為一個優秀的心理學教授,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係。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小編有個朋友,他的孩子很乖,爸爸經常帶著她一起看書。對待事情時,爸爸也是教會了她如何面對。因此她相較於其他孩子顯得更加成熟和穩重。但恰恰其他孩子更有天性,因此當她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她總是感覺到很委屈。但她一直相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是那些孩子的問題。長大後她因為自己溫文爾雅的氣質成為了一個音樂老師。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同樣小編的親戚,他的孩子從小要什麼有什麼。但是孩子在做出嚴重的不禮貌行為時,比如孩子去朋友家把朋友珍藏的花瓶碰掉了。孩子習慣性害怕父母的打罵而選擇撒謊,推卸責任。長大後就變成了一個自私而平凡的農民工。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孩子的行為表現和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同樣當我們發現孩子的某些不正當表現,並沒有加以制止時,這種情況就會加速影響孩子後期的為人處事。因此我們應該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尤其是小編給大家羅列的以下幾種情況,為了咱們孩子的未來,有請各位家長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1、 經常為自己開脫

"哎呀,這不是我弄的","是你們沒有提醒我,我才會弄成這樣的","我本來就不是這塊料兒,你們非要讓我這樣"。是不是覺得這些話似曾相識呢?每個家庭的孩子可能都說過一到兩句這樣的話,孩子出於對自己失敗的總結不是積極進取而是悲觀發洩,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將來孩子"有出息"的機率。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能置之不理,孩子處於這樣處理方式的想法會導致孩子到了社會會接受不了挫折。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錯誤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根本原因,要教會孩子承擔錯誤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責。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解決方法才是唯一能夠讓孩子來彌補的。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2、 唯我獨尊的想法

很多小女孩現在都被寵成了小公主,每天在家要啥有啥。因為縱容她的往往是他的家人,她可以肆無忌憚的去挑選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當她進入公共場所,她依舊改變不了橫行霸道的習慣。

別人擁有的東西,自己沒有就會強行讓家人實現。如果不能實現,她們就會獲取用不講理的方式強行搶奪別人的東西,並且認為自己並不需要負責任。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這種思想非常危險,作為家長一定要嚴格觀察平時孩子的表現。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在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點。畢竟家裡歸家裡,而人和社會還是分不開的。她只要一天沒有分清空間的問題,遲早會因為這個在社會上吃大虧。

三、總愛對家裡寵愛他的人發脾氣

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因此孫子孫女一有啥不高興的,老人總會哄著給孩子買這買那。老人喜歡和孫子孫女待在一起,除了能排除自己孩子沒法帶來的陪伴,也想彌補之前對孩子的陪伴缺失。因此孫子孫女越來越囂張跋扈,對著老人指手畫腳,一個個被寵成小皇帝和小公主。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家長要意識到尊重禮儀的重要性,尊重老人是中國傳統文化,家長要對孩子有所明確。並且除了家裡的老人,家長還有教育孩子在親戚和陌生人面前表示尊重。從小對孩子這方面做好糾正,孩子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做一個"有出息"的人。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所以做父母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