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重溫毛主席《念奴嬌·井岡山》:一聲雞唱,萬怪煙消雲落

念奴嬌·井岡山


參天萬木,千百里,飛上南天奇嶽。故地重來何所見,多了樓臺亭閣。五井碑前,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江山如畫,古代曾雲海綠。

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 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一聲雞唱,萬怪煙消雲落。

重溫毛主席《念奴嬌·井岡山》:一聲雞唱,萬怪煙消雲落

井岡山


意思是說:

萬木直入青雲,延綿千百里,雄奇的大山飛上南天。我舊地重遊見到了什麼,多了一些樓臺亭閣。在五井碑前,在黃洋界上,汽車飛馳盤旋。江山如畫,但古時這裡曾是滄海。

三十八年恰似一瞬間,人間變了,如天翻地覆。猶記得當時戰火紛飛,九死一生如同昨天。獨有一腔豪情,天邊一輪明月,氣勢如風雷磅礴。雄雞一聲高唱,一切妖魔鬼怪全都煙消雲落。


重溫毛主席《念奴嬌·井岡山》:一聲雞唱,萬怪煙消雲落

井岡山


1965年5月22日至29日,毛主席在巡視大江南北時重上井岡山時作此詞,開篇先描繪了一幅井岡山壯麗的總體風景畫圖,引出觀覽感受,隨後又寫回憶從前的革命事蹟。

上闋

首先描繪了一幅井岡山壯麗的總體風景。春末初夏的井岡山,萬千林木生機勃勃,欣欣向榮,一派青翠綿延千百里直入雲端。 舊地重遊,詩人看到的除風景依舊在之外,還“多了樓臺亭閣”,在五井碑前面或在黃洋界上,汽車往來疾馳如飛。但在古代,這裡卻是一片滄海呀。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在變化,吐故納新,朝著好的方面轉化。

重溫毛主席《念奴嬌·井岡山》:一聲雞唱,萬怪煙消雲落

井岡山


下闋

回憶從前的革命事蹟。

“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的紅軍來到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到現在已經三十八年了,好像彈一下手指那麼快,一晃就過去了,可是人間變了,由舊中國變成了新中國。

“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寫回憶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擴大紅色政權的具體情況。那時敵人不斷圍剿,戰場上硝煙瀰漫、烽火連天;紅軍戰士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九死一生的激戰如同發生在昨天。記憶是那麼清晰,那麼突出,難以忘卻。紅軍的勝利是必然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紅軍將士“獨有豪情”,勇驅“虎豹”,氣勢若磅礴的風雷,豪情如天邊的明月,最終“一唱雄雞天下白”,中國人民迎來了解放,一切妖魔鬼怪全被掃除乾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