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家庭主夫”人數增多


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家庭主夫”人數增多


  2月11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伊馮·阿瑞瓦拉甘(Yvonne Arivalagan)發表文章指出,近年來,儘管面臨傳統壓力與社會汙名,新加坡“家庭主夫”的數量仍不斷緩慢上升。她對21名全職在家的“家庭主夫”及其配偶進行了深度訪談,他們都是新加坡國民或永久居民,大多來自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全職在家時間為6年。

調查顯示,有“家庭主夫”的家庭中,配偶高度讚賞其行為,而且對婚姻生活更加滿意,妻子罹患焦慮及產後抑鬱的比率也大幅下降。儘管“家庭主夫”絕大多數並非自願選擇,而是因為找工作受挫或是配偶收入更高而留在家中,但他們都認為父母應該自己養育孩子,而不應將孩子託管給保姆、兒保中心或祖父母。不過,他們也會遭遇“尖銳的社會汙名”,朋友甚至岳父母都指責他們“浪費了自身潛力”“吃老婆軟飯”。她強調:整個社會都應積極為“家庭主夫”們營造更好的“賦能環境”,因為如果父親能發揮更大作用,將會使得更多年輕人願意成立家庭,從而緩解新加坡低迷的生育率危機。(方衛 編譯 via 社會科學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