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育兒最重要的理念是什麼?

王佳林健康探索


你好,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是教育碩士研究生,也從事教育工作,對於這個問題有一些膚淺的思考:

1、首先,最重要的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需要尊重他們。

許多父母爺爺奶奶都會說這樣的話,但真正貫徹實施卻常常相反。

“獨立”的個體意味著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人格、喜好、情感等。或許他們很小的時候需要依賴我們做很多事情,但那只是他們身體能力的原因做不到,大人可以幫忙,卻不能剝奪他們體驗的機會。

比如很多父母生怕孩子弄髒衣服(說地上有細菌)而不讓爬,不許去地裡玩等等。

需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只要無關生命安全、身體健康、不傷害別人和自己,就可以去體驗,父母就不應該阻攔。


尊重他們的情感,他們可以哭,可以鬧,可以發脾氣,父母可以引導正確的情緒管理方法,卻不能剝奪他們表達情緒的權利。


鍛鍊孩子獨立,他們能做的事情就不要代勞,就把他們能做的事情需要用的東西放在他們能夠到的地方,這也是兒童傢俱的一個重要意義。


2、教育需要提供有準備的環境。

你希望孩子喜歡閱讀,那就把書放在孩子隨手可拿的地方,你希望孩子喜歡藝術創作,那就給他們準備能擺弄的材料,你不希望孩子看電視,那就不要買電視。


3、正面管教。

羅僧塔爾效應說,孩子終將變成期望的樣子。

人本主義教育家認為一個人想成為什麼,就最終能成為什麼。

正面引導比負面懲罰更有利於孩子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我每天在頭條寫文分享教育知識,歡迎來討論。


燕掌門談教育


我的育兒理念是

一,多和寶寶說媽媽愛你,謝謝你,不客氣,對不起,把寶寶當成一個平等的個體去對待,這樣孩子會把你當成朋友,什麼都和你說。

二,我個人,比較注重孩子財商的培養,我會教孩子認錢,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菜,讓孩子幫我買東西,還會一起讀理財書,比如《小狗錢錢》。

三,我家有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甚至在我生二胎的,前一天晚上,我還在給大寶讀故事書。


南方孩子的北方媽媽


我的育兒理念呢不知道好不好,但我覺得適合我們家小朋友。來說說我們家的育兒吧!

由於很多原因,我呢從懷上孩子就沒有上班,孩子生下來也是自己在帶偶爾父母會來住一段時間幫忙帶帶,我也比較傾向自己的孩子自己帶。

在某些方面我不會把她當小朋友,從小都是自己摔倒自己爬起來;和小朋友有矛盾我不會主動摻和,除非別的家長先摻和進去或者是向我告狀,別的小朋友欺負或者她欺負別的小朋友我一般情況都不會呵斥她,我會回家的時候再告訴她應該怎麼處理,反正我們不能主動欺負別人,但有人欺負我們,我們也不怕!要告家長或者老師,如果沒有效果那我們就要出手啦!

出門買東西一般都是她自己選,購買意義不大的和性價比不高的我會告訴她為什麼。

總之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我們的附屬品。


朵朵媽媽咪呀


首先,我們很多父母說是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我們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考好成績的時候給獎勵,不聽話的時候給予懲罰。在孩子看來,就是他必須表現的讓父母滿意,父母才會愛他,如果不滿意,愛就會被撤回。這是無條件的愛嗎?重要的不是我們給予了孩子什麼樣的愛,而是孩子接收到了什麼樣的愛。

因為只有足夠的陪伴,父母才能真正瞭解你自己的孩子,首先你會知道孩子在學習上處於怎麼樣一個水平,如果你能真正的瞭解孩子的學習能力和他的學習特點,你就不會因為孩子的一次考試的成績不理想而焦急,也不會因為孩子的一次超水平的發揮而沾沾自喜,而是在孩子的能力的基礎上,一點一滴看到孩子的進步,瞭解孩子的不足,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的學習!

其次通過您對孩子的瞭解,就會知道孩子的哪些行為,代表了他怎樣的思想狀況。在當今社會中,有太多青春期的孩子因為父母對他的不理解從而離家出走,甚至自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最最需要的也是理解!一個不理解孩子的父母,是最會造成孩子的反感的!

作為父母要知道,幫你的孩子拿起手機的時候,他不一定是想要去玩遊戲,也許他只是想通過手機查一下資料。當他與異性頻繁接觸的時候也不一定是你們想象中的早戀。

然而真正的瞭解一個孩子是很不容易的,那麼請父母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吧,走進孩子的心理,與孩子成為朋友。能把父母當成朋友的孩子,他的成長是一定不會差的!魂是理念,道是規律,術是方法,器是具體的工具。我們很多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追求術,用什麼方法提高成績,追求器,給孩子買學習機,電腦,買哪本教輔書。

或者看過一些教育書籍之後盲目照搬書中的方法,結果未必見效,因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孩子的成長環境,個性特徵,同樣的行為背後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問題根源。所以我們更多地應該把關注點放在那些成功的教育案例的背後遵循了什麼樣的教育規律和理念,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最後,我們與孩子溝通時不尊重孩子。孩子犯了錯哭了,我們會說: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都會搞砸嗎?哭什麼哭,不許哭!試想一下,如果站在你面前的是你的朋友郭同事,你會怎麼說:歐天啊,一定是弄錯了吧,慢慢來沒事的,別傷心了,我上次也沒做好。前者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後者體現出平等,同理心



六七米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 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 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古月凡58


作為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愛,好的育兒方法會事半功倍。

一、適合自己又適合孩子的育兒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的事情,同時也有自己的不足。而適合,就顯得彌足珍貴。這值得每位父母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什麼性格,孩子是怎樣的個性,既不勉強自己又尊重孩子,如何溝通才會更順暢。這在外人那邊沒有答案,只有你最瞭解自己和孩子。

二、放下期待,無條件的愛孩子,讓孩子堅定勇敢地做自己。無論孩子如何,父母必然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在我小時候的認知裡,我總是苛責自己,我要成績優秀,我要勤快懂事,父母才會喜歡我,老師才會認可我,我努力讓自己變成他們期待的樣子,唯獨迷失了自己。我觸摸不到自己的心,渾渾噩噩地生活著。而真實的我可能不那麼好,但是那畢竟是最真的自己,獨一無二的。


三、給孩子自由,又溫和而堅定地守護好界限。自由是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限制,生命之初孩子都是懷抱著最大的熱情來探索這個世界的,養育者一定要保護好這種熱情。同時,守護好界限,這個世界是有規則的,它可能很殘酷但又很安全。我們必須要遵守規則。


遠飛820916


很榮幸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下面每‎一條育‎兒理念,‎都值得家‎長們精讀細思。掌握了這些‎原則,‎孩子‎的成長不會‎差。

1. ‎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2. ‎放下身段,‎把眼睛放‎在‎和孩子一般高‎的位置,‎和‎孩子一起看這個世‎界,‎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很優‎秀的。

3. 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無論‎你什麼‎樣我都‎愛你,只是你‎的一些錯誤行為‎會‎讓我不喜歡。

4. ‎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5. ‎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6. 理解‎孩子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希望,‎當你拍拍他‎或摸摸他‎的頭,他‎們就‎會‎領會‎其中‎的善意,同‎時也為‎他‎們打開‎了愛的大門。

7. ‎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並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8. ‎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可‎以看看報,‎一個好的‎學習夥伴很重‎要。

9. 孩子在家‎學習,‎家長不‎要搞一些過分‎的娛樂活動,‎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很重‎要。

10. ‎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有‎面子,更加開朗。

11.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麼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

12. ‎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13. 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

14. ‎當孩子被‎放在自‎然環‎境裡,他會‎顯示‎出自己的能力。

15. ‎孩子是一個‎細心‎的觀察者,‎他特別容易被成人的行為所‎吸引,‎進而模仿‎他‎們。

16. ‎反覆‎地做同一‎件事‎情,不‎是孩子天生就喜歡的,但是‎在‎重‎復的過程‎中,孩‎子熟‎能生巧。

17. ‎孩子不‎會自己判‎斷自己,他是‎以別‎人對他的‎態度來判‎斷自己的,‎不要過分‎批評‎孩子。

18. ‎激發‎幼兒的求知和學習的‎欲‎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19.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教‎育。

20. ‎要尊重‎孩‎子,不‎要‎急‎於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

21. 當‎眾責‎罵和‎懲罰孩子,幾乎就‎是一種可怕的‎虐殺。

22. ‎孩‎子是喜歡自由的,‎所以應‎該引導他‎們去做‎適合於他‎們的事,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受了任‎何‎約束。

23.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訴他們答案,‎而是向‎他們提問。

24.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25.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歲而立”。‎孩子三‎歲‎前‎後,就必須‎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氣和習‎慣。凡是自己能‎夠做的,‎必須自己‎做,凡是自己應‎該做‎的,當盡力‎去做。

26. ‎必‎須讓你的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並愉‎快的接受小‎夥伴。‎如果父‎母對自己的鄰居‎不滿,‎對‎孩子的小‎夥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讓‎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交‎朋友,‎讓孩子‎覺得好‎像自己跟別‎人很不一樣,那‎麼,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就很難與‎任何人‎自然地相處。

27. ‎現‎代教育要教會學生‎三大本‎領:一是會自‎己學習;‎二是會與不‎同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生存。

28. 對孩子‎的‎行為,五‎件事中三件誇‎獎,兩‎件批評,‎他‎定會‎朝‎好的‎方向發展。

29. 生命的初‎期,一‎定要‎從環境中吸收‎大量‎的訊息,‎這是心智活動最頻‎繁‎的時期,‎孩子‎需要從環‎境吸‎收一切的事‎物。

30. 沒有妥‎善照顧‎的孩‎子,‎會讓將來‎的社會得到‎報應,‎因為‎他可能‎會成為‎未來社‎會中消極的個體‎並構成文明‎社會的‎障礙。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謝謝大家



婦產科李醫生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個人覺得,育兒不是像死讀書一樣去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

有性格活波的孩子,有安靜沉穩的孩子,有古靈精怪的孩子,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因循守舊非得給孩子立一個什麼樣的標準,把孩子改造成家長心目中的樣子,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孩子不是一套程序,你給他寫了什麼樣的程序,他就有什麼樣的反應。總而言之,每個孩子的性格,秉性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因材施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寶貝幫忙,讓他鍛鍊自己的思維,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更好。當然父母更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比如,你想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作為父母的你,躺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父母都做不到,還怎麼要求孩子去做到?

2.教會他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讓他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自身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小朋友,有乖巧懂事的,活潑可愛的,反觀他們的父母,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是彬彬有禮的,活潑可愛的孩子,父母都健談。

記得有一次有一個小朋友拿了另一個小朋友的東西,他的媽媽立馬告訴他,動別人東西前,首先要徵求別人同意。別人允許了你才能和動,不允許你就不能動別人的。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事這麼做是對的,除了這麼做,還可以怎麼做。讓孩子在心中有一個衡量對錯的天平。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父母自私自利,孩子也是,父母善良可愛,孩子一定也不差。

3.給孩子尊重。

馬斯洛“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滿足低層次的需要,我們就都尋求高層次的需要,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

我記得小時候自己做錯了事,媽媽總是當著很多人的面一頓數落,絲毫不會顧慮你的面子。那時候母親沒有意識到,孩子也是要尊重的。

教育孩子,要充分給與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力。不要把你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做一個機器人。這樣特別恐怖。

一、適合自己又適合孩子的育兒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的事情,同時也有自己的不足。而適合,就顯得彌足珍貴。這值得每位父母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什麼性格,孩子是怎樣的個性,既不勉強自己又尊重孩子,如何溝通才會更順暢。這在外人那邊沒有答案,只有你最瞭解自己和孩子。

二、放下期待,無條件的愛孩子,讓孩子堅定勇敢地做自己。無論孩子如何,父母必然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在我小時候的認知裡,我總是苛責自己,我要成績優秀,我要勤快懂事,父母才會喜歡我,老師才會認可我,我努力讓自己變成他們期待的樣子,唯獨迷失了自己。我觸摸不到自己的心,渾渾噩噩地生活著。而真實的我可能不那麼好,但是那畢竟是最真的自己,獨一無二的。

三、給孩子自由,又溫和而堅定地守護好界限。自由是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限制,生命之初孩子都是懷抱著最大的熱情來探索這個世界的,養育者一定要保護好這種熱情。同時,守護好界限,這個世界是有規則的,它可能很殘酷但又很安全。我們必須要遵守規則。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豆糕媽媽


個人覺得,育兒不是像死讀書一樣去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

有性格活波的孩子,有安靜沉穩的孩子,有古靈精怪的孩子,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因循守舊非得給孩子立一個什麼樣的標準,把孩子改造成家長心目中的樣子,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孩子不是一套程序,你給他寫了什麼樣的程序,他就有什麼樣的反應。總而言之,每個孩子的性格,秉性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因材施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寶貝幫忙,讓他鍛鍊自己的思維,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更好。當然父母更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比如,你想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作為父母的你,躺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父母都做不到,還怎麼要求孩子去做到?

2.教會他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讓他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自身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小朋友,有乖巧懂事的,活潑可愛的,反觀他們的父母,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是彬彬有禮的,活潑可愛的孩子,父母都健談。

記得有一次有一個小朋友拿了另一個小朋友的東西,他的媽媽立馬告訴他,動別人東西前,首先要徵求別人同意。別人允許了你才能和動,不允許你就不能動別人的。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事這麼做是對的,除了這麼做,還可以怎麼做。讓孩子在心中有一個衡量對錯的天平。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父母自私自利,孩子也是,父母善良可愛,孩子一定也不差。

3.給孩子尊重。

馬斯洛“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滿足低層次的需要,我們就都尋求高層次的需要,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

我記得小時候自己做錯了事,媽媽總是當著很多人的面一頓數落,絲毫不會顧慮你的面子。那時候母親沒有意識到,孩子也是要尊重的。

教育孩子,要充分給與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力。不要把你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做一個機器人。這樣特別恐怖。

作為家長的我們,充分去發掘孩子的的天性就好了。

作為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愛,好的育兒方法會事半功倍。

一、適合自己又適合孩子的育兒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的事情,同時也有自己的不足。而適合,就顯得彌足珍貴。這值得每位父母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什麼性格,孩子是怎樣的個性,既不勉強自己又尊重孩子,如何溝通才會更順暢。這在外人那邊沒有答案,只有你最瞭解自己和孩子。

二、放下期待,無條件的愛孩子,讓孩子堅定勇敢地做自己。無論孩子如何,父母必然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在我小時候的認知裡,我總是苛責自己,我要成績優秀,我要勤快懂事,父母才會喜歡我,老師才會認可我,我努力讓自己變成他們期待的樣子,唯獨迷失了自己。我觸摸不到自己的心,渾渾噩噩地生活著。而真實的我可能不那麼好,但是那畢竟是最真的自己,獨一無二的。

三、給孩子自由,又溫和而堅定地守護好界限。自由是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限制,生命之初孩子都是懷抱著最大的熱情來探索這個世界的,養育者一定要保護好這種熱情。同時,守護好界限,這個世界是有規則的,它可能很殘酷但又很安全。我們必須要遵守規則。





小玖育兒說


孩子千差萬別,教育方法也因人而異,我們無法定義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是好是壞,但有兩個方向或可供參考。


1儘可能足夠的自由生長空間。我常常建議家長,如果資金寬裕,給孩子買一臺顯微鏡和一臺初級的天文望遠鏡,不需要儀器多精密,只需要告訴他世界的無限和無界,剩下讓孩子自己去想象.

2不要把自己的認識強加給孩子。雪萊在《On Children》說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我們耳熟能詳卻在現實中常常遺忘。你認為醜的,允許孩子認為美,你認為無趣的允許孩子認為有趣。人的認識會隨著成長積澱而變化,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他/她未來所遇見的世界必定與你不同,他/她對事物的認識也終將不同於你,接受,並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