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因漢人走西口興起的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是我國北方沿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古為“幷州徼外”或稱“冀州徼外”,又稱歸綏、青城、雲中,平時簡稱呼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西漢時昭君出塞的目的地。對於這樣一個塞外城市我是充滿了好奇之心的,現在終於來到了這裡。

從集寧到呼和浩特不算遠,約有150公里,下午六點就到站了。呼和浩特是這次財務會議的目的地,從北京到這裡大約是660公里,但我們在京包線上已度過了大約十八個小時,真是一個漫長的旅途。

東道主本系統的內蒙古公司員工在站臺迎接我們,一出站就前往會議駐地。我之前的想象中呼和浩特市的街道建築和風俗人情會與內地大不相同,應該有成群的蒙古包或者是身著蒙古族服裝的蒙族兄弟騎著馬、講著一口讓人聽不懂的蒙語在街上徜徉。但讓我想不到的是,從呼和浩特站下車聽到的是一口軟軟的山西普通話,在到駐地呼倫貝爾北路的途中看到的房屋建築居然和內地城市毫無區別,只不過是街道比我們桂林市寬敞整齊一些而已,而滿大街的行人中也沒有發現有人穿著蒙古族裙袍,更談不上有人騎馬,只有川流不息的汽車在行駛,這那裡有一絲一毫的塞外情景。

我有些納悶,便問接站的東道主呼市作為內蒙古的首府怎麼沒見有一點民族特色?

東道主有些詫異,他說,城市不都是一樣的嗎?現在呼市的漢人佔了絕大多數,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蒙族人,而且他們也早都已經融入了城市生活中,也和我們一樣,即使走在街上如果不介紹就不知道是蒙族!如果要看放牧的蒙古兄弟只有到草原上了,那裡才是他們的原生地。

因漢人走西口興起的呼和浩特

與會人員合影

想想也是,外地人看桂林何嘗不認為這個嶺南之地,應該到處都有風雨樓或者滿大街都是身穿對襟黑衣、女的則頭上另包一塊黑頭巾民族服裝的壯族人,講著壯話,甚或是連問路、買東西這樣的日常用語都要以唱歌的形式來表達,因為名揚中外讓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電影《劉三姐》中壯族人民就是這樣生活的。早些年我在北京出差期間就曾經遇到過類似的問題,那位與我同住一客房的東北人,知道我是桂林人後就問廣西在桂林的什麼地方,然後又問出門坐車、買菜是不是都要用對歌來進行?這讓我大感意外,費了一番口舌才解釋清楚。

其實桂林早在秦始皇時代就已經屬於中原文化的範圍,從那以後都是漢民族的聚居地,歷史上也長期是廣西省的省府,其風俗習慣與內地無異,只不過是在1958年3月5日以後才改為壯族自治區,時間還不到四十年。

而呼和浩特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其東北33公里處的保合少鄉大窯村就是大窯文化文明的起源地,特別是在戰國時代趙武靈王時就設為雲中郡,從那時起中原文化就已經傳到了這裡,比秦始皇時代的桂林還要早近一百年。

到了清代,滿清王朝為了封禁蒙古,曾沿長城北側劃了一條南北寬五十里、東西長兩千裡的禁地以分隔漢蒙。禁地內不準農耕放牧,每年燒荒,因此禁地的土壤富含腐殖質而呈黑色,稱為“黑界地”。但到了康熙時推行攤丁入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後,人口爆炸增長,以致人多地少。此時清廷才放鬆蒙古封禁,開放部份蒙地,內地漢人開始通過“走西口”等方式大規模遷徙到口外墾地和經商。到了民國初年,內蒙古漢人數已達300萬人之多,大都分佈在呼和浩特、集寧和包頭等地,特別是山西移民所佔比例最高,在風俗、語言等方面形成了富有濃郁的山西文化特色。呼和浩特也從一個王府城和邊塞軍營轉變為商貿興旺發達的塞外城市。

到達駐地後安頓完畢不久就到了晚餐時間,這頓晚餐的飯食、菜品也和我們在北京吃的無甚區別,如果不是早晚溫差太大真不知道已身處古時的雲中郡。可以說呼市早已漢化,只不過是有一個蒙語的地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