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請問一個膠片相機初學者,有什麼必知的嗎?

用戶5547794389


如果對數碼相機已經比較瞭解,接觸膠片攝影需要額外瞭解以下一些事情:

一、初步瞭解膠片的種類

1.膠片的尺幅:主要是135膠捲,120膠捲、4×5膠片、8×10膠片等。如果是用於創作,建議使用120以上尺寸的膠片;

2.膠片的類型:主要有黑白、彩色負片、彩色正片、即時顯影膠片等。彩色膠片還有燈光型與陽光型的分別,對應數碼相機中的白平衡預設;

3.感光度,即ISO:主要有50、100、200、400、800等,與數碼相機中的相應設置一樣;

4.品牌和型號:不同的生產廠家不同品種的膠捲有不同的配方工藝,體現為膠片所呈現的色彩色調的不同風格。

二、熟悉相機的種類和特點

相較於數碼相機,膠片相機的品類可謂洋洋大觀,按不同分類方式可以有135相機、中畫幅相機、大畫幅相機,單反相機、雙反相機、旁軸相機、座機、針孔相機、LOMO相機、皮腔式摺疊相機、即時成像相機等。

不同的相機既有不同的成長特性又有獨特的光學和操控系統。

三、嘗試自己做暗房

很多攝影師目前都採用將拍攝的膠片做數碼轉化的方式輸出作品,這樣簡化了製作工藝和利用傳播,但也失去了一部分膠片攝影的樂趣和意義。要知道,之所以我們使用膠片進行拍攝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我們要介入攝影從拍攝到最終成像這個過程中,體悟這個過程中影像從潛影到顯影的體驗,並可以在任何節點上介入、控制甚至干預成像,例如試驗各種配方各種工藝帶來的不同的視覺呈現,而這個過程又成為攝影創作的一個重要語境。

一定意義上說,數碼攝影簡化了影像從採集到成像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更直接和迅捷地得到照片,而膠片攝影則是細分了一張照片形成的諸多步驟,可以讓我們更多地體驗並賦予各個步驟以意義。無論數碼或者膠片,重要的是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和認識攝影,而無需將兩者做簡單類比。


龢下tg


膠片相機初學者,什麼是必知的?

作為膠片相機初學者,單從拍攝照片的角度來看,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是必須知道的。

第一要熟練操作膠片相機。

對於膠片相機的基本操作要熟悉,比如裝卷、倒卷、拍攝等。

傳統的膠片相機操作要比數碼相機、智能手機要複雜一點。對快門、光圈參數的設置,對光線、色彩的把控等要求更高一些。因為膠片相機不能像數碼相機那樣立馬看到所拍照片的曝光、光影、色彩等效果。要仔細操控才能得到較好的拍攝效果。

如果不是很確定曝光控制狀況的好壞,在曝光時可以採用包圍曝光法。就是在你認為的曝光正確的基準值的基礎上,再降一檔或兩檔,或者升一檔或兩檔曝光量來多拍幾張照片。到時可以從這幾張不同曝光情況的照片中選擇一張效果最好的照片。

第二要會選擇膠捲、熟悉膠捲的特性。

膠捲可以分為黑白膠捲和彩色膠捲。我們當時學攝影時老師是讓我們先用黑白膠捲拍攝,可以更好地訓練對光影的觀察、對反差處理的感覺。

黑白膠捲和彩色膠捲的寬容度也不太一樣。寬容度其實就是容許曝光偏差的範圍。一般來說寬容度越大,我們在曝光上出錯的幾率會越小一些。黑白膠捲的寬容度比彩色膠片的寬容度要大。這也是為什麼建議膠片攝影初學者先拍黑白照片的一個原因吧。

另外,負片、反轉片也不一樣。我們通常用的是負片。反轉片成像質量雖然好,但價格較高,寬容度也低。還有一點就是膠捲的感光度一定要了解,因為它不像現在數碼相機上是可以調整的參數,膠片相機使用的膠捲感光度是由膠捲本身決定的,比如是ISO100,還是ISO400。

第三要學習一些理論知識,觀摩一些優秀攝影作品,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和藝術感覺。

要拍好膠捲照片兒,關於攝影技術的理論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用光、曝光、景深控制、快門選擇等基礎內容。

另外,多觀摩一些優秀的攝影作品,也是一個很好的提升途徑。通過觀摩,可以模仿拍攝。帶著自己的目的性去模仿拍攝,在模仿拍攝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自己的創新點,在這個理論基礎學習和實踐拍攝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和藝術創作感覺。


藍月兒2018


如果對膠片攝影及器材還全不熟知的情況下,可以先用一次性膠片機來試試。我之前就用富士一次性膠片機來試試究竟膠片怎麼用。當然一次性跟膠片單反等比較專業的相機還是差別很大,

但是用了一次性的膠片機後就心裡有底,選擇什麼樣價位的膠片機,因為如果你覺得從拍攝到洗出來那段時間感覺很久,時間也許會磨滅一個人的興趣,當然我是不會,我覺得這樣的等待還是蠻好的。

總結就是熟悉一下膠片機以及整套流程吧!然後對之後入坑就會有一些參考幫助!

下面是我用富士一次性膠片機拍的一些老家的膠片!




西開


一聽“膠片”這個詞,我就癢癢。

自己動手

如果只拍不做後期的話基本上失去了拍膠片的樂趣,而且數碼已經發展了二十個年頭,現在圖片社膠片的後期已經非常昂貴並且很少人做,所以還是自己動手為好。彩色的工藝比黑白複雜不少,建議先玩黑白負片。

攝影基礎

拍攝的技術問題,諸如光圈、快門、感光度等等,知識點較多,在這裡是說不完的,你可以通過書籍和網絡逐個擊破。以下我就介紹一下拍攝後的一些處理經驗供你參考,拍膠片時隔近二十年了,難免疏漏,敬請海涵。

畫幅定位

拋開袖珍“間諜機”和大畫幅座機不談,膠片相機通常分為135和120,120相機又有4*6、6*6和7*6之分,看看你喜歡什麼比例,這些相機通常都能在大城市的二手器材城或者網上買到。

採購清單及使用簡介

顯影罐、顯影帶

顯影罐是衝卷容器,顯影帶能將卷裝的膠片隔開,以使其不貼在一起。

暗袋、剪刀

暗袋用於將拍攝好的膠片裝入顯影罐,在全黑的房屋也可以,不過沒那麼方便。記得把剪刀放進去,膠捲的最後粘在膠捲殼上。

量筒、溫度計、顯影盤、鑷子、藥液容器、小紅燈

量筒用於配置藥液,1500ml左右,溫度計可以測試水和藥液溫度,藥液溫度影響沖印時間。顯影盤用於顯、定影照片,需要2-3個,比起鑷子夾藥液中的照片,筆者當初更喜歡用筷子,有時候手抓。藥業容器可以購買,也可以將廢棄的農藥瓶洗淨盛裝,可用黑色或棕色的,儘可能少透光。暗房專用小紅燈在暗室提供微弱的紅光。

顯影劑、定影劑

可選擇購買天平自己配置或購買配置好成品,建議開始的時候買小包的成品回來兌制。

顯影濟和定影劑的配方較多,衝卷顯影濟建議選擇較常用的d-76配方,放大照片使用的d-76、d-72或者兩者的混合物,d-76更為細膩,但用在放大中反差不足。定影劑可以使用醋酸稀釋,彩擴用的c-41定影液也可以稀釋後用於黑白膠片和像紙的定影,

但要注意的是它沒有和漂白液參雜。

放大機、定時器

放大機是將沖印好的底片印製成照片,它將底片的畫面投射在像紙上;定時器控制像紙的曝光時間,熟練的攝影師可以用普通開關代替。

上光機

用於將照片烤乾,塗塑像紙則只能用吹風。

切刀

用於照片裁切

流程簡介

按照說明用純淨水配置藥液,裝入瓶子中待用,最好放置半天。

衝卷

  1. 將拍完倒完的膠捲在暗袋中裝入顯影罐,熟練的攝影師可以將相機中的半卷在暗袋中剪出來。
  2. 將顯影液倒入顯影罐,在保證不產生氣泡的情況下儘可能迅速,經過配方說明的時間顯影后倒出,期間輕輕顛倒幾次顯影罐使顯影均勻。
  3. 這時候還不能打開顯影罐,水洗兩次後瀝出水,倒入定影液,按照定影劑時間說明,充分定影后倒出定影液。
  4. 反覆水洗後取出膠片,這時候就有影像了,要不然就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5. 用強力的夾子將衝好的膠捲掛起來晾乾或用弱檔吹風離遠點吹乾,如果晾乾後出現水漬,下次到這一步的時候可以用質地好的捲紙平整摺疊後擦去膠捲背面的水。

放大

  1. 遮擋、佈置暗室,隔絕一切光線,可以開啟暗室專用小紅燈但不能離像紙太近。
  2. 先別取像紙使其避光,開放大機的燈,將底板放入片夾投射到放大臺調整目標尺寸和清晰度,並調整定時器,關放大燈放置像紙後開定時器曝光。
  3. 將曝光後的像紙放入顯影液顯影,因為佈置了小紅燈,我們可以觀察顯影程度,密度適中後撈進水洗盤(通常兩個兩次),放入定影盤定影。
  4. 定影后充分水洗,相紙光面對上光板光面貼在上光板用上光機烤乾(塗塑紙只能用吹風機烘乾)。
  5. 裁邊壓平。

這就是你要的照片,驚喜還是失望?慢慢來吧,祝你玩的開心。

來幾張十幾年前的:


圈養野豬


或許很多人在看到別人拍照的時候,自己有一種羨慕的感覺。是自己衝動的,買了一臺相機,但是不知道怎麼使用,而且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是那麼的理想。我來給大家說一下吧。

1.首先需要了解相機的各項功能,熟知每一步操作。在拍照的時候就體現出了一個攝影者過硬的技術。

2.我們需要懂得如何利用相機進行抓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得意氣用事,一個好的攝影師就是從一個好的心態開始,一個人的心沒有平靜下來,做任何事情都是浮躁的。

3.我拍下來的照片必須鮮明顯眼,彰顯主題,拍照你總得展現出你拍的什麼吧,你明明拍的是一朵花,而在其他人看來,根本看不出來是一朵花,這就是沒能彰顯主題。

4.在拍照的時,不管是與人拍照,還是給人拍照,拍人拍是拍物,都要找準角度。在給人拍照時,可以做出一個適當而且比較可觀的Boss.靈活運用變焦聚焦。

5.在拍照時應注意時間,地點場合,環境很重要。注意高光低光,光線不好,需要補光等等之類。總之拍攝需掌握各項細節。





二次影視剪輯


初學膠片攝影,先需要了解膠捲有哪些種類、類型,並且知道其特性,根據使用的膠捲的特性進行合理曝光。

種類

膠捲有120和135及大畫幅相機使用的葉片。現時使用得最多的是135膠捲,135膠捲適應於各種型號的135照相機。這種膠捲寬35毫米,長160~170釐米,膠捲兩邊有按規則排列的片孔。一般可拍攝3.6釐米×2.4釐米的底片36張,也有可拍攝20、24、72張的135膠捲。

120膠捲根據不同的120照相機可拍攝出大小不同的畫面,其中有拍攝16張底片的(畫幅為4.5×6釐米);拍攝12張底片的(6×6釐米);還有拍攝10張底片的(6×7釐米)與8張底片的(6×9釐米)。120膠捲的長度一般為81-82.5釐米,寬度為6.1-6.5釐米。120膠捲拍攝幾張底片,取決於相機的型號而各不相同。

類型

膠捲的類型主要有:黑白、彩色負片、彩色正片(反轉片)。

特性

彩負膠捲的寬容度有1檔的曝光不足,3-4檔的曝光過度。

反轉片大約有1.5檔的曝光不足,0.5檔的曝光過度。

黑白膠捲的寬容度有2檔曝光不足,5檔的曝光過度。

曝光

彩負、黑白膠捲的曝光應建立在陰影區的基礎上,從它們的特性中看出,陰影區的寬容度最小,先要正確地確定陰影區,以使其正好落在膠片的寬容度內。

高反差場景

在強光比環境使用黑白膠捲拍攝,要表達天空雲彩的細節時,對天空測光。然後根據讀數開大3檔光圈,會造成暗部細節有一點損失,而天空雲彩細節盡現。

如果使用數碼相機拍攝,表現天空雲彩細節不如膠片機拍攝效果理想,因為數碼相機高光寬容度受限在1至1.5檔光圈內。

反轉片處理高反差場景時,要注意控制好曝光過度的寬鬆度。如果照片要表現細節,對極亮強光區進行測光,在測得極強光區讀數的基礎上再加大0.5檔光圈。

色彩飽和

要得到不同的色彩風格,可通過改變膠捲的 iso 而獲得:提高 iso 色調將變得濃重飽和,降低 iso 可獲得淡淡柔和的色調。黑白膠捲降低 iso 可以獲得更加細膩的畫質。

如果有志學習黑白攝影,建議參考風光攝影大師亞當斯針對黑白攝影發展,創作完善的一套科學、精密控制影調的"區域曝光系統",它為黑白攝影提供了一種可以預見的可能性。這種預見,就是預先決定你想要的照片的影調。然後按照這個影調修正調整曝光,意即將你要表達的主體放在"區域曝光法"的第幾區域,作品更容易將攝影家想要的情感和氣氛表達出來。


36旅行


如果是純攝影新手,不推薦玩膠片,因為膠片很難入門練技術,不如買個索尼微單先玩一年再說。

就算是老手,膠片的成像特點也有一定獨特之處,不能完全套用數碼攝影的手感。相對的,雙反因為用120卷,購買和衝掃成本都比135高1/3左右,而且絕大部分雙反相機類似測光的輔助功能比較少或者沒有,上手難度更大。120雙反一卷大概只有12張,而135一卷是36張,對於旅遊更方便。

我的建議是如果為了體驗膠片的色彩和畫質,新手先玩135是最好的,買個9新的佳能EOS5或者EOS7也才900左右,兼容全部佳能EF鏡頭,可玩性非常高,適合新人上手。

需要注意外出期間,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站過安檢時一定不能讓膠捲過X光機,包括裝上膠捲的相機機身,如果有必要就讓安檢員手檢。

還有一個就是,富士C200和柯達ColourPlus200兩種卷不建議用,都不值衝掃的價錢。富士業務卷100和柯達pro100是高性價比選擇,才20多一卷。

補充下掃描儀相關,如果真要比較深入的體驗膠片,一定要自掃,掃描是和拍攝同樣重要的創作過程的一環。店掃的魔術手,諾日士很難反應膠片真正的色彩和明暗。如果只拍135,推薦精益8200i專業底掃,是現在能買到的135旗艦掃描,送銀快8性價比挺高。尼康系早已停產二手價格上天沒保修,對win10支持不好,愛普生都是平掃不適合135底片。



新源葉力


很多人認為膠片相機比較難用,不適合初學者,其實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的膠片相機沒有那麼豐富的自動功能,無論是曝光還是對焦都需要我們手動來操作。但究其本質,膠片攝影和數碼攝影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攝影術發展至今成像的原因並沒有革命性的改變,無非就是光線透過鏡頭作用到感光元件上在感光元件上所起的化學(膠片)或者物理(CMOS)反應。

而至於曝光組合,那應該是攝影的基礎,無論是使用膠片相機還是數碼相機都應該要熟練掌握。手動對焦就更不用說了,其實我覺得有的時候手動對焦比自動對焦更加精準,只是在需要抓拍的時候會沒有那麼快速方便罷了,但是用習慣了其實也沒什麼大問題。




YJJ遊靜靜同學


坑!

如果您已財務自由,請隨意。

因為我沒有財務自由,所以堅決點出清不玩兒了。


不會飛的聖徒


首先,您要有一臺趁手的相機

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會在這個問題上困擾最久,也最樂在其中。新手會納悶自己應該買怎樣一臺膠片相機,老手會困擾自己應該買怎樣下一臺膠片相機,這個過程,除了付錢的部分,其他環節都是十分享受的。

那麼,這是到底如何選擇,先讓我們看看膠片相機應該如何分類,我會從上手的由易到難的順序來介紹,但並不意味著新手也要這樣開始,選擇自己預算內最適合的就好。

一個普通攝影愛好者或者入門者,單反相機的操作性就是你用得順不順手,拿起來就能拍。影響因素有前一篇講過的檔位,光圈/快門/ISO是否有專門旋鈕,是否有旋轉屏方便自拍,是否有取景框,手柄握著舒不舒服等,建議親自到店體驗。

對於攝影來說,單反相機鏡頭的成像質量、穩定性、光學品質都是與價格掛鉤的,可以說貴的鏡頭確實是有其價值的,有其專業的用途,但是不是真的適合攝影入門者或者普通攝影愛好者,就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定了,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