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周星馳電影《功夫》要表達的深層意思是什麼?

渝岸的日常


很開心回來星爺電影的提問。

《功夫》這部電影是星爺巔峰之作,令人回味無窮,時至今日還不時觀看,除了精彩的武術打鬥和無厘頭喜劇,帶給我們什麼深層意思呢,在此闡述下個人體會。

1.天外有天:

自古正邪不兩立,影片以正邪對決牽引來出一浪壓一浪的上乘高手,正方由三位隱居在此的武林高手輕鬆虐殺斧頭幫幫眾,邪方出動賣唱二人組技壓三人,正方楊過小龍女再壓倒性反勝,邪方請出大boss火雲邪神對付神鵰俠侶,最後星爺領悟如來神掌令武痴火雲邪神心服口服,明確表達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沒有人是絕對無敵的。

2.武術精神傳承

在起初的正邪不兩立的觀念下,每個高手都希望致對方死地,都忘記了尚武精神,中國武術精神在於強身健體互相切磋不傷人命,且火雲邪神並非大奸大惡之人,只是武痴,所以星爺最後沒有下殺手,還樂意向火雲邪神提出可以傳授如來神掌,此時火雲邪神落淚服輸是對星爺尚武精神的服輸。

3.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阿鬼臨時前說出的這段經典而令人反省的話,神鵰俠侶作為武林高手竟然無視江湖腥風血雨,理應伸張正義打抱不平,神鵰俠侶也終於醒悟,重出江湖找斧頭幫算賬,這句話也告誡現實中人群,能力範圍為社會作貢獻。

4.領悟力的重要性:

悟性是無比重要的,大家還記得阿鬼臨死前噴出最後一句家鄉話,楊過回覆一句:你還是說中文吧。星爺重傷畫出波板糖圖案,楊過也是一句:你還是寫中文吧!雖然通過無厘頭搞笑形式表達,但是已經很明示領悟力的重要性。

5.不忘初心

這點太有教育意義了,星爺小時本就善良且愛好伸向正義,只因被欺騙和欺負留下的童年陰影令他認為好人沒好下場,而女主角啞巴妹妹沒有改變初心,自小愛好和平和分享快樂,當時星爺為自己伸張正義,啞巴妹妹願意把波板糖送上,而長大後在黑暗社會依然保持正能量分享快樂,糖果升級為雪糕,而星爺在大是大非面前回覆初心,做到“維護世界和平”,且最後開了蛋糕店,傳遞快樂的正能量,甜品三級跳是這個含義!最後的鏡頭男女主角切換到小時候就是這個不忘初心的意思,與愛情無關。





港味大全


太喜歡這部戲裡的星星了,真的超帥!每個眼神每個動作每個瞬間我都愛。這時的帥並不同於他二十多歲時那種萌出血嫩出水的萌帥可愛帥。很喜歡星的造型,貌似很頹廢,鬍子拉碴,但真的很有味道,超有感覺。破繭成蝶後時更是帥得無與爭鋒。媽呀,那個眼神,那個氣場,那個風度,簡直不能再愛,我還能循環一百遍!

有一個情節印象很深,星被火雲邪神虐,卻還是倔強地拿起小木棍在邪神頭上敲了一下。剛開始我笑了,接著便哭了。說不出的感動。




善涼的西南風


周星馳的出彩,是一個人把一件事做到了極致。不是粉絲們成就了他,而是粉絲們習慣了他。所以,沒有周星馳主演的影片,即使他是導演,也無濟於事。

港式無厘頭,論跳躍性,黃百鳴,鄭中基,張學友,譚詠麟等等都有涉獵,但論長久,論影片數,王者頭銜,非周星馳莫屬。其中,不乏很多既顛覆又有深度的好片子。

《唐伯虎點秋香》《算死草》《大話西遊》《功夫》等等都是。

我們說,一個人的成名,貴于堅守。古代孔孟之道,伯牙子期,現代山人淵賢,畫工雕匠,非途盡一生而未成。

學友也演戲,造詣不一般,但堅持多少年的鑽研唱歌功底,其幾千首歌曲歌詞隨手轉換,信手拈來,不成功,沒道理。

李小龍的武術造詣,非一朝一夕練就,日日苦磨,才得截,直之精髓。

很多人,眼饞別人之所得,從未看到別人之辛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指望用一點點努力,滑稽無力的拙劣演技,毫無笑點毫無深度的笑料,更有甚者,指望用簡單的肢體暴露,淺薄的公開私密來獲得認可,雖幾天幾月可也,時間久了,令人反胃。

尊敬別人,沉穩的聊天,衷心的對待,可以獲得長久的關注。

譁眾取寵,躁狂的宣洩,短暫的熱度,怎麼能讓別人不厭棄。

人,都不是傻子。很多青年人追星,等同於喜歡一款新上的香芋蛋撻,顏色,口感,都恰到好處。又出來另一款,立刻厭棄前一款。所以,會產生很多流星一般的明星。

而這些明星,突然出名,彷彿被佔了地的暴發戶,沒有駕馭錢財的能力,大手大腳揮霍無度,恨不得把金皮帖在臉上,短時間後,突然被人捧殺,迅速墜落。但大手大腳的毛病又改不了,虛榮心作祟,然後生出了很多悲劇。

所以,如果你想成功,認準一樣事情,一直去做。朝三暮四,可能讓你短暫而輝煌的生活,卻沒有長久優雅之趣。



褲粒笑


大家好我是電影愛好者1990,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這已不是一部普通的商業娛樂片,而是一個民族對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的遭遇和自身的缺點,在思想上、心靈上一次深刻的反思,表達了強烈的自新、自強、自我救贖的願望,對傳統的文化精粹——武術,或者說功夫,給與頗具哲學層面的表現。 \r

劇中主人公在孩童時代被江湖騙子所欺騙,用所有的本該讀書的積蓄買了一本騙人的《如來神掌》,天陣地以為可以靠這本書來保衛世界和平,失去了成為醫生或律師的機會,沒有健康地成長起來,心靈受到汙染,並淪為社會最底層的混混,像那些黑暗時代的邪惡力量——斧頭幫一樣欺壓普通的百姓、為非作歹。但純良的本性和天生高貴的品質被正義和善良所感召,在徹底墮落之前覺醒過來,通過自我救贖達到自新,從心靈和肉體上脫胎換骨,並最終戰勝邪惡。

《功夫》到底要說什麼?

  1.哪個男孩子小時候沒做過這樣的夢,期望自己有一身好武功,不怕被人欺負,可以一個打十個,可以勇救自己暗戀的女生,我們做過這樣的夢,周星馳也做過,當我們長大成人已經忘記了童年的夢,當最初的勇氣都已經消磨殆盡的時候,當我們變成了電影中的周扮演的小混混或者變成了斧頭幫幫主的時候,周沒有忘記童年的夢,他拍了《功夫》,電影中的小時候周用自己所有的積蓄向老乞丐買了一本《如來神掌》,就是想自己可以變得強大,可以除暴安良,當夢想被現實打破、被現實侮辱的時候,他選擇了做一個壞人,因為做壞人可以不被欺負,週一直在逃避小時候夢想的困擾,他踩破小孩子的皮球,他搶啞女的錢都是在告訴自己,我是一個壞人!他不願意再回憶兒時的夢想,直到啞女拿出了那個破碎的棒棒糖,他被迫面對兒時的自己——小時候那個勇敢善良的自己。  

2.很多人說周在電影中的轉變太快,那是因為他們沒能理解,從周看到棒棒糖,到他被四眼仔打,他為什麼不還手?他打不過嗎?請注意,四眼仔不會武功,不是耕田的大嬸,那時候他內心一直在掙扎,直到包租公婆對決火雲邪神的時候,他才領悟到自己該做一個怎樣的人,老乞丐早就說了“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包租公婆明知道武功不如火雲邪神(不要光看到火雲的求饒和暗器,要記住他的蛤蟆功還沒有用那)也要拼死一戰正是“入地獄”,周到此刻才真正明白生命的意義是“除暴安良、維護世界和平”,童年的周和長大的周之間的鬥爭才分出勝負,才完成了周整個轉變,才有了周的鳳凰涅槃和破繭而出。    

《功夫》中功夫的兩個層次

1.結尾部分,周破繭而出,打通了任督二脈,擁有了極高的武功,痛打(這時候他沒有用掌,都是用拳腳)斧頭幫手下和火雲邪神,但這個時候他的武功並沒有達到頂點,他還只是一個武學奇才,還原了自己的潛能,還屬於量變,真正的質變是他騰空那一刻,衣衫盡碎,一飛沖天,目睹壯觀的佛雲,他才真正領悟了“如來神掌”,等到他落下時已不是飛上天時候的他了,這時候他的眼裡已經沒有仇恨而是寬恕了,他寬恕了火雲邪神,他手持火雲的暗器彷彿佛祖拈花微笑,充滿了慈悲,他故意打偏一掌,甚至對火雲說出“你想學嗎?我教你”,這時候的周至少在精神上已經接近佛了,此時才達到他功夫的頂點。






電影愛好者1990


早期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還是很經典的,進入新世紀,轉行做導演後,總感覺有點用力過猛了。

他是無厘頭喜劇的開山鼻祖,是自成一派的獨特風格。用後現代主義、行為藝術都無法來形容他。他導演的作品有點超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荒誕不羈卻又發人深省。電影《功夫》裡周星馳飾演的角色從小就很有善心,為了聾啞女孩不受人欺負挺身而出。長大後一心想加入斧頭幫,但從沒做過什麼十惡不赦、傷天害理的事。他和那胖子最多就是騙、小偷小摸而已。

這樣的人放到現在也很少見。他是好人,但被這世道逼得只能走上歪門邪道,他本性不壞。最後的關鍵時刻他能改過自新,改邪歸正,也很不容易。大結局也很好,惡魔終於被打敗,有情人終成眷屬,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歸宿。當然,成長是需要過程的,從三位高手到包租公包租婆火雲邪神,一個比一個厲害,殘酷的鬥爭中,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才能最終明白這些道理。

其次,電影有點醜化斧頭幫了。真實的斧頭幫可不是什麼欺男霸女、為非作歹的黑社會,反而有點俠肝義膽、懲奸除惡的味道。創始人王亞樵是合肥老鄉,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鼎盛時期的斧頭幫風頭甚至蓋過青幫,和杜月笙、黃金榮都是拜把子兄弟。電影當然不能當歷史看,但起碼的歷史觀要有,不能誤導觀眾尤其青年觀眾。

最後,電影還表達了大隱隱於市,超脫的味道。三位高手退出江湖,隱藏在包租公包租婆的房子裡,做苦力做裁縫做油炸小販。而包租公包租婆更是為了一幫窮苦的人不惜出手得罪了斧頭幫。不是他們不想早點出手,只是他們曾答應死去的兒子,從此不再過問江湖之事。沒碰到絕頂高手,火邪雲神寧願待在牢裡。打敗火邪雲神的周星馳最後也退隱江湖,開起了糖果店。打打殺殺,最初的正義遲早也會泯滅,淪為非正義,不如激流勇退,抽身開來。

總而言之,《功夫》表達的是善良、正義、寬恕、隱忍等主題,雖然有些晦澀荒誕,但仍不乏是經典


欣賞影視


片名叫《功夫》,但開頭卻是冷兵器、熱兵器交替的警匪衝突、黑幫火拼。 這個序幕構建了影片環境基調:這是一個沒有正義和邪惡之分,只有成功和失敗,強者和弱者的社會。面對馮小剛那句囂張跋扈的“還有誰”時,警察在幹什麼?裝聾作啞。 斧頭幫大獲全勝後,林雪大喊一聲:“警察,出來洗地了。”緊接著,就是一個數錢的鏡頭。 如此,警察跟黑社會,又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有,也只在於他們沒有黑社會強而已。鱷魚幫掃蕩警察局,斧頭幫又勦滅鱷魚幫。這就是一條高度概括化的食物鏈,邏輯也貫穿了整部影片。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當然沒有。 序幕拉開後,你就看到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圖景。每個人都既是強者,又是弱者。 包租婆面對租戶囂張跋扈,但斧頭幫來找事,她溜的最快。 阿星連四眼仔都打不過,乞丐都看不起他,但沒關係,他可以一腳踩爆小孩子的皮球,可以搶劫聾啞女。 小孩子呢?他們能抱大人的大腿,狐假虎威欺負聾啞女。 這是叢林世界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連孩子都已不再純真,像大人一樣恃強凌弱。 但有什麼辦法呢?那個想要充當勇敢正義者的小孩阿星,被那群欺負聾啞女的小孩踩在地上撒尿。他用十塊錢從乞丐手中買了《如來神掌》秘籍,但背面白紙黑字,售價2分錢。 天真、善良、正義,原來只會被踩在腳下蹂躪,誰還敢信仰這一切? 於是,阿星也相信好人沒好報,所以,他要殺人,變為強者。 “這個世界,遍地都是錢,滿街都是女人,誰能夠下定決心,就可以爭得贏;誰能夠把握機會,就能出人頭地。” 2、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中國歷史王朝更替的縮影。王侯將相你方唱罷我登場,朝服、國號都變了,但一切又彷彿都沒有改變,下面還是三跪九叩、山呼萬歲的文武百官、太監和庶民。 在這條食物鏈裡,只有最高統治者是絕對的強者,免於被奴役。 因此,人活著的終極夢想,就不再是擊碎食物鏈,而是爬到食物鏈的頂端,成為沒有人可以壓制的絕對強者。 在壟斷資本主義社會里,底層的社畜雖然憎恨上面飛揚跋扈的主管和資本家,但是,他們忍辱負重,也是希望有一天熬出頭,逆襲成功,將原先踩在他們頭上的人踩在腳下,絕不是為了創造一個美麗新世界。 作為主角卻連名字都沒有的阿星,只是我們萬千路人甲乙丙丁的縮影而已。 但每個人都想成為強者,而不想改造食物鏈,就意味著你爬到什麼位置,都是不安全的,永遠有人對你的位置虎視眈眈。唯一穩定的,是這種適者生存的結構。 於是,就有人既不想當強者,也不想當弱者,只想逃出叢林,當一個安逸的苟活者。 豬籠城寨高手雲集,不僅僅包租公婆,苦力強、阿鬼、裁縫,連耕田的大媽都能一拳將阿星打到吐血。但是,他們大多都已經沒有血性。斧頭幫來時,包租婆第一個溜走,包租公將頭埋在泥土裡,裁縫噤若寒蟬…… 這也是我們周圍很多沒有野心、也沒勇氣做英雄,只想安逸地活一輩子的普通人的寫照。 總的來說,這個社會的眾生相——奮鬥、忍辱、苟活、退隱——其實都可以概括為兩個字:生存。 如此,《功夫》的片名,也帶有一種反諷意味。 在中國文化裡,功夫絕對不是拳腳功夫這麼簡單。它附加了太多的精神內涵,就像武俠小說裡的俠客,都信仰光明磊落、鋤強扶弱的精神。 但《功夫》的世界只有功夫,卻沒有功夫精神。 殺手排行榜第一位的天殘地缺,一到豬籠城寨就在暗處割下了苦力強的頭顱。 火雲邪神練功練到走火入魔,比武的時候同樣卑鄙無恥,多次假裝認輸,乘敵人鬆懈便用暗器殺之。 對他們來說,功夫只是殺人工具而已。 而此時,世界其實已經有槍、斧頭這樣更好的殺人工具了。如果你不能像火雲邪神一樣,有接住子彈的神功,或者天殘地缺那樣,用一架琴就打出冷熱兵器的效果,一身功夫,又有何用? 如此,你就不會對開頭冷熱兵器交替的黑幫火拼納悶了。 3、 叢林法則下,世界被綿羊、狗所佔據,有豹子的高貴精神的,反而就是異類了。 在《紅樓夢》裡,賈寶玉就是個“怪人”。婆子們笑他燙了手,倒問人疼不疼,或者自哭自笑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裡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咭咭噥噥的。 《功夫》裡,最遺世獨立的,是一笑就滿口齙牙的齙牙珍,是露半邊屁股的醬爆,以及面對阿星持刀搶劫,卻面無懼色地遞棒棒糖的聾啞女。 齙牙珍長得很醜,但穿情趣內衣、開高衩的裙子、旗袍,塗口紅、聽高雅音樂。當包租婆要趕走苦力強等的時候,是齙牙珍站出來為他們說話。

醬爆總是露著半邊屁股,在公共場合洗澡、刷牙。被阿星勒索的時候,醬爆眼神堅定,告訴阿星:“就算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 在《少林足球》裡,同樣是何文輝演的醬爆,在包子店前無所顧忌地帶領眾人起舞,被生活磨得一點心氣都沒的阿梅,那一刻也按耐不住跟著節拍擺動。 問題是,你能夠在賈寶玉身上找到代入感

。可週星馳卻是以醜化的方式,去塑造“醬爆”、“齙牙珍”這些“正常人”的。 觀眾於是被催眠,以為醬爆們的“智障”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優越感。在現實中你看到在路邊跳舞,露著半邊屁股


一秒萌萌噠


周星馳在《功夫》開拍的時候說過,在這部電影裡他將改變其無厘頭的搞笑風格,於是我們用三年的時間期待著一個不搞笑的周星馳出來。結果《功夫》還是很搞笑,於是我們大喊上當,不過沒有以前搞笑卻是事實。在看電影的時候,坐在我前面的是一個更搞笑的女子,她的笑聲可謂是“滄海陣陣淫笑”,意思說她笑得相當誇張。

周氏電影一貫的“小人物做大事情”的模式在《功夫》裡得到延續,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周星馳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混混,後來因為想救“神鵰俠侶”而被火雲邪神打得全身散架。周星馳的任督二脈因此而意外被打通,於是他從一個街頭小混混變身成了武功奇才,結果就是把天下第一殺手火雲邪神都給打敗了。小人物做大事情是許多小市民的夢想,這也許是周氏電影受大眾歡迎的一個原因。一直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大眾看完電影,不禁會大呼過癮。

在這部電影裡,周星馳的戲份少了很多,而女主角的戲份更是少得可憐——事實上嚴格得說,這部戲和《少林足球》一樣,是沒有女主角的。女主角雖然戲份少得可憐,但我還是發現了“女主角”黃依聖挺漂亮的,這是《功夫》對我們這些小眾的重大貢獻。不過我們似乎都忘了這部戲裡,除了賣雪糕的啞女,還有一個“河東獅”包租婆,她應該才是女主角,而且她身體肥碩,是個重量級女主角,結果也入圍了金象獎最佳女主角。

周星馳最好的電影總是具備這樣的特點:就是搞笑之外又會帶給觀眾一點感動。當然這種感動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在《功夫》的最後一幕,周星馳和黃依聖都化身成小孩,牽著手跑進周星馳開的糖果店。那就像一個只屬於他們兩個人的童話世界,實不相瞞那是一個令我感動的童話世界。現在的電視劇和電影都很喜歡製造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而且那一塵不變、互相抄襲的講故事方式甚至已經讓我很反感。然而唯獨在周星馳的電影裡,我覺得很不錯,沒有做作,沒有過分的渲染,並且我不覺得我這是對周星馳有偏好。

周星馳的電影,常常會有意無意地諷刺一些東西,我覺得是這樣的。在《功夫》裡,有一個極品人物,他穿褲子總是露出半個屁股,這個人由於在《少林足球》裡的精彩出演,所以我們到現在都稱呼他“醬爆”。據我所知,現在就流行這樣穿褲子,把股溝性感地露出來,其實不僅穿褲子,上衣也一樣流行露乳溝。周星馳刻畫這個搞笑人物,大概就是在諷刺當下的那種流行穿著吧。另外,周星馳從不介意開刷自己,他曾在《大內密探零零發》中開刷自己一個獎也領不到,如今在《功夫》中又開刷了自己的《少林足球》,可以說是別有一番趣味。他出場之前,有幾位小朋友在踢球。然後周星馳出場了,玩球的小朋友要周星馳教他踢球,於是周星馳就說:叔叔不玩足球了。這樣一個情節,與《功夫》本身的故事是毫無關係的(說明周星馳的無厘頭本色仍在),卻不是可有可無的情節,因為我們可以看到他開刷著自己,開刷著別人。在我看來這句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電視劇《功夫足球》和張衛健很不好意思。對《功夫》的整體評價就是:簡單,但是好看。也許也可以說:簡單,所以好看。好了,這就是《功夫》,這就是周星馳。而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周星馳和這樣的電影。


青檸影視菌


我認為,《功夫》這部影片,最主要是在宣揚一種精神,那就是勇氣。那就是:“看清強權的強大,然後挑戰它”,正像羅曼羅蘭認為:“看清世界的真相,然後熱愛它。”

《功夫》當中描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是一個斧頭幫為所欲為、霸道橫行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只要夠狠,就能能夠擁有金錢和女人,斧頭幫隨便砍人,警察不敢管,隨便跳跳舞就能把世界擺平,這樣的世道,逐漸泯滅了一個人的天性。

故事主人公阿星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心地善良,但是屢次被生活欺騙,最終決定實施搶劫,加入斧頭幫,為金錢和女人而奮鬥,果不其然,他搶劫了一個買糖果的小攤販,可是,真是這位女人,用一個殘破的棒棒糖,喚醒了阿星內心的良知。

因為他倆小時候就認識,這個小女孩被一群壞孩子欺負,阿星去救她,被那群壞孩子揍了一頓,從那次,阿星的善良被深深的埋藏,他變現出來就是壞人的面孔。

阿星在加入斧頭幫之後,把火雲邪神請出來,當火雲邪神和隱士小龍女夫婦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阿星堅持內心的想法,用一個木棒頭擊打火雲邪神,他認識到火雲邪神的強大,自身的渺小,仍然堅持正義的力量,絲毫不妥協,這是一種難得可貴的精神。

可是火雲邪神把阿星打殘廢了,弄巧成拙,反而是打通了阿星的任督二脈,練就了絕世神功-如來神掌,打敗火雲邪神之後,他還成功的感化了火雲邪神,成為一代宗師大家之後,歸隱於大都市。

這部影片歌頌了勇敢挑戰黑惡勢力、不畏強權、最終正義戰勝邪惡的大無畏精神。


小玩家


周星馳電影《功夫》要表達深屋意思是什麼?

人都不要小看別人,不起眼的人,不是你外表看起來那樣,深藏不露。

人生總是充滿奇蹟,到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言放棄。

《功夫》中,小時候的阿星修煉如來神掌,在啞女阿芳被欺負的時候出手相助,但被現實狠狠羞辱。

他學到的如來神掌並不能救世間,連自己都救不了。自那之後,他便告訴自己,要成為比誰都恨的惡人,只有惡人才能夠有金錢、美女,鈔票。

周星馳的幽默就在於此:

阿星想盡辦法做壞事,但一件壞事都沒成功,臨到最後有了一棍下去揚名立萬的機會,卻還是選擇了做一個善良的人,以卵擊石。

火雲邪神將他幾乎打死,卻意外打通任督二脈,首尾呼應,如來神掌從天而降,將火雲邪神打敗。

苦力強的十二路譚腿,裁縫佬的鐵線拳,賣油條的五郎八卦棍。

每一次看完這部電影,我都會思考,阿星的功夫到底是什麼?

電影中對如來神掌的描寫十分含蓄,它被叫花子賣給阿星,阿星以為真是武功,但仍然無法執行正義才讓阿星想要變成壞人。

但在結尾處,楊過小龍女夫婦卻以話語暗示,如來神掌是存在的。

如來神掌是存在,但它是否就是阿星拿到的那本如來神掌呢?

這需要從整部電影中,如來神掌的意義來分析。

小的時候,阿星曾 相信如來神掌,並想要用如來神掌行俠仗義,但如來神掌並不能救他,並讓他迷惘,想要成為一個惡人。

如來神掌到底是什麼呢?

它是拳譜,是阿星拿來洩去傷病的掌法,是最後讓火雲邪神認輸的招數。

它是一種精神的象徵。

最初的阿星並不明白‘功夫’字是有多沉的重量。如來神掌在他手裡只是形式,所以他失敗了。

在他要殺包租婆卻失敗,得到懲罰,一身是傷時,如來神掌幫他去掉傷病。

這其實暗示著,阿星比小時候的自己已經更進一步,他在看到苦力強挺身而出,救下母女後已經有所感悟。

後來阿星一棍打在火雲邪神的頭上,這時他已經大成,徹底明白瞭如來神掌是什麼,所以才能在決戰之中,一掌壓倒火雲邪神,又一掌放過了他。

如來神掌的可用與否,暗示著阿星對‘功夫’二字的理解。

當他明白了‘功夫’二字其實揹負著‘俠客’的重量,不管有無實力都應出手相助的時候,他已和弱小的自己和解。

這部電影裡,一切的功夫都是指代,火雲邪神曾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個‘快’不是具體概念上的快,它是抽象的,代表著堅定和果斷。

當阿星自我懷疑,想要成為惡人的時候,他其實已經停下來了,他幾次粗言詞語傷害阿芳和其他人,他會把搶來的錢全給肥仔聰,說明他對自己的行為存在抗拒。

這樣的他很慢,甚至停滯不前,直到楊過小龍女大戰火雲邪神,他從兩位大俠的赴死之戰中找出瞭解答問題的線索。

阿星的‘如來神掌’,說到底,是他對自我認知的一種抽象。

認識了自己,他無堅不摧,無往不利,所以不管那本書是真是假,是如來神掌還是假書,在他心中都是如來神掌。

或許世上本就無如來神掌,或許阿星所用的每一招都是如來神掌。








步凡影視


整部電影給我們講了四種人,一種天生的壞人,一種想變成壞人的好人,一種看盡世間滄桑選擇做好人的好人,還有一種一直都是好人。壞人可以得到一切,想變成壞人的好人想得到一切,其他人則只能安於現狀。當壞人如開場一樣烏雲壓頂,其他人便只能抱團取暖。但是壞人會一直是壞人嗎?打死他就沒有壞人了嗎?當時的星爺很明白,有他在,火雲邪神再壞也不敢再為非作歹;有他在,斧頭幫勢力再大也會有所顧忌。這部電影有好多很是搞笑的地方,我認為很多港片至今為止20年左右了看著還是很舒服,有笑有淚。也可能是因為那時候劇本比較沒有這麼多限制,大家想法會比較多。現在很多拍出來如果不刪一些東西就過不了審,也有很多所謂的導演在拍一些垃圾電影。周被包租婆發現後,逃跑的那一個片段。兩人你追我趕一段時間後,兩人避車,包租婆撞在廣告板上,身上的什麼都被摔了出來。還有就是影片開頭那一段鱷魚幫老大大鬧警察局而後被華麗反殺的劇情就讓很多觀眾吃驚不已。而後表現斧頭幫的那段舞蹈也是十分霸氣的,

可惜我沒有學會是一種遺憾。比如林胖子發現刀插在星爺身上隨手就把刀拔了出來,星爺喊他別拔,可是刀已經拔出來了,可是這個林胖子聽到星爺說別拔,他還又把到給捅了回去,星爺真生氣的要吐血了呢。到了這個時候包租婆已經開始發現了他們兩個,林想拿旁邊的裝蛇的籠子來檔住自己,不料蛇被他全部倒了出來,更好笑的是蛇咬了周的嘴巴,腫的媽都不認識了哈哈,想到這裡我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以一種非常的詼諧幽默的方式來體現出更深的東西,來講述很多很多的東西,這部電影可能就是周自己毒地人生的看法的一個體現,雖然他小時候做好的事情被別人欺負,但是吧,他一心想加入那些社會上的組織,天天還喊著想殺人,但是他一個人都沒有殺過,最後還為了救別人自己差點死了,這就是他的內心始終都是一個好人,只不過在社會的最底層,說到這裡,心裡有種被感動的感覺,他在用電影詮釋他的一生,他在用一生來拍攝電影。

咱們來回憶一下週拍的所有的電影,剛開始看的時候都覺得非常的搞笑,但是吧,咱們仔細的品味一下,就能感覺出他所想體現出其他的含義,非常的意味深長,印象也是非常的深刻。周曾經說過,我用了一輩子來拍悲傷的電影,但是你們卻把它當成喜劇片,這可能就是來說好多人都理解不了他其中真正的意思,所以我還是希望大家仔細的去品味這些電影,因為他的那麼多的電影都是可以來對比咱們的人生,從而悟出很多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