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不管朱婷,李盈瑩,張常寧,劉晏含,劉曉彤,決賽時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對嗎?

心依舊夢依然3


雖然防守和一傳可以決定球隊的進攻效率,但是攻手才是球隊得分的關鍵,只要攻手能夠下球,那比賽就會變得簡單,因此在決賽時可以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也是一個正確的說法。



決賽時的兩隻球隊都非常注重防守和攔網,而且在賽前都會仔細研究對手主攻手的扣球線路和扣球習慣,所以球隊想要贏球,不僅需要做好攔防,還需要攻手可以突破對手的攔防,這就要求攻手可以在比賽中保持高效的得分。

攻手可以保持高效的得分,也可以減輕球隊的防守和一傳壓力。意大利女排的一傳為何失誤較少,主要原因是球隊擁有艾格努,在一傳不到位的情況下,艾格努可以利用強攻來保障球隊的一攻,所以只要攻手能夠保證得分效率,球隊就擁有贏球的機會。

朱婷擁有出色的得分能力,無論對手怎麼攔防,朱婷的得分效率都比較有保障。而其她隊員只要發揮出自己的得分能力,幫助朱婷分擔得分壓力,中國女排就能夠戰勝對手,因此在很多比賽中,中國女排總是有球員站出來成為比賽中的奇兵,而這些奇兵往往就是能夠在比賽中得分的人。

中國女排還是一隻主要靠主攻得分的球隊,因此只要支張常寧和李盈瑩等人能夠在決賽中保持高效的得分,那肯定就是好主攻。而且如果得分狀態出色,其她球員是可以幫助她分擔一傳壓力的。當然如果能夠在做好一傳的情況下並保證得分效率,無疑會幫助球隊贏得更多的比賽。


青蛙侃球


主攻(chief spiker)顧名思義就是一支球隊中主要負責攻擊得分的球員,歐美球隊主打強力接應,接應在場上不要接一傳,專注進攻,而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球隊,由於身體素質的原因,主攻要承擔更多的進攻任務,此時如果擁有一位關鍵時刻能一槌定音的主攻,球隊實力就會大幅提升。


在剛剛結束的世聯賽南京總決賽中,代表中國出戰劉晏含、劉曉彤發揮出色,幫助中國女排二隊獲得了季軍的好成績,劉晏含更是以最高得分79分,入選第一最佳主攻。目前為止中國女排在北侖集訓的主攻有5名:朱婷、張常寧、李盈瑩、劉晏含、劉曉彤。郎導面臨著幸福的煩惱,究竟帶哪4人參加後面的國際比賽?

如果單純從個人得分能力上來衡量主攻的是否優秀,關鍵時刻能下球的主攻確實是好主攻,因為面對強手你如果一攻扣不死,讓對方獲得防反的機會,對手就會一擊致命,這裡外就是二分的差距,沒有強攻點的球隊打球確實費力。


但排球是個集體項目,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以獲取勝利為目的,就目前中國隊五個主攻而言朱婷當之無愧是進攻核心,劉晏含、李盈瑩進攻火力也不弱,但一傳和防守稍差點,張常寧、劉曉彤屬於保障型主攻,強攻能力比前三人稍遜色一點,五名主攻只有合理搭配才能發揮每個人的最大能力,贏得比賽。


主攻本身有大主攻和小主攻之分,往往是進攻能力強的出任大主攻,防守保障做得好的任小主攻,實際比賽中的主攻一般是一大一小的搭配,主攻中總有人要做擦地板的防守工作,不然一傳不到位,或者過分開網的球,也會影響主攻的扣球的成功率。

所以說最好的主攻就是像朱婷那樣既有一擊得分的能力,又有較強的一傳、防守能力的主攻,但朱婷畢竟是百年難遇的奇才,並非每位主攻都能像她這樣全面,所以只能通過教練的合理搭配,揚長避短才能達到戰勝對手的目的。


老褚說球


李盈盈一張大長臉尖嘴猴腮的吹🔥嘴長得像大馬猴,面相像個四十多歲的大媽,就這還被天津改小了5歲,這個水貨國際比賽就沒有一場讓人放心的時候,一場0分一場只有16,66%成功率,一場能輸最弱的喀麥隆,一場被德國和塞爾維亞攔網攔到懷疑人生,一場被金軟景打爆,一場得了倒數第一。所以只有天津認為她強。


AI物聯大數據


決賽或者比較重要場次的比賽主攻能夠持續的下球得分,可以說就是一名好的或者優秀的主攻。不過能下球不代表這名主攻全面。

比如大家熟悉的李盈瑩,在2017-2018賽季就憑藉一個人的超強下分能力幫助天津女排奪得首個排超冠軍。但是高效下分的前提是她不接一傳。儘管當年她能憑藉一點攻的個人實力大殺四方,但是實踐證明一支球隊僅憑一個火力點難以讓球隊獲得長久的競爭力。並且李盈瑩初到國家隊也因為她在天津女排的定位無法適應國家隊的位置。這兩年郎導在李盈瑩身上下足了功夫,才把她改造成現在朝著全面型主攻發展的水平。通過世界女排聯賽的表現來看,李盈瑩的一傳防守的下三路環節有了明顯的進步,在進攻上也能給朱婷進行很好的分擔,相信她以後的表現會越來越好。

朱婷也是從一名新人一路走過來。得益於三年海外排球聯賽的寶貴經歷,朱婷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一主攻。有人總愛拿埃格努和博斯科維奇和朱婷作比較,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的可比性。埃格努等只需要掄起胳膊進攻就好,並不需要去承擔太多其他的任務。朱婷則要負責一傳,防守,攔網,進攻多個環節。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承擔了這麼多的任務,還具備一錘定音的能力。無論是在瓦吉弗銀行還是在中國女排,朱婷很多時候還要打大量的調整攻。因為出現困難的時候,二傳最信賴的進攻人還是朱婷。如此就可以解釋朱婷為何能成為世界一流主攻。

張常寧,劉宴含,劉曉彤三名主攻各有特點,其中張常寧是較為全面的一名主攻。也是當前朱婷的主要對角搭檔,郎導會根據比賽的形勢來安排張常寧或者李盈瑩來輔助朱婷。從目前的比賽中可以看的出來,張常寧的表現比較穩定但並不突出,所以張常寧只能定位在保障型主攻的位置了。劉曉彤一直以來作為都是作為替補主攻的身份存在,偶爾的時候能起到奇兵的作用,尤其是她的大力跳發往往會打亂對方的一傳陣型。缺點也是強攻實力不太穩定,被攔得時候居多。劉宴含通過南京總決賽展示了自己超強得進攻能力,但是如果和朱婷,李盈瑩相比則有一些差距。假如考慮劉宴含加入一隊主攻行列,唯一考慮可替換的就是劉曉彤。但是劉宴含的一傳能力不如劉曉彤,這也是會讓郎導十分糾結的一個選擇題。

綜合以上看來,作為一名主攻單項技術強並不能成為好主攻,在技術全面的前提下具備下分能力才是一名好的主攻。希望劉宴含和劉曉彤能夠在自己的弱項上多下功夫,只要自身實力夠強大才不至於掉隊。


女排鐵粉,每日評球。期待您的關注。


海寶愛體育


🌺《什麼是好主攻》🌺

“決賽時,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對嗎?”。其實,這個問題的設定,是典型的給李盈瑩提供註腳的天津式問題,並且看上去,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回答。但細細推敲,回答好這個問題,還真有點複雜。

看看我給你的三個回答:

💐第一,肯定式。決賽時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不管什麼人,只要能得分,就是好主攻。

💐第二,否定式。決賽時能下球的主攻,不一定是最好的主攻。因為,能下球和好主攻,不能簡單的劃等號。

💐第三,修訂式。

其一,“決賽時能下球”這個定義太寬泛了。決賽也有15分,就算拿的分再多,還要看最後一分被誰拿了,否則比賽就失敗了。因此,我把它定義為“致勝球”,及一場比賽致勝的最後一個球。

其二,必須給“好主攻”下個明確的定義,因為打進最後一個致勝球的,可能不是球隊最好的主攻,甚至都不一定是主攻。

⚽因為肯定式和否定式都太簡單,我們把它放在一邊。著重分析一下修訂式,先來舉幾個例子。

🌻例子一,里約奧運會,中國隊戰勝巴西隊的最後一球,由朱婷後攻打中,15/13獲勝。

🌻例子二,里約奧運會,中國隊戰勝荷蘭隊的最後一球,由龔翔宇進攻拿到24/23賽眼,張常寧發球,並墊起了對方的進攻,惠若琪進攻打手出界,25/23贏得勝利。

🌻例子三,里約奧運會,中國隊戰勝塞爾維亞的最後一球,張常寧發球,惠若琪打探頭球,拿下冠軍的致勝一球。

🌻例子四,2019年,世界聯賽南京總決賽,其中小組賽中國隊淘汰意大利隊的比賽最後一分,不是該場最強的劉晏含、劉曉彤、龔翔宇拿到,誰都沒想到姚迪會把球傳給了副攻王媛媛,結果一擊命中,25/23贏得勝利。

從這四個例子可以看出,重要的比賽,拿到重要致勝球的,必定是完美一擊。但完成它的,未必就是球隊中最強的攻手。誰會打這一球,隨機性很大。可見,惠若琪、王媛媛都不是球隊最強的進攻人,王媛媛甚至一場比賽只拿到了6分,但卻承擔了最重要的任務。因此,說打進最後一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是非常不夠確切的。因為她可以是球隊最好的主攻,也可以是接應、副攻,甚至可能是二傳。也許這樣說,相對更準確一點:打進致勝球的球員,一定是本場的絕對功臣。但不一定是本隊最強的攻手。

⚽再來說說,什麼樣的主攻,可以稱為“好主攻”。

朱婷式主攻––效率為主。進攻效率通常高於50%以上,得分雖不追求最高,但承擔球隊最困難的進攻需要。

張常寧式主攻––攻守兼備。通常承擔球隊三分之一強的進攻任務,同時承擔球隊主要的防守任務。

李盈瑩式主攻––進攻為主。在俱樂部經常成為得分王,承擔球隊一半進攻任務。在國家隊中以輪替為主。

我認為這三種主攻,都是好主攻。只是側重點不同,風格不同,作用不同。雖然不能簡單的用得分多少,也不能簡單的以重要分的得失,來判斷一個球員的實力和能力。但一個好主攻,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進攻的效率,和關鍵分的成功率。同時,攻守兼備,攻守平衡是一個好主攻必備的能力和條件。

那種誰下分多,誰經常當得分王,誰就是好主攻的簡單判斷和說法,可以休矣。也許大家還記得,前年聯賽中的一場京津之戰,李盈瑩拿了42分,卻輸了比賽,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比賽結果重於過程。從過程看,一場比賽拿下42分,無論如何都是個好主攻。但從結果看,比賽輸了,數據再華麗,又有何意義呢?

所以,一個球隊擁有好主攻很重要,但遠不如擁有一個好團隊。中國女排七仙女,和十二金釵,必須個個強,人人棒,才能戰勝所有頑敵,把五星紅旗升起來!🌷🌷🌷


深情薩克斯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這句話對嗎?”

個人認為:這句話說得沒錯,但是,只說對了一半,另一半卻沒說出來。

因為:



一、首先,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這句話沒錯。

對於排球比賽來說,“得分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想成為一支強隊、首先就必須要有“超強的進攻能力、能得分”,而這個“得分的重任”往往就落在“主攻或接應”身上。

所以說,如果單純從“進攻得分能力”這項指標來看的話,“能得分就是好主攻”,這個說法是沒錯的——就像俗話所說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沒有問題。



二、但是,這個“得分”必須是在“自失較少”的前提下來說的。

對於主攻手來說,你能“下球得分”、但是一定要保證“自失減少”,如果你技術粗糙、控制球能力差、得一分送兩分,雖然進攻能力較強、卻不能幫助球隊贏球,那也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好主攻”。

對於一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主攻手來說,對球隊就是一把“雙刃劍”,有的關鍵比賽,教練是不敢用的——因為,你看似得分很多,但是,一有“自失”、得分就全打水漂了,前後一算賬、等於啥也沒有,這樣的球員你敢用嗎?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

拋開“一傳和防守”能力先不說,對於一名“主攻手”來說,僅僅“只能下球得分”還是不夠的、“減少自失”和得分一樣重要、缺一不可。


星夜明瞳


我認為這個提法至少有一半或者一大半是對的。

我們常說:“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同理,不管是姓王還是姓張,能夠得分就是好主攻,當然成立。

一支排球隊裡的主攻手當然就應該是這支球隊的主要得分手,特別是在決賽的關鍵時刻,能夠一錘定音,在落後局面時奪取關鍵分會起到改變比賽形勢的作用,會鼓舞本隊士氣,會打擊對方的信心。在領先局面時會穩定軍心,一鼓作氣,拿下最終勝利。

所以,“主攻手能下球就是好主攻手”,這一提法基本成立。

但是這一提法並不全面,因為主攻手還必須是一位接一傳的好手。

在比賽中對方為了限制你主攻手的威力,往往採取盯人發球戰術,尤其是針對你主攻手的破壞性發球用得很多。

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接起這種發球,就會影響到二傳的質量,從而影響到全隊的“一攻”質量,甚至導致失分。

另外,在“防反”的情況下,如果主攻在網前,此時對你攔網的質量要求很高,如果主攻在後排,也要求你有較好的防守技術。

總之,我認為如果能用一個更加全面的提法較好,這就是:一個“能攻善守”的主攻手才是好主攻手。


fairplay012


毫無疑問,題主是以偏概全。好主攻的要求肯定是全面型的基礎上,有很好的進攻能力。

排球是一項很講究攻守平衡的運動。它的球員位置輪轉規則,要求球員必須全面,因為排球運動的特點要求,自由人外的每一個球員,必須參加進攻、攔網、防守、發球、甚至某些球員還要有一傳、傳球。你在任何一個方面有短板,都會成為球隊的漏洞,成為對方剋制己方的抓手。

除自由人外,任何一個位置的球員,理想模板都是全面基礎上,有自己突出的特長。

如果一支球隊,個別人有個別的短板,可以由其它球員去彌補,但如果一個球員只會進攻,其它方面都是短板,則無法彌補,如果兩名主攻都只會進攻,球隊更無法做到攻守平衡。

隨著禁止攔發球規則的出現,發球的攻擊力明顯上升,一傳難度增加,一傳到位率下降,組織快攻戰術球的機會減少,對邊攻手的定點強攻能力要求更高。這也是推動球員高大化,戰術簡單化的原因。所以現在,對優秀的邊攻手的要求是:有很強的進攻能力,還要有很全面的其它能力。絕不能將全面和進攻能力對立起來。


年青的心1961


衡量主攻是有條件、有要求、有標準的,能下球只是主攻的一個基本要求,根據排球的特點、主攻的職責與必須的擔當,個人認為:主攻應分為合格主攻,好主攻與優秀主攻三類,具體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挑二傳,有強下球能力。如突破攔防,打半到位、調整攻、困難球、後攻、二號與四位攻球的能力;

二,要有下球的質量,有較高的扣球成功率和扣球效率,有不錯的扣球得失比;扣球多,得分多,失誤多的三多主攻,不是好的主攻,因為成功率、效率不高,得失比不成比例;

三,具有好的攔網能力與攔網水平;

四,具有相對強的後排防守能力;

五,具有接好一傳的能力與水平;

六,發球穩定,具有攻擊性;

七,與隊友配合默契,能融入戰術體系和戰術打法。

具備一至三條是合格的主攻,基本具備一至六條是好的主攻,完全具備一至七條是優秀的主攻。

對照以上條件和要求,朱婷、張常寧、李盈瑩、劉曉彤、劉晏含分別是屬於哪一類主攻?提問"決賽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球迷朋友們是怎麼認為的?


蔚藍的天73114570


我認為題主所提問題邏輯是對的,不過不單是決賽,任何比賽都是。因為賽規是以攢分多少分勝負的。只所以出現爭論是攢分的過程。無論排球籃球,只要是集體項目,場上隊員個個都有它的作用,特別是排球。因為歷史以來再強的隊也沒有“五個打六個”取勝的先例,也是規則所不允許的,(因為排球賽場講究位置輪次)。排球規則還有個規定,除了發球某方進攻最多觸球不得超過三次,並且不能連擊。就是說你即便是天大球星,宇宙攻手,除了個別發球直接得分和小數探頭球扣球得分外必需有第二人以上加以配合進攻才能得分。雖說得分有幾種辦法,有發球直接得分,有單擊探頭球得分,有自接一傳後由二傳配合灌球再自扣得分,但這些是很少有的,更多的是由某隊員接起一傳擺渡到二傳,由二傳把球差到特定位置再由攻手擊扣取分。如果一次攻擊不成功被對攔住或反殺,這時候就需要球手的防守能力了。因為排球是一個回合一個回合打的,有時四五個來回未必得分,由此可見無論主攻付攻自由人必須具有效強的防守能力方能保住自己的得分,否則就會出現得18,失19的尷尬局面。主攻手接不了一傳還有最大的隱患就是一旦被對方針對性追發將造成一傳直接崩潰,那還有什麼進攻攢分可言?實的,(世俱杯天津隊對諾瓦拉第三局放對方逆襲惜敗就是一例)。這個論題只所以形成爭議並不是邏輯問題而是個別球迷把客觀問題主現套在持定球員身上造成的錯覺,(一說主攻不下分就指張常寧。一說主攻防守差就指李盈瑩。然而球迷只要能避開敏感焦點,用一顆平常心一分為二看問題就會茅塞頓開了,張常寧在去年9月世界盃不是又能下分又能保障嗎?而李盈瑩在剛剛奪冠的聯賽中不是也又下分又把一傳接得好好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