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西洞庭“雙管齊下”治理養殖汙染

尚一網訊( 肖慧 丁時慧 郭蕾 龔永利)今年是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開局之年,地處洞庭湖西畔的西洞庭管理區為強力推進養殖環境治理,自7月起開展了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專項治理行動,在日常監管和思想動員方面“雙管齊下”,生態環境獲得明顯改善。截至目前,該區61戶畜禽養殖(戶)全部成功退養,約3000頭生豬、4萬羽家禽等其他畜禽全部清退或協議退養,退養總面積為28400.47平方米。

為了做好養殖環境治理工作,西洞庭對全區61家養殖戶進行了全覆蓋監測,要求監測數據不達標的養殖戶配套汙染防治設施。同時,該區建立了長效監管機制,要求各村在清空棚舍的同時,做好周邊環境的整治和修復處置工作,徹底銷燬養殖過程中使用的設施、用具,功能性退養所有豬舍。各村落實專人負責定期巡查,確保退養後不出現反彈現象,並把此項工作納入今年鎮政府對各村(居)的考核範疇。

西洞庭管理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力度,另一方面,做好養殖戶的思想工作尤為重要。該區在鎮、街道一級建立責任到人、包保到戶制度的同時,工作人員逐戶走訪、逐戶宣傳動員,並加強了《環保法》《畜禽汙染防治條例》等涉及畜禽汙染的法律宣傳,潛移默化中提升了養殖戶的環保意識。8月26日,金鳳街道清水塘社區規模最大的生豬養殖戶丁松青在環保、農業、金鳳街道的工作人員見證下籤訂了退養協議。他說:“雖然補貼金額和心理的期望值還有些差距,但畜禽退養政策開展後,環保、街道幾乎每天都會來我家裡給我做退養思想工作,其實我也知道自己養豬有汙染,但是養了這麼多年,對自己的豬場有感情,一時半會也放不下,考慮了很久才做了這個決定。”記者瞭解到,由於目前生豬收購處於淡季,收購價格普遍降低,退養工作停滯不前。鎮、街道便主動對接生豬收購公司、聯繫生豬屠宰場,搭建平臺,協調收購商逐戶上門收購,並在收購中以市場收購指導價為參照,最大限度維護退養戶的經濟利益,解決了生豬退養過程中碰到的銷路難、壓價等問題,使得後續生豬收購工作平穩推進。

西洞庭前身是有名的國有農場,近年來水產養殖也得到了大發展。隨著畜禽養殖規模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畜禽糞尿排洩物集中產生、亂堆亂放,使得畜禽養殖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農業面源汙染的主要汙染源便是畜禽養殖,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汙染物直接排入環境將導致農村的水體、土壤、大氣等受到汙染。1至7月期間,西洞庭管理區環保局就接到畜禽汙染信訪類似案件20餘起。若按照畜禽養殖業產排汙係數來核算,該區此次完成退養3000頭生豬、4萬羽家禽後,每年可減少汙染物約COD442噸,TP5.3噸,TN21.6噸。“通過此次治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汙染,還園區一片青山綠水。沒有了臭氣和糞汙水的困擾,居民生活環境也會更健康。”該區環保局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