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轉山》:人不輕狂枉少年,讓青春的火焰燃燒吧

《轉山》:人不輕狂枉少年,讓青春的火焰燃燒吧

  關於《轉山》,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的人在觀看影片後,寫下了他們的想法;關於《轉山》,已經有許許多多的觀眾表達了他們觀影后的震撼。更有許許多多的觀眾,在影院中抹淚,然後感嘆。其實,我也一樣,但在這裡,我並不想從這方面去解讀這部電影,已經有太多人說了,我再說,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實影片的主角張書豪,他走上騎行西藏的道路,是偶然的。如果不是哥哥去世,也許,終其一身,他或許都不會有這個想法。同樣,他貿然走上騎行西藏的道路,從本質上來講,也是危險的,甚至是幼稚的。他根本不知道騎行過程的艱險,當然,後面他知道了,也敬畏了,但敬畏不代表退縮,他面對困難的態度是堅持,雖然有些顯得年少輕狂,顯得不負責任,顯得執拗,但現在,不就缺這種執拗的人嗎?

《轉山》:人不輕狂枉少年,讓青春的火焰燃燒吧

  猶記得,在那些年,我也是年少輕狂的一份子,我的青春火焰,也曾熊熊燃燒。奈何,我未曾堅守,讓熊熊火焰熄滅,青春的熱情也隨風飄散。還給自己找了許多理由,或曰:誰也沒法阻止時間的腳步;或曰:誰也沒辦法隔離社會環境的侵蝕。種種,青春的火焰一旦熄滅,想要重新點亮,就難如登天。

  然而,張書豪,一個接觸自行車不久的年青人,一個靦腆的,看似自不量力的年青人,他征服了滇藏線,用他單槍匹馬的勇氣,和毫不畏懼的決心。

《轉山》:人不輕狂枉少年,讓青春的火焰燃燒吧

  其實,有很多從,對許多騎行者不理解,他們不太明白,一個人,一輛自行車,既艱難,又危險。但這些人,往往是沒有通曉其中的樂趣,曾經,我也對爬山愛好者很不理解,每到週末,就往山裡鑽,當時,就單純的以為他們是享受登頂的樂趣,後來,當自己也成為一名登山愛好者時,才發現,其實,享受的不是登頂的樂趣,而是登頂的過程。那是一種征服的快感,也是一種釋放的酣暢。

  現如今,在無窮的慾望操縱下,拜金主義盛行,社會越來越缺乏單純的人,而像張書豪這種僅僅為了哥哥的願望而努力的人,他就是一個簡單純粹的人,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和他一樣,做一個簡單純粹的人。

  也許,我們已無力改變其他,但至少可以改變自己,為了某一個目標,執著前行,一如年少輕狂的少年。

  我們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