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漫話湘鄉農村建築變遷

湘鄉市農村在改革開放以前,普通農舍佈局為俗稱“一擔柴”形式,堂屋是這種農舍的中心,堂屋正面牆上,設有寫著“天地君親師位”的神龕,神龕擺著供奉祖先的神主牌位,堂屋是舉行紅白喜事聚會的場所,結婚拜堂成親、人亡故後做道場超度亡靈,均在堂屋內進行。堂屋兩側為正房,正房左側為左廂房,右側為右廂房,為東西折廂式,廚房、倉庫、晚輩住房、廁所、豬舍設在隱蔽部位。祠堂等公共建築,多由兩個一明一暗三間房組成,屋體構架採用“三間四架”、“五柱八旗”形式,堂屋正面的神龕寬大,擺著由各支祠送來的神主牌,還有宗全牌,一般來說高曾祖以上的神主牌都進入了祠堂。祠堂在解放初期大多改為學校,或鄉、村領導機構,原有房屋結構有較大變化,在改革開放後很難尋覓到這種建築的蹤跡。

漫話湘鄉農村建築變遷

湘鄉民居的建築材料多為木、石和以泥土做成的土磚為主,土磚底層為防潮砌燒磚或紅磚,灰磚是在工匠燒瓦時,附帶做成泥胚燒成的,呈青灰色,紅磚則是用紅土泥做成的泥胚,由專門的師傅裝窯燒成,成暗紅色,故名紅磚。土磚曾經主宰農村民房建築,用這樣的磚砌成房舍多為平房,少量砌成樓房的,還有一種用夾板夾著,用和著石灰的潮溼黃土築牆建成的房屋。牆體除磚牆、黃土牆牆體外也有由木立柱,中間夾著篾塊織折,兩邊糊泥巴、刷白粉的簡陋住房。房屋一般用青瓦蓋頂,困難農戶稻草蓋頂,講究點的用杉木皮或到產茅的山上刮茅蓋頂。龍洞鎮大田片解放前因窮人蓋的茅屋太多,士紳認為有礙當地觀瞻,遂訂上“新起茅舍拆毀之”的蠻橫鄉規民約,使窮人無處居住,叫苦不迭。改革開放以後,土磚這種主要建築材料退出了歷史舞臺,變成以紅磚為主要建築材料,農民建房最初自己燒紅磚砌牆,後來磚廠發展了,他們覺得買現成的紅磚,比自己燒紅磚省事得多,合算的多,這樣刺激了磚廠的發展。為了建樓房又發展了製造水泥預製板的預製場,水泥預製件取代了傳統的木板樓房,掀起了一場建築史上的開天闢地的歷史變化,也引發了農村建築新高潮出現,新高潮出現使水泥、鵝卵石、河沙及裝飾材料,成了新的建築材料,改革開放後,農村樓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解放初期宣傳社會主義為“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當時認為這樣的時期遙不可及,可改革開放後,由於農民收入的增加,推動了農村建築質的變化,農民推倒土磚平房建二層或三層,及至更多層的小洋樓,樓房經裝飾越來越漂亮、豪華,以致茅屋在農村逐漸消失,土磚平房也不多見,棟棟農家小洋樓,把社會主義新農村裝點得分外妖嬈。

近年來由於樓房在熱天散熱慢,加上樓房在農村實用效率不高,又掀起了一股建紅磚平房熱,這種平房只是佔地多一點,但與樓房相對而言,夏天不會十分炎熱,不用一級一級爬樓梯費力,因此紅磚平房很快被人青睞,挑戰樓房一統天下的格局。農民越是建房到後,越擁有超前意識,因此房子也就越建越好,有的房子用農民自家的話來講,簡直比封建社會的官邸,甚至比皇宮還氣派、豪華、講究,宛如一曲社會讚歌,高歌時代變遷,高歌太平盛世。“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如今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成為了一種共識,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不斷向前,永遠向前,開創更美好、更幸福的未來。

文 / 沈果毅 摘自《今古湘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