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10只一百元,再次降價依舊賣不動,農民哽咽:又被“野味”

前幾日筆者才說了番鴨低價難賣的現象。今日又受到廣東網友長篇幅的留言,告訴筆者他們當地有一種美味也遭遇了低價賣不動,養殖戶叫苦連連。

從留言中看出,當地賣不動的是麻雞,市場出現10只一百元,比前幾次筆者這裡番鴨的3只100元的價錢還低。麻雞同番鴨一樣是一種家庭養殖動物,也是最尋常的一種家禽。那為何會如此呢?

10只一百元,再次降價依舊賣不動,農民哽咽:又被“野味”


大家好,這裡是“憶思先生”,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10只一百元,再次降價依舊賣不動,農民哽咽:又被“野味”。

10只一百元,再次降價依舊賣不動,農民哽咽:又被“野味”


筆者主動聯絡了這位網友,並且做了詳細瞭解。該網友告訴筆者,麻雞是當地近年來的主打養殖產品,養殖戶要比其他農村地區要多,養殖規模都不小。前面春節疫情影響,本地麻雞走不出去,進不了大市場,很多養殖戶存欄數量暴增,為了促進本地消費,紛紛打出低價牌促銷。一家養殖戶打低價多賣了,隔天又有另一家打更低價出售,這種惡性循環導致短短半個月時間,麻雞價格猛跌。

原來一隻5斤左右的麻雞,市場價可賣到30元左右,最後價格跌到了5只一百元。但本地市場前期可消化一些,所謂嚐鮮消化,再多次降價之後,人們也就不買賬了,價格越低越沒人買。

10只一百元,再次降價依舊賣不動,農民哽咽:又被“野味”


另外疫情放緩之後,湖南又出現一小波禽流感,導致很多哪裡有養殖戶開始緊張,對於存欄的麻雞更抓緊出售。直到今天,當地麻雞的價格已經跌倒了10只一百元,價格相當於一斤2元了,再次來了個大降價。

養殖戶們本以為這麼便宜,絕對可以打開銷路,卻沒想到再次降價依舊沒人買。有消費者表示,現在野生動物太危險,還不如老老實實吃點昂貴的豬肉,至少安全一些。

儘管養殖的農民一再表示都是本地養殖,安全無病毒,卻沒有幾個消費者相信。手裡的麻雞賣不動,農民哽咽:又被“野味”。

10只一百元,再次降價依舊賣不動,農民哽咽:又被“野味”


網友說完話詳情之後,筆者認為這麻雞賣不動跟前幾天筆者本地番鴨低價賣不動原因十分類似,都是“野味”惹的禍。當下人們把野生動物和養殖動物混為一談,導致養殖戶手裡的貨遭受抵制,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全國幾乎到處都有發生。

10只一百元,再次降價依舊賣不動,農民哽咽:又被“野味”


那麼如何避免這種現象發生了,首先我們要逐字去理解我們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語,首先是野生動物,那麼就是純野生,純野外生長的動物,與我們養殖的動物要絕對性區分開來。這樣才能避免養殖戶損失。

其次就是時間問題,等這波野味禁忌過去,養殖市場也就會逐漸恢復了。以上是筆者的看法,不知各位網友怎麼看呢?你們覺得筆者說的有道理嗎?你能當地是否也出現這種家禽賤賣的現象呢?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