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8~9月寶寶的模仿力到底有多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勞獨立好習慣

8~9個月的寶寶正式進入“黃金模仿期”,我們經常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專注的觀察家人的表情、動作以及語言,然後嘗試著去模仿去實踐,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可愛且有趣的階段,因為寶寶的“天賦異稟”,能夠根據父母的肢體動作、語言、表情,快速地做出反應和相應的動作。

分享我家寶寶模仿大人的一個小細節:

平時我給寶寶喂葡萄,都是剝皮去籽之後再用手掰成小塊餵給寶寶吃,避免食物太大塊會噎著她,但是有一次,給到寶寶的是稍微大塊一點的葡萄,原意是想鍛鍊她的咀嚼能力,誰知寶寶竟然學著我的動作,先將葡萄用手掰成小塊,然後再放進嘴裡,不相信的我多試了幾次,發現這已然成為寶寶吃葡萄的習慣,寶寶這讓人震驚的記憶力和模仿力,簡直是太棒了。

8~9月寶寶的模仿力到底有多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勞獨立好習慣

既然寶寶進入了“黃金模仿期” ,那麼家長就需要抓住這個機會,通過一些生活細節,去培養孩子運動、進食、勞動、學習、語言5大自主能力,這些方法技巧推薦給大家:

爬行和扶物站立:提升寶寶的自主運動能力

  • 為寶寶創造爬行的機會

大部分8-9月的寶寶都會爬行,最初是以匍匐的方式前進,狀態是肚皮貼地,這時候必須藉助大人的幫助,讓肚皮離開地面,父母用扶住腰部,助其增加雙手雙腳的力量前後交叉前進。許多家長其實對於是否讓寶寶學會爬行不太在意,認為有許多孩子不學爬行直接走路,也沒有影響智力和身體的發育。

確實不會爬行並不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但是,會爬行的寶寶思考力更加的活躍,且智力發育更早,除此之外寶寶的四肢協調能力非常棒,充分的調動了寶寶的自主運動能力,所以多爬行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讓寶寶更好。

寶寶學習爬行的過程中,需要為其準備一個足夠的爬行空間、色彩鮮豔的玩具或者是其它寶寶感興趣的事物、厚度0.5~2cm左右的軟墊。首先要保證寶寶安全,其次就是讓寶寶產生興趣,一旦寶寶有了好奇心、探索心,就會嘗試著摸索前進,另外父母也可以多爬行,幫助寶寶調整姿勢。

8~9月寶寶的模仿力到底有多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勞獨立好習慣


  • 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扶物站立

寶寶剛開始扶物站立存在一定的困難,必須要靠父母在旁引導以及保護,有些寶寶懂得借力,比如說扶住媽媽慢慢的立起來,也有些寶寶則是雙手撐住地板,撅起屁股慢慢的立起來,剛開始的時候,媽媽需要雙手握住寶寶腋下至腰的位置,等到寶寶雙腳立穩之後,可以適當的放開雙手,鍛鍊寶寶的平衡力。

當寶寶在學習扶物站立的過程中越來越熟練的時候,父母就不要出手幫忙了,讓寶寶自己爬起來,遇到寶寶快跌倒的時候,再去搭把手扶穩寶寶,儘量保護寶寶的頭部。

8~9月寶寶的模仿力到底有多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勞獨立好習慣


自己吃小零嘴,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能力

8-9個月寶寶能夠自主進食嗎?可能獨自吃輔食有點困難,但是可以從一些小零嘴出發,比如水果粒、磨牙餅乾、小泡芙等等,父母在餵食物的過程中,不要直接喂到寶寶的嘴裡,最好的方式就是裝在碗裡或者盤子裡面,然後將其放置在寶寶的餐桌前,讓他自己主動用手拿起來,並放進嘴裡。

這時候要注意一個小細節,有些寶寶在吃東西時可能會“邊吃邊玩”,比如:用手摸、捏,或者咬幾口然後再拿出來繼續剛才的動作,如果遇到不喜歡的食物就會扔掉或者拼命搖頭拒絕……如果是8—9個月的寶寶,建議最好不要阻止,因為寶寶這個階段還在觀察不同食物的屬性,通過自己的理解去鑑定這個食物是喜歡、不喜歡、可吃或不可吃。

8~9月寶寶的模仿力到底有多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勞獨立好習慣

寶寶並不是什麼到手的食物都會吃,他們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來篩選自己喜歡的食物,這個方式有好處也有弊端:

好處就是:逐步養成寶寶獨立進食的習慣,包括後續可以讓寶寶自己握飯勺,習慣後再嘗試自己吃食物;

弊端就是:容易挑食,所以,遇見寶寶不愛吃的食物,但是恰恰也是需要補充營養的,建議家長們採取誘導式餵養方式,就是父母用愉悅的表情吃寶寶的食物,然後誘惑孩子跟著吃。

溫馨提示:寶寶“邊吃邊玩”不能超過10-11個月,並且玩的範圍僅限於眼前的食物,而不是邊玩玩具邊吃東西,亦或者是邊看電視、手機邊吃飯,讓第“3”件事情分了心,這樣才能不破壞寶寶的專注力和自主能力。

帶孩子一起幹活:培養寶寶的自主勞動能力

當孩子在努力去模仿父母的時候,家長們應該乾點什麼?當然是抓住機會教會孩子一些生活技巧,培養他的自主勞動能力。雖然不能指望寶寶好好幹活,甚至有可能會一團糟,但是,要知道,寶寶模仿父母,是觀察父母勞動並且付諸實踐的一種表現,可能並不清楚勞動的意義和目的,但卻是促進寶寶智力發育以及自主能力的重要方式。

8~9月寶寶的模仿力到底有多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勞獨立好習慣

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帶著8~9個月寶寶一起做的呢?這些方法,父母可以收藏起來:

  • 超市買完東西后回家,將購物袋放在寶寶的面前,然後將購物袋裡面的東西拿出來,這時候,寶寶就會好奇,購物袋裡面有什麼寶貝嗎?於是會模仿父母的動作,從購物袋中掏東西,整個過程不要阻止,讓寶寶盡情的將東西給掏完即可,當然了易燃易碎易爆炸的物品儘量自己來,別讓孩子接觸。
  • 給寶寶穿衣服的時候,用語言和肢體動作提醒寶寶配合,比如:穿袖子時,指引他伸出手臂和腿,經常鍛鍊,你就會發現,寶寶不需要媽媽提醒就能主動的配合媽媽了,等到寶寶2-3歲的時候,就能自己穿衣服了。
  • 擦桌子,現在許多家長都會給孩子準備餐凳,餐凳一般都有大餐盤,每次寶寶吃完之後,餐桌都會有一點髒,可以準備兩塊抹布,一塊給父母,一塊給寶寶,然後父母帶著寶寶一起擦桌子。
  • 每次寶寶用手抓東西吃,或者雙手在地板上掃地以後,一定要給寶寶洗手,端上一盆水,讓寶寶將手放進水裡,哪怕僅僅只是玩水,也要養成一個飯前飯後勤洗手的好習慣。

除了以上這些方式以外,還有許多力所能及的小事情都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做,雖然最後有可能會以父母收拾殘局結尾,但是至少寶寶有了行動力,更容易養成自主動手的好習慣。

帶著寶寶一起看書:培養寶寶自主學習能力

適合8-9個月寶寶的學習工具有布書、卡片等,暫時還不太推薦印刷書籍,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正在長牙期,喜歡將拿到手的任何物品放進嘴裡,而印刷書籍大多含鉛等重金屬成分,所以不適合作為嬰幼兒讀物,至於布書也要考察其印染材料是否健康,是否容易脫色?印染工藝是否安全?易掉落小配件或線頭等。

許多家長都會發現,寶寶對父母手上的東西特別感興趣,每當家長拿著手機帶娃的時候,寶寶就會去搶,搶不到就會哭,所以,帶娃的過程中,放下手機,拿起書本,順便給孩子準備一本嬰幼兒早期智力開發書籍,不論寶寶是否能看懂,咬、撕、翻都無所謂,反正主要目的僅僅是為了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僅只有看書,還可以聽音樂跳舞、用手指畫畫等等方式,為了孩子未來能熱愛學習,這個階段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定要培養起來。

8~9月寶寶的模仿力到底有多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勞獨立好習慣


和孩子嬰言嬰語:培養寶寶語言及理解能力

我們經常會發現,8-9個月寶寶似乎能和父母對話了,雖然都是“Ada”“neineinei”“mamama”“babababa”“liaoliaoliao”這些聽不懂嬰語,不理解沒關係,如果發現寶寶是自言自語,父母可以無需理會,但是如果發現寶寶是對著你在說話,那麼即使是聽不懂的嬰言嬰語也要回應寶寶

當然了,父母的回答應該更有技巧,最好是用不同的面部表情、音調來生動的表達語言,孩子其實不能理解父母的話,但是卻能夠觀察和分析父母的情緒,這樣她就能知道,該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寶寶竟然也會用不知道什麼意思的嬰語和你吵架,表達憤怒的情緒了。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8~9月寶寶的模仿力到底有多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勞獨立好習慣



許多父母認為0~1歲嬰幼兒無論是理解能力、身體機能、學習能力都非常有限,父母只需要滿足物質生活,保證健康成長就夠了,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刻板印象。

要知道6~12個月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靠“模仿”,並且需要實際動手去操作實踐的,所以需要父母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去誘導孩子模仿,逐步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

但是也要記住,父母在引導寶寶模仿的過程中,不應該以學習教育為目的,去制定嚴格的規則,以結果為導向,而是應該以培養自主動手能力為終極目標,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寶寶能夠動手去做,等到熟練以後,再針對錯誤的地方進行調整。

所以,整個過程,父母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去陪伴去引導孩子,充分給予孩子練習的時間和空間。

我是喜歡實用育兒學的實戰派媽咪,十年母嬰行業從業者,喜歡分享育兒乾貨,關注我,一起聊聊育兒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