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村民變股民是怎麼回事兒?

真正84218881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顧名思義是對農村集體的產權(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即公益性資產))進行改革,通過成員認定、清產核資、折股量化的程序,村民變股民、資產變股份、股份變資金,讓集體資產明確到村集體個人,真正讓集體資產由集體成員說了算,通過經濟合作社這個組織形式,盤活集體資產,產生經濟效益,然後進行收益分配,股民分紅,這項改革如果能夠成功完成,並順利運作起來,就真的是繼“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的第二次革命。


北斗星0392


這是將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化,村民變股民,股份能貸款,年終有分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的改革任務,這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需要試點先行。

中國農村集體資產總量不斷增加,已成為農村發展和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中,農村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不清晰、權責不明確、保護不嚴格等問題日益突出,侵蝕了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基礎;

影響了農村社會的穩定,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勢在必行。農村情況千差萬別,集體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要搞好制度設計,有針對性地佈局試點。

案例:

濟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序開展 村民變股民

楊南村是章丘區的18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居)之一。2017年9月份啟動改革試點後,僅僅用時3個月,18個試點村(居)就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順利完成了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科學合理界定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建立了集體經濟組織章程,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構建起新的“兩委一社”的治理架構,並實現了集體資產收益分紅。這18個村(居)的探索為全市改革積累了經驗。

在濟南市4747個村(居)中,楊南村屬於人口、資產都比較均衡的中等村。前幾年靠著廢舊市場,每年能有八九十萬元的集體收入。隨著環保政策的收緊,廢舊市場取締了,目前楊南村的集體收入主要來自近180畝的白蓮藕生產基地和兩家企業的地租。



聶兵


這是將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化,村民變股民,股份能貸款,年終有分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的改革任務,這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需要試點先行。

中國農村集體資產總量不斷增加,已成為農村發展和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中,農村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不清晰、權責不明確、保護不嚴格等問題日益突出,侵蝕了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基礎;

影響了農村社會的穩定,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勢在必行。農村情況千差萬別,集體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要搞好制度設計,有針對性地佈局試點。


穿著褲衩幹活


首先,村民的身份是不會變更的,村是行政單位。股民是相對於上市公司或者是一般公司的股份而言,如果持有公司的股票,那就成了股民。你所說的應該是村裡有一些集體資產,然後給村民分了股份,所以就成了服民。村民的身份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他牽出了這個村子


險無憂


農民很富足!有錢!就是不給爹媽買社保!


ABCD八旬農民王老漢


農村集體產權的改革,讓村民把土地當資產入股,集中起來辦公司,統一規範化經營。深圳這邊的村莊很早就搞起來啦,幾乎每個村都有個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是村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