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齊國能與秦國並稱東西二帝,卻沒能一統天下?

公子小茗


秦齊兩國並稱東西二帝的時代正處於戰國時期的中期,當時齊國是公認的東方霸主,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一來齊湣王被尊為東帝時齊國的先輩帝王已經為齊湣王鋪好了路,比如戰國的第一代霸主魏國在齊威王時已經被齊威王教育的服服帖帖,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齊國把魏國打的俯首稱臣,至於南方霸主楚國也被齊國聯合韓、魏兩國打的不敢冒頭,有了先王的鋪墊再加上齊國本身的經濟優勢,作為西方霸主的秦國也不願與齊國為敵,但秦國又不願齊國一直強大下去,所以秦國想出了尊齊湣王為東帝的壞點子,當然為了拉齊國下水,秦國也承諾自立為西帝,齊湣王相信了,於是在公元前288年,戰國出現了兩位東西二帝,這是齊國齊湣王能被尊為東帝的緣由。

至於齊國為什麼沒能一統天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沒有天險可守,齊國地勢不如秦國,秦國有天險函谷關,而齊國不說一馬平川,但也大差不差。

其二齊湣王把一手好牌打爛了,由於他自身的傲慢,導致齊國民心不齊,再加之他不會團結盟國,結果樹敵過多,其他幾國也不願再坐視齊國繼續強大,於是在公元前284年齊國與其他諸侯國的矛盾爆發。

樂毅率領以燕國軍隊為主的五國聯軍猛攻齊國,齊國沒有天險可守,士兵不喜齊湣王消極抵抗,結果導致強大的齊國連丟70餘城,基本被滅國,元氣大傷,之後的齊國在秦趙等國的蠶食下愈發的虛弱,而秦國由於政策得當明君輩出則繼續強大,最終齊國失去天下一統的實力。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你好,

當時,齊國大事擴張,窮兵黷武,在軍事上雖暫時取得滅宋的勝利,但卻激化了齊國的內部矛盾,同時也引起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和戒懼。齊國的敗相已顯露端倪。樂毅針對這一情況,及時向燕昭王分析了齊燕雙方的戰略態勢,提出了變弱為強,進而戰勝齊國的策略方針,即爭取與國,聯合諸侯共同進兵,“舉天下而圖之”。燕昭王採納其議,積極開展“伐交”活動,並取得了預期的理想效果,很快形成了聯合攻齊的格局。不僅趙、韓、魏答應出兵,連秦國也抱著弱齊圖霸的目的參與進來。這樣,齊國不僅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在軍事上也完全處於劣勢地位。

名義上是燕、秦、趙、魏、韓,但實際開戰後楚國也加入滅齊戰爭。

實際就是六國同時攻齊。

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以火牛陣擊破燕軍,雖然收復七十餘城

但從那裡以後從那之後,齊國元氣大傷,就徹底失去爭霸天下的機會了。


民間小俗事


其實原因很簡單。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準確說是滅七國,還有當時殺死周幽王後,佔據陝西西安(豐鎬)的犬戎一國。

只不過當時佔據陝西的並不是漢人,而是殺死周幽王這些漢人敗類的遊牧部落犬戎。

秦武公滅陝西的時候更快。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秦王嬴姓趙氏,秦王殺白起是為趙報仇;白起死後,秦王四十年未攻趙。


用戶67724358697


戰國時期,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就愈發強大,並實現了彎道超車,逐漸地跟上了中原諸國的國力。到了秦國秦昭襄王時期,秦國更是一躍成為了戰國諸國中的超級大國,並隱有吞併中原之勢。

如果說,在這一時期,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站出來抵抗秦國一二,那麼一定是齊國。齊國自分封之日起,就是老牌大國。雖然在戰國初期,齊國被國內的卿大夫篡奪了君位,實現了改朝換代,但是齊國的這次權力更替是十分平穩的,並沒有動搖到齊國的根基。

事實也的確如此,秦國秦昭襄王和齊國的齊湣王,在當時並稱為東西二帝,一時間風頭無二。雖然這個稱呼不久以後就被取消了,但是這也足以令秦昭襄王和齊湣王載入史冊。

然而同是稱帝的二人,其命運卻大為不同,秦昭襄王乃是秦國曆史上最為長壽的君王,其在位時間達到了56年,並一直活到了75歲才去世。而齊湣王就悽慘多了,史書上雖無明確記載他的出生日期,但是從其在位時間僅僅17年來看,就可以看出他去世之時的年紀不會太大,稱得上是中途去世。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

戰國時期稱帝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

也許有人會有這麼一個疑問:皇帝明明是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以後才出現的稱呼,為什麼秦昭襄王時期就開始稱帝了?

其實這裡的稱帝和秦始皇創造的皇帝,其意思是大為不同的。

秦始皇所創造的皇帝,是封建王朝統治者專屬的稱呼,其目的是為了誇耀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而秦昭襄王所謂的稱帝,其實只是秦昭襄王為了表示自己國家的強大,用來貶低其餘各國的做法罷了。

這個情形其實和春秋時期各國之人都自稱為“公”一樣。西周的爵位有五種:公侯伯子男。西周天子在分封之處,除了前朝後裔以外,其餘各國無論功勞多大,最多也就封個侯爵。就連齊國的姜子牙,也就封了個侯爵罷了。

但是隨著周平王東遷,王室衰微以後,基本上有頭有臉的諸侯國都恬不知恥的自稱公了。戰國時期的情形基本上也是這樣。隨著王室的進一步衰亡,戰國七雄都相繼僭越稱王。

上文也說過,秦昭襄王時期,秦國算是中原的第一國。秦昭襄王為了將自己的身份和其餘諸侯相區分開,於是便自稱帝。與此同時,他怕自己打不過其餘六國,就把另一個很強大的國家齊國也拉了進來。一個稱為“西帝”,一個稱為“東帝”。

而秦昭襄王的這種行為,自然引起了其餘諸侯的不滿,因為這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不過最後的結果卻出人意料,秦昭襄王這個稱帝的始作俑者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反而是齊湣王這個被動稱帝的人中途去世。

秦昭襄王稱帝以後的表現和齊湣王稱帝以後的表現

十九年,昭襄王稱西帝,齊稱東帝,接著又都放棄帝號。——《史記·秦本紀》

秦昭襄王十九年,秦昭襄王和齊湣王相繼稱帝,但是迫於形式,兩人又相繼去除帝號。而秦昭襄王之所以去除帝號,其原因都是因為齊湣王。

話說齊湣王稱帝以後,一直不放心,就去請教蘇代。結果蘇代就勸諫他,不如去除帝號,並聯絡各國伐秦。這樣既可以表明自己並無輕視各國之心,也能順便打擊一下秦國,提升一下齊國的威望。

不得已,秦昭襄王只好取消了帝號,因為在齊國的這次合縱伐秦之中,秦國戰敗了。秦國不僅戰敗了,還把從魏國、趙國那裡奪來的土地全部還了回去,可以說是血虧。

秦昭襄王在這次失敗中吸取了教訓,意識到秦國還無法抵禦各國合縱的威勢,於是便選擇了休養生息,直到樂毅伐齊的到來。

不過齊湣王顯然沒有這種覺悟。他和秦昭襄王一併稱帝的行為,本來就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滿。如今齊湣王剛剛取消帝號,就選擇了吞併宋國。

而吞併宋國的行為,比稱帝更加可惡。因為稱帝雖然在形式上藐視了其他諸侯,但是除了一個名頭,其餘諸侯其實並沒有什麼損失。但是齊國吞併宋國的行為可就不一樣了。

宋國乃是當時富商雲集之地,蘊含的財富驚人。且宋國位於三晉和齊國之間,是一塊緩解矛盾的緩衝區。齊國吞併宋國,不僅得到了宋國的財富,還使得三晉之國的國土直接暴露在了齊國的視線中。

在此之前,齊國本來就有稱帝的行為,如今又滅了中等規模的宋國,這不引起其餘諸侯國的恐慌才是怪事。

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五國伐齊事件就產生了。在這次戰役中,齊國被樂毅連破七十餘城,幾乎滅亡。而齊湣王本人也在逃亡的過程中被楚國將領所殺。

同樣是稱帝,為何秦昭襄王和齊湣王兩人的結局差別這麼大?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知道秦昭襄王和齊湣王兩人稱帝所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對於秦昭襄王和齊湣王兩人來說,稱帝的行為只是一種展現自身國力的方式。但是對於另外的諸侯國而言,這就不僅僅是稱帝那麼簡單。

在其他諸侯國眼中,秦昭襄王和齊湣王稱帝的行為至少蘊含著兩個信息:

  1. 秦國和齊國的國力已經比其他諸侯國強大很多。
  2. 秦昭襄王和齊湣王已經不把其他諸侯放在眼裡。

我們再來看看秦昭襄王和齊湣王是如何做的?

秦昭襄王稱帝以後,遭到了合縱伐秦,秦國戰敗,秦昭襄王選擇了割地賠款,並且去除帝號。這在諸侯們看來蘊含著一個信息,那就是秦國目前對其餘諸侯國來說構不成威脅。

而齊湣王稱帝並去除帝號以後,又打敗了強大的秦國和吞併了中等規模的宋國。這在諸侯們看來同樣蘊含著一個信息,那就是齊國非常強,至少比秦國強(秦國已經被打敗,齊國可是未嘗一敗)。這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於是,為了除去這個威脅,其餘諸侯國也選擇了合縱伐齊,正如秦國強大,其餘諸侯合縱伐秦一樣。

因此,秦昭襄王和齊湣王兩人的結局如此不同,皆是因為兩人在稱帝以後所作出的反應不同。稱帝行為本身就有一定的挑釁意味在裡面,秦昭襄王挑釁完選擇了認慫,而齊湣王挑釁完反而變本加厲。你說不打你打誰呢?


小云軒談史


齊秦稱帝,是在齊閔王時由秦國提出,後來齊閔王為蘇代所勸去掉了帝號。秦國也隨之取消帝號。齊國能和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當時的實力可見一斑。

齊國自齊威王進行政治改革,招賢納諫,國力蒸蒸日上。手下人才濟濟,文有鄒忌(有一篇文章叫《鄒忌諷齊王納諫》說的就是這個鄒忌)、武有田忌,孫臏。齊威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經桂陵、馬陵兩戰,打敗當時最強的魏國。齊國成為當時最強的國家。即使到了戰國中期,秦國已經進行了變法,齊國也不弱於秦國,公元前298年-前296年,齊聯合韓、魏連年攻秦,三年攻入函谷關,迫秦求和,歸還了侵佔了韓魏的一些土地。這也是戰國曆史上唯一一次攻破函谷關。

齊國的衰落,源於一次忍耐多時的報復。齊宣王時,齊國趁燕國內亂,入侵燕國,幾乎滅亡燕國。後來繼位的燕昭王深以為恥,築黃金臺,招募人才,其中有一個人叫樂毅。當時的齊國幾乎和所有的國家都交過手,可以說戰無不勝,更是滅掉宋國,拓地千里,這使得齊閔王自大和膨脹。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覺得時機成熟,聯合五國聯軍由樂毅率領攻齊,連下齊國七十多城,最後幸而田單力挽狂瀾,收復失地重建齊國。但經此一役,齊國國力大損,更為嚴重的是齊國從此失去了爭霸天下的雄心,齊國上下都關起門來享受“劫後餘生”,對秦國的威脅熟視無睹,最終為秦所滅。


趣侃古今


戰國時期,齊與秦並稱“東西二帝”,為何東方的奇最後沒人統一天下呢?

那我們從秦齊稱帝說起:

一、秦與齊稱帝,原本就是秦國的局。

秦昭襄王是秦國統一華夏之前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他的一生是秦國走向獨立的見證,尤其是對外的征戰,使國土面積進一步擴大,他在位期間為秦國統一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就是最大限度地消弱了山東各諸侯的力量。

當然,秦昭襄王能完成這一步,還得多虧戰神白起。白起的攻城掠地,橫掃路諸侯,讓秦昭襄王很滿意。實力強大,野心自然也跟著膨脹。

在當時而言,秦昭襄王已是王號,早已經不是周朝的禮制,但他還是不滿意,總想再進一步。他看中了“三皇五帝”的稱號,就連做夢都在想稱帝的事。

但是和周天子並稱王號,天下諸侯都在做的,但是如果秦國稱帝,地位明顯高於那周天子和其他諸侯,帶來的結果。就是秦國被群起而攻之。想來想去,秦昭襄王的臣子就幫忙想了個辦法,拉上強大的齊國一起稱帝,並稱其“東西二帝”。

二、齊王膨脹,齊國走向滅亡

秦國能第一時間找齊國一起稱帝,注意證明齊國在當時僅次於秦國,秦國把齊國拉上了“賊船”,即使天下諸侯怨聲載道。但當時也不敢有太大動作。

但是這樣的齊國且敗在齊湣王的手裡,可以說正因他的膨脹,讓齊稱國走向了滅亡。

齊王怎樣膨脹的?說來說去還是野心太大,當他被的蘇代忽悠去攻打宋國後,齊王真的惹怒了諸國諸侯,因為宋國雖小,卻是中原中心,宋國周邊大國林立,卻依然能屹立不倒,原因就是宋國雖小,卻起到了緩衝大國之間的直接衝突,都想滅,卻都不想滅。

而齊王不管這麼多,一心想吃掉宋國,自然引起了他國的不滿,引發的共同伐齊,導致自己元氣大傷,最終與一統天下無緣。



奮鬥中的男孩00001


為什麼齊國能與秦國並稱東西二帝,卻沒能一統天下?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戰國中期戰國七雄的實力,此時的戰國七雄:韓國始終在苟延殘喘,從未有過較大的作為。燕國由於地理位置,也始終未能崛起,魏、楚兩國由於秦國的崛起也早己衰落,趙國雖然在軍事實力上能與兩國抗衡,但在經濟實力和人口上,也遠不如兩國。所以這幾十年間,齊秦兩國稱霸與各諸侯,漸漸從七國中脫穎而出。但為什麼齊國未能一統天下,小編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齊、秦兩國並稱東西二帝,本身是秦王提議齊王稱帝,當時的齊王由於驕傲自負,沒有細想就答應了。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己經掉入了秦國的圈套裡,齊王不知道,齊國的實力遠不如秦國。不知道其他諸侯有多麼懼怕秦國,更不知道自己稱帝帶來的後果:其他諸侯會將所有的予頭指向自己。因為秦國有實力讓各諸侯臣服與他,而齊國沒有,後來齊國雖然取消帝號,但各國對齊國不滿的種子己經埋下。這便是秦國張儀提出的“連縱”。

第二:齊王沒有遠見卓識,而且野心太大,不但沒有聯合其他諸侯一起對付秦國,還與各諸侯結仇,卻不料為齊國日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公元前315年,齊宣公利用燕王噲將國位“禪讓”相國之子的內亂,一舉攻下燕國,後因燕國軍民強烈反對,齊國軍隊被迫撤出燕國,但佔領了燕國部分土地,齊、燕兩國因此結仇。

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楚魏三國滅宋,楚、魏兩國本想與齊國平分土地,不料齊國突然反悔,獨自佔領了宋國,這下徹底激怒了各國,秦國看時機己經成熟,便約韓、趙、魏、燕攻齊。燕國以樂毅為將,大敗齊軍,佔領了齊都臨淄,並攻佔七十餘城。齊愍王逃至國外,被楚王所殺,後來齊國雖然得己復國,但大片領土己經被佔,齊國的霸主地位也從此一去不復返。






水清山藍


你好,首先齊國先進行了統一的征伐。公元前286年,齊愍王趁著宋國內亂消滅了宋國,加上之前的垂沙之戰函谷關之戰和子之之亂時的伐燕,齊國勢力已經比較大了。但是也由此齊國成為得罪光各國的國家,隨後五國伐齊,齊國幾乎被滅國。雖然後來複國,但是此時君王后堅決執行與秦國修好的政策,在三晉被消滅的時候沒有出手。

秦國的統一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齊國享受久了太平日子,不想惹火上身,齊國沒有及時調整對外政策,但是各國相繼失守,自身難保。


杭州老聃


因為齊國變法沒有秦國變法深徹,秦國是依法治國,齊國是人治,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代代是明君,而齊國自齊威王之後都是沒有作為的郡主,秦國實施的是軍功受爵制獎勵農耕,齊國是世襲制度,就算立再大的功都受不了爵,這樣的齊國怎麼能一統天下


一鳴驚人01


稱帝只是名份,和實力無關,而且稱帝往往成眾矢之的,明朱元璋當年執行的高築城,廣納糧,緩稱王,好好品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