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桂東:不信東風喚不回

“東風吹,戰鼓擂。”自新冠肺炎戰“疫”打響以來,桂東縣應勢而謀、多措並舉,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線”作戰,化危機為契機,變被動為主動,做到防疫和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兩促進,戰出了速度、戰出了熱度、戰出了溫度。

桂东:不信东风唤不回

縣委書記譚建上檢查芙蓉學校建設項目復工情況

戰疫魔:不獲全勝不收兵

面對疫情,一切行動聽指揮。

桂東縣第一時間進入戰“疫”狀態,緊急動員,立即行動,發出了向疫情宣戰的最強戰鬥號角,努力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韭菜瘦肉餡餃子起鍋啦,大家快來趁熱吃。”在寨前派出所院子裡,教導員張慧拉長聲音呼喊著,“吃飽了,大家好繼續幹。”

自開展疫情防控以來,該縣民警們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巡邏,對重點人員管控,宣傳防疫知識,晝夜堅守在戰“疫”一線。

戰“疫”打響後,全縣12個鄉鎮(場)黨委、113個村(社區)黨組織、11個一線衛健系統黨支部積極響應,成立了136支黨員突擊隊,設置黨員先鋒示範崗,2837名黨員幹部主動請纓,穿上紅馬甲、別上紅袖章,翻山越嶺、進村入戶,廣泛宣傳、摸排測溫、消毒殺菌、設卡勸返、生活保障,築起了一道道“防火牆”。

桂东:不信东风唤不回

“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2月23日,黨中央發出了新的戰鬥命令。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時刻繃緊‘防控弦’,絲毫不能放鬆,要採取更有針對性、更有成效的措施,加快恢復經濟社會常態化運行。”2月27日,縣委書記、縣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指揮部政委譚建上在調研全縣疫情防控時的話語擲地有聲。

“你好,買了這麼多菜呀,從外面回來,請先量下體溫。”2月29日中午,在桂東縣漚江一完小家屬區疫情防控諮詢服務點,剛買菜回來的業主羅大姐被值班人員叫住,“36.1度,正常!”

連日來,該縣全面落實“五個有”,整合村支“兩委”幹部、網格員、“五員”等力量成立巡查隊,以社區(村組)為主戰場,實行“社區吹哨,黨員報到”,以村組(小區)為網格、以樓(棟)為單元,對全縣所有村(社區)和居民小區進行“網格化、地毯式、全天候”巡查排查,對每日新增重點人員實行“日排查、日報告”,確保“五類人員”排查不留死角盲區、不漏一戶一人。

桂东:不信东风唤不回

在抗疫戰場上,還有無數愛心企業、人士的暖心之舉。

2月13日,桂東縣欣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將12噸大白菜,免費捐贈給了郴州市第二、第四人民醫院和郴州市中醫醫院。

“我一定發揚桂東人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與武漢人民並肩作戰,堅決打贏抗擊新冠肺炎阻擊戰。”2月17日,桂東“最美逆行者”黃桂平主動請纓,踏上了馳援武漢的征程。

80歲的黃海玉是該縣政府辦一名有著46年黨齡的退休老黨員,心繫疫情,主動捐款人民幣1000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疫病無情,人間有愛。愛心企業紛紛慷慨解囊,90歲英雄母親主動停辦壽宴,“中國好人”穿梭街頭宣講防疫知識,退伍老兵參與志願巡邏,熱心群眾為值守人員送上熱氣騰騰的茶、飯……

桂东:不信东风唤不回

截至目前,桂東縣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0例。

宜將剩勇追“新冠”,不獲全勝不收兵!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衝鋒陷陣,揮戈斬疫,帶領人民群眾依然以飽滿的鬥志奮戰在戰“疫”一線,匯聚起眾志成城齊戰“疫”的磅礴力量……

抓生產:不誤農時不誤耕

“春暖花開,茶芽吐露,正是一年中採茶的黃金時間。”在橋頭鄉順義茶葉專業合作社的茶園裡,茶農們保持一定間隔距離,正忙著採摘頭茬春茶,駐村幹部李小成介紹說,“一兩黃金一兩茶,說的就是早春茶。茶農們每天早起晚歸採鮮茶,好多賣點錢。”

“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兩手抓、兩不誤,堅定不移完成今年的經濟發展目標任務。”縣委副書記、縣長伍志平在全縣農業產業發展復工復產工作調度會上說。

桂东:不信东风唤不回

縣委副書記、縣長伍志平在沙田鎮檢查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立說立行,只爭朝夕。該縣早謀劃、早行動,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十條政策”,並實行“三對一”指導幫扶,即一個規模以上企業由一名縣級黨政領導、一名縣直部門負責人、一名鄉鎮負責人聯繫,當好“服務員”。截至目前,共購買了消毒液1000公斤、一次性口罩1萬個、工業口罩900餘個,協調解決規模以上企業防控物資緊缺、物流管控、爭資立項等問題30餘個。

“有了縣中醫院給我們送的中藥湯,給我們提供了安全保障,復工復產的勁頭更足了。”2月14日,桂東縣中醫醫院將熬製好的445副疫情防控中藥湯包,免費配送至全縣各復產復工企業。

連日來,該縣為防疫一線、復工復產等人員免費提供預防新冠肺炎中藥方劑42245包,並組建醫療防疫小分隊深入眾意竹木開發有限公司、沙田中藥材產業園等60餘個企業,細緻排查職工返廠前14天的出行、人員接觸等,開展防控知識培訓,提升員工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公開醫療小分隊急救電話,開通12320心理諮詢和健康諮詢服務熱線,為員工提供心理疏導線上服務。

“這幾天天氣好,我們在這邊平整土地、前期施肥、姜種晾曬已經好幾天了,120多畝地已整好並完成施肥,明天就可以種植了。”在普樂鎮普樂村的生薑種植基地上,累得滿頭大汗的方小偉喘著粗氣介紹到,“老百姓並沒有因疫情而停滯生產,而是在鎮村幹部的指導下,搶抓有利農時開展農業生產,僅普樂、東水村就種植生薑300餘畝,楊嶺、堡下村移栽油茶150畝。”

在漚江、寨前等鄉鎮,“方興菜籃子”公司則流轉土地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促進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和務工就業增收。目前,公司已吸納貧困戶就業50餘人,人均年增收可達1.5萬餘元。

桂东:不信东风唤不回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在春耕。”該縣科學抓好農業規劃和組織生產,圍繞藥材、茶葉、蔬菜、特色稻、生豬養殖“五大”農業主導產業,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經營主體積極性,促進全縣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目前,已貯備水稻種子32噸、氮肥1200噸、複合肥2200噸、磷肥1000噸,農業生產後勁足。

政策給力、服務助力、企業發力,截至目前,全縣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6家,復工率達93.2%。在產業基地、在生產車間、在項目建設現場,處處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

穩脫貧:不負人民不負黨

“青竹村的發展將向何處去?引進‘佳木居’等企業做強民宿產業;啟動村水電站併網發電;加強培訓,推動黃桃、土雞等規模種養……”該縣漚江鎮青竹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黃友蘭和村支“兩委”圍坐在一起,正商議2020年鞏固脫貧產業發展大計。

1月27日正月初三,該縣113支駐村幫扶工作隊全部提前到崗到位,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有條不紊開展駐村幫扶;全縣4123名結對幫扶人利用電話、微信、短信等方式向貧困群眾噓寒問暖,瞭解疫情帶來的困難和問題,為群眾排憂解難,有效提升群眾滿意度。

疫情防控以來,桂東充分利用大部分務工群眾春節返鄉在家的契機,創新方式方法,把脫貧攻堅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合併宣傳,充分激發了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

“書記,我想問一下我去年申報的油茶苗,今年還會到嗎?這些天沒出去,我們都把荒地整理好了。”2月12日,大塘鎮黨委書記何冠逢收到盆洞村村民發來的微信消息後,立馬電話聯繫了油茶樹苗基地負責人,詢問油茶樹苗訂貨情況和送貨日期。

桂东:不信东风唤不回

“國家政策好啊!這幾年,我養了竹鼠、禾花魚,種植了油茶、朝天椒、油菜,家裡增收不少。”2月25日,20萬株優質油茶苗如期運抵大塘鎮政府大院,並由各村統一轉運至村部,再逐一分發至農戶手中。盆洞村村民黃建彬領到油茶樹苗後喜笑顏開。

“不能因疫情耽誤了脫貧致富,打工去了!”2月27日,在完成健康情況篩查、信息登記、注意事項提醒等工作後,該縣第二批通過線上招聘的58名外出務工群眾乘上“專屬”大巴,順利踏上駛向株洲市炎陵縣的湖南國聲聲學科技有限公司務工的征程。

據瞭解,該縣就業服務中心在疫情防控期間,利用“桂東就業網APP”,採取摸清就業底數、找準就業方向、提供精準就業服務等一系列措施,助力意願外出勞動力“既敢出”“又能出”,目前,已累計組織輸送人員到廣東、江西、炎陵等地務工162人。

青山鄉瑤族青年陳非凡放棄惠州餐館,回鄉帶百姓養黑山羊共致富,目前已完成項目審批,創辦的青牧合作社吸納了3戶貧困戶,租賃山地3000畝,種羊已聯繫好,很快將正式“入戶”彩洞。

截至目前,全縣61個貧困村已全部退出貧困序列,剩餘未脫貧人口351戶56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019年底的0.31%。

羅霄戰“疫”黨旗紅,不信東風喚不回。幾十萬桂東人民守初心,擔使命,有信心、有恆心、有決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12818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