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冬日吝嗇的陽光掃去連日的陰霾,走在唐昌鎮的市井小巷中,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用自己的方式去融入與感受。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唐昌鎮在唐代初建時為唐昌縣,取大唐昌盛之意,宋代改名崇寧縣,崇寧撤縣併入郫縣後又改回原名:唐昌。近幾年興起古鎮風,唐昌鎮漸漸被稱為唐昌古鎮。畢竟這裡也有千年的歷史。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不在意它的建鎮時間,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若單從時間上來考量,隨便一個小鎮都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

唐昌鎮和許許多多普通的小鎮一樣,樸實無華,沒有滿眼的仿古建築,沒有刻意嵌合的青瓦琉璃,也沒有刻意憑添的吊腳小橋。看似平淡無奇的唐昌鎮,在市井角落中散落著多處歷史遺蹟。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不在意保留了多少古建築,古鎮需要發展,居民在這裡繁衍生息,需要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更需要與時俱進,縱然社會的發展使小鎮舊貌不在,只要保留下有價值的歷史印記,一樣也還是充滿活力的古鎮。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鎮上的很多老舊小巷在地圖上沒有標註。大椿巷進行了修復打造,巷中的公館、老屋作為遺蹟保留下來很有年代感。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還有些地圖上沒有的無名小巷一邊是高樓,一邊是低矮的瓦房,狹窄的小巷在陰暗中將新房與舊舍、現代與市井融合在一起,記錄著歲月的變遷。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老舊的小巷紛繁錯亂,從一條死衚衕折返時,遇上四個小朋友騎著自行車在小巷中尋路穿行,告知是死衚衕後,四人折返他處。我也曾和他們一樣,騎著自行車在成都的小巷中漫無目的瞎轉,不為別的,只想在小巷中走一走,也許這是一種淡淡的閒情。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流連在小巷中,突然看見新建菜市場的引導標誌,愛好異地逛菜市,感覺別有一番情趣,走一走逛一逛,看看當地特色,對比一下物價,順便淘點相因。菜市場對面是當地的蔬菜批發集散地,價格相當便宜,青頭蘿蔔五毛一斤,蓮花白五毛一斤……

散落在鎮上的遺蹟,年復一年默默地記錄下過往的點滴,默默地留下歷史的印記。

翰林院與崇寧文廟前人來人往,除了我之外,行人也沒有半點要在文廟停下來的感覺,就像我每天都經過杜甫草堂,即便遇到門口遊人如織,心中也不會產生一點想走進草堂的漣漪。這才是當地人的日常,崇寧文廟不過是一個標識地名而已。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因為師道尊嚴的緣故,供奉孔子的文廟在我心中的分量一直很重,而文廟的重點是大成殿,以至於當年學校的大成殿拆毀時,著實悵然一番。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鎮內崇寧公園雖然不大,近百年的歷史也承載了小鎮不少的近代記憶。

唐昌和四川的其它小鎮一樣,從來不缺的就是美食,唐昌板鴨、楊抄手、酥肉豆花、餈粑饃饃……

飯點時分,名聲在外的楊抄手座無虛席,索性錯過高峰期再入店內品嚐,不知是不是現在豬肉價高的原因,抄手皮大餡少,有點名不符實。遠沒有停車場對面的酥肉豆花來得實在。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無處不在的風吹吹引起我的好奇,走進一看,類似於平時吃麻辣燙。常說最能留下記憶的莫過於是美食,此時的風吹吹勾出了我腦海的畫面:大學的側門外,一排架在小煤爐上,無證經營的路邊麻辣燙,十足的美味啊……

遊走唐昌古鎮的市井小巷,看遺風尋古蹟找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