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年,群雄割據,戰事連綿,干戈不息,隨著兼併戰爭的進行,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大軍事力量。為了加強對所統地區,尤其是具有戰略價值地方的控制和防禦,或為組織強有力的征伐,三國紛紛於要地設立都督。都督,始於東漢末年,指由朝廷任派統領一些軍事要地駐屯軍的將軍。魏吳兩國皆置都督名號,“延康元年(220),曹丕稱帝前,都督職稱已制度化”。蜀漢也“於緣邊諸郡,皆置都督,領兵屯守”。據清人洪飴孫《三國職官表》所載,
蜀漢有漢中、江州、永安、關中、庲降等都督。除關中都督乃遙置虛設外,其餘都督都有明確的防守職責。其中的永安都督駐守蜀吳邊境上的永安縣,長期與吳西陵(即夷陵,吳黃武元年改,今湖北宜昌市東南)駐軍對峙。永安縣(今重慶市奉節縣)治白帝城,同時又是蜀漢巴東郡治。蜀漢於永安設都督駐守,故名永安都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敗亡,荊州為吳所有,永安處於蜀吳邊界上,戰略地位逐漸顯現出來。章武二年(222年),劉備伐吳失敗,潰退永安,但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劉備雖逃入永安,但吳追兵緊隨其後,先是“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今奉節縣東北)”,接著“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擒,乞復攻之”。(《三國志·吳志·陸遜傳》)這表明吳軍已完成在永安的集結包圍,只等命令發起總攻,而此時趙雲江州援兵尚未到,這也能說明吳軍的攻勢之猛,此種情勢下,劉備的處境是相當危險的。雖然孫吳決策者最後放棄了擒獲劉備的機會,但考量的不是劉備手中僅剩的一點殘兵,而是著眼於擒備後,蜀漢必定與吳魚死網破,魏又重兵出擊,那時吳將非常危險,所以作出“決計輒還”(《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不久,魏三路攻吳。對比吳的正確決策,劉備冒險守永安也是正確的,
可以這樣說,劉備伐吳之役唯一成功的地方就是守住了永安。劉備為何如此守永安呢?首先,永安在劉備東伐前即是蜀吳對峙的前沿,是蜀原有領土,守住永安可保證蜀吳戰前的邊界狀態,不至於一番勞師新土未得,舊土復喪;其次,永安擁有天險,對下游來說易守難攻。如果永安不保,吳軍就可溯江而上,直達蜀漢腹地,蜀漢將重蹈劉璋覆轍,所以劉備堅守永安。隨著蜀吳的互使,兩國又逞和好勢頭,但對政治家來說,這都是暫時的。永安關涉蜀漢的安危,其防禦作用尚不牢固,孫吳大軍雖撤軍,但僅是“收兵還巫”。(《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更讓劉備不放心的是已成為東吳砥柱重臣,使其倍受“折辱”的陸遜,以輔國將軍,領荊州牧的身份親鎮西陵。所以在劉備晚年,他還不能回成都,一邊留守,一邊思考在自己身後永安的防守問題,最終,頗受劉備賞識,已成為蜀漢政壇上僅次諸葛亮的重臣李嚴出任蜀漢第一任永安都督,從此,永安—蜀漢的東大門,由永安都督防守。
蜀漢歷任永安都督。蜀漢先後出任永安都督的有: 李嚴、陳到、宗預、閻宇、羅憲。
李嚴
李嚴(223年—226年),年輕時即以才幹著稱,受到荊州牧劉表的器用。後投靠劉璋,委以成都令。又降劉備,出任犍為太守。太守任內(214年—222年),鎮壓了土著豪族馬秦、高勝等起事,使蜀土轉危為安;又及時撲滅越嶲郡少數民族首領高定的叛亂,其能力非凡。另據羅開玉先生的研究,李嚴對劉備稱帝制造了強有力的輿論氛圍,最終受劉備器重,與諸葛亮同為顧命大臣,諸葛亮也評其“部分如流,趨舍罔滯”。(《三國志·蜀志·李嚴傳》)
陳到
陳到(226年—249年),劉備荊楚宿將,“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並有“統時選士,猛將之烈”(《三國志·蜀志·楊戲傳》)之譽。李嚴鎮守永安時,為護軍,李嚴至江州,接任為永安都督,但仍統屬李嚴。
宗預
宗預(249年—258年),建安中,隨張飛入蜀。諸葛亮輔政,選為主簿,遷參軍右中郎將。後又任侍中、尚書、屯騎校尉等職。分別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延熙十二年(249年)使吳,不辱使命,加強了蜀吳友好關係,深受孫權敬待。(《三國志·蜀志·宗預傳》)
閻宇
閻宇(258年—263年),史論其“宿有功幹,於事精勤”。(《三國志·蜀志·馬忠傳》)延熙末年曾任庲降都督,景耀元年,接宗預為蜀漢第四任永安都督。炎興元年(263年),魏伐蜀,被召回成都。
羅憲
羅憲(263年—蜀亡),少時師從大儒譙周,即是文學有名。歷任太子舍人,太子庶子,尚書吏部郎,宣信校尉。以宣信校尉身份兩次使吳,“吳人稱美焉”。(《三國志·蜀志·霍峻傳》注引《襄陽記》)閻宇還成都,出任蜀漢最後一任永安都督,未幾,蜀漢亡。
通過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看出永安都督都是蜀漢才雋,他們督永安是名至實歸,而從實踐來看,他們也真正地守住了蜀漢東大門。
蜀漢永安都督不僅用實力保障了蜀漢東大門的安全,更是蜀吳能基本保持和平共處、結盟的重要力量,從而使蜀漢政權免除了後顧之憂,全力以赴實施北伐曹魏的政治目標。更值得一提的是,永安都督及守軍在蜀亡國後,英勇擊退了西上的吳軍,使魏晉勢力在蜀土站穩了腳跟,從而開啟了中古時期國家大統一的倒計時。
閱讀更多 不讀三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