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我們談及篆刻發展歷史的時候,是以明清文人介入成為篆刻獨立一門藝術為界限的。之前是古典璽印時期,之後就是明清流派獨立篆刻藝術時期,

但有這樣一類印章,就在二者之間,既不屬於前者,也不屬於後者,所以經常被忽略,這就是——元押印。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元押印


什麼是“押印”呢?在徐鍇本《韻會》裡解釋為“押,署也。”在現代詞典裡解釋為:在公文、契約上簽字或畫符號,作為憑信;作為憑信而在公文、契約上所籤的名字或所畫的符號,如花押、畫押等。

其實內容上應該是接近的,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簽字畫押”,類似我們今天的“手戳”。其實,古人已經稱其為“戳記”、“戳子”,是自己個人信用的憑證,和印章的功能是一樣的。

另外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在押印裡沒有官方統一的文字屬性,更多的是民間能夠代表自己信用的文字甚至符號。

周曉陸先生在《押印雜談》中:押署是漢字表達的一種形式,在長期的行用過程中。逐漸個性化、程式化,即表現為花體及草體這種程式,然而作法只隨自己習慣,內容又只是自己明瞭的。

所以,在押印裡內容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精彩紛呈!真草隸篆,各種書體皆有,漢文、八思巴文、西夏文、契丹文個民族文字都拿來入印,人物,動物圖形、器皿圖形、幾何圖案等等,豐富多彩。

如果我們今天可以在自媒體上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個性,那麼元押印,因為這種私屬特性同時又有代表自己對外形象的專屬特性,所以就成為古人表達自己的一個“自媒體”了。很多鮮活的個性在這裡得到活靈活現的體現。


1、我最張狂!個性有了顯露機會。這類元押,已經完全脫離了古璽印的藩籬束縛,盡情亮相自己對藝術對生活的態度。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元押印

不狂草,不足以見性情!各種書體行楷隸篆,在元押印裡都得到應用,同時印章的外形也很多不再拘泥於方圓之間,而是自然多變或就勢隨形。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元押印

我就這麼拉風,明星簽字不都這樣嗎?!

元押印文字的符號化已經開始廣泛使用,有的就是純符號,表明個人印信已經不一定依賴文字。


2、我就是小另類,想咋地就咋地。這類押印的內容涉獵非常廣泛,充分顯示了當時人們在製作押印時思維的開拓性。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元押印


呆、萌、囧、傻,就是我!這些圖案肖形類的印章裡,沒有追求唯美的外在形象,而是採用了很多憨態可掬的形象符號,這是在古典璽印裡不多見的題材。袒胸露懷的人,交媾的動物和標示化動物等都在這裡入印,這些都為我們創作篆刻擴展內容題材提供了參照。


3、方寸之間,我要異想天開。下面的印章展示了在有限的空間裡,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製造與眾不同,足見古人的出新不僅在內容取材上,也同樣在形式上做了不同的探索。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元押印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大印裡再疊加一個小印,萬字符裡刻文字,立體結構都出來的“中國結”,雖然偏於工藝的製作性,沒法用藝術性來衡量,但這些想象力的豐富可見一斑。


4、我有文化,我有信仰,花押為證。在元押印裡,比較正統的以各種書法書體為文字為主流,內容多為姓名、吉語、公事商號等,但也有一批帶有宗教信仰的印章。在印章風格上,唐宋官印的影響很大,也有追溯古璽印風的印章。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元押印


別以為是古璽,我是元押印!從中可以看到近乎秦漢印的風采。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元押印

別小看幾個圈圈,這是道家印特有的特點,在這裡的應用表達了印主人道家宗教信仰。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元押印


佛教一直作為最主流的宗教體系,元押印裡的佛像印,自然不會少。各種形象的佛像印面目繁多,對後來的肖形印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古人的“自媒體”,奇葩一樣多

元押印

總結。正是因為元押的民間藝術色彩,所以不僅存量比較大,也更接地氣,內容取材也就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個性化,為我們學習篆刻,拓展思路提供了幫助。

(文中圖則源自出版發行印集,版權歸原所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