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薄命男偏逢薄命女?其實馮淵和香菱才是真愛

《紅樓夢》這部作品中出現了大大小小的人物幾百個,這幾百個人物的出現都不是偶然,而最早出現的一個打醬油的人物,還是從第三者的口中敘述出來的人物,他和英蓮都是《紅樓夢》悲劇的一個開始,他們兩人原本可以有個比較幸福的結局,但是二人的緣分卻戛然而止。

英蓮和馮淵可以說得上是一對苦命鴛鴦,二人也都是命薄之人,英蓮似乎是苦難的象徵,所有的苦難都集中在她的身上,而馮淵是一個痴情種,他的痴情程度在我們一般人看來遠比寶玉諸人要更加專一,所以可能二人註定都是命苦的人,也註定不能在一起,註定都是悲劇的結局。

薄命男偏逢薄命女?其實馮淵和香菱才是真愛

馮淵的悲劇:遇到真愛偏薄命

馮淵出自《紅樓夢》的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在作品中馮淵的遭遇並不複雜,作者只用短短的一段話就概括出來,這個人物也並沒有真實出現,只是在他死後以第三人稱敘述的方式將他說出來:

這個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個小鄉宦之子,名喚馮淵,自幼父母早亡,又無兄弟,只他一個人守著些薄產過日子。長到十八九歲上,酷愛男風,最厭女子。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見這柺子賣丫頭,他便一眼看上了這丫頭,立意買來作妾,立誓再不交結接男子,也不再娶第二個了,所以三日後方過門。誰曉這柺子又偷賣與了薛家,他意欲捲了兩家銀子,再逃往他省;誰知又不曾走脫,兩家拿住,打了個臭死,都不肯收銀,只要領人。那薛家公子豈是讓人的,便喝著手下人一打,將馮公子打了個稀爛,抬回家去三日便死了。

所以從這一段看馮淵的悲劇,他從小是個孤兒,沒有依靠,孤苦伶仃,只靠家裡留下的薄產;他性格比較古怪,偏愛男風,不喜歡女子;其次遇到真愛的時候卻也是他悲劇的時候,本來喜歡男風,討厭女子,唯獨見到了英蓮,便一見鍾情,說明他和英蓮有不一樣的緣分,但是偏偏也是他悲劇結局的原因之一。

薄命男偏逢薄命女?其實馮淵和香菱才是真愛

那為什麼酷愛男風的馮淵偏偏對英蓮一見鍾情,她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書中描寫小時候的英蓮就是個可喜的人物"生的粉妝玉琢,乖覺可喜",加上他的父親是當地比較有名的儒雅的名士,是個謙謙君子,母親賢惠,從這點來看,英蓮自小就是一個生的好看,優雅的女子,竟讓同性戀傾向的馮淵一見鍾情。而薛蟠寧願將馮淵打死,也要得到英蓮,說明英蓮這個人的確生了一副傾國傾城貌。馮淵既然知道薛家是豪強大戶,面對這種形式自然知道是敵不過的,那他要是即使抽身也落不得一個悲劇的結局,可是他胳膊偏要和大腿擰,從這也可以看得出,馮淵對英蓮的那份感情,是真摯的,似乎他就是非英蓮不娶,也可以說,馮淵是為愛赴死。按照這個題目來看"薄命郎偏逢薄命女",也可以看出作者對於馮淵是有深切的同情的

薄命男偏逢薄命女?其實馮淵和香菱才是真愛

英蓮的悲劇:自小長大均是悲

英蓮四歲就被人販子拐走,養到了十一二歲,人販子看她面容姣好,便將他賣掉,馮淵對他一見鍾情,便想三日之後娶她過門,第二天他卻又轉身將英蓮賣給了薛家,那就會有人問,要是馮淵直接就將英蓮娶回家,可能就沒有這後面的悲慘經歷了,但是英蓮作為他一見鍾情的人,見了她再也不想男風,所以馮淵應該對這份感情格外珍惜。

英蓮被拐之後,家裡遭遇火災,不得不寄人籬下,父親出家,家裡也是遭遇了不測,而到了薛府以後,薛蟠雖然是個紈絝子弟,即使行為放蕩,但是畢竟英蓮也是個美嬌娘,英蓮也並沒有受到什麼虐待,只是自從夏金桂進門以後,香菱的悲劇才真正開始,夏金桂作為一個霸道無理的人,看到薛蟠屋裡還有香菱這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自然醋意大發,對香菱各種汙衊,踢打。這幾年受盡屈辱,雖在薛蟠房中幾年,但是卻因為血分中有病,並沒有懷孕,今加以氣怒傷感,內外折挫不堪,竟釀成幹血之症,日漸羸瘦,飲食懶進,請醫診視服藥亦不效驗。

薄命男偏逢薄命女?其實馮淵和香菱才是真愛

之後夏金桂和薛蝌的事情被香菱遇見,對香菱更加恨之入骨,欲加害於她,偷雞不成蝕把米,將自己毒死,金桂死後,香菱為薛家難產而死。

薄命郎遇到薄命女這一用意可能就是作者對這個悲劇結局做個引子吧,紅樓夢就是由這麼多夢幻的東西組成起來的,加上這一段可以說是點睛之筆,暗示了悲劇的結局。也表現對他們命運的同情。人生如夢人的一生本來就是充滿挫折的悲劇的一生,是是非非到頭來皆成空,可能也是一種禪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