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明朝滅亡百姓不念?非也!史話顧炎武,看南明遺民的國家情懷

明朝滅亡百姓不念?非也!史話顧炎武,看南明遺民的國家情懷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每聽到這句話,不少人內心澎湃,感嘆自己雖是一介布衣,卻也有挑起國家興亡重擔的責任。這句話最初是出自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書中原話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本意是指,保家衛國是廟堂之上的君主與其臣子所需要謀劃之事,但是保天下,即便是身份低微的市井百姓也有責任在身。近代中國受盡屈辱,飽受列強國家的侵略,梁啟超將顧炎武的這句話改成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後便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出自顧炎武之語。

一、顧炎武因何喊出“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1.清軍入關

顧炎武喊出這句話的背景是在清軍入關之後,明崇禎十七年,滿族貴族在臭名昭著的賣國賊吳三桂的帶領下攻入山海關,

明朝守軍無力抵抗吳三桂與清軍攻勢,節節敗退,最終清軍順勢攻入中原。

進去中原之後,清軍定國號為“大清”,定都北京,之後逐漸鞏固政權,完成了對全中國的統治,成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在清軍入關之前,明朝政治腐朽,民不聊生,民間爆發農民起義,反抗明朝統治。有這個原因在前,再加上皇太極深知要想在中原站穩跟腳,必須穩住漢人。

明朝滅亡百姓不念?非也!史話顧炎武,看南明遺民的國家情懷

於是皇太極將原本明朝的各大士族封王封侯,榮寵備至,所以清軍入關之後,絕大部分原本明朝的統治者並沒有因為清軍是滿族而奮起抵抗。清軍入關,這意味著明朝政權的結束。

2.顧炎武生平

年顧炎武作為南明遺民,年少時,顧炎武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以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為自己做人準則,家國情懷在少年顧炎武心中埋下了種子。這些“種子”經過文天祥、岳飛、方孝孺以張居正等民族英雄的澆灌,漸漸開始在顧炎武心中發芽。

本意是通過科舉入仕的顧炎武,卻因為其思想與科舉宗旨不符,屢屢落第。而後顧炎武改變策略,既然張居正能通過改革力挽狂瀾,就明朝大廈將傾,自己為何不能。

無法通過科舉,那便從民生出發,之後顧炎武放棄科舉,

效仿理學大家朱熹、張載等人,試圖從理學加強明朝統治,為百姓創造福利。所以之後的十幾年裡,顧炎武一心從事農學、水利、礦產等關於國家民生的研究。無論是科舉還是理學,顧炎武心中始終堅持儒家思想。

明朝統治結束之後,雖然在皇太極的安撫政策下,有不少漢人完全歸順清庭。但也有大多數如同顧炎武一樣的人,他們認為明朝滅亡,是國家的滅亡,沒了國何來的家。所以各方勢力聚集,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試圖推翻清朝統治,這些勢力就是我們熟知的“南明”。

明朝滅亡百姓不念?非也!史話顧炎武,看南明遺民的國家情懷

顧炎武從小接觸到愛國教育,讓他一直以文天祥、岳飛為自己目標,如今他正面臨著與北宋末年岳飛面臨的一樣的問題,大廈將傾,自己該何去何從。

岳飛以一己之力,痛擊金軍,若非秦檜誣陷,趙構錯誤的選擇,北宋極有可能在岳飛的努力下得以保存。顧炎武便效仿岳飛,棄理從軍,參與到南明與清朝的鬥爭當中。

與大多數南明遺民一樣,顧炎武認為清庭是竊國賊,在儒家思想中是不忠不義的行為,那些投靠清庭的明朝遺民是為大逆不道。相比而言,顧炎武的鬥爭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他的民族氣結卻一直被後世津津樂道。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緣由

雖然顧炎武一直奮力於與清軍的抗爭之中,但是明朝大勢已去,南明遺民的勢力完全不足以抵抗清軍。零零散散的南明遺民,在清軍的一擊之下便潰不成軍,根本無力反抗。顧炎武為了擴大南明的勢力,在所著《日知錄》中號召漢人加入到南明的勢力當中來。

顧炎武的觀點是明朝的政治由皇帝和大臣共同謀劃,不布衣百姓之事。但是天下的興亡之事,即便是街頭的販夫走卒、又或是田裡農耕勞作的老農也責無旁貸。明朝被滿族人竊取,作為漢人,應當為南明覆興明朝而奉獻自己。

二、南明遺民的國家情懷

1.南明遺民為何一定要“反清復明”?

上述說到以顧炎武為首的南明遺民一生都致力於推翻清朝統治,恢復漢人統治,那麼為何南明遺民會有如此思想呢?

首先從民族矛盾來看,清軍是滿族人,雖然滿族是少數名族,但是其歷史沿革卻並不比漢族短多少。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的肅慎族以及後來元朝的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

史學家通過出土的文物以及文獻記載,發現肅慎族民風彪悍,女真族和滿族繼承了祖先的特點,一直生活在草原上,

自古便與漢人不和。

明朝滅亡百姓不念?非也!史話顧炎武,看南明遺民的國家情懷

所以清軍統治中國之後,雖然皇太極清楚認識到要想長久統治中國,必須安撫漢人,但是清朝由於原本祖先與漢人不和,再加上中國又被清朝統治,所以滿族人骨子裡始終瞧不起漢人。尤其是以愛新覺羅家族為首的滿清十大貴族,以及八旗子弟等,視漢人如草芥。

清朝當時有一項規定,太監必須為漢人,而宮女必須為旗人,由此可以看出在清朝初期漢人的地位是如何底下。雖然自雍正之後,漢族和滿族文化融合,再加上滿漢全席的舉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滿族與漢族的關係。但這都是後話,在清朝初期,漢人普通老百姓毫無地位可言。

所以對於漢人而言,明末的政治腐朽導致的是百姓民不聊生,而清朝的統治,則是意味著社會地位的下降。相比腐朽的統治,起碼還是漢人自己統治,所以為了恢復漢人的統治,原本反對明朝統治的勢力轉而投靠南明。

其次是文化矛盾,漢族與滿族的文化差異過大,這也是導致兩族之間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滿族愛新覺羅皇室一直自稱“馬背上打的天下”,作為遊牧民族,滿族的文化是彪悍的。而漢族經過由先秦文化到明朝近兩千年的歷史薰陶,儒家思想已經根深蒂固。

所以漢人的特點是

儒雅、素靜,正好與滿族的彪悍相反。從魏晉文學到唐朝詩歌,再到宋朝詩詞,漢族人已經養成了溫文爾雅、含蓄的特色。滿族執政與其民族特色一般無二,無論是做事還是說話皆是果斷直接,

2.南明遺民的家國情懷有何意義?

那麼南明遺民經歷了近百年的反清復明運動,直到康熙之後才有所好轉,南明遺民這樣的家國情懷有何意義呢?

首先從這近百年的歷史發展來看,南明遺民的運動為漢人爭取了一定的地位。皇太極帶領清軍入關之後,滿族執政,漢族地位下降。以顧炎武為首的南明遺民,奮起抵抗,清庭不堪其憂。為了安撫漢族,從康熙帝開始,滿族文化就開始與漢族融合。

明朝滅亡百姓不念?非也!史話顧炎武,看南明遺民的國家情懷

原本擅長遊牧且彪悍的滿族,學習漢族的婉約與含蓄,最為明顯的就是乾隆皇帝。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一生作詩三萬多首,雖然傳世之作並不多,這也表明滿族的文化已經與漢族文化融合。而且乾隆為了徹底掃除漢族對滿族的仇視,解決南明遺民的問題,舉辦了著名的“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的菜品擁有幾乎漢族和滿族所有著名的菜系,通滿漢全席之後,大部分漢人已經接受清庭的統治,漢族和滿族的文化開始融合,南明遺民基本也在這個時候消失。

歷時百年,南明遺民已經不是最初以顧炎武為首的那一批忠於明朝的大儒了。這些南明遺民多是原本那些人的後人,又或者因為利益關係而加入的,所以他們的心遠不如顧炎武等人最初那般純粹。

再加上百年的滿漢文化融合,明朝漸漸被人遺忘,清朝逐漸成為正統而被大家認可,南明遺民的遺志也漸漸消逝。乾隆皇帝一生都在調節滿族與漢族的關係,無論是滿漢全席還是作詩三萬首,又或者七下江南,體現的都

是滿族開始向漢人的含蓄溫婉轉變,南明遺民無法再以民族文化矛盾挑起鬥爭,這意味著南明遺民就此被歷史遺忘。

三、結語

所以說,南明遺民的家國情懷,致使滿族不堪其擾,為了安撫漢族,經過康熙到乾隆歷任皇帝的努力,漢人的地位雖不如滿族貴族,卻也不會區別過大,並且這也直接促使滿漢文化的融合。

南明遺民的抗爭,其歷史意義非凡,它體現的是漢族的民族大義,以及儒家思想幾千年沉澱的的精神,同時也是對漢族千年的文明以及精神的最高詮釋。

參考文獻:

《清朝前史》

《明實錄》

《滿漢全席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