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西遊中》比菩提還詭祕,僅出現過一次的元始天尊,為何卻讓如來都惶恐不安?

高立欽



一、

《西遊記》中最詭秘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菩提祖師,一個是烏巢禪師。這烏巢禪師在浮屠山修行,識得唐僧和八戒,並傳授唐僧一卷“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的心經,算是相當神秘。有人認為他是《封神榜》中的陸壓道人,即妖王東皇太一倖免於難的兒子,因得女媧娘娘的庇護,修煉成為道行高深的散仙。

至於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則更為神秘。他法力無邊,精通三教諸子百家,孫悟空僅在他門下學了短短三年便會筋斗雲和七十二般變化,把天庭鬧個雞犬不寧。更為驚人的是,他和如來佛祖同在西牛賀洲,如來佛祖竟然不知有這號頂級修為的人物,實屬真正的高人。


二、

《西遊記》中,天庭諸仙按實力排序為三清、四御、五老。如來佛祖屬五老之首,法力無邊,但還差三清兩級。

看過《封神榜》的讀者都知道,三清是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他們都是鴻鈞老祖的弟子。所以不論地位還是實力,元始天尊比如來還高,如來對元始天尊畢恭畢敬本是應該。但論神秘,元始天尊還不及菩提老祖。

三、

《西遊記》和《封神榜》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明顯的抑道崇佛傾向,所以在看《西遊記》時會覺得連三清之首的太上老君本事一般,連個孫悟空都制服不了。而佛教的話,真是佛法無邊,什麼事只要如來佛祖輕輕一出手,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

這真是個誤會,其實是作者的寫作傾向而已。


菸斗的傳說


其實準確來說,在西遊中元始天尊可不是隻出現過一次,而是三次。

第一次是在猴子鬧完天宮了,被鎮壓以後,玉帝打開宴席,宴請滿天諸神,這裡邊就有三清四御。

第二次是在過五莊觀的時候,五莊觀的童子跟唐僧說,我家師傅,去了天外天,參加原始天尊的講道去了。這是元始天尊的第一次出現。

第三次是,在車遲國的時候,出現了三尊三清的雕像,中間的就是元始天尊。

其實光從這三點也不難看出,三清真的很神秘,而三清之首的元始天尊,就更加的神秘了,因為這位大佬從始至終只見名字,不見真身,甚至連臉都沒露一次。但是雖然這位大佬沒露臉,確一點不影響這位大佬在西遊中的地位,可以說這位大佬是凌駕於,如來之上的存在。

其實要看元始天尊和如來的關係,這事還是要往前說的,最少得追溯到封神大戰的時候,在封神中大家都知道,三清爭鋒,最後最大的贏家就是元始天尊了,七位肉身成聖的大佬,都是原始的門下,可以說上了封神榜的都是通天教主的弟子,而能以後繼續提升的都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也就是說,元始天尊在封神中,幾乎一舉奠定了天界第一大佬的地位,哪怕是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和西方的二位聖人都是不及的。

而在封神大戰的時候,如來還沒有誕生,這時的西方教還是起步的時間,而如來這時可能還是個弟子,而在封神之後,闡教迅速壯大,元始天尊勢力直追天庭,而這時西方教崛起,很快就形成了西天佛教,而這時如來佛祖也是很快成為了僅次於元始天尊的實權人物,隨著佛教的崛起,佛教不甘心長久的生存在西方這種靈氣稀薄的地方,所以佛教一直在找時機東進,而取經就是佛教的一個大陰謀,利用取經小分隊,將佛教發展到東方,但是這時的東方几乎是天庭的天下,天庭肯定不願意讓佛教來搶香火,於是天庭和佛教開始掰手腕,而這時的元始天尊實力幾乎已經通天了,根本就不在乎人家這點小小的香火了,所以佛教東進,原始和通天教主根本就不願意去搭理,全憑門下弟子自己去解決。

而這次陰謀的兩位主導者就是玉帝和如來,如來是新崛起的大佬,但是從實力上來說,比遠古的三清差太多了,如來還要靠著人間香火提升實力,而三清早就跳出三界外了,也就是說,為什麼猴子鬧天宮,如來來護駕,因為三清完全就沒拿猴子房子眼裡,甚至說,他們可能都沒把玉帝放在眼裡,他們追求的是更高的境界。

所以這時的如來就算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是不敢直接去面對原始的,因為原始不止實力強大,下起黑手來更是狠,從封神就能看出來,親師兄弟,一樣給你玩殘了,而這時的佛教如果不是挖了道教的牆腳,怕是連天庭都比不上呢。

三清,西方二聖,女媧娘娘,這是先天的六位聖人,這六位的實力,是遠遠凌駕於任何人之上的。所以就算是如來佛祖,也是不敢死磕這幾位的存在的。


平凡的帝企鵝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在《西遊記》中,菩提祖師可謂是非常非常神秘的人物,但是相對而言,元始天尊更加神秘,在《西遊記》中,元始天尊正面出場過一次,那麼,他為什麼會讓如來佛祖都惶恐不安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元始天尊屬於聖人修為,而如來佛祖屬於大羅金仙修為,這兩個級別差距有多大呢?用《封神演義》中的話來說,就是“聖人之下,皆為螻蟻”。

下面小哥詳細分析。

《西遊記》神仙等級分類

在《西遊記》中,各路神仙都來歷不凡,給人的感覺都非常神秘,一想到神仙,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長生不死”甚至“長生不老”,其實在《西遊記》中,作者明確告訴大家,普通神仙並不能“長生不死”,他們也需要吃丹藥、蟠桃、人參果、奇珍異果等物品來助長修為,延長壽命。

在《西遊記》中,地仙之祖鎮元子大仙法力高強,同時擁有人參果這樣的奇珍異果,但是取經團隊達到五莊觀的時候,鎮元子大仙上天庭聽元始天尊主持的講座去了,元始天尊講座的主題內容是“混元道果”,鎮元子大仙為什麼要去聽這個專題講座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還沒有“證道”,修得“混元道果”。

鎮元子大仙和如來佛祖屬於一個檔次的修真者,同理,如來佛祖也沒能修到“混元道果”,他們的境界都在“大羅金仙”範疇,距離“混元金仙”乃至“混元無極大仙”(聖人)境界,還有很大的差距。

元始天尊在《西遊記》中的尊崇地位

我們都知道,道家神仙等級主體為“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其中三清聖人最大,在道家文化中,元始天尊是最大的神仙,而隨著道教的發展,太上老君被推為三清之首。(注意道家和道教的區別)

在《西遊記》中,元始天尊的地位是三清中最高的,這點我們可以在“車遲國三清聖人神像”供奉位置看的出來,同時在五莊觀,鎮元子大仙對元始天尊的態度,也可以看出來元始天尊在天界的尊崇地位。

鎮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違了大天尊的簡帖,要往彌羅宮聽講,你兩個在家仔細。

大家看看,鎮元子在仙界地位非常高,被譽為“地仙之祖”,只拜“天”,並且這個“天”也是鎮元子為了表示謙虛而去拜的,言外之意,他完全有資格不拜“天”和“地”,同時和三清是故人,和四御是朋友,這個地位不可謂不高。

鎮元子如此尊崇的地位,面對元始天尊的簡帖,他也是直接表示,不可違了大天尊簡帖,可見元始天尊才是天界第一的存在。




通過真武大帝的等級及言論,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元始天尊是天界第一人,地位遠高於如來佛祖

在《西遊記》中,真武大帝是被很多人忽略的頂級高手,他有多麼厲害呢?在小哥看來,真武大帝的實力遠高於如來佛祖。

我們先看看如來佛祖對四大部洲的評價:“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很明顯,在如來佛祖眼中,四大部洲裡面西牛賀洲最好,其他三洲,東勝神洲比較特殊,是好的。北俱蘆洲好殺生,比較難搞。南瞻部洲最差勁,可是根據取經團隊一路的遭遇,很明顯南瞻部洲沒有妖怪,一進西牛賀洲妖怪就多的不行,可見如來的話也有點“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和真武大帝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在如來眼中,北俱蘆洲確實不好搞,殺伐比較多,其次南瞻部洲也不好,因為人性太惡,那麼這兩個最不易治理的“洲”是誰管轄的呢?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被彌勒佛座下黃眉童子所阻,前往天庭求助,誤打誤撞來到真武大帝的府邸,經過一番交談,我們知道了管理北俱蘆洲和南瞻部洲的大神是誰。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來,管理四大部洲最為棘手的北俱蘆洲、南瞻部洲的人正是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先是給孫悟空講了一下自己的戰績,同時告訴孫悟空,能讓他出馬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元始天尊,一個是玉皇大帝,除此之外沒人可以請的動他,你孫悟空算什麼級別也來調動我?所以最後真武大帝安排了兩位副手協助孫悟空作戰。

很多人覺得真武大帝架子太大了,要知道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和孫悟空打的不分勝負的王靈官只不過是真武大帝座下500靈官之一,就知道真武大帝有多麼厲害了,何況一人管理兩個部洲,這個能力遠比如來佛祖厲害。

通過這段話我們也能知道,真武大帝才是天庭戰鬥力第一的大神,平常的主要工作就是那裡有大妖,他就去那裡降妖,當年孫悟空鬧騰,真武大帝沒出手,估計以孫悟空鬧的動靜,還入不了真武大帝的法眼吧。

迴歸問題,通過真武大帝的言論,我們可以看出來,在他的眼中,唯有元始天尊和玉皇大帝可以調動他,並且先元始後玉皇,可見元始天尊地位高於玉皇大帝,而如來佛祖作為玉皇大帝的下屬,距離元始天尊直接是隔著一級。



通過小哥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元始天尊和如來佛祖在天庭的地位有很明確的認知,面對三界第一人,如來佛祖這位西牛賀洲的領導人,自然要對元始天尊畢恭畢敬,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西遊記》中比菩提老祖更神秘的元始天尊,法力比如如何?

首先來說菩提老祖,他教孫悟空七十二變化,也就是道教的八九玄功。佛教弟子眾多,除了後來成佛的孫悟空,也沒有誰會八九玄功,由此可見,菩提應該是道教大仙,而他收弟子不分人神還是披毛戴角的動物,很像《封神演義》中的通天教主,而他的弟子袁洪就會八九玄功。

原著中有這樣的描述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我們可以看到排在第六位的是一個如字,我們可以推斷如來也曾在這個高人的手下學藝,那麼他的真實身份必定是比如來還要高才可以。這也就是為何玉帝手下神仙眾多,能降服孫悟空的也不在少數,卻偏偏選擇叫如來佛祖降服孫悟空的緣故,因為他們本出一門嘛!

再說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全稱“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無上帝”,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場位於崑崙玉清境。

《歷代神仙通鑑》稱元始天尊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誕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為元始。在無量劫數來臨之時,用玄妙的大道來教化眾生,故而尊為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神,其法力在通天教主之上,如來只能算作他的後輩,法力當然遠在他之下。






小馬談古今


如果看過《封神演義》後,再看《西遊記》的話,就不會覺得元始天尊詭秘了。不過,菩提祖師,那是真的詭秘。

為何在《封神演義》中頻頻出現,還動手殺仙的元始天尊,到了《西遊記》中,就再也不出現了。

很簡單,因為元始天尊在封神大戰時,通天教主擺的誅仙陣面前,元始天尊獨自探陣,雖然防備周全,便頂上萬朵金花,仍舊被削了一朵下來,最終導致嚴重影響了闡教的氣運。

闡教三大士文殊、普賢和慈航,以及懼留孫、燃燈道人都轉投入西方教當中,剩餘8大金仙,修為淪為凡人。

所以,後期對戰通天教主時,元始天尊只敢緊緊跟著太上老君,進行群毆。到了《西遊記》時,元始天尊就只能躲在自己在天界的洞天中修煉,而不敢出來了。

這時候,身為第四大神族的如來家族,一是勢大;二是如來依附了第一神族昊天家族,如來對元始天尊惶恐不安那是不可能的,這顯然是問主理解錯了。


董江波


首先來說菩提老祖,他是孫悟空的師傅他教會孫悟空七十二變化,也就是道教的八九玄功。佛教弟子眾多,除了後來成佛的孫悟空,也沒有誰會八九玄功,由此可見,菩提應該是道教大仙,而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神,其法力在通天教主之上,如來只能算作他的後輩,法力當然遠在他之下。其實,元始天尊在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的時候出現過,只是這麼多年卻鮮為人知而已罷了,這實在是有點太溜了。當時孫悟空已經被如來佛祖連哄帶騙給壓在了五行山下面了,這時候玉帝為了表示感謝,直接召開一個安天大會,邀請了各路的神仙都來了,其中就包括元始天尊。



再來回顧,孫悟空大鬧天空時,玉帝的勢力對付猴子其實很容易,可請佛祖的原因就很值得深思。假設佛祖提前就知道孫悟空會大鬧天宮,甚至大鬧天宮的資本其實就是和靈山方面脫不開關係。


小晴愛追劇


大家仔細研究這些神話故事可以知道:

—————————————————————————————

瞭解下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公認的鼻祖,是“三清”之一,又名“太上盤古氏天道元始天尊”。大家都知道盤古開天闢地,開創了世界,使得從混沌狀態變為三界。也就是說元始天尊就是開天闢地的盤古。道教說他在混沌未開之時便已經存在,所以被稱為“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誕生於天地之初,是三清最高神之一,在封神榜中,元始天尊實力高強,當屬眾仙之首。他與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共同拜於師傅鴻鈞座下,後來在鴻鈞分寶時,得到諸天慶雲,混沌珠法寶,威力巨大,讓元始天尊如虎添翼,強大的實力為神明之首。



《封神榜》中可窺一二

在仔細研究《封神榜》,裡面其實有介紹過元始天尊和如來的輩分比較,按輩分來說元始天尊早於如來的。連觀世音(書裡面是慈航道人)、普賢菩薩(普賢道人)、文殊菩薩(文殊道人)都是屬於元始天尊下面。開天闢地之時,佛教還沒成氣候,差的遠呢。

綜合分析來看,如來的得道時間比元始天尊晚,按修行深淺來說如來不是元始天尊的對手。



其實兩個屬於獨立的範疇,一個道教,一個佛教。按民間思維,就是天最大,從這個意義上也側面反應了開天闢地的“天尊”要比佛教聖人後起之秀“如來”牛逼的多啊!


楡錢子影視


《西遊記》 那孫悟空的師傅(我沒理解錯的話應該是“師父”吧?也就是授業恩師)就是菩提老祖,菩提老祖在西遊記中可謂是最大牌也是最神秘的神仙之一,交給孫悟空通天的本領,卻果斷隱退一點線索都沒有,好像只是個虛幻的人物,完成人物之後就消失 。那麼我們來推斷一下菩提老祖到底是何方神聖?


僅僅教給孫悟空72變就能如此無法無天的師傅,又會是何等人物,從來沒有人問過猴子的師傅是誰,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而且知道是惹不起,同時兼修兩派,應該可能性不大。吳承恩給我們的答案是,西遊記裡能同時接觸佛道兩家的,只有家族。那麼,菩提祖師只有一個身份。或者是佛祖,或者是神仙。原著中有這樣的描述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我們可以看到排在第六位的是一個如字,我們可以推斷如來也曾在這個高人的手下學藝,那麼他的真實身份必定是比如來還要高才可以。


如來同級別,除了三清,如來和準提了,外加上一個燃燈道人(級別低了一點,為元始天尊的大徒弟,但道行極深不壓如來)。菩提祖師是釋儒道皆通(也可排除如來),兩者皆通的燃燈(由道入佛,且帶領文殊普賢觀音等由道如佛,其法力其人緣可見一斑)最符合。


再來回顧,孫悟空大鬧天空時,玉帝的勢力對付猴子其實很容易,可請佛祖的原因就很值得考究。如果佛祖其實提前就知道猴子會大鬧天宮,甚至大鬧天宮的資本其實就是和靈山方面脫不開關係。找如來收服自己的同門師弟應該是在合適不過了,那麼一切都說通了。


天空海闊隨遇而安


1 關於天地萬物的創造者,道經中有說為“太上老君”,有說為“元始天尊”,其實都是“道”的化身。“大道”生成宇宙、萬事萬物,“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天尊是創世主,這是道教徒不可動搖的信念。“太上老君”創造了宇宙,而且他無世不在。道書《太上混無聖記》上說: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 其中老子為太上老君化身之一...... 也就是說,在道教看來,三清即造物主。 2 關於如來,《玉皇經》曾記載,玉皇大帝乃三清未創造我們這個世界前,“太上靈寶大道君”即靈寶天尊抱一子入一天後夢中,後遂有感而孕,此子先經歷3200劫,每劫12萬9600年證得“清淨自然覺王如來”,他證得這一如來果位後又經1億劫才證得“玉皇上帝”。 而“釋迦牟尼如來”則是某上古佛化身,到其證得佛果時歷經91劫,雖然佛家道家劫數年數不同,就按有點經書裡說的800萬年一劫吧,“釋迦牟尼如來”的劫數換算成道家劫數為大約7000劫。 7000劫和1億3200劫哪個大?當然是玉帝大了,而玉帝又是靈寶大道君所化,所以可以看出靈寶天尊比釋迦牟尼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趙二爺559


在《西遊記》中,神仙等級體系不是十分明朗,不能把封神那一套搬到西遊裡面套用。實際上,《西遊記》是有意模糊神仙之間的等級。

比如在封神裡面,三清是頂層,還沒有玉皇大帝什麼事情。但是在《西遊記》裡面,玉皇大帝起碼是名義上整個神仙界的領袖。有人可能看《西遊記》電視劇,裡面有個玉帝看到孫悟空來了嚇得鑽進桌子底下的鏡頭,而在原著中,孫悟空根本就沒有打進靈霄寶殿。而玉帝去找如來,也是用的一個傳旨詔如來,如來聽到詔喚以後,就急急忙忙去救駕了。如來出手以後果然立竿見影,很快就把孫悟空呀到了五行山下。

降服孫悟空以後,如來準備離開,這時候天蓬天佑通知如來說玉帝要召開一個答謝宴,書中說如來不敢違背,然後各方大佬全來了,有三清、四御、五老等等,然後大家一番互相吹捧。在有的說法裡,玉帝是四御之一,如來是五老之一,但是在西遊裡面,顯然,玉帝、如來不在此列,而是完全獨立的存在。而三清呢,自然還是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三位,在這裡,玉帝讓他們出來他們就要出來,明面上他們是要聽玉帝詔喚的。

實際上,在《西遊記》中有一套新的神仙關係,玉帝本來是四御或者六御之一,但是在西遊裡,他被推舉出來做了所有神仙的首腦。三清資格雖老,但也是長老級別,真正講究權力劃分,他們還是要在玉帝之下。如來好比是附屬國的首腦,雖然有獨立的統治權,但是他明面上也要給玉帝面子。所以在西遊裡面,不管誰的資格有多老,也不管誰的法力更高深,明面上的老大就是玉帝。

在這種格局下,三清的存在感就不高了。比如說三清裡面存在感最高的是太上老君,在《西遊記》裡面幾次出場表現都平平。一個是八卦爐練孫悟空,結果孫悟空沒啥事,最後還練成了火眼金睛,打翻了八卦爐。有很多人過度解讀,說這是太上老君的計策云云,這些解讀無論正確與否,書中寫得明明白白,就是孫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練成了火眼金睛,打翻了八卦爐,而太上老君毫無辦法。後面幾次金角大王銀角大王還有青牛精出來鬧事的時候,孫悟空也沒有給太上老君什麼好臉子。甭管太上老君的實力有多強大,在西遊世界裡都沒有過多展現。

而元始天尊呢,他在《西遊記》裡的存在感約等於零,除了宴請如來的時候說了一句,唯一一次比較明顯的就是在五莊觀了。當時鎮元子不在,是去聽元始天尊講混元道果。鎮元子資格很老,應該是跟三清一輩的,不過鎮元子混得最差,一直就是個地仙,雖然被稱為地仙之祖,但是跟三清還是沒法比的。元始天尊不過是被提了一嘴,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

至於靈寶天尊,那更是一個毫無存在感的神仙。在車遲國道觀裡供奉著三清塑像,在這裡說了一句靈寶天尊。結果孫悟空三兄弟壓根就不把他們當回事,豬八戒甚至直接把他們放到糞池邊上。而他們三個更是化身幾尊大佬塑像,誘騙虎力大仙他們喝下自己的小便。

三清的確是神仙世界的老資格,但是在《西遊記》裡,他們的地位統統沒有玉帝高。那麼他們跟如來比起來又如何呢,應該說他們跟如來互相忌憚互相尊重,不存在誰怕誰的現象。

這點在西遊裡面有諸多表現,比如如來受玉帝宣去捉拿孫悟空。如來曾經跟孫悟空打賭,孫悟空說要做玉帝的位子,如來就以此為賭注跟孫悟空打賭。這一點就表明瞭如來的身份和實力,他雖然表面上很尊重玉帝,但實際上也並不比玉帝低幾分,不然他絕不敢拿玉帝的位子作為賭注。

到了後面青牛精的時候,如來送了十八座金山給太上老君,這倒不是說如來就怕了太上老君,而是說如來送給太上老君的買路錢。畢竟一旦唐僧能夠在大唐傳經,得到的香火又何止十八座金山。這裡更像是一種平等交換,太上老君也是心知肚明。

太上老君還管理一些具體事務,像元始天尊在西遊裡只是一個長老講師了,沒事就開壇講課,基本不怎麼掌控實權了。如來作為佛家大佬,他自然不會去招惹這些道家大佬,但是他也絕對不會忌憚這些人物,在大唐傳經這麼大的事情如來都做了,又怎麼會怕他們呢。

三清作為元老級別的人物,過去很牛這點無可否認,但是有句話說的好,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在西遊世界裡,三清明顯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了過去。而整個西遊裡,權力最大的是玉帝,其次就是如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