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稻盛和夫:連員工生活都無法保障時,大搞擴張無異於自毀長城

如果懂得知足,並且夯實了現有事業的基礎,再去開拓新的事業也並無不可。

——稻盛和夫

塾生提問

塾長鈞啟:

我們公司是以經營書籍、玩具、雜貨為主的銷售連鎖店。我就任公司總裁後,積極擴大分店,店鋪總數達到了34家。

從前年起,銷售額開始出現滑落,關閉了9家店鋪,背上了很多債務。但我們也沒有裁員,一直努力堅持到了現在。

然而我擔心,不繼續開設新店鋪的話,公司規模可能進一步萎縮。

我自己非常樂意開設新店鋪,甚至說“我的樂趣就是開新店,愛好就是為此而借貸”。

我也考慮到,今後有必要設立大型商場。然而在現實中,許多大型超市和店鋪都因為投資過大而倒閉。

從經營環境的變化等角度來考慮,目前本公司所執行的這種擴張政策終究有走到盡頭的那一天。因此必須在經營政策方面進行相應的轉換,我希望聽聽稻盛先生的建議。


稻盛和夫:連員工生活都無法保障時,大搞擴張無異於自毀長城


塾長回答

01首先夯實核心基礎

如果想讓公司的銷售額擴大,當然要不斷擴充分店,擴大店鋪規模。你確實是這麼做的。

然而,你說的“樂趣就是開新店,愛好就是為此而借貸”這句話大錯特錯。

你們公司今後想要繼續發展,自身資本實力的積累已經成為了先決條件,因此首先應該加強所有現存店鋪的利潤成本核算。

要確保各家店鋪具備必要的能力,即便一時無法實現10%的利潤率,至少也要保證7%~8%,為員工的未來提供保障。

假如無視這個先決條件,貿然實施擴張路線,你們公司的前景不容樂觀。

二戰後,在日本掀起銷售業革命的大榮公司風靡於世。在日本泡沫經濟時期,大榮反覆進行M&A(企業併購),無視現有店鋪的赤字,不斷開設大型店鋪,最終揹負上鉅額債務,一個巨大的零售業帝國幾近苟延殘喘之境。

雖然公司規模不同,但你卻像是在重蹈大榮的覆轍。

你必須將每一家現有店鋪都鑄就成為堅固的堡壘,才能夠實現公司整體利潤的上升,有助於公司現金流的好轉,以保證自身所擔負的債務可以按期償還。

只有解除了後顧之憂,才可以考慮開設新店鋪的問題。

02 大本營與出擊人員的配置

京瓷創建之初,為了獲得廠家的信任和訂單,我決定到美國開拓市場並取得了成功。

對於當時的京瓷而言,如果抽調優秀員工去美國工廠去將會削弱京瓷國內大本營的實力。

所以我權衡到,假如我們從美國鎩羽而歸,只要日本的大本營安然無恙,我們照樣能夠倖存下去。

於是我將大本營的業務託付給公司最優秀的資深員工。然後親自率領缺少經驗的年輕員工奔赴美國。

雖然遭遇不少困難,但在我的直接指導下,這些年輕員工也逐漸成長為了企業的骨幹。

迎接新的挑戰時,必須修築即便在前線潰退時,也能夠安心歸來的牢固大本營。

03 在知足的基礎上求發展

關於是否必須開設大型商場。

雖然大型商場更容易吸引客源,為公司增長銷售業績,然而,這也意味著在土地、店鋪租金、裝修等方面的巨大開銷。

從成本核算的角度來看,開設大型商場對於公司起到的作用有限。

即便開設新店鋪而實現了銷售額的上升,但由於現有店鋪的赤字,總體上的業績依舊低迷。

所以,你必須首先確保你為員工提供保障的利潤,消除現有店鋪的赤字,努力加強各家店鋪的利潤成本核算。

如果懂得知足,並且夯實了現有事業的基礎,再去開拓新的事業也並無不可。

所以我建議你首先專注於提高現有業務的收益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