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禮法與私心的結合:淺析慈禧太后選擇光緒皇帝的原因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病逝於北京紫禁城。同治皇帝駕崩僅僅過去兩個小時,討論嗣君人選的會議就在養心殿西暖閣按開始了。最終的結果是,掌握國家大權的慈禧太后,接連否定王公大臣們所提出的人選,按照自己的心意立愛新覺羅·載湉為嗣君,是為光緒皇帝。那麼慈禧太后為何會選擇載湉呢,以下我來具體分析。

溥字輩無當立者

死去的同治皇帝與光緒皇帝都是“載”字輩,按照封建禮法,皇位正常的繼承順序是父子相傳,但同治皇帝沒有存活下來的子嗣,這個時候就可以有兩種選擇方式:

一是在皇族中“載”字輩的下一輩——“溥”字輩中,選擇近支過繼給同治,延續同治的香火。這種方式歷史上有過先例,比如說宋仁宗無子,過繼了堂兄濮王之子,是為宋英宗。二是,兄終弟及,由於同治是咸豐皇帝唯一活下來的兒子,沒有親兄弟,因此要在其他“載”字輩中宗室中尋找合適人選,過繼給咸豐皇帝當兒子,延續咸豐一脈的香火。這種方式在歷史上也很常見,比如明武宗朱厚照死後,由於沒兒子也沒兄弟,因此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繼位,是為明嘉靖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