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道可道,非常道”是怎麼理解的?

小慶說歷史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整句話的意思是:萬事萬物其真理是可以探索並道說得出來的,但這些真理並非是永恆的,天道輪轉,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非常道”,這個“道”並非永遠不變的。

理解分三種:

(1)聖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但並非是唯一不變的道路;真正的名聲是可以去求得的,但並非一般人一直追求的名聲。

(2)道是可以被說出來的,說出來的卻不是永恆的道,萬物是可以去命名的,但卻不是萬物永恆的名。

(3)道本身也是遵循著一定的“道”,但這個“道”並不是平時可以觀測到的最基本的道,雖然對這個“道”也確實存在著,但不是以現有的道的維度所能解釋的。

兩種解釋差距甚大,只希望大家能求同存異,開誠佈公求同存異一起探討最實用最合乎情理的道。《道德經》和《易經》是人類智慧的頂峰,希望大家都能納百家之言,不要蓋棺定論。

出處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帛書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常垣(恆)無慾也,以觀其眇(妙);垣(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妙)之門。

王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釋義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意思:對事物的認同與否是一個恆久的話題,規範人們的處事原則,對人物的認同與否,也是一個恆久的話題,規範人們的行為標準。

譯文

可道之道,非永恆之道。

可名之名,非恆久之名。

天地本就無名。

萬物有名,是因命名者(之母)。

所以要常懷著“無慾”的心情觀察玄妙。

也有人抱著“有欲”的心情觀察玄妙。兩者本質一樣,走向卻不同。

雖然同出自“玄空”之中,可這玄空之中還蘊藏著無數的玄(無法細數)。

無慾,才是觀察眾多玄妙的大門。

註解:

玄妙:真空妙有

關於耶穌的

1. 他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9節)

2. 他要賜人作神兒女的權柄(12節):凡與主聯合的,就得著權柄,也能作神的兒女(參12節),所以也就與主耶穌一同蒙父喜愛,並且一同承受父一切的豐盛。我們要認識神,必須藉著耶穌基督;我們越多經歷主,就越能清楚認識神。

3. 他來住在我們中間(14節):「道成了肉身,」指神的話成了肉身,就是神穿上了人的生命和性情。『道』原來是抽象、難以捉摸、看不見、觸不著的,如今在肉身裡成為具體、實在、可見、可摸的。這就是『神在肉身顯現』(提前三16)的意思。

「住在我們中間」『住』字原文作『支搭帳幕』;基督作為神的帳幕,是神在地上人間的居所,他無論到那裡,神也就到那裡。這一位道成肉身的基督,乃是帶著神住在人中間,所以他的名為『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參太一23)。

「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恩典』指不須付出代價,可以白白得著的一種恩賞;『真理』指並非虛無飄緲,而是具體又實在的一種認識。『恩典』特指神在基督裡作我們的享受;『真理』特指神在基督裡成為我們的實際體驗和經歷。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西二9),所以我們得著了基督,就得著了神的一切所是和所有。

我們該如何待他:

1. 接待他,就是信他的名(12節)

2. 領受他(16節):「我們都領受了,」『我們』指所有的基督徒,包括那些未看過耶穌肉身的人。

「恩上加恩,」意思不是『恩典回應恩典』,而是『恩典之上覆加恩典』,意即『足夠應付我們每項需要的恩典』(參林後十二9)。

3. 見證他(15節):『以前』兼指時間和地位。施洗約翰在此承認主耶穌在時間上,亙古就已經存在;在地位上,尊貴超越過一切,無人能與倫比。

關於老子的

老子研究中的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即老子的道究竟是物質實體抑或是精神實體的問題。

然而,若要在正理解老子,沒有必要陷入這種經院式的循環辯論中,而應當深入分析“道”的真實意義。如果打破老子思想的神秘外殼,通而觀之,那麼老子的全部哲學可以提挈領地概括為三句話,即:太初有道。

其道一為“變”,二為“反”。

聖人用之:明道,通變用反。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這兩句話是《道經》的開篇之首,對於老子全書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規定與否定、有限與無限的辯證關係。

斯賓諾莎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命題;“規定就是否定。”斯氏的這個命題所提示的是這樣一個道理;對於具有無限性的實體來說,在質上對它的每一種確定,都必然意味著對其無限性的限制,因而意味著否定。

斯賓諾莎曾經把無限性比做一個圓環。因為一個線段當它構成封閉的圓圈時,是既無起點也無終點,因而在質上是無限的(儘管它在量上是限的)。而其它任何一種開區放問的線段,則無論在量上可以延展多麼長,但在質上總是受到起點和終點的規定,因而是有限的(正是在同樣的意義上,黑格爾把“絕對理念”也比做圓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命題,與斯賓諾莎的“規定即否定”這個命題具有相同的涵義。老子認為,記本身無起點亦無終點,“繩繩兮不可名”(14章),是不可規定的無限實體。但另一方面,老子又認為,道也不是棲身於宇宙之外的一個超越物,它存在於宇宙中,存在於事物中。 這裡老子實際提出了一種蘊涵矛盾結構的命題,即:

一方面—— 道不可道,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道無形,無象。(“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14章)

另一方面—— 道可道,名可名。(“吾不知其名,強為之名,字之曰道。”)(15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21章)

道有形,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21章)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康德所謂“二律背反”,也就是邏輯上的所謂“悖論”。

黑格爾曾指出:“東方的哲人每每稱神為多名的或無量名的,……因為有限的名詞概念,不能滿足理性的需要。”(《小邏輯》第 109頁)老子之所以視道為不可道,不可名其原因蓋也在於此。

老子認為,駕馭著方有而又超越千萬有之上的道,乃是萬物所生的本根。“夫物芸芸,各歸其根”(16章)。由這一觀點中,他引出反感覺論的認識論。他說:“天下有始,司以為天下母。即得其母,以知其子。”(52章)“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47章)“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47章)

宇宙中的萬物紛紛芸芸,而“道”卻是他們的總體、本根。由於萬物形態及現象的多樣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達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萬物的總體實體和本體,“道”。從而做到“不行而知,不為而成。”

老子貶低感性認識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宇宙現象和人世經驗的流動不居中,意識到感性認識的表面性、片面性、偶然性、主觀性。

黑格爾指出:“對那些斷言感官對象的實在具有真理性和確定性的人,他們最好是回到那最低級學派的智慧……因為對於那些瞭解了這種神秘的人不僅僅達到了對感官事物的存在的懷疑而且甚至於對它們的存在感到絕望,他們一方面否定了感官事物,一方面也看見感官事物否定其自身”。(《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第241頁)

老子正是從對感性事物的這種否定中走向對感性知識的懷疑和否定。他要求越過感性現象而直接深入到對宇宙實體——道的認識。他認為只有通過對這種普遍規律的認識,才可以推導出對各種特殊事物的先驗性的認識。所以老子這種反感覺論的認識論,實質乃是中國古代哲學中一種尚處在萌芽形態的理性主義。


新無所恃


這個問題經常會在悟空問答裡見到,僅本人所做回答不下三次。不想重複以前的答案,今天換個全新的角度,跟您交流一下本人的看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一回事。

我們還原一下當年老子出關被尹喜攔下時的場景。幫助我們理解老子的思想。老子要出關西行,關令尹喜攔下了他:“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開篇即是“道可道”(原本並非如此,將道可道排在第一章,緣於漢代河上公)。

尹喜問:先生所言“道可道,名可名”作何解釋啊?

老子回道:我將要闡述的道,不是你們常說的道。你們所說的道,有形有狀,可以表達清楚,可以描述準確,因此我說“道可道”。而我將要闡述的道無相無形,是個抽象的道,因此沒法說明白,所以我說你們說的道,不是我要表達的那個永恆的道。

名可名,跟道可道意思相同。就是說,你們說的道,因為形有狀,是個具象的存在,所以可以給它起個名字,概括它的性狀特徵及其用途,比如你腳下的道,你一說“道”這個名稱,但凡見過|、走過道的人,就會聯想到你要說的這條道。

但是我要說的這個“道”,恍恍惚惚,寂兮廖兮,看不見摸不著,不是一個具象的存在,沒法給它起個準確的名字,來概括它的屬性,所以這個“道”的名也不是你們所說的名稱。

尹喜又問道:既然您說您要講的“道”不是我們所說的道,因此不能命名,您為何稱之為“道”呢?這不是也有名稱了嗎?

老子回答說:這個問題你會在後邊的章節得到答案。我在那裡會告訴你,在天地萬物萌生之前,就有一個渾然的物質存在了,它空闊無邊無窮無盡,無始無終,佈滿虛空以及萬物,它是一個獨立的永恆存在,不依賴於任何外來力量,始終保持自己的本性,循環往復地運行永不停息,天地萬物,包括我們人類,就是從它那裡演化出來的。我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只是勉強給它起個名字,方面論述而已。

如此存在的一個東西,你能說清楚嗎?

尹喜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怪不得先生您說,我們說的道,不是您要說的那個永恆的“道”呢?

親愛的朋友,您明白了嗎?


問道黃老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比如說我發現了一個蘋果,我不知道它是什麼,我說他是從樹上摘的是紅的圓的,吃起來是脆的甜的等等等等,不管我跟人家怎麼詮釋這個蘋果,我都道不盡這個蘋果。然後我給他命名叫它蘋果,apple等等等等,這些名字也道不盡他的始末。

而每個人接受能努力不一樣,悟性不同。有的人聽了我的解釋後真正的發現了這個蘋果,有的人聽起來覺得好像有那麼個蘋果將信將疑,有的人聽起來感覺我說的荒謬不置可否。

道可道,非常道。關於道字,我在道德經的經文裡查了一下,一共出現了76次。這裡出現的次數只是參考,因為道德經的版本不同可能會有誤差。關於道字,道德經裡有這樣的一句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注意這裡的,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可以說這是道字在道德經裡的一個解釋。在這裡,把道字解釋為名。

如果道字在道德經裡出現了76次,是不是每次都都可以解釋為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這個我猜測,顯然是不可以的。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例如,道德經裡有這樣的描述,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這裡有三個道字。我個人的理解,這三個道字意思應該是不一樣的。具體什麼含義?這裡三個道字,每個道字具體什麼含義,這個可以繼續在道德經裡尋找答案。因為我個人沒有認真研究過,所以不好說具體的含義。而且,我猜測。

道德經裡的這句話,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這裡的三個道字,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認為的正確的理解。也就說,這三個字每個人的理解都可以是不同的。而且,我還猜測,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讀到這三個道字,對其理解的意思也會發生變化。

道可道,非常道。最後說這三個字。我個人的理解,因人而異,每個人都不同。因時空地點而異,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會有不同的理解。什麼意思呢?道可道,非常道。這六個字在變化,讀這六個字的人也在變化。

舉個例子。現在2019年,張三讀,道可道,非常道。有某種理解。到了2020年,張三再來讀,道可道,非常道。會不會有不同的理解呢?一切皆有可能。

道可道,非常道。這六個字會產生變化,讀這六個字的讀者也會變化。結果,字與讀者,彼此交流,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變化。一切皆有可能,不會有統一的答案。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理解。

三種理解哪種更正確或更接近原著的思想?關於這句話,我認為原著沒有思想。這當然也是我個人的理解。我認為原著就象一個空碗,讀者的思想,每個讀者自己的思想都可以輕易的輕鬆的放到這個空碗裡。

所以,每個讀者閱讀道德經,都應該從道德經讀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要追求原著,不要追求其他人的註解。所以,道德經裡有這樣的一句話,絕聖棄智。我的理解,這句話就是說要讀者從道德經找自己的東西,要找自己的路。





羅老玖


“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李冉道德經的開篇語。老子說的“道”,與我們講的“規律”近似。它的本義是:可以用言語表達的規律,就不是我們所說的,具有永久約束力的規律。老子認為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有其發生、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這些規律,就具體的亊物而言,是可以歸納起來用語言表達的。但是,在這些具體的,可以言表的規律之外,還有一個左右整個世界(宇宙)發展變化的法則。這個法則,是我們用語言不能完整、準確地表達的。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探索它,讓我們的認知不斷地接近於它。

“道可道,非常道”,體現了老子認識到世界萬事萬物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睿智,是世界最早的哲理名言。





許文華


《道德經》開篇第一章,老子即提出了“道”之存在,以及它的無形、無名、玄妙。老子認為,是“道”使宇宙萬物“無”中生“有”,化生有名之萬物。所以,“道”為“眾妙之門”。他的這種思想,體現了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

“道”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它存在於天地萬物形成之前的“無”中,又主宰並化生天地萬物。這個“道”,實際上就是對天地萬物的規律性認識,即自然大道。

“道”是規律,是真理,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所以我們只有遵循,不能違背,否則,就是背道而馳,必然走向滅亡。


竹塢聽語


道可道: 道可以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人說道是不可言說的那是他沒悟道,要麼就是他不想告訴你。

非常道:這兩句話是對求道修行的人說的。老子對求弟子說: 道可以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不是平常人理解的道,用人心理解的道還是人的意思。後面的幾句開始概括: 無名天地之始(無生有),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經。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陰陽二氣匯聚一堂。

三界五行眾生迷茫,

人間煉獄蝰蛇堂皇。

人面獸心自取滅亡,

逢場作戲苦海沉妄。

白天黑夜夫妻同房,

花言巧語魑魅魍魎。

中華神族萬世流長,

覺醒之時世界瘋狂。

兒女情長幽苦心腸,

爾等駐世道濟無常。

覺者無慧財源不進,

財源不進覺非真覺。



博古易鑑今


《老子》開篇即說:“道可道,非常道。”後人在詮釋這句話時,產生了歧義。在北宋以前,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詮釋:

(1)道若可以言說,就不是永恆常在之道。

持此種觀點的人為《老子》注家的主流。從戰國末期的韓非,到西漢嚴遵、東漢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陸希聲等人,都主張道不可言說,主要是為了體現美感。

(2)道可以言說,但不是人間常俗之道。

唐代李榮說:“道者,虛極之理......以理可名,.稱之可道,故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非常道者,非是人間常俗之道也。人間常俗之道,貴之以禮義,尚之以浮華,喪身以成名,忘己以詢利,失道後德,此教方行。今既去仁義之華,取道德之實,息澆薄之行,歸淳厚之源,反彼恆情,故曰非常道也。”李榮把“常道“解釋為“常俗之道”,認為老子之道不是常俗之道(儒家)。司馬光的詮釋接近第二種觀點。司馬光說:‘耳世俗之談道者,皆日道體微妙,不可名言。老子以為不然之所謂道者曰道亦可言道耳,然非常人之所謂道也。......常人之所謂道,凝滯於物。”司馬光跟李榮一樣,都主張道可以言說,都不從本體的意義上診釋“常道”。這是他們的一致之處,也是他們跟絕大多數《老子》診釋者不同的地方。但他們二人對“常道”的具體解釋,一個指人間常俗之道,一個指常人所謂的道。雖然二者的字面意義相差無幾,但實際內涵則大不一樣。李榮作為一個道士,他所說的“常俗之道”,從其解說來看,顯然是指儒家的仁義禮教。’而司馬光作為一個正統的儒家學者,他不可能認同道士李榮的觀點。他對老子之道與常人之道的區分,是從認識水平來說的。他批評平常人所謂的道“凝滯於物”,是說平常人的·認識侷限於具體事物,只能認識表現具體事物中的“道”,而不能超越具體事物,認識道休之大全。

(3)道可以言說,但道非恆常不變之道。

唐玄宗說:“道者,虛極妙本之強名也,訓通,訓徑。首一字標宗也。可道者,言此妙本通生萬物,是萬物之由徑,可稱為道,故云可道。非常道者,妙本生化,用無定方,強為之名,不可遍舉,故或大或逝,或遠或返,是不常於一道也,故云非常道。”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釋為“不是常而無不變之道”,認為老子之道是變化無常的


大昱竹


“道可道,非常道”源自《道德經》,闡述的是老子對於宇宙和自然規律的認識,老子是道家學說的鼻祖,創造並建立了以“道”命名的一套系統的哲學思想。“道”是老子學說的核心範疇。

道可道:第一個“道”是老子學說的核心,是主語名詞。第二個“道”是動詞,是說或稱呼的意思。

非常道:“非”即“不是”,“常”即“永恆”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道”,不是永恆的“道”。

這個“道”是萬物起始的本源,是一種形而上的永恆存在,可感而不可見,無形無像但又實實在在的存在。它產生了宇宙萬物,決定了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但它本身卻是永恆不變的。這個意義上有點類似於西方的“上帝”。



菩提夜雨


“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道德經》中第一章的第一句,開門見山直接道出《道德經》的核心要義——“道”。為了更好的理解和解讀這句話,筆者從以下幾個觀點分析:

一、直擊字面意思,“道”的不可言說

關於這句話,目前比較沒有爭議的翻譯是:“可以直接表達的道,不是真正的道”,或“可以說的出口的道,不是真正的道”。意思就是,“道”是不可言說的,是不支持(不允許)被下定義的。就像“美”

一樣,一直以來總有一些學者孜孜不倦的給“美”下定義,但“美”的定義是千差萬別的、包羅萬象的,幾乎不可能存在一個準確的定義。“道”亦是如此。

二、“道”的包羅萬象涵蓋宇宙人生奧義

“道”在《道德經》中的解讀中,是宇宙人生的起源和無限延伸,從混沌之初到宇宙終結,“道”自始至終都是第一奧義,“道”存在於世間的方方面面,萬事萬物的起源、發展、終結都要遵循“道”的規律,這樣一個橫亙於宇宙萬物中間的義理自然不可言說,非同一般。

三、不能排除立學之初“故弄玄虛”的懷疑,但更不能否定“道”的存在價值

自古以來,在缺乏科學理論支持的情況下,一個學派或者宗教團體的建立,都免不了“故弄玄虛”的宣傳作用。“玄而又玄”的“道”自然不能免俗。“道”的出現,為我國古代社會探尋和解釋一些自然規律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道”更是直接促成了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其中的“大同社會”更是被全世界共同追求。

結論:總體來說,“道”的提出是我國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貢獻,其中的樸素辯證法對後世哲學的發展影響至深。“道可道,非常道”正是對“道”的最佳定義。





不鼓掌的人


“道可道”:終極的真理的確是可以表達出來,“非常道”:但是它不同於普通人群中對它的瞭解。因為如果你一但說出來成了語言和文字,就是一種理論,終極真理的理論,這個理論一定是全息理論,理論本身就是有生命的,文字本身就有文心。

文心也是人心,而且是人的真心,至誠之心。

為什麼這樣說呢?“名可名,非常名”:雖然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它,但是這個表達的人一定是懂得這個終極真理的,從而他所表達的語言和文字一定有文心,不要看作尋常。

要學習這樣的文字,只有以心印心,平常的理論嚴格的說都是戲論,為什麼?因為都是話趕話,都是用某一個道理去說另一個道理,永遠沒有盡頭,不能當下承擔,看似氣勢磅礴,滔滔不絕,其實是一不成一切都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