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遠去的匈奴丨匈奴人消失了嗎?

匈奴,是什麼意思呢?


遠去的匈奴丨匈奴人消失了嗎?

很顯然,這是古代華夏族對匈奴的一種稱謂。

上古時期,匈奴最早活動於今內蒙古河套及大青山地區一帶,他們過著典型的遊牧生活,全民皆兵善於騎兵襲擊,遇到旱年,常常南下打劫中原民族。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中原人民把這些沒有開化的糊塗蛋稱為“葷粥”,黃帝經過戰爭把他們驅趕到了荒涼的草原地帶。所以,商朝時據其居住地情況稱其為“鬼方”。

西周時,史學家根據其臉長的面相特徵稱其為“獫狁”。周宣王再次把南下的“獫狁”驅逐到遠方,改稱其為“戎狄”,這一稱呼一直延續到春秋時期。戰國時,隨著“戎狄”部落的發展和強大,他們南下的規模愈來愈大,對中原農業文明的傷害也越來越大,就像咬人的惡狗一樣,因此得了一個“匈奴”的稱號。秦漢時期,面對西北方向遊牧民族的不時襲擾以及燒殺搶掠胡作非為不守規矩的行為,中原民族對其冠以“胡人”的稱號。

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鋒持續了兩千多年,互有勝負。一方面我們看到,漢族的城牆越築越厚,越築越長;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匈奴的戰馬越來越快,戰法越來越多。但是,漢族最終靠著豐沃的土地和強大的政權力量,驅逐和融合了匈奴。

匈奴,消失了嗎?也許漢族某個人的血液裡就住著匈奴人的血統。

也許,今天的土耳其、匈牙利就與西去的匈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就是文明的演化過程,匈奴人靠著打劫過日子的生活方式被無情地拋進了歷史的垃圾桶裡,清理掉了。


遠去的匈奴丨匈奴人消失了嗎?


漫長的融合過程

從秦到漢,漢族與匈奴在戰爭與和平中來回搖擺,有時激戰,有時和親,有時和平。

從公元前214年開始,大將蒙恬率領79萬軍民開始把秦、趙、燕的古長城連接起來形成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直到秦國滅亡,匈奴騎兵再也不敢南下而牧馬。

公元前200年初冬,劉邦率領32萬步兵迎擊已經佔領大同、朔州、太原的匈奴。隨著在太原的兩戰兩勝,劉邦犯了冒進的錯誤,親隨先頭騎兵部隊來到大同以東的白登山。結果被匈奴冒頓單于40萬大軍重重包圍,情急之下,陳平獻計用珠寶暗結冒頓的閼氏,用她吹枕邊風網開一面。這樣,劉邦才趁大霧逃脫。

此戰後,劉邦採納了婁敬的“和親”政策,把魯元公主嫁給了冒頓單于。

60年後,漢武帝時,大將李廣、衛青、霍去病迎來了一撥一撥的勝利,然後是蘇武、張騫、班超等外交家的出使和謀求和平。

王莽“新”朝時,把匈奴所在地域分成15個單于。匈奴南下犯邊時,草原發生了大規模的旱蝗,烏桓趁機進攻匈奴,匈奴主力被迫北遷數千裡。南方的8個匈奴部落成立了南匈奴國。東漢光武帝劉秀時,南匈奴向漢稱臣內遷至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同時,東漢移民邊境,開始了雜居融合。

東漢末年,曹操軟禁了匈奴的合法單于呼延廚,把南匈奴分為5部,安置在陝、晉、翼以北的邊境地帶,臨汾、隰縣、祁縣、文水、忻縣等地都有匈奴兵駐紮,開始了慢慢地漢化過程。


遠去的匈奴丨匈奴人消失了嗎?


匈奴的中原王朝

西晉時,八王之亂長達16年,中原人口由156年的5600萬銳減到306年的不足1600萬。304年,晉惠帝永安元年,已經半漢化的南匈奴人劉淵建立起第一個異族中原王朝——北漢。他先在山西離石稱漢王,尊蜀漢劉禪為孝懷皇帝,打起了光復漢朝的旗幟。308年遷都平陽,國號漢,歷史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劉淵的義子劉曜(匈奴人)救駕途中聽說北漢皇帝劉璨被殺,便在部下的擁戴下建立趙國(劉曜曾封中山王,古代叫趙),史稱前趙。劉曜封大將石勒(羯人)為趙公,石勒建立了後趙。後來,石勒打敗劉曜,前趙滅亡。

在北漢和前趙衰亡之後,南匈奴的一個分支稽胡輾轉來到晉、陝北部山谷安定下來。隋朝建立後,他們被隋文帝派去修長城,安然接受了。隋煬帝的橫徵暴斂,終於激起了山西離石胡人的反抗。唐朝時,李淵封稽胡首為嵐州總管。可是,被隋唐替代的鮮卑王國消失後,在強者為王的時代,又激起了不安分的匈奴血統,他們常常騷擾唐朝內地。621年,李淵終於命太子李建成率10萬大軍前來進剿。

結果可想而知,南匈奴的最後一支在唐朝消失了。剩下的已經只是漢化或混血的匈奴人了,誰也分不清誰了。

從人文的角度來講,每次戰爭都意味著痛苦,但是正如老子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據史學家黃仁宇所言,他認為“15英寸等雨線與長城走向基本一致”。這個15英寸等雨線就是地理課本上所講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它沿著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地斯山將中國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華夏族由於世代居住在季風區內,這裡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他們過著“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農耕生活。而在非季風區的匈奴,由於地理環境原因,天生就善於打劫,他們把搶劫得到戰利品作為最大的精神寄託,兩種文明的衝突不可調和,這就是上天的安排。而華夏民族就不同了,他們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四季都在辛勤勞作,卻往往因為一場遊牧民族的掠奪戰爭而把一年甚至多年的家園化為烏有,這是極度的痛苦。所以才有了萬里長城的修建,也才有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悲劇。但是,內遷後的南匈奴人歷經漢、三國、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隋唐這一漫長的民族融合期,都沒有改掉善斗的性格,最終在唐朝成建制的被消滅掉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悲哀。

北匈奴去哪兒了呢?

91年,東漢大破北匈奴;93年,剩餘的10萬部眾被鮮卑合併;匈奴人統治蒙古草原幾個世紀的歷史宣告結束。從此,北匈奴人在亞歐大草原開始了長達400年的西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