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封神演義》中,十二金仙之一的黃龍真人為啥住在麻姑洞?

囿山綠城


大家知道,在闡教元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中,有一人明顯是不夠格的,那就是黃龍真人。他原本是大禹時期的一條黃龍,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封為黃龍真人,並跟隨元始天尊修道。不過有一點很奇怪,闡教收徒奉行精英路線,一般不收異類,而黃龍真人的出身與這一標準明顯不符。



此外,黃龍真人的實力成渣,與十二金仙的名頭完全不匹配,在封神大戰中,他屢敗屢戰,號稱是四無道人,無法力、無弟子、還毫無頭腦,從無勝績,每戰必敗。不但如此,黃龍真人品行也一般,他愛出頭愛說話,由於實力不濟經常出醜,就連師侄們也瞧不起他。

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黃龍真人竟一點也不自卑,相反還自信滿滿,每次打戰衝在前頭,被人吊打,被人羞辱,他一點也不生氣。而最關鍵的是,他如此窩囊,十二金仙的同僚們都和他很友好,特別是和玉鼎真人關係不一般,每次到場都要問一下:玉鼎來了沒有?


而且,原著中有一個情節,不但說明師兄弟們特別關愛黃龍真人,就是師父元始天尊也偏愛黃龍真人。萬仙陣大戰時,黃龍真人自告奮勇第一個挑戰截教,結果只一合,馬遂祭起金箍,把黃龍真人的頭箍住了。真人頭疼不可忍,眾仙急救真人,大家回蘆篷上來。真人急忙除金箍,除又除不掉,只箍得三昧真火從眼中冒出;大家鬧在一處。

這裡的"眾仙急救"、"大家鬧在一處"都表明大家對黃龍真人的關心。而正在大家沒有辦法的時候,師父元始天尊急急趕來,曰:“黃龍真人有金箍之厄。”忙叫:“過來。”黃龍真人走至面前;元始用手一指,金箍隨脫。


大家看到沒有?元始天尊趕過來第一句話就說黃龍真人有難,這裡還用了一個"忙"字,充分說明元始天尊對這位徒弟的牽掛。他沒有責怪黃龍真人的自不量力,也沒有責怪黃龍真人的無能,相反,黃龍真人受苦,他這位聖人居然也有"慌忙"的時候。

那麼,這黃龍真人究竟有何特長,能讓大家對他如此偏愛? 秘密其實就藏在黃龍真人的住處裡。



黃龍真人的住處就在二仙山的麻姑洞。那麼,二仙山是什麼地方?二仙又指哪兩位神仙?翻閱典籍,小編髮現,這"二仙山"就是現在安徽金寨縣的懸劍山,傳說是黃龍真人、麻姑道人在此潛心修身,得道成仙之處,有麻姑洞為證,故原叫“二仙山”,後清人陳伯卿在此起義,掛寶劍於懸崖,就改名懸劍山。

因此,這"二仙"就是黃龍真人自己以及麻姑道人。

說起麻姑,那可真是鼎鼎大名,她是中國神話中有名的女壽仙,據《神仙傳》記載,麻姑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壽。又流傳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於絳珠河邊以靈芝釀酒祝壽的故事。過去中國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名麻姑獻壽。

說的這裡,大家算是看明白了吧!麻姑其實就是女壽星,她修的是長生大道,而黃龍真人與她齊名也在二仙山修煉,而且還住在麻姑洞裡,看來二人的關係不一般。而最主要的,是我們終於明白黃龍真人的作戰實力為何如此不濟,因為他主修長生之道,而非與人打鬥之術,而長生不老又為多數神仙所向往,所以他的師兄弟們,包括他的師父元始天尊,自然都高看他一眼。


囿山綠城


黃龍真人住在麻姑洞,麻姑洞在二仙山。二仙是誰?黃龍真人和麻姑。難道二人有什麼不得不說的故事?我實在很好奇。就想一探究竟。

黃龍真人的往事。

黃龍真人在武王伐紂時就被廢了千年道行,削了頂上三花。各史學名宿考證,西周建國於公元前1046年,不由人不信。夏朝建國公元前2070。之前是大禹治水的13年。大禹治水成功,阿啟就覺得老爸出力太多,不建個國都對不起他老人家。這時候,黃龍真人還是條黃龍。參考下臨時工轉正的程序,黃龍修煉成人,才可以計算工齡,啊……是道行。參考四川黃龍寺關於黃龍幫助大禹治水的資料,你會發現,黃龍是個知善惡、明是非的真龍,估計是因為黃龍大戰黑風妖,揹負大禹所乘木船平安脫險,幫助大禹治水有功,所以昊天大帝,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同意他轉正,從龍變成人。元始天尊做個順水人情,收為十二金仙。互相增了一下光。

麻姑的故事。

麻姑是位神仙姐姐。最近一次降世臨凡是在東漢,十八、九歲,自稱見過東海三次變成桑田。是王方平給請來的,王方平說上一次見面還是五百年前,按時間推算,應該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如果麻姑說的滄海桑田屬實,那就是史前文明瞭。不過她說是曾為西王母獻壽,而龍吉公主是西王母的女兒,所以可以推定,她們應該是同一時代的人。所以,有一個大膽的推測,麻姑見過黃龍真人。

黃龍真人和麻姑的故事。

黃龍真人修行在二仙山,麻姑修行在姑餘山。姑餘山在山東,二仙山在河北,在安徽,就是不在山東。安徽二仙山的鄉親說,麻姑就是在這兒修煉成仙的。山上的麻姑洞可以作證,而且黃龍真人也是在這得道成仙的。莫非山東是孃家?

嚴謹結論。

所以,似乎是這麼回事兒。黃龍在四川岷江幫著大禹轉危為安,立下一功,昊天大帝讓他成了人,元始天尊收為弟子。他自己在安徽六安找了個山洞修煉,由於在西王母的壽宴上見過一面,覺得投緣。所以兩位決定就伴兒修行。黃龍真人有點犯懶,所以,麻姑就經常地到六安修行,分享修行經驗。由於老是飛來飛去,為當地鄉親熟識,以為麻姑就在這修行。所以就把這叫做二仙山,可能有鄉親去麻姑修行處做過客,認識麻姑的住所。麻姑成仙后,特意回家準備了麻姑洞的牌子,釘在了洞口。弄得黃龍真人跟寄居的客人似的。

南京離六安不算遠,估計《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也瞭解這件事,就如實記錄了黃龍真人的居住地。

多麼嚴謹細緻的求證過程,你就信了吧。反正我信了。


月淡風青


四川有個黃龍寺,那裡供奉的神仙就是黃龍真人。充滿神奇色彩的黃龍洞更為引人入勝,傳說此洞是黃龍化身黃龍真人修煉成道之所。黃龍寺記載是這樣記載他的出身的:

"在古時洪水潮天,大地為一片江洋。大禹王為治水沿岷江向上,察視江源,來在汶川縣的漩口、映秀之間的江岸,早有九條神龍,合計投奔大禹王;求其封位,助禹治水。這九龍見禹王察視江源,正是好機會,就約同去拜見他。在相遇的地方,九龍臥地叩頭朝拜。大禹王突然見九根大蟲在前進道上攔阻,一時驚恐,喊出聲"蛇!蛇!蛇!"為首一龍被謫稱為蟲類,一氣便臥地而死,調頭各奔而去,黃龍當時就在臥龍身後,它受驚回跑,一直沿岷江跑到源頭,騰飛在雪寶鼎之上空,畜意發起怒火,對大禹進行報復。

大禹王見九龍死逃而去,繼續察視江源,不一日來到了茂州地方,江面突然捲起黑浪惡風,欲將大禹所乘木舟掀翻,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然從江面飛來金光四射的黃龍,與黑風惡浪展開一場殊死搏鬥,黃龍終於獲勝,揹負著大禹所乘木舟,溯江而上,助禹王察得了岷江之源。

原來是黃龍正要報復大禹,忽見茂州地方江中黑風妖意害禹王,黃龍想到大禹訝龍為蛇謫封了他們龍族,但他為民治水不辭艱辛,認為功大於過,於是他變報仇為報恩,從而戰退黑風妖,助禹治水。

後來,大禹治水成功,向天地禱告,贊黃龍助他治水有功,求封為天龍。黃龍謝封,不願昇天,他留戀這岷山源頭,躲藏進原始森林中去了。後來人們修廟紀念,故得名黃龍寺。這裡人們至今歌頌他不記私仇,顧大局,為民造福的美德。"


讀書是福


很正常啊,闡教十二金仙中的黃龍真人,住在麻姑洞,那就是人家的修煉道場啊。人不住在那裡,住哪兒呢。

但為何,黃龍真人的道場,反而叫麻姑洞呢,因為,黃龍真人的仙侶,比他有名。麻姑道人是黃龍真人的仙侶,是著名的女壽星,而男壽星,就是黃龍真人的大師兄南極仙翁了。

黃龍真人,戰鬥實力,真的渣的不能再提了,恐怕都比不上很多闡教的二代弟子。

可是,為何眾師兄弟,甚至師傅元始天尊,都特別尊敬他們呢。很簡單,因為人家黃龍真人和麻姑,修的是長生大道,長生而不老。

就連三清,聽到師父鴻鈞道人,給三顆藥丸,說是長生之物,也趕緊吃了。當然,也有另外一個作用,如果誰敢想著找對方算賬,這藥丸立刻炸開在腹中,一生修為盡廢。

可想而知,在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神話中,長生不老,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所以,黃龍真人,備受重視。


董江波


黃龍真人在未成道行之前受麻姑指引成為玄仙 ,後來成了聖 佔了麻姑洞 ,也就賴著不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