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封神演义》中,十二金仙之一的黄龙真人为啥住在麻姑洞?

囿山绿城


大家知道,在阐教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中,有一人明显是不够格的,那就是黄龙真人。他原本是大禹时期的一条黄龙,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为黄龙真人,并跟随元始天尊修道。不过有一点很奇怪,阐教收徒奉行精英路线,一般不收异类,而黄龙真人的出身与这一标准明显不符。



此外,黄龙真人的实力成渣,与十二金仙的名头完全不匹配,在封神大战中,他屡败屡战,号称是四无道人,无法力、无弟子、还毫无头脑,从无胜绩,每战必败。不但如此,黄龙真人品行也一般,他爱出头爱说话,由于实力不济经常出丑,就连师侄们也瞧不起他。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黄龙真人竟一点也不自卑,相反还自信满满,每次打战冲在前头,被人吊打,被人羞辱,他一点也不生气。而最关键的是,他如此窝囊,十二金仙的同僚们都和他很友好,特别是和玉鼎真人关系不一般,每次到场都要问一下:玉鼎来了没有?


而且,原著中有一个情节,不但说明师兄弟们特别关爱黄龙真人,就是师父元始天尊也偏爱黄龙真人。万仙阵大战时,黄龙真人自告奋勇第一个挑战截教,结果只一合,马遂祭起金箍,把黄龙真人的头箍住了。真人头疼不可忍,众仙急救真人,大家回芦篷上来。真人急忙除金箍,除又除不掉,只箍得三昧真火从眼中冒出;大家闹在一处。

这里的"众仙急救"、"大家闹在一处"都表明大家对黄龙真人的关心。而正在大家没有办法的时候,师父元始天尊急急赶来,曰:“黄龙真人有金箍之厄。”忙叫:“过来。”黄龙真人走至面前;元始用手一指,金箍随脱。


大家看到没有?元始天尊赶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黄龙真人有难,这里还用了一个"忙"字,充分说明元始天尊对这位徒弟的牵挂。他没有责怪黄龙真人的自不量力,也没有责怪黄龙真人的无能,相反,黄龙真人受苦,他这位圣人居然也有"慌忙"的时候。

那么,这黄龙真人究竟有何特长,能让大家对他如此偏爱? 秘密其实就藏在黄龙真人的住处里。



黄龙真人的住处就在二仙山的麻姑洞。那么,二仙山是什么地方?二仙又指哪两位神仙?翻阅典籍,小编发现,这"二仙山"就是现在安徽金寨县的悬剑山,传说是黄龙真人、麻姑道人在此潜心修身,得道成仙之处,有麻姑洞为证,故原叫“二仙山”,后清人陈伯卿在此起义,挂宝剑于悬崖,就改名悬剑山。

因此,这"二仙"就是黄龙真人自己以及麻姑道人。

说起麻姑,那可真是鼎鼎大名,她是中国神话中有名的女寿仙,据《神仙传》记载,麻姑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中国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说的这里,大家算是看明白了吧!麻姑其实就是女寿星,她修的是长生大道,而黄龙真人与她齐名也在二仙山修炼,而且还住在麻姑洞里,看来二人的关系不一般。而最主要的,是我们终于明白黄龙真人的作战实力为何如此不济,因为他主修长生之道,而非与人打斗之术,而长生不老又为多数神仙所向往,所以他的师兄弟们,包括他的师父元始天尊,自然都高看他一眼。


囿山绿城


黄龙真人住在麻姑洞,麻姑洞在二仙山。二仙是谁?黄龙真人和麻姑。难道二人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我实在很好奇。就想一探究竟。

黄龙真人的往事。

黄龙真人在武王伐纣时就被废了千年道行,削了顶上三花。各史学名宿考证,西周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不由人不信。夏朝建国公元前2070。之前是大禹治水的13年。大禹治水成功,阿启就觉得老爸出力太多,不建个国都对不起他老人家。这时候,黄龙真人还是条黄龙。参考下临时工转正的程序,黄龙修炼成人,才可以计算工龄,啊……是道行。参考四川黄龙寺关于黄龙帮助大禹治水的资料,你会发现,黄龙是个知善恶、明是非的真龙,估计是因为黄龙大战黑风妖,背负大禹所乘木船平安脱险,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所以昊天大帝,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同意他转正,从龙变成人。元始天尊做个顺水人情,收为十二金仙。互相增了一下光。

麻姑的故事。

麻姑是位神仙姐姐。最近一次降世临凡是在东汉,十八、九岁,自称见过东海三次变成桑田。是王方平给请来的,王方平说上一次见面还是五百年前,按时间推算,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如果麻姑说的沧海桑田属实,那就是史前文明了。不过她说是曾为西王母献寿,而龙吉公主是西王母的女儿,所以可以推定,她们应该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有一个大胆的推测,麻姑见过黄龙真人。

黄龙真人和麻姑的故事。

黄龙真人修行在二仙山,麻姑修行在姑馀山。姑馀山在山东,二仙山在河北,在安徽,就是不在山东。安徽二仙山的乡亲说,麻姑就是在这儿修炼成仙的。山上的麻姑洞可以作证,而且黄龙真人也是在这得道成仙的。莫非山东是娘家?

严谨结论。

所以,似乎是这么回事儿。黄龙在四川岷江帮着大禹转危为安,立下一功,昊天大帝让他成了人,元始天尊收为弟子。他自己在安徽六安找了个山洞修炼,由于在西王母的寿宴上见过一面,觉得投缘。所以两位决定就伴儿修行。黄龙真人有点犯懒,所以,麻姑就经常地到六安修行,分享修行经验。由于老是飞来飞去,为当地乡亲熟识,以为麻姑就在这修行。所以就把这叫做二仙山,可能有乡亲去麻姑修行处做过客,认识麻姑的住所。麻姑成仙后,特意回家准备了麻姑洞的牌子,钉在了洞口。弄得黄龙真人跟寄居的客人似的。

南京离六安不算远,估计《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也了解这件事,就如实记录了黄龙真人的居住地。

多么严谨细致的求证过程,你就信了吧。反正我信了。


月淡风青


四川有个黄龙寺,那里供奉的神仙就是黄龙真人。充满神奇色彩的黄龙洞更为引人入胜,传说此洞是黄龙化身黄龙真人修炼成道之所。黄龙寺记载是这样记载他的出身的:

"在古时洪水潮天,大地为一片江洋。大禹王为治水沿岷江向上,察视江源,来在汶川县的漩口、映秀之间的江岸,早有九条神龙,合计投奔大禹王;求其封位,助禹治水。这九龙见禹王察视江源,正是好机会,就约同去拜见他。在相遇的地方,九龙卧地叩头朝拜。大禹王突然见九根大虫在前进道上拦阻,一时惊恐,喊出声"蛇!蛇!蛇!"为首一龙被谪称为虫类,一气便卧地而死,调头各奔而去,黄龙当时就在卧龙身后,它受惊回跑,一直沿岷江跑到源头,腾飞在雪宝鼎之上空,畜意发起怒火,对大禹进行报复。

大禹王见九龙死逃而去,继续察视江源,不一日来到了茂州地方,江面突然卷起黑浪恶风,欲将大禹所乘木舟掀翻,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从江面飞来金光四射的黄龙,与黑风恶浪展开一场殊死搏斗,黄龙终于获胜,背负着大禹所乘木舟,溯江而上,助禹王察得了岷江之源。

原来是黄龙正要报复大禹,忽见茂州地方江中黑风妖意害禹王,黄龙想到大禹讶龙为蛇谪封了他们龙族,但他为民治水不辞艰辛,认为功大于过,于是他变报仇为报恩,从而战退黑风妖,助禹治水。

后来,大禹治水成功,向天地祷告,赞黄龙助他治水有功,求封为天龙。黄龙谢封,不愿升天,他留恋这岷山源头,躲藏进原始森林中去了。后来人们修庙纪念,故得名黄龙寺。这里人们至今歌颂他不记私仇,顾大局,为民造福的美德。"


读书是福


很正常啊,阐教十二金仙中的黄龙真人,住在麻姑洞,那就是人家的修炼道场啊。人不住在那里,住哪儿呢。

但为何,黄龙真人的道场,反而叫麻姑洞呢,因为,黄龙真人的仙侣,比他有名。麻姑道人是黄龙真人的仙侣,是著名的女寿星,而男寿星,就是黄龙真人的大师兄南极仙翁了。

黄龙真人,战斗实力,真的渣的不能再提了,恐怕都比不上很多阐教的二代弟子。

可是,为何众师兄弟,甚至师傅元始天尊,都特别尊敬他们呢。很简单,因为人家黄龙真人和麻姑,修的是长生大道,长生而不老。

就连三清,听到师父鸿钧道人,给三颗药丸,说是长生之物,也赶紧吃了。当然,也有另外一个作用,如果谁敢想着找对方算账,这药丸立刻炸开在腹中,一生修为尽废。

可想而知,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神话中,长生不老,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所以,黄龙真人,备受重视。


董江波


黄龙真人在未成道行之前受麻姑指引成为玄仙 ,后来成了圣 占了麻姑洞 ,也就赖着不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