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明朝是如何丟掉哈密衛的?

用戶4675273686


一、哈密衛的建立過程:太祖壓服,太宗設衛

朱元璋時期:為了維護與中亞地區乃至西方諸地的陸路貿易通道,繼續保持中原王朝對西域諸地的統治,朱元璋即位不久,便開始了對西域蒙古察合臺後裔的征討。征討哈密之前,明朝先後在哈密以東的撒裡畏兀兒居地建立赤斤蒙古、安定、曲先、阿端、罕東、罕東左,沙州等7個衛所,為進軍哈密諸地掃清了道路。

公元1391年,明太祖令左軍都督金事劉真、宋晟率兵征伐之。劉真等人由涼州西出哈密之境,乘夜直抵城下,四面圍之。黎明,兀納失裡驅馬三百餘匹,突圍而出。此次出擊使兀納失裡極為驚恐,次年遣使貢馬騾請罪。自此以後,兩地關係愈益親密。

朱棣時期:公元1403年,明太祖之子朱棣以“靖難”為名奪得皇位。朱棣即位之初,即想“威制萬方,遣使四出招徠。”而對待哈密,亦一改其父以往謹慎小心,閉關自守的作法,專遣使臣主動前往哈密等西域各地,“且許以馬入中國市易”。

隨著兩地經濟貿易交往的頻繁,雙方關係不斷加深,永樂二年(1404年)六月,當時的哈密王安克帖木兒遣使來朝,上表請求賜爵。朱棣允許:“前代王爵不足論,今但取其能,歸心朝廷而封之,使守其地,綏撫其民,可也!遂封為忠順王。”忠順王的封賜,說明此時的哈密實際上已經從屬於明朝統治之下。

公元1406年,哈密正式設衛。同年,忠順王安克帖木兒被瓦刺逸北可汗兜力赤毒死。次年,明朝以安克帖木兒的侄子脫脫為忠順王。永樂四年(1406)三月,明朝立哈密衛,以其頭目馬哈麻及眾人為指揮、千、百戶、鎮撫等,以漢人周安為忠順王長史,以輔脫脫。同年冬,又授頭目十九人為都指揮等官。自此哈密正式成為在明朝直接轄管下的一個衛。

二、哈密衛只是羈縻統治的延續,為後來丟失埋下伏筆

哈密衛建立之後,明朝的西北邊境變得鞏固、安定;哈密地區的社會經濟也有所發展,明朝與西域、中亞各地的貿易往來更為穩定、頻繁。

與內地諸地方政權不同,哈密衛的組織結構具有極大的自主權。明朝對哈密衛採取了羈縻統治政策,不收取哈密衛的賦稅,忠順王家族是哈密衛的最高軍政首領,哈密衛的官員大多數由本地諸族酋長擔任,臣民犯法,一般也由哈密本地人處理。最關鍵一點是,哈密衛沒有明朝的軍隊駐紮,也為將來失去哈密衛埋下了伏筆。

三、哈密衛“四立四失”的過程

十五世紀中葉,土魯番的興起,是明代新疆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土魯番的統治者也密力火者與哈密忠順王家族一樣,同是蒙古察合臺後裔。也密力火者稱王之後,土魯番幾度侵佔哈密,屢次侵擾明朝西北諸衛,對明朝西北邊境構成極大威脅。

明朝與土魯番對哈密的爭奪歷經四個階段,即史書中常說的哈密“四立四絕”,這四個階段從成化八年(1472年)哈密第一次被土魯番所佔,至嘉靖八年(1529年),明朝決定最後放棄哈密衛,時間跨度達半個多世紀。下面就為大家詳細分析哈密的4次“立與失”。

第一次“立與失”。第一次立哈密衛前面講了,永樂四年正式設衛。公元1472年,吐魯番王羽奴思(即明史中的阿力)率軍侵佔哈密,俘走弩溫答失裡和明朝所頒發的哈密衛忠順王金印。都督罕慎、指揮脫脫不花、馬馬平章等各部首領率眾避居苦峪(今甘肅安西縣)。這是明朝第一次丟失哈密。

第二次“立與失”。成化十八年(1482年),罕慎以寄居苦峪的哈密各部為主力,聯合罕東、赤斤等二衛共1萬人,夜襲哈密城,哈密守將牙蘭遁走,罕慎回到哈密。罕慎是忠順王的外孫,在哈密各部中影響較大,加上收復哈密有功,明朝便封他為忠順王。這便是明朝第二次立哈密衛。

阿力死後,其子阿黑麻繼為吐魯番王。弘治元年(1488年),阿黑麻假意與罕慎聯姻,誘殺罕慎,重新奪取哈密,仍然讓牙蘭駐守。罕慎屬下都指揮阿木郎,脫脫不花等人,再次率眾跑到明朝,居住在苦峪、沙州等處。這是明朝第二次丟失哈密。

第三次“立與失”。兩度丟失哈密衛,讓明朝覺得很沒面子,雖然沒有出兵討伐,只是對吐魯番實行經濟封鎖,禁止吐魯番與內地的貿易。西域那些草原民族生產力落後,沒有中原的物資輸送,沒有鍋、布、雄黃、麝香等物資,日子極度難熬。因此,在1491年,阿黑麻嚮明朝服軟,歸還了哈密。第二年(1492年),明孝宗從忠順王的近族後裔中,選了陝巴封為忠順王。這是明朝第三次立哈密衛。

結果沒過多久,1493年,狡詐多變的阿黑麻又率軍夜襲哈密,虜走陝巴。這是明朝第三次丟失哈密。

第四次“立與失”。阿黑麻的反覆無常,使得明朝政府極為憤怒,明朝因此封閉嘉峪關,實行最嚴厲的經濟封鎖。經濟制裁的同時,明朝還在100多年後首次出兵哈密衛,弘治八年(1495年),甘肅巡撫許進,總兵劉寧聯合赤斤、寄居苦峪的哈密等衛軍,間道兼程,夜襲哈密城,重新奪回哈密衛。阿黑麻奪回哈密衛期間,也面臨西域諸國的壓力,不能與中原貿易往來,讓那些貴族無比難受,最終在多重壓力下,阿黑麻送回陝巴。1498年,明朝給了哈密人一批種子、農具等物資後,讓他們重建家園。這是明朝第四次立哈密衛。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陝巴卒,其子拜牙即成為忠順王。拜牙即信奉伊斯蘭教,開始與與明朝貌合神離。正德十二年(1517年),滿速兒進犯肅州,被兵備副使陳九疇擊敗,並逮捕了寫亦虎仙等通謀者數百人,寫亦虎仙也被明朝斬首。嘉靖三年(1524年),滿速兒派2萬騎兵進犯肅州。雖然強敵進犯,嘉靖皇帝還在與楊廷和搞“大議禮”的鬥爭,最終將哈密衛丟失的責作推到楊廷和、陳九疇等人的身上。當然,明朝也不再過問哈密衛的事情。這是明朝第四次丟失哈密衛,哈密也永遠脫離了明朝。

四、明朝丟失哈密的原因

明朝設立哈密衛前後共120年,可最終還是丟失了哈密衛。原因很多,筆者試簡單歸為3點:

1、 羈糜統治的想法不對。明朝的國力不弱,應該像唐朝設立安西都護府一樣,在當地駐軍。通過武力威懾和文化同化,將當地納入有效統治。

2、 未能底下各民族團結起來。哈密衛治下有蒙古、回回、畏吾兒、哈剌灰等種族,但衛不統屬,歷屆忠順王也非常平庸,不能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結果總是輕易被吐魯番人擊敗。

3、 明朝內部矛盾激烈,統治腐朽。明朝進入中期,太監和文臣常年不和,無法一致對外。皇帝又對遠在幾千裡外哈密衛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邊關守軍的支持不夠。


明析歷史


明朝失去哈密衛的過程比較曲折複雜,經歷了四立四失最後放棄。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命令都督濮英率兵西征哈密,進軍到了白城,元武威王兀納失裡畏懼,派遣使者前來納款。

在洪武二十三年兀納失裡請求在延安、綏德、平涼、寧夏開馬市,此要求被明太祖拒絕後,兀納失裡仗著哈密是交通要道,開始截殺通過西域嚮明廷入貢者。

時西域回紇來貢者,多為哈梅里所遏。有從他道來者,又遣兵邀殺之。


明太祖於是讓都督僉事劉真和宋晟率兵討伐,兀納失裡逃亡,明軍斬殺元豳王別兒怯帖木兒等1400餘人,俘獲王子別列怯1730人(此事《國榷》卻記載於洪武十三年,怪之!權從《明史》)。洪武二十五年,兀納失裡遣使貢馬謝罪,不再生事。

明成祖時期持續經營哈密,封兀納失裡之弟安克帖木兒為忠順王。在永樂三年,被瓦剌迤北可汗鬼力赤毒死,無子。於是明成祖命安克帖木兒的兄子脫脫襲封忠順王。在永樂四年三月封頭目馬哈麻火者等人為千戶、百戶,正式建立哈密衛。

哈密衛的建立意義十分重大。正如明人所說,首先加強了明朝和西域的聯繫,其次,成為了明朝西部邊境的屏障。最後,也起到了屏蔽北邊蒙古和西番聯合。

一以斷北狄右臂,二以破西戎交黨,外以聯絡戎夷而制其逆順,內以藩屏甘肅而衛我邊郡。


明廷之所以最後放棄哈密衛,與察合臺后王所建立的國家吐魯番密切相關。在瓦剌衰弱後,吐魯番崛起,吐魯番速檀(蘇丹)阿力有“控弦五萬”,吞併了火州、柳城。到成化時,他吞併了撒裡畏兀兒地區,哈密處境變得非常危險。

一失哈密以及收復

在成化八年,阿力趁著哈密忠順王卜列格失裡死去,無主,哈密政局長期混亂,就攻破了哈密城,讓其將牙蘭鎮守,將王母弩溫答失裡和明廷所頒發的忠順王金印帶至吐魯番。

成化十八年,吐魯番政權更替,政局不穩。明廷扶植畏兀兒都督罕慎,聯合赤斤、罕東等衛兵八千六百餘人攻入哈密,牙蘭逃走,哈密收復。明廷封罕慎為忠順王。


二失哈密以及收復

弘治元年,吐魯番速檀阿黑麻假意與忠順王罕慎聯姻,誘殺罕慎,又一次佔據了哈密。這就是二失哈密。

明廷採取了吐魯番人入內地貿易和削弱吐魯番的賞賜,打擊阿黑麻,迫使其放棄哈密。在弘治四年,阿黑麻終於放棄哈密,表示悔過,並退出哈密歸還金印。事後明廷立忠順王的近支陝巴襲封。

三失哈密以及收復

弘治六年,忠順王陝巴麾下之都督僉事阿術郎搶奪吐魯番的牛馬,阿黑麻遂以此為藉口佔據哈密城,俘獲陝巴。

明朝對此事極為憤慨,明朝於是封閉嘉峪關,扣留吐魯番使者,並在弘治八年,明廷派巡撫許進、大將劉寧率兵夜襲哈密,吐魯番將領牙蘭逃去,明廷收復哈密。

而此時的阿黑麻處境也很不好。由於貿易被斷絕,西域各個勢力紛紛怨恨阿黑麻。阿黑麻迫於壓力只好將陝巴和所掠人口返還。

西域諸國不得通貢,怨阿黑麻,今悔過,送回陝巴,乞許與黑婁諸國通貢,放回羈留夷使寫亦滿速兒等。


四失哈密

弘治十八年,忠順王陝巴過世,他的兒子拜牙襲封忠順王。當地首領寫亦虎仙私通吐魯番首領速檀滿速兒,唆使滿速兒侵吞哈密。正德八年,拜牙棄城逃跑,哈密的形勢急轉直下。

正德十二年,滿速兒進犯肅州,被兵備副使陳九疇擊敗,並逮捕了通敵者寫亦虎仙等人。後寫亦虎仙買通錢寧獲得釋放。在嘉靖繼位後,楊廷和列舉了寫亦虎仙的罪狀,將其處斬。嘉靖三年,滿速兒為寫亦虎仙報復明廷,再攻肅州。在滿速兒的壓力下,明廷圍繞著哈密問題再次發生爭論,而張璁、桂萼趁機排除異己,他們將未能收復哈密的責任推卸在了誅殺寫亦虎仙的楊廷和身上,興起了“封疆之獄”,大量主張收復哈密的幹臣被貶。最後嘉靖皇帝聽取了兵部尚書胡世寧的建議,放棄哈密不再收復。

當是時,番屢犯邊城,當局者無能振國威,為邊疆復仇雪恥,而一二新進用事者反藉以修怨。由是封疆之獄起。

這就是,哈密四立四失的全過程,明朝設立哈密衛120年,最後在這場爭奪戰中失利。


論史


哈密衛是明廷經略河西走廊,對抗殘元勢力,平衡蒙古系諸部族的橋頭堡,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它的設、廢與明廷同蒙古諸部的爭奪有著密切的關係。


哈密衛形勢

明初,朱元璋兵發三路進入蒙古草原,意圖以武力徹底消滅殘元勢力,但不幸徐達、李文忠先後戰場失利,唯有馮勝率軍掃平甘肅,朱元璋最初的戰略意圖破產。此後明蒙雙方又互有爭奪,但總體上明廷已經失去了徹底統一蒙古草原的機會,只能立足以掌握的甘肅河西一帶,對蒙古勢力採取守勢,這也是明廷欲經營河西的重要原因。

明初哈密掌握在瓦剌之手,而放眼河西的明廷則開始不斷的招撫、拉攏殘元上層和河西地區少數民族首領,很多部酋相繼歸附,其中最重要的是洪武七年先蒙元寧王卜煙帖木兒納貢,被明封為安定王,將其領地設為安定衛和阿端衛。此外,後歸附的撒裡畏兀兒地區亦設置了曲先衛。

在此基礎上,洪武十三年都督濮英“復請出師略地, 開哈梅里( 即今哈密) 之路, 以通商旅”,戰爭進行的很順利,使得佔據哈密一帶的故元威武西寧王兀納失裡嚮明納款。洪武二十四年,兀納失裡因請求互市遭拒絕叛明,很快又被鎮壓,此後一直嚮明納貢。

永樂年間,明廷封安克帖木兒(兀納失裡的弟弟,繼承者)為忠順王,但又分化其部眾,封頭目馬哈麻火者為指揮,駐紮在苦峪城。安克帖木兒附明後不久即被韃靼鬼力赤毒死,明廷遂將質子脫脫(安克帖木兒的侄子,自幼入質明廷)送回哈密,襲忠順王爵。永樂四年,明廷又在此設立哈密衛,以馬哈麻火者為衛指揮,同時給忠順王脫脫安排了長史和紀善等府僚,加強了對哈密王的控制。

永樂皇帝

成弘年間,以鐵木爾帝國為後臺的東察哈臺汗國先後三次襲佔哈密衛,明廷後均收復失地,直至正德十二年哈密衛第四次被西域部族佔領。而隨著哈密衛的幾度易手,明廷內部關於是否放棄哈密衛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其後爭論逐漸升級,並與明廷自身的黨爭相結合,桂萼藉此大興“封疆大獄”,楊廷和等獲罪下獄,放棄哈密衛的聲音漸成主流,明廷再未作收復哈密衛的打算。

正德皇帝

以上是我的回答,請老師及朋友們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張廷玉:《明史》

《明實錄》

劉國防:《明朝的備邊政策與哈密衛的設置》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季我努學社


元朝後期,察哈臺兀魯思領地分裂為東西兩部分。西部以撒馬爾罕為中心,擁有河中之地。東部則據今新疆的西部,都於別失八里。元順帝至正中,東部的察哈臺汗禿黑帖木兒攻佔了撒馬爾罕。但禿黑帖木兒死後,境內大亂,跛者帖木兒乘機佔有中亞,建成了有名的帖木兒帝國。帖木兒曾多次攻打別失八里的察哈臺汗。洪武中,黑的兒火者被立為東察哈臺汗,實力有所恢復,並征服了高昌的亦都護。

與此同時,朱元璋在滅亡元朝後揮師西向,1372年,派兵攻下肅州。但當時朱元璋仍無力兼顧西域,因此只遣使通好,多給鈔幣,希望割斷西域諸部與蒙古殘餘勢力的聯繫,藉以減輕西北的壓力。永樂初,朱棣加緊對西域的經營。1404年,哈密的安克帖木兒遣使來朝,明朝封他為忠順王。接著,安克帖木兒為鬼力赤毒死,企圖控制哈密。朱棣於是將被俘虜的安克帖木兒兒子脫脫遣使送還,承襲王爵。正當明朝和蒙古正在為爭奪哈密這一戰略要地而努力的時候,撒馬爾罕的跛者帖木兒已征服了印度,因而志驕意滿,親自率兵號稱一百八十萬,妄圖征服中國。1405年大軍行至錫爾河畔時,帖木兒因病死去,遠征才告中止。整個西域的情況十分複雜而緊張。朱棣因此加緊了經營西域的工作。朱棣首先加強對哈密的控制。1406年三月,明朝正式設立了哈密衛,與洪武時先後建立的其他嘉峪關外阿端、安定、赤斤蒙古、曲先、罕東等六衛形勢相連。並任哈密衛頭目馬哈麻火者等為指揮、千百戶等官。又以周安為長史、劉行為紀善輔導,佐理忠順王脫脫。接著,授哈密頭目十九人為都指揮,藉以籠絡部眾。

哈密衛建立後,朱棣便以此為據點,招致別失八里等部,加強經濟聯繫,進行政治控制。當時規定,西域諸國和部落的貢使往來,都必須取道哈密,在那裡譯呈表文,經朝廷批准後,才能入嘉峪關至京師朝覲。因此,哈密就成為明王朝的西陲重鎮,是統治西域的政治、軍事和經濟重心。

由於哈密內部各封建領主分屬回回、畏兀兒、哈喇灰三部,往往不受忠順王節制,相互傾軋,爭奪權位,力量逐步削弱,對於臨近的瓦刺和吐魯番的侵犯也無力抵禦。儘管有明王朝的軍事和經濟的支助,也難以挽回日益衰敗的頹勢。終於在1546年被吐魯番全部吞併。


苦茶庵


這段歷史其實用一句話就能概括:明朝的代理人變化導致了一系列麻煩,同時也是因為重新承認了代理人,讓西域又恢復了平靜。

1、元代,1281年哈密衛是甘肅行省的一部分。

2、明出朱元璋時期:佔山為王

明朝初年,哈密王幹了強盜的買賣,他想利用哈密的優越位置來收過路費。朱元璋這暴脾氣,恨不得收北元的過路費,現在居然有人想阻止中亞諸國對天朝的朝貢,那還不得給他們點顏色瞧瞧,於是派都督宋晟、劉真二人為將,征討哈密,結果當然是大勝而歸,第二年哈密王就灰溜溜地來負荊請罪,大明也寬宏大量原諒了他。3、永樂朱棣時期:設立哈密衛

永樂二年的時候哈密王安克帖木兒遣使來朝。朱棣封安克帖木兒為忠順王,沒有想到第二年就被瓦剌人毒死,明朝又封其侄子脫脫為忠順王。這個脫脫因為長期在明朝當人質,雖然被封了,但是哈密完全沒有勢力,根本得不到擁護。永樂四年的時,明廷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明令當地大小官吏,必須全心輔助脫脫,否則明廷要插手干預當地政治,同時也為了幫助脫脫鞏固政權和守護中亞路線,設立了哈密衛。雖然設立了哈密衛,明廷居然沒有任何武裝力量駐紮,確實對當地的政治局面相當信任,這也為後來的麻煩留下了隱患。

4、正統時期,土木堡之變:

瓦剌的崛起,明朝沒有太多的應對策略,於是開始對明朝周邊附庸進行侵擾,其中就包括哈密衛,正統八年,瓦剌圍攻哈密,俘虜王母,百姓、牛馬不計其數,哈密衛求告明廷,但依然沒有得到強力的支持。

3、永樂朱棣時期:設立哈密衛

永樂二年的時候哈密王安克帖木兒遣使來朝。朱棣封安克帖木兒為忠順王,沒有想到第二年就被瓦剌人毒死,明朝又封其侄子脫脫為忠順王。這個脫脫因為長期在明朝當人質,雖然被封了,但是哈密完全沒有勢力,根本得不到擁護。永樂四年的時,明廷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明令當地大小官吏,必須全心輔助脫脫,否則明廷要插手干預當地政治,同時也為了幫助脫脫鞏固政權和守護中亞路線,設立了哈密衛。雖然設立了哈密衛,明廷居然沒有任何武裝力量駐紮,確實對當地的政治局面相當信任,這也為後來的麻煩留下了隱患。

4、正統時期,土木堡之變:

瓦剌的崛起,明朝沒有太多的應對策略,於是開始對明朝周邊附庸進行侵擾,其中就包括哈密衛,正統八年,瓦剌圍攻哈密,俘虜王母,百姓、牛馬不計其數,哈密衛求告明廷,但依然沒有得到強力的支持。

等到正統十四年,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土木堡之變。武勳集團全軍覆沒,明朝也處於風雨飄搖之間。更是喪失了對哈密衛的控制權,哈密衛逐漸臣服於瓦剌。

5、成化時期:吐魯番的崛起

也先被暗殺後,瓦剌馬上四分五裂,哈密衛又逐漸從瓦剌的威脅中脫離出來,結果沒有想到,剛死了頭狼,又來了頭虎。哈密西邊的吐魯番又開始強大起來,並於成化九年攻陷哈密,不僅搶人搶糧還把王印也搶走了,可以理解為哈密的這個政權完全奔潰。明廷先是派劉文打算處理,結果也沒有取得任何效果。不過在成化十八年,哈密都督罕慎聯合赤斤兩衛收復哈密,反正之前的政權奔潰了,也不打算再續立,於是明廷乾脆封罕慎為忠順王,讓他負責哈密衛的政權。

6、弘治時期:哈密兩次失守

選罕慎為忠順王就是看他能打,結果好嘛!弘治元年吐魯番阿黑麻殺死罕慎,並奪其哈密,弘治三年,阿黑麻遣使來朝,表示願意歸還城池和金印,乞遣使通好。弘治四年,阿黑麻歸還了哈密。弘治四年,明朝封陝巴為忠順王。

弘治六年,哈密又被阿黑麻奪取,陝巴還被吐魯番俘獲。

這哈密估計也就個縣城大小,動不動就被滅城,我也是服了。

看著吐魯番如此反覆,明廷大為光火,於是在弘治十年挺進哈密,啥也沒有撈著又撤軍了,後來吐魯番開始和談,陝巴繼續執政,八年後,陝巴因為一個奸臣將吐魯番阿黑麻次子真帖木兒到哈密,妄圖奪權,又顛了,雖然後來因為明廷出面這事情最後得到平息,但是吐魯番給哈密衛造成較大困擾。

7.正德時期:哈密叛變

陝巴死後,立其子拜牙為忠順王。這傢伙昏聵無道,明廷對其不滿,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居然叛逃吐魯番,我考,你爹幾次差點被吐魯番乾死,你還叛逃吐魯番?咋想的?吐魯番要明朝去贖哈密衛,還派人前往甘肅進行談判,結果甘肅邊臣將其扣押,沒有想到吐魯番直接圍攻甘州,這問題一下就變得嚴重了。因為以前明朝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各打各,互相制衡就行,但是現在自己養的狗居然敢咬主人了。不過征討不是唯一的辦法,因為吐魯番之前一直想對明朝進行朝貢,其實就是要錢要糧,明朝之前也不同意,可現在養虎為患,為了避免用兵於是同意其朝貢,吐魯番歡聲雀躍。同時也沒有再立忠順王,實際上就是認可吐魯番的控制權,這樣一來,原來明廷利用哈密控制西域,變成了利用吐魯番控制,只是代理人發生了變化。自此,明朝西域一直太平無事。

哈密不大,麻煩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