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親密的友誼在於親密,而親密的關鍵在於什麼呢?

親密的友誼在於親密,而親密的關鍵在於什麼呢?

親密友誼的關鍵在於親密,

而親密的關鍵在於能夠做完全的自己,

並被人看到和理解。

和許多人一樣,我是看著電視劇《老友記》長大的,夢想著有一天我也能和一群親密朋友一起過著迷人光鮮的城市生活。這些年來,我交了很多朋友:兒時朋友、工作朋友、大學朋友、作家朋友。我有喜歡遠足的朋友,有喜歡邊喝咖啡邊聊天的朋友,還有距離很遠但每年都要聊幾次的朋友。

但親密的朋友?《老友記》裡的朋友?那種“我可以告訴你任何事並且可以永遠信賴你”的朋友?並沒多少。我曾和一位發小鬧翻,再也沒能和好。還有一位密友搬了家。

在一群成年人中,你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成年人很難交到朋友。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如果你沒能和你在童年或大學時的朋友保持聯繫,你可能在30多歲(或40多歲,或50多歲)的時候認識很多人,能親近的卻很少。

我們真的需要親密友誼嗎?

“我們是社會性和群體性的動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社會心理學家賽琳娜·陳說。“當我們與另一個人關係親密,就能在身體、思想和心靈中體驗到積極的心理和生理反應。”社會關係是我們調節情緒困擾的最有效方式,如果一個人感到困擾,親近一個讓你覺得安全的人,是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最有效辦法。

如果要從流行文化中瞭解親密的友誼,我們會遇到一些常見的比喻:可以為自己擋子彈的朋友;可以在半夜打電話給他們,不管有什麼不便他們也都會陪伴在左右朋友;可以與之分享任何事的朋友等等。

真正親密的友誼並不需要那麼極端。“親密友誼的關鍵在於親密,而親密的關鍵在於能夠做完全的自己,並被人看到和理解,”賽琳娜·陳說。“當我們親近的人無法‘理解’我們,親密的關係就會被破壞。”

回報也是創造親密關係的關鍵因素。賽琳娜·陳解釋了為什麼在社交媒體上認識的人不一定能算親密朋友:“當我們在Facebook發佈內容,而人們留下了善意評論或鼓勵肯定我們,這是讓人感覺很好,但並不一定能建立親密關係,因為沒有你來我往。”

親密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雙方都覺得對方能看到並理解自己。

親密的友誼在於親密,而親密的關鍵在於什麼呢?

圖:Zhongwen Hu: Summer No.5

▲被看到,被理解。

如果親密友誼對人類幸福真的如此至關重要,那麼我們似乎該憑直覺就能很好地創造這種關係。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親密友誼對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要,正是因為它們很難建立。

研究孤獨感的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奇奧波認為,人類天生就不喜歡輕易交朋友,因為規避敵人比交朋友更重要。“如果我犯了一個錯誤,把一個其實是朋友的人當做了敵人,那也沒關係,我沒那麼快交上朋友,但起碼我能保命,”卡奇奧波在2017年接受《大西洋月刊》的採訪時表示。

“但如果我誤把敵人當作朋友,那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在進化的過程中,我們被塑造出了這樣的偏見。”

而在現代社會,這種緊張關係變得更加微妙。“社會學領域長期存在的一個爭論,就是人類更想要什麼:被人讚賞還是被人瞭解,”賽琳娜·陳說。她解釋稱,讚賞會帶來很多好處:讓人感覺良好,給人社會利益,或許還會有地位乃至經濟上的收益。但若是被人讚賞和看待的方式與我們實際看待自己的方式不一致——也許我們並不像別人以為的那樣自信和成功——由此可能付出的代價是讓自我覺得不被理解,與他人不親近。

02

五種方法讓友誼更親密

從文化傳統來講,我們更關注事業成功、財務成就和家庭重要事件,而不是與他人的聯繫。蘇·約翰遜是情感聯結、依戀和浪漫關係領域的頂尖心理學家之一。她指出,當一個人列出他或她的人生目標(或者是新年立志)時,很少會提到結交親密朋友或與現有朋友更親近。

“談到友誼,我們更看重數量而不是質量,所以問題就變成了會有多少人來參加你的生日派對,”她說。“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你是否能敞開心扉,對其中一些友人表露你的脆弱。如果他們找你傾訴,你又是否願意在情緒上配合並做出回應?

01

創建安全關係的基礎

在嘗試親密的關係之前,我們需要安全感:

  • 連貫性(這些朋友會一時興起進入和退出我的人生嗎?)
    • 可獲得性(他們可以經常與我共度時光嗎?)
    • 可靠性(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依賴他們嗎?)
    • 響應力(他們會回覆我的郵件和短信嗎?他們會經常聯絡我嗎?)
    • 可預測性(我能指望他們做某些事嗎?)

    02

    密切關注

    當你的朋友跟你分享ta的生活時,看著ta,全心傾聽。這將產生一種心理上的聯結感,增進你們的感情。

    03

    允許自己被瞭解

    如果想讓別人認識到真正的自己,你必須停止假裝自己是一個更酷的或更聰明的人:承認自己也會嫉妒他人;並不是每天睡覺前都會刷牙;開個愚蠢的笑話;分享那些不討人喜歡的細節。

    只有你充分理解和接受你自己,才有可能讓別人也來理解並接受你;獲得親密關係的唯一方法就是,更誠實地面對自我。

    04

    給你的朋友一個小測試

    不要等到有大的困難時才想到朋友。

    下次,當你有小事需要幫忙(一個工作上棘手的難題,或需要人來協助一次生日晚餐)時,可以藉此測試朋友的可靠度。這種測試的風險很低,同時也能幫助你們進一步建立親密的關係。

    05

    記得:親密關係因人而異

    不同的人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求程度不同。

    但專家們一致認為: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能夠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更平靜。

    親密的友誼在於親密,而親密的關鍵在於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