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專家不要空談“坑農”,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土地規模,不可混為一談

很多專家都總是喜歡把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加土地規模放在一起來說,其實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加土地規模並不是一回事,更不能夠混為一談。我們這篇文章就給和大家分享“專家不要空談“坑農”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加土地規模不可混為一談”希望大家能夠多給意見。

專家不要空談“坑農”,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土地規模,不可混為一談

減少農民數量之後必然會增加土地規模,但是強行增加土地規模並不一定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專家空談規模農業屬於“坑農”

我們都知道發達國家的農民所佔總人口的比例都是很低的,美國,英國等資源發達國家農民數量更是低至3%以下,就連日本和韓國土地資源短缺的國家農民的數量也在10%以下,而我們國家的農民數量在40%左右,可見我們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要想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就必然要減少農民的數量,讓一部分農民可以享受到工業發展帶來的好處,從而脫離農村。剩下的農民因為土地資源相對充裕了,生活自然也就會好很多了。

但是如果我們強行的增加土地規模讓農民大規模離開農業,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城市無法接受如此多的農業人口,造成大量離開農業的人口生活困難,成為城市的“難民”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專家只是談農業規模和讓農民大量離開農業,而不談城市是否有能力容納如此多的農民,這就是典型的坑農言論。

專家不要空談“坑農”,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土地規模,不可混為一談

國家讓我們注意農民離開農業有兩個主要的原因,增加土地規模並不是主要的目的

農民因為沒有基本的社會福利保障措施,所以他的福利都是來源於土地,所以農民多了農民的人均土地福利自然就少了,而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數量相差不多,我們想要用幾乎相等的城市人口來補貼農業人口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讓更多的農業人口成為城市人口,我們才有可能實現城市反哺農村的戰略,否則眾多的農村人口的生活是很難得到改善的。

離開農村的人越多說明需要農業承擔的社會基礎福利就越少,而城市負擔就會越重,鼓勵大量人口離開農業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減輕農村的基礎福利負擔,讓農業可以得以發展。而增加土地規模是因為農業人口的減少了,並不說我們要認為的增加土地規模,這是我們要弄清楚的事情。

專家不要空談“坑農”,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土地規模,不可混為一談

在現有的經濟條件下,農村有多少人口可以離開農村完全取決於城市的承載能力,所以說農村的發展機遇來自於外部

農民不種地去幹什麼?怎麼生活?生活質量是否會有所提高?這三個問題才是農民是否可以大規模離開農業的關鍵問題。所以說農民要不要種地不是農民說了算的,而是要看我們的城市有沒有足夠的承載能力來容納農民?能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給農民?我們的城市基礎福利系統有沒有能力負擔農民的基礎福利?

這三個問題有一個問題得不到好的解決,那麼農民即使離開農業也只是暫時的。因為沒房子住農民老了就得回農村養老,沒養老金你老了還得回家種地,沒工資就更不用說了,活著都是問題。

專家不要空談“坑農”,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土地規模,不可混為一談

很多專家大談土地規模化和減少農民而忽視了外部條件是否適合,這種行為極易造成政策制定錯誤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發展路徑所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就如農民離開農業土地規模有所增加,這是正確的發展路徑的必然結果。但是我們如果用增加農村的土地規模來反向推動農民離開農業就是錯誤的做法,會給農民造成很大的傷害,其根本區別就是,一個是農民主動去城市享受更好的生活待遇,而另一個是逼迫農民離開農業這是有本質區別的。

我們很多專家總是大談規模農業,制定政策的時候也是用政策措施來推動農業規模化,其結果就是迫使小農“破產”(我們沒有破產只有負債)這種行為我只能用“坑農”來形容了。

專家不要空談“坑農”,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土地規模,不可混為一談

在這裡我不得不說一下專家空談坑農這個問題,我們就拿減少農民數量和增加土地規模不可混為一談,這個問題來說,如果我們站在農業發展的角度來說這個話是沒有問題的,土地的集約化規模化是必然的趨勢有利於農業的發展。但是我們如果站在農民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呢?我們就會發現即使土地集約化規模化了糧食價格和食品價格也不會降下來,離開農業的農民也不一定就有好的生活,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土地集約化規模化呢?

所以我們認為我們說三農問題,只要說怎麼讓農民過好日子就行了,至於土地是否規模化根本就不重要,大家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嗎?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