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聊齋志異》 鬼哭

【名著欣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 鬼哭


謝遷造反時,官宦人家的宅第都被賊佔據著,成了賊窩子。有個叫王七襄的學使,家裡住的賊尤其多。官兵破城後,掃蕩群賊,死屍都填滿了臺階,血順門而流。

王學使進了城,回到家裡,命人把盜賊的屍首抬出去,把血跡洗刷乾淨,這才住下。但是大白天就往往見到鬼,夜晚床下磷火亂飛,牆角還時常有鬼哭,很不安寧。

一天,有個叫王皡迪的書生,借住在王公家。夜裡聽到床下有小聲連連叫:“皡迪!皡迪!”過了一會兒,聲音漸大,並說:“我死得好苦呀!”隨後就哭起來,接著滿院子裡都有哭聲。王公聽見後,手持寶劍到王生屋裡,大聲說:“你們不知道我是王學院嗎?”只聽見眾鬼嗤嗤冷笑。

王公不得已,於是設了水陸道場,命和尚、道士唸經超度,夜裡做了飯拋到院子裡讓群鬼吃。這時就見院子裡磷火點點,到處都是。

先前一個為王公看大門的姓王的人,病得很厲害,已經昏迷幾天不知人事了。鬧鬼的這天,他忽然伸了伸身子,像是醒過來了。他老婆見這情形就給他端來飯,他卻說:“剛才主人不知為什麼在院子裡施飯,我也跟大夥一塊吃,這不才吃飽了回來,所以不覺得餓。”

自此以後,鬼都絕跡了。難道道士奏樂,和尚超度,施捨飯食,果然靈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