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利尿劑:會用才是降壓良藥

老李長期患有高血壓,除了服用硝苯地平片緩釋製劑外,還同時服用可樂定片和雙氫克尿噻,血壓控制比較滿意。但最近一段時間,老李卻感到時常出現胸悶,有點接不上氣的感覺。去醫院檢查發現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心電圖異常。醫生仔細詢問了老李的用藥情況後,認為老李產生這種現象是長期服用雙氫克尿噻所致。

利尿劑:會用才是降壓良藥

長期服用利尿劑,為什麼出現心血管異常?

  • 採用噻嗪類利尿劑單獨或聯合用於輕、中度高血壓的治療,對有些患者來說有明顯的效果,省錢又管用,是世界上多個國家高血壓指南推薦的降壓方案之一。比如,單純使用可樂定片降血壓,時間一久效果就會減弱;因此需要和利尿劑同服,才能起到協同作用。

  • 雙氫克尿噻是一種中效利尿劑並有降壓作用,稱利尿性降壓藥。利尿劑通過增加排尿量,使身體內血液容量減少,減少從靜脈迴流至心臟的血液量,從而使心臟工作負擔減輕,達到預防、治療心力衰竭的作用。由於老李天天服用這兩種藥,因此血壓基本正常。但是臨床發現,利尿劑在有助於控制血壓的同時,長期服用也會導致高血壓患者併發冠心病。

  • 長期口服雙氫克尿噻後,可引起血中的酸鹼失衡,造成心肌肥厚,耗氧量增多,誘發冠心病。有研究發現長期應用雙氫克尿噻可誘發血脂升高,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因而會促進血管硬化,誘發冠心病。另外,服用噻嗪類藥物有助於緩解水鈉瀦留,然而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可造成多種代謝障礙,如低血鉀、高血糖、高尿酸、脂代謝紊亂等。


如何使用利尿劑,使其更好發揮降壓效果?

利尿藥是一種常用的降壓藥物,按效能和作用部位可分為袢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保鉀利尿藥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老年人由於缺乏基本醫療常識,往往忽視藥品的不良反應,導致不良後果。因此,服用利尿劑,特別是老年人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 從小量開始

首先應選用中效降壓利尿劑,推薦噻嗪類為首選,無效或有慢性腎衰者宜選用強效降壓利尿劑。劑量應從小量開始,根據病情逐漸加量,尤其老年患者用強效利尿劑時,初始劑量應小,以免失鈉過多導致血壓過低。


  • 合理補鉀

不是吃利尿藥就必須補鉀。其中屬於袢利尿劑和噻嗪類利尿藥的呋塞米、氫氯噻嗪等藥物,都會使鉀離子的排洩增多,服用後可能出現血鉀降低。而屬於保鉀利尿藥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的氨苯蝶啶、螺內酯等藥物,則不增加鉀離子的排洩。需要指出的是,

是否需要補鉀不能由患者主觀判斷,而應在化驗指標的基礎上結合病情,由醫生決定


  • 不宜飲酒

利尿藥主要通過排尿來發揮藥物作用,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酒精能夠擴張血管,可暫時性增強降壓作用,同時由於血管擴張,迴心血量減少而出現低血壓反應,容易使人摔倒,進而引發腦血管意外,因此服藥後不宜飲酒。


  • 腹瀉時禁用

腹瀉會使人體水分大量排洩,造成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而服用利尿劑後,血液更濃縮,血黏度更高,易形成血栓,導致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嚴重後果。因此,腹瀉時不宜服用。


  • 睡前莫用

一則因為晚間睡眠時血壓下降,血液流動緩慢,使血粘度增高,此時服利尿劑無疑雪上加霜。二則利尿劑會使夜間小便增多,影響睡眠。三是中老年人多存在前列腺增生性疾病,一旦尿量增多,可能引起排尿困難,導致尿瀦留。因此,高血壓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服利尿劑降壓最好選擇在晨起後或者上午


  • 不可久用

利尿藥直接作用於腎臟,促進水和電解質的排出,如果服用利尿劑時間過長、用量過大,會造成失水過多,可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特別是低血鉀,有可能導致腦血栓形成。因此,利尿藥應視病情間歇服用。


  • 因人而異

利尿劑可引起機體的代謝紊亂,如雙氫克尿噻可引起糖耐量減低,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別用;也可使血中尿酸和肌酸水平升高,故高血壓患者合併痛風時也不宜服用。


  • 適當限鹽

利尿藥物主要作用於腎,其目的是使尿量增多,促進水和鈉鹽的排洩,如果服用利尿藥期間不控制鹽的攝入量,肯定會削弱藥物的效果。但也不要過分控鹽,如果出現沒力氣、噁心、食慾減退的情況,可能是控鹽過度了。當食用低鹽食物感覺沒味時,可採用醋、檸檬汁或番茄醬調味,以促進食慾。也可以吃些蘸汁的食物,入口後直接刺激味蕾,讓患者感覺到食物的味道。


  • 避免與含有利尿劑成分的藥物同時使用

在常用的珍菊降壓片、複方羅布麻片等降壓藥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利尿劑成分。所以,高血壓患者應避免將利尿劑與這些含有利尿劑成分的藥物同時使用,以防重複用藥而加重藥物的副作用。


  • 定期複查

由於利尿劑對血鉀、血脂、血糖、血尿酸和性功能等都有一定的影響,會導致低鉀血癥、高脂血症、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癥、血中尿素氮升高等。所以長期服用利尿劑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到醫院檢查以上各項指標,以便及時發現異常。


<code>文/祝建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code>
<code>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code>
<code>關注《家庭醫學》公眾號,瞭解更多健康科普常識/<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