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利尿剂:会用才是降压良药

老李长期患有高血压,除了服用硝苯地平片缓释制剂外,还同时服用可乐定片和双氢克尿噻,血压控制比较满意。但最近一段时间,老李却感到时常出现胸闷,有点接不上气的感觉。去医院检查发现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心电图异常。医生仔细询问了老李的用药情况后,认为老李产生这种现象是长期服用双氢克尿噻所致。

利尿剂:会用才是降压良药

长期服用利尿剂,为什么出现心血管异常?

  • 采用噻嗪类利尿剂单独或联合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对有些患者来说有明显的效果,省钱又管用,是世界上多个国家高血压指南推荐的降压方案之一。比如,单纯使用可乐定片降血压,时间一久效果就会减弱;因此需要和利尿剂同服,才能起到协同作用。

  • 双氢克尿噻是一种中效利尿剂并有降压作用,称利尿性降压药。利尿剂通过增加排尿量,使身体内血液容量减少,减少从静脉回流至心脏的血液量,从而使心脏工作负担减轻,达到预防、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由于老李天天服用这两种药,因此血压基本正常。但是临床发现,利尿剂在有助于控制血压的同时,长期服用也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

  • 长期口服双氢克尿噻后,可引起血中的酸碱失衡,造成心肌肥厚,耗氧量增多,诱发冠心病。有研究发现长期应用双氢克尿噻可诱发血脂升高,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因而会促进血管硬化,诱发冠心病。另外,服用噻嗪类药物有助于缓解水钠潴留,然而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造成多种代谢障碍,如低血钾、高血糖、高尿酸、脂代谢紊乱等。


如何使用利尿剂,使其更好发挥降压效果?

利尿药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按效能和作用部位可分为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药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老年人由于缺乏基本医疗常识,往往忽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服用利尿剂,特别是老年人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从小量开始

首先应选用中效降压利尿剂,推荐噻嗪类为首选,无效或有慢性肾衰者宜选用强效降压利尿剂。剂量应从小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尤其老年患者用强效利尿剂时,初始剂量应小,以免失钠过多导致血压过低。


  • 合理补钾

不是吃利尿药就必须补钾。其中属于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药的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药物,都会使钾离子的排泄增多,服用后可能出现血钾降低。而属于保钾利尿药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氨苯蝶啶、螺内酯等药物,则不增加钾离子的排泄。需要指出的是,

是否需要补钾不能由患者主观判断,而应在化验指标的基础上结合病情,由医生决定


  • 不宜饮酒

利尿药主要通过排尿来发挥药物作用,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酒精能够扩张血管,可暂时性增强降压作用,同时由于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而出现低血压反应,容易使人摔倒,进而引发脑血管意外,因此服药后不宜饮酒。


  • 腹泻时禁用

腹泻会使人体水分大量排泄,造成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而服用利尿剂后,血液更浓缩,血黏度更高,易形成血栓,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因此,腹泻时不宜服用。


  • 睡前莫用

一则因为晚间睡眠时血压下降,血液流动缓慢,使血粘度增高,此时服利尿剂无疑雪上加霜。二则利尿剂会使夜间小便增多,影响睡眠。三是中老年人多存在前列腺增生性疾病,一旦尿量增多,可能引起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因此,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服利尿剂降压最好选择在晨起后或者上午


  • 不可久用

利尿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水和电解质的排出,如果服用利尿剂时间过长、用量过大,会造成失水过多,可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有可能导致脑血栓形成。因此,利尿药应视病情间歇服用。


  • 因人而异

利尿剂可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如双氢克尿噻可引起糖耐量减低,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别用;也可使血中尿酸和肌酸水平升高,故高血压患者合并痛风时也不宜服用。


  • 适当限盐

利尿药物主要作用于肾,其目的是使尿量增多,促进水和钠盐的排泄,如果服用利尿药期间不控制盐的摄入量,肯定会削弱药物的效果。但也不要过分控盐,如果出现没力气、恶心、食欲减退的情况,可能是控盐过度了。当食用低盐食物感觉没味时,可采用醋、柠檬汁或番茄酱调味,以促进食欲。也可以吃些蘸汁的食物,入口后直接刺激味蕾,让患者感觉到食物的味道。


  • 避免与含有利尿剂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

在常用的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等降压药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利尿剂成分。所以,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将利尿剂与这些含有利尿剂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以防重复用药而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 定期复查

由于利尿剂对血钾、血脂、血糖、血尿酸和性功能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低钾血症、高脂血症、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血中尿素氮升高等。所以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上各项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code>文/祝建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code>
<code>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code>
<code>关注《家庭医学》公众号,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常识/<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