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防疫期,基層醫生遇到發熱患者怎麼辦?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防疫期,基层医生遇到发热患者怎么办?

非常時期,本來非常常見的一個症狀“發熱”,現在卻成了觸動人們神經的敏感點。因為在疫情持續蔓延的當下,一旦有人發熱,就很可能被當做“危險分子”直接被要求轉至發熱門診。

由於規範的發熱門診設置本來就少,所以很多疫情吃緊的地方常常是人滿為患。

而發病原因眾多的發熱病人聚集在一起,有感染病毒的,有沒有感染病毒的,有的是傳染性的,有的是不傳染的,這使得一個本來可以有效識別傳染性疾病發熱與非傳染性疾病發熱的地方變成了疫情蔓延的重災區。

實際上這是一場具有較強傳染性的疫情爆發後,人們過度恐慌而缺乏明確具體預檢分診流程的造成的結果。

我們應該怎麼辦?

有多少原因可以致人發熱?

具備醫學知識的人都知道,正常人在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經常保持動態平衡。

當機體在致熱原作用下或體溫中樞的功能障礙時,使產熱過程增加,而散熱不能相應地隨之增加或散熱減少,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就會出現發熱。

實際上,發熱是一種保護機制。

發熱時體溫升高,有些病源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會變得不那麼活躍。而人體的免疫系統反應性則顯著增強,包括白細胞計數增加,吞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殺菌活性增強等。

所以發熱是人體進化獲得的一種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護性機制。

正因為這樣,發熱通常也是人體遭受病原微生物侵襲的“證據”。

臨床上,按照病因來分,發熱分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

在感染性發熱中,病原體也多種多樣,包括細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螺旋體及寄生蟲等侵入後引起的發熱。

無菌性壞死組織吸收、變態反應、內分泌與代謝疾病、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膚病、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也可以引起發熱,這些統稱為非感染性發熱。

因此,導致發熱的原因太多太多,不加識別地將所有發熱病人一股腦全部趕進發熱門診,極易造成非特定傳染病病人的被感染,顯然是對這部分發熱病人的不公。

因此國家就在發熱門診之前設置了一個預檢分診。

預檢分診的目的是什麼?

預檢分診是指醫療機構為有效控制傳染病疫情,防止醫療機構內交叉感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對來診的患者預先進行有關傳染病方面的甄別、檢查與分流。

預檢分診的核心是將特定傳染病初步識別出來直接轉至發熱門診,當前形勢下所謂的“特定傳染病”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這麼做既有利於特定傳染病的專業治療,以免病情延誤,也避免了這部分病人進入普通門診造成疾病傳染和流行,不利於疾病預防控制,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其他患者的安全。

由於進入醫療機構就診人員憑肉眼並不能看出誰發熱誰不發熱,所以一般情況下,通過告示說明。

但讓發熱病人或有疫區居留史或與病人有過接觸的人主動“交代自己的情況”容易出現“漏網之魚”,特別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具有比較強的傳染性,因此僅僅通過善意的提醒存在巨大危險性。

因此,預檢分診必須對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實施預檢分診,包括陪人、員工甚至醫院領導。

而且預檢分診點明確規定不得用導醫臺(處)替代預檢分診點,預檢分診點一般設立在門診醒目位置,標示清楚,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流程清楚,具有消毒隔離條件,而要滿足這些條件,最好設置在進入醫療機構 “內部”之前。

預檢分診點旁邊最好設立臨時隔離點

由於除縣級綜合醫院外大部分醫療機構未設置感染性疾病科,不具備設置發熱門診的條件,為了落實本次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中發現可疑病人“就地隔離”的規定,建議在預檢分診點旁邊設立一個“臨時隔離點”,由醫生進一步詳細排查,詢問流行病學史,開展血常規和影像學檢查,然後再按照第四版診療方案由本院專家研判。

難以排除疑似病例的,報告定點醫院和疾控中心,實施轉診、採樣,啟動疫情網絡直報和流調。

怎樣實施規範的預檢分診?

預檢分診,實際上就是“預檢”和“分診”兩項內容。

所謂預檢,就是預先檢查,初步檢查,一般預檢就是體溫測量。

如果體溫不高(本次冠狀病毒規定的“發熱”指標是37.3℃),就可以初步認為沒有發熱,可以去普通門診;如果有發熱就必須進一步詢問有沒有流行病學史。

在本次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三版防控方案中明確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監測和日常診療過程中,應提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診斷和報告意識,對於不明原因發熱或咳嗽、氣促等症狀的病例,應注意詢問發病前 14 天內有無武漢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居住史,是否曾接觸過以上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有無聚集性發病或與確診病例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接觸史。

注意這裡提出的是“對於不明原因發熱或咳嗽、氣促等症狀的病例”,應注意詢問流行病學史。

反過來說,如果發熱、咳嗽、氣促原因是清楚的未必必須再詢問流行病學史,也就是未必必須轉至發熱門診。

但是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在之前確診的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有一少部分並沒有發熱,為避免這一部分病例“逃過安檢”,危害自身和他人,作為預檢分診醫務人員必須重視流行病學史詢問。

如果有或可疑的流行病學史,還必須謹慎研判,儘可能通過血常規化驗、拍胸片或做胸部CT等檢查排查,以免狡猾的新型冠狀病毒漏網。

隨著檢測試劑盒的批量生產供應越來越充足,最好還是儘早對更多可疑病例進行檢測以最大程度減少漏診。

這一點在三版防控方案和四版診療方案都有體現。

如三版防控方案提出疑似病例的定義為: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同時符合臨床表現中1和2條、或 2 和 3 條;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符合臨床表現中的 3 條。這就比二版“必須至少一條有流行病學史和三條臨床表現齊全”才能判定疑似病例放寬了很多。

而且對於流行病學史,規定為:

(1)發病前 14 天內有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發病前 14 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3)有聚集性發病或與確診病例、輕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也比二版規定僅為武漢或接觸確診病例要寬得多。

而四版診療方案對於疑似病例也規定為至少有一條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三條中任意兩條。

而這些改變也是基於對更多病例的觀察和判斷做出的,儘管放寬是趨勢,但作為預檢分診也必須嚴格執行方案,力爭不放過一個“感染者”,但也不能冤枉一個“非感染者”,因為在執行醫學科學標準時過緊和過鬆都是要不得的。

防疫期,基层医生遇到发热患者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