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與家鄉(安陸)的那些事--中心渠


與家鄉(安陸)的那些事--中心渠


與家鄉(安陸)的那些事--中心渠


與家鄉(安陸)的那些事--中心渠


與家鄉(安陸)的那些事--中心渠


與家鄉(安陸)的那些事--中心渠


與家鄉(安陸)的那些事--中心渠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我們煙店人就是在這個不起眼的小水渠的潤澤下長大的。中心渠起源於白兆山上的一處泉眼,自西向東,順山而下,綿延20多公里最後匯入府河。歷史上安陸有過鄖子國,詩仙李白尋夢安陸,德安府統領八縣的鼎盛時期,想必那時候的中心渠一定有非常雅緻的名字,可惜併為典籍之記載。走在中心渠旁邊看到豎著程巷河幾個大字莫名想說點什麼。

記憶中的小水溝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名字,只是因為周邊的幾個村莊靠這條水渠灌溉,大家都稱呼其中心渠。只是現在流行河長制,才被冠以程巷河,而程巷只是其中很小一段,裡邊的故事就不好揣摩了。白兆山又稱碧山,山上有個桃花洞,李白隱居於此,河流源於其中一處泉眼,何不稱呼其桃源澗,太白河。由於此河最終最終匯入府河,府河流經安陸又稱溳水,稱其望溳河,碧溳河都是不錯的雅號,叫作程巷河卻略顯狹隘。不管怎麼樣她仍然是我們心目中的中心渠,孕育了這一放土地。

中心渠佔據我們兒時美好記憶很重要的一部分,春天的時候去河邊採“蹦蹦”吃,夏天的時候去河裡游泳,站在橋上玩一種叫倒門檻的遊戲,秋天的時候等水枯了,去河裡抓魚,冬天到了還能到河邊去玩冰,看大人下卡子抓黃鼠狼。由於學校比較遠,我們經常七八個小夥伴早上五點多就起床點著火把結伴去上學,到了學校附近的無名橋我們就把火把熄滅扔進橋洞裡,然後去上學,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我們小學畢業,而中心渠註定佔據大家美好童年很重要的部分。

關於中心渠有許多和餘寨有關的人和事。據說中心渠上的很多水利設施都是一位叫餘明超的老人設計的,圖上的那座無名橋就是他的傑作。有關這位老人一直是我們餘寨村的傳奇,民國末年出國留學,回國後又被紅衛兵迫害,大躍進過後又被國家請回去主持水利工程設計,據村裡人說去了長春,他的後人據說還和他的祖人有聯繫,只是很少回來。所以小時候每次走到中心渠的小石橋上,都有莫名的自豪感,正是這樣的自豪感激勵我們餘寨人努力讀書,餘寨也成為周邊最盛產大學生的地方。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在中心渠的潤澤和陪伴下,才有我們美好的童年,願中心渠水生生不息,餘寨人在這方土地上建設出更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