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馬未都撿漏的5件寶物,它只花了不到100元

隨著古玩市場越來越火熱,收藏家也越來越多,但是古玩市場的寶物良莠不齊,有好有壞,很難收藏到真正的文物。而且收藏可謂是一件很費錢的一件事,很普通的文物都要大量的錢財支撐,收藏不好就是錢財兩空。

但是在收藏界之中還有一個詞語是“撿漏”,撿漏可不是運氣好就可以了,而是需要眼力和才學支撐的,用很少的價格買到價值是幾萬倍的寶物。並不是所有收藏家都可以撿漏的,但是馬未都可謂是收藏界的“撿漏王”。



第二件、明代官窯仿汝窯。汝窯的瓷器是非常難得,非常珍貴,但是汝窯瓷器現存不多。所以明代仿汝窯瓷器就變得非常珍貴,但是仿汝窯瓷器發現的也只是一些碎片,並沒有保存完好的。



當時馬未都見到仿汝窯瓷器時就非常激動,雖然瓷器底部的款識被磨掉了,但是馬未都還是很喜歡。當馬未都問到價格的時候老闆只要價了8萬,馬未都發現老闆不識貨以為是清代仿製的。所以馬未都又搞價到7萬拿走了世間獨一無二的明代官窯仿汝窯作品。

第三件、青花人頭罐。馬未都收藏的名聲很早就有,一次逛潘家園市場的時候,馬未都在一個攤位面前眼光發亮,但是馬未都並沒有動手。當時老闆看到馬未都也很奇怪,因為攤上只有一個平平無奇的蓋子。


所以攤主說“30塊錢買的,感興趣給40塊錢就可以拿走。”馬未都二話不說掏了錢就忘家裡趕,很是激動。回到家之後馬未都抱出一個罐子,將買到的蓋子蓋上。

兩個物品合二為一後,無論是紋飾還是大小都很合適,馬未都才解釋說給罐子找到原配了。完整的青花人頭罐可謂是翻倍,馬未都只花了40塊錢就撿漏了。

第四件、邢窯皇家白瓷。當時馬未都在香港辦事,在一家古董店發現一個白色的碗,馬未都覺得好奇就去觀察,發現碗底有一個“盈”字,確定瓷器碗是刑窯皇家的白瓷,很難流露到民間。



馬未都不動聲色的詢問價格,發現老闆不識貨後非常開心。所以馬未都假裝成挑剔的樣子將寶物從老闆的手中買走。馬未都又撿漏。

第五件、康熙青花瓷瓶。當時馬未都在逛古玩店的時候發現了一件青花瓷瓶發現是康熙年間的瓷瓶,但是老闆卻說是民國時期的。



馬未都作為一個著名的收藏家,小編懷疑他的文物是不是大部分都是撿漏得來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小編怎麼沒有撿漏過,撿錢也沒有。你們怎麼看待馬未都撿漏呢?你們還知道哪些馬未都撿漏的經歷呢?歡迎評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