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人生海海》:悲劇英雄的落寂人生

引言: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 你說那是消磨 笑柄 罪過 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          

              ——《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是著名作家麥家最新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是繼《解密》、《暗算》《風聲》後的又一力作,不同的是,麥家改變了以往擅長諜報題材的風格,對他來說,這是一種創新、一種挑戰,更是對跌蕩人生的一種突破。

故事在悲涼的冬天展開,一股肅殺和落沒之氣,瀰漫著悲憤之情,給人一種壓抑的窒息。雖然也充斥著愛的溫情、義的擔當,但在特殊的時代環境下,顯的有些蒼白、無力且無奈。

故事主人公是“我”父親的好朋友,被人稱為“上校”和“太監”的蔣正南。本和父親一樣,也是一名木匠,陰差陽錯被國民黨徵去,自學成一名軍醫,後又被訓練成一名出色的特務間諜。解放戰爭時期,部隊被我軍收編,成為一名解放軍軍醫,參加抗美援朝,屢立戰功,成為英模。正值繁花似錦的人生時期,卻被誣告生活作風有問題,丟了官職,被押回農村。文化大革命被紅衛兵揪鬥,最後被逼成瘋……

而“我”作為故事的見證者和講述者,從20世紀30年代到21世紀初,以大半生的經歷,在時間和時空的大背景下敘述著人間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榮辱得失。

《人生海海》:悲劇英雄的落寂人生

1. 英雄迴歸:遣送回家的上校,把故事深藏心底,在村民的猜測中過著孤獨的生活。

故事的大幕在閩南的一個小山村拉開,蔣正南,這個曾經是村裡木匠的男人,像個迷,又像神一樣的存在。在村民眼裡,他就是一個怪胎,是全村最怪的人,因為“他當過國民黨,睡過老保長的女人,還是個太監,向來不做工還吃的很好,待貓比待兒子還親。”

於是村裡人給他起了兩個綽號:“上校”和“太監”。

“綽號是人臉上的疤,難看。但沒綽號,像部隊裡的小戰士,沒職務,再好看也是沒人看的,沒斤量的。”

人們尊稱他為“上校”是因為他當過國民黨的上校,有個大事、難事,人們都喜歡找他拿主義做決斷,因為他是全村唯一見過世面的人,他對村民也是樂善好施,對村民時常救個急,幫個難。

但也有人噁心他,稱他為太監,據說,他的褲襠是空的,原因說不清楚,有人說,他在國民黨時睡了師長女人,師長給他兩條路來選,一是要命,二是要命根子,他留下了命根子,保住了命;還有人說,他在戰場上,被子彈打傷了下體,丟了命根子。終歸無從考證。

但上校的褲襠表面看是滿當當的,和正常人別無二至,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引起人們的猜測。這種變態的猜疑,就像一股陰森的暗流,衝擊著上校的心理防線。

偷窺隱私,是人的正常心理狀態,然而,當這種心理被畸形,肆意踐踏他人自尊,滿足自己好奇心,這種不道德的行為,一旦掌握在愚昧人手裡,將給當事人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太監,這麼噁心的稱呼,喚作常人早已怒火沖天了,上校似乎對“太監”這個稱呼,不太關心,聽到別人叫他太監,“多數時候,他埋頭走,不理睬。”

他何嘗不知道“太監”是對他名聲的誣衊,以至於小瞎子挑戰他的底線時,把這個有娘生、沒娘養的熊孩子湊的,哭得跟殺豬似的。

但是他有更大的隱私,這個隱私是他終生最大的恥辱,一旦曝光,會要了他的命。他把“太監”這個綽號及人們的猜測,當作保護隱私的外衣。

在自家高大的院牆內,上校通過看報紙和精心飼養兩隻貓來打發他寂寞的時光。他認為,減少一分與外界的交往,就減少一分暴露隱私的機會。然而,隱私就像長在肉裡的倒刺,時不時的刺激他,讓他痛不欲生。

多事的人總會想方設法爬上牆頭,去窺探他人的隱私,滿足一種扭曲、變態的原始欲求,並作為一種嚼舌根的資本,藉著他人的隱私,宣洩自身的慾望,獲得一種極爽的快感,哪管他人的死活。

《人生海海》:悲劇英雄的落寂人生

隱私就像一個不知何時爆炸的定時炸彈一樣,懸在整個山村的上空,上校把隱私捂的愈嚴,多事的人就愈加的好奇。上校背後的榮光也被人們一點點的挖掘,而那個恥辱的隱私卻是隱藏在榮光裡的一個毒瘤。

2.英雄榮光:出生入死的上校,憑藉聰明、熱血和赤膽忠心,登上事業頂峰,卻難以訴說榮光背後的傷痛。

上校很聰明,在和父親一起做木匠時就已顯露出來,“他做的盆盆桶桶,大大小小,滴水不漏,一等的手藝不比師傅少一釐。”

被國民黨徵兵,上了戰場,憑藉聰明和智慧,成為一名軍醫,因精通醫術,被稱為“金一刀”。隨後他接到一個特殊任務,給女特務動手術,不但救了女特務的命,順帶還救下了她懷孕七個月的兒子。聰明能幹,沉穩機警的上校被女特務看重,讓他加入了軍統。

正是軍統特務經歷,給他帶來榮光的同時,也讓他傷痕累累,他的人生背上了隱秘劇痛。

為了刺探日偽情報,他以診所當掩護,往來於風花雪月場合,刻意接近老鴇,不惜當她的性伴侶,最後被老鴇推薦給日本女鬼佬,他也從中得到許多有價值的情報。可是他卻失去了男人的尊嚴,被要求專職為日本女鬼佬服務。她們在他的隱私部位的肚皮上刻下了極端下流的文字,並署上女大漢奸的名字,讓他喪失了男人的自尊,無法以正常的男人生活於世。肚皮上的文字,成了他一生無法清除的恥辱。

英國小說家劇、作家高爾斯華綏說:“人受到的震動有種種不一樣: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

精神上的創傷遠大於身體上的傷害,那是永遠也閉合不了的傷口,而且還時不時的露出猙獰的血嘴,嘲笑怯懦的靈魂。

以上校的聰明,本可以脫身,但為了情報,更為了抗戰勝利,他選擇了苟且,忍辱負重,向死而生。

解放戰爭,上校所在部隊被解放軍收編,他主動請纓參加抗美援朝,隨部隊奔赴朝鮮戰場。哪裡最危險,他就到哪裡去,他期待死神光顧,讓熱血灑在戰場,隨同那恥辱的印痕,灰飛煙滅,以死來尋求精神上的解脫。

上校沒有等來死神的召喚,卻因英勇立功受獎,評為英模,成為副院長最佳人選,他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用表面的威武陽剛,掩蓋內心的憂傷彷徨。

當愛情從天而降時,在別人眼裡,那是天大的好事,心情簡直比吃了蜜還甜。可對於上校,卻是五味雜陳,感覺是一杯苦酒。

他不敢面對林姑娘的求愛,既使誣告他強姦了她,寧願身敗名裂,也不願證明他的清白,因為他知道,只要證明,他的隱私將會大白於天下,就如同在眾人面前裸奔,顏面掃地,還有何面目苟活於人世。

他甘願接受組織的懲罰,哪怕組織勸他與林姑娘結婚,免於處罰,保留象徵勇敢忠誠的軍功。最終,上校被開除軍籍,孑然一身,帶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

家鄉,一個讓人溫暖,使人幸福,給人快樂的地方。可是,上校的家鄉也不是一塊質樸地,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正如老巫頭所說:“人世間就這樣,池塘大了,水就深了,水深了,魚就多了,大魚小魚,泥鰍黃鱔,烏龜王八,螃蟹龍蝦,鮮的腥的,臊的臭的,什麼貨色都有。”

《人生海海》:悲劇英雄的落寂人生

回到家鄉的上校,本以為能偏安一隅,將那恥辱的隱私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獨自舔舐精神的創傷,平淡的度過餘生。可命運似乎並沒有放過這個沒路英雄,仍然一路窮追猛打,一步步把上校推向毀滅的深淵。

3.英雄遭難:身心摧殘的上校,忍辱負重,向死而生,最後的一根稻草崩潰了他的精神防線。

戎馬半生的上校,遭過太多的磨難,經歷槍林彈雨,在沒有硝煙的戰場,遊走在兇險的敵人中間,因刺探情報,甘當日本女鬼佬性伴侶,並被人在肚皮上刺了讓他恥辱的極下流的文字,後又被叛徒告密,關進日偽監獄。營救出來不久,又被投入國民黨監獄。最後為了保守隱私,甘願受誣,放棄功名利祿,回到家鄉。

歷經大是大非的上校,內心雖波濤洶湧,外表卻風平浪靜,在家鄉過著平淡悠閒的生活,似乎這就是他人生常態。然而人生無常,不經意見,打破人生常態,瞬時改變人生走向。

革命運動來了,上校成了村裡首當其衝被鬥爭的對象,因為他當過國民黨,還當過特務。對上校來說,沒什麼可怕的,他什麼樣的鬥爭沒經歷過,更何況他一生光明磊落,不惜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為國為民做了那麼多事。

在那個黑白顛倒的時代,上校的據理之爭顯得蒼白無力,無論以前多麼叱吒風雲,卻不得不在紅衛兵面前低下頭。

小瞎子本身並不瞎,只是他父親是個瞎子,別人都叫他小瞎子。上校沒少幫助小瞎子一家,可小瞎子對待上校卻沒那麼手軟。當上了紅衛兵小隊長的小瞎子,發動群眾對上校遊街批鬥,關進柴房,又打又罵。即便這樣,上校仍不失往日風範,淡定自如,笑罵小瞎子。

早已對上校“褲檔”感興趣小瞎子動了雜念,想親眼看看上校到底是不是太監。趁上校被灌醉熟睡之機,小瞎子扒掉了上校的褲子。

上校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為了隱藏秘密,他割斷了小瞎子的舌頭,挑斷了手筋。這個曾經滿身光環的英雄,為了維護最後的尊嚴,不惜以身試法,鋌而走險,成了在逃的罪犯。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上校不怕坐牢,他對小瞎子的懲罰,罪不致死。但他選擇了逃避,他不值得把命交給那幫年輕的紅衛兵。在近似瘋狂的政治運動面前,群情激憤,是不會給他申訴的權利,只能淪為被宰割的羔羊。

他在等待機會,等待天空晴朗的機會,到時哪怕坐牢蹲監,也是對生活的一個交待。可是最終等來的卻是一場噩夢。

被人出賣,上校最終被抓了。這緣於一場誣衊。被上校摧殘的小瞎子,報料上校是個雞姦犯,“我”爺爺生怕和上校情如兄弟的父親受到牽連,辱沒家風,在明知上校不是雞姦犯的情況下,仍然向公安告密,只為換來公安的一份告示,用官方來證明上校不是雞姦犯,以還整個家族清白。

上校被作為大漢奸、大特務、大流氓,毒害紅衛兵的大凶手,在大禮堂公審。當法官讀到他肚皮上有字,證明他曾做過女鬼佬和女漢奸的“床上走狗”時,小瞎子的父親,老瞎子卻高喊:“把他褲子扒下來讓我們看一看!”

《人生海海》:悲劇英雄的落寂人生

在大眾廣庭之下,被人扒開遮羞布,上校僅剩的一點點的自尊,湮沒在無情看客的喧鬧中。上校被逼瘋了,這個從槍林彈雨走出來的英雄,忍辱負重的愛國豪傑,為了尊嚴隱忍堅守的真男人,最終毀在曾經幫助過的愚民手中,被悲慘的命運,撕的片甲不存,英雄從次落寂。

4.英雄落寂:精神失常的上校,單純的像個孩子,是命運的悲憫,還是上天給予的眷顧?

瘋了的上校,智商像個七八歲的孩子。忘記了曾經的過往,忘記了世間的苦難悲傷,好像剛來這個世界一般。他的記憶像躍出水面的魚,大多數時間沉沒在水下,偶爾會靈光一現。

恨有多深,愛就有多深。那個當初為愛而誣告上校強姦她的“小上海”林阿姨,瞭解事情真相,是她一手造成上校悲烈的命運。懷著羞愧,她來到村中伺候上校,又把上校接到上海治療,把後半生的命運交給了上校,也完成對自己的救贖。

“人像一枚硬幣,有兩面,遇到好的一面是你運氣,遇到壞的一面是你晦氣,如果兩面都叫你遇到則不免要喪氣嘆氣。”上校的兩面人生,不得不讓人悵然喟嘆。

時代弄人,造化弄人,到頭來,還是人在弄人,天只是在看罷了。時代變遷,當初的紛紜人生,已成過眼雲煙,在林阿姨的照料下,上校“變成了他自己想要的人”。智商如孩子的上校,不在糾結於肚皮上的字,反而要撩起衣服給人看,在他的畫裡,肚皮的字變成了他想要的“命使我乃鬼殺奸除”。上校以另外的方式釋然了,這屬於上校的“英雄主義”。

“生活是如此令人絕望,但人們興高采烈地活著。”晚年的上校,活的灑脫,活的自在,專注於養蠶,繪畫,和林阿姨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人生的寧靜。

歲月不饒人,我們亦不曾饒過歲月。經歷近一個世紀的上校,接受死神的安排,壽終正寢。他跌宕的一生,歷經輝煌,遭受蒙難,在人生落寞時,沒有悽慘不堪,最後卻迎來了愛的溫暖。

《人生海海》:悲劇英雄的落寂人生

也許是命運對他的悲憫,上天對他的眷顧,讓一身榮光,又受盡苦難的英雄,用最尊嚴的方式向這個世界道別,一切都已結束。

5.結束語:人生海海,哪有完美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人生海海》中每個人物都歷經世事滄桑、人生沉浮,經歷過艱辛、抉擇,最終找到自己與人生相處的方式。就像書名“人生海海”,它來自一句閩南方言,“形容人生像海一樣複雜多變,每個人都會經歷苦難。”

故事不止於故事,而是要走進人的內心,才是一個好的故事,才會有極強的生命力,成為時間打磨下的藝術品,無疑,《人生海海》做到了。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如何面對苦難,便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課題。周國平說的好:“一個歷盡坎坷而仍然熱愛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著許多從痛苦提煉的珍寶。”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面對生活的苦難,“死了不是勇氣,活著才是勇氣。”在任何時候都要擁有不可剝奪的精神自由,以尊嚴的方式承受人生中的苦難,方能不辜負這不完美的人生。

\u0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