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錦州篇

錦州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下轄黑山、北鎮、凌海、義縣和淩河區、古塔區、太和區、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松山新區、錦州龍棲灣新區10個縣(市)區,錦州擁有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錦州)示範基地,是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新銳金融生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辦城市。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旅遊景點

錦州市是中國環渤海地區的重要開放城市,地處遼寧省西南部,北依松嶺山脈,南臨渤海遼東灣,扼“遼西走廊”東端。 錦州市地貌結構為“三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海拔400米的山區,向南逐漸降到海拔20米以下的海濱平原。 山脈連綿起伏,東北部有醫巫閭山脈,西北部有松嶺山脈,大、小淩河、女兒河橫貫境內。

錦州的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級森林保護區1處。錦州已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並連續六次被評為省級雙擁模範城。


1、錦州世博園

錦州世博園是世界上第一個海上世界園林博覽會。設計為"一心一環、兩軸六區"。

一心:海洋之心,位於園區主入口的視線通廊上,也是園區主軸的核心節點,以IFLA國際展園為主體,從全球徵集的百餘件作品中優選20個集世界風景園林藝術之大成的特色庭院,與海洋科學創意館、渤海灣水景、多條花帶等共同構成錯落有致、賞心悅目的中央景觀。

一環:人車共行的遊賞主動線,全長6.8公里,是園區遊覽的主幹線路,配合北、中、南區的三條人行遊覽動線,共同構建聯繫各類展園、主題建築、震撼景觀、演藝空間等便捷的交通體系。

兩軸:海洋園林風情遊覽軸--園區東西向遊覽主軸線。由東向西空間序列為海星廣場、海韻大道、海洋科學創意館,最後到達夢想之源:海洋特色文化展示軸--園區南北向展示副軸線。軸線上形成以展現深邃的海洋文明、壯闊的海洋景觀為特色的空間序列。從北到南依次為國際古生態館、水韻之舞劇場、百花塔、臺灣大花園等,移步換景,相映成趣,可充分感受海洋文化的神秘與夢幻。

六區:分別為山地園林區、奇蹟園林區、林地景觀區、海島園林區、海濱園林區和海上活動區。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2、筆架山風景區

筆架山風景區在遼寧省錦州市天橋鎮,以筆架山島和“天橋”為主要景點,分為島上游覽、海上觀光、岸邊娛樂、沙灘海浴和度假休養五個區域。總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7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28平方公里。山上文物古蹟眾多,自然景點密集。有呂祖亭、太陽殿、五母宮、三清閣、萬佛堂、龍王廟、馬鞍橋、一線天、神龜出海、石猴泅渡、虎陷洞、夢蘭灣等。


3、奉國寺

奉國寺位於中國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始建於遼開泰九年(1020年),初名鹹熙寺,後易名奉國寺。奉國寺佔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

遼金元時期是奉國寺的鼎盛時期,到明清時期僅存大雄寶殿,清代續建六角鍾亭、四角碑亭、無量殿、牌坊、小山門和西宮禪院。奉國寺是中國國內現存遼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標誌性古建築——大雄殿是古代遺存最大的佛殿,殿內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奉國寺內主體建築大雄殿及寺院整體,上乘唐代遺風,下啟遼、金等寺院佈局,是遼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證。其中,大雄殿是遼代佛教建築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紀中國建築的最高水平。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4、青巖寺

青巖寺風景區位於遼寧省錦州北鎮市常興店鎮西部,是閭山主要瀏覽勝地之一,國家4A級景區,佔地 13平方千米,距北鎮市 25公里。青巖寺始建於北魏,興盛於中唐,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悠久歷史,它文化底蘊深厚,佛教氛圍濃重,為渤海國僧人釋·貞素所建,原稱千秋萬古寺,明代易名青巖寺。寺中尤為上院“歪脖老母”名聞天下。“歪脖老母”是“世界唯一,中國僅有”的一尊佛像,為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化身之一。


5、遼代帝王陵墓群

遼代帝王陵墓群位於遼寧錦州北鎮城北10公里的醫巫閭山最高峰──望海峰腳下的龍崗子村,佔地16平方公里,為遼代帝王、王侯的陵墓群。

該墓群由顯陵和乾陵為主陵,另有13座附襯陵墓,是一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墓群。顯陵是遼太祖阿保機的皇太子耶律倍的陵墓。在顯陵附襯陵下葬的是耶律倍的長子、遼第三代皇帝世宗耶律阮,世宗的皇后──懷節皇后肖撒葛只、皇妃甄氏(遼史記載為妃,但後面又同時說其為後。參照《契丹國志》,甄氏實際是皇后)、耶律倍的三子平王耶律隆先和耶律倍的四子晉王耶律道隱。乾陵是遼世宗的長子景宗皇帝耶律賢的陵墓附襯乾陵下葬的有景宗的皇后──承天皇后蕭燕燕,景宗次子秦晉國王耶律隆慶,秦晉國妃肖氏;耶律隆慶的長子魏王耶律宗政,次子魯王耶律宗允和耶律隆慶的三子。在這裡下葬的還有遼代有名的政治家、宰相耶律隆運(漢名韓德讓)和遼代最後一代皇帝天祚皇帝耶律延喜。


6、古塔公園

錦州市古塔公園是2000年 錦州市委、市政府推擬辦的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39件實事中的一項重大美化工程。1999年初春動工,2000年仲夏告竣。以大廣濟寺古建築群為借景,體現錦州古城歷史文脈和現代園林風光理念相,為富有遼西區域文化和風土人情的休閒場所。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7、翠巖山

翠巖山原名嵯岈山,俗稱丫巴石,海拔210米。位於錦州市區西北17公里處,在平坦大地的盡頭,一群群峰拔地而起,石壁如刀峭,嵯岈嶙峋,陡峭秀麗,好似一個由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特意製作的大盆景。翠巖山石呈褐綠色,夏秋之季,青苔密佈,峰巒蒼翠,景色如畫。因空曠幽靜,便成為僧道修寺建軍廟,潛心修煉的好場所,早在漢代就有僧人在山的東麓建軍寺廟。遼道宗大康十年(1084年)錦州大廣濟寺志訓和尚在山下重修廟宇清靜寺,建軍正殿三楹,同門一楹,殿內塑宣懿皇后肖像。乾統元年(公元1101年)天祚皇帝耶律延喜下諭重修清靜寺,改名清勝寺。殿內塑承天太后、宣懿太后、洪德太后(天祚皇帝生母)三座肖像。殿前增建軍鐘鼓樓,開鑿石棧道,直通承天太后梳妝檯,上建軍一亭,命名神威亭。明正統年間,錦州左屯衛都指揮李貞將山名改為翠巖山,清勝寺也改為翠巖山寺了。明成化年間,儒將都指揮王鍇手書“翠巖山寺”雕刻在山崖上,如今,昔日的寺廟無存,只有翠巖山寺四個大字還依稀可見。


8、北普陀山

錦州北普陀山景區,位於遼寧錦州城西北七公里處的國家AAAA級景區,遊客最喜愛的五十佳景之一的錦州北普陀山風景名勝區。北普陀山佔地面積27.26平方公里,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南望滄海,北望太極,紫氣東來,福壽無邊,它是觀音菩薩在北方的顯化道場,實為洞天福地,人間聖境。素有遼寧“第一洞天”關外“第一佛山”之稱。 北普陀山綠色植物覆蓋率達到95%以上,含氧量比城市高300倍,負氧離子含量是大中城市的3000倍。空氣清潔、溼潤,氧氣充裕,又被稱為天然的大氧吧。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9、遼瀋戰役紀念館

遼瀋戰役紀念館成立於1959年1月,其前身是遼寧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錦州辦事處、錦州歷史文物陳列館,設在錦州老城區古塔腳下的大廣濟寺古建築內,即現在的錦州市博物館院內。1963年10月,基本陳列完成並開放。“文化大革命”初期被迫閉館,“九一三事件“後被撤銷。1978年得到恢復,修改陳列後重新開放。同年10月葉劍英元帥題寫了館名,各項工作漸入正軌。1985年4月中央批覆修建新館。新館選址位於市中心遼瀋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北側,於1988年10月31日落成開放。2001年遼寧省委省政府決定對遼瀋戰役紀念館進行全面的除陳改造工作,2004年11月2日竣工並重新對外開放。


歷史文化

錦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城市。“老馬識途”的故事、著名的“松錦大戰”都發生在這裡。震驚中外的遼瀋戰役戰略決戰,使錦州成為了一座英雄城市,更讓“新中國的曙光從這裡升起”。毛澤東主席"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的歷史名言更使錦州蜚聲海內外。


1、錦州戰役

錦州戰役是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第一階段中,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主力對據守遼寧省錦州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役。錦州之戰是國共內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革命軍之間的一場戰役,它是在東北的其中一場決定性戰役,是遼瀋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2、蘋果精神

毛主席說:“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裡很多蘋果,我們戰士一個都不去拿。我看了那個消息很感動。在這個問題上,戰士們自覺地認為:不吃是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 ”從此,錦州這座城市和蘋果這種水果深深地凝結在一起,蘋果精神也成為了廉潔的代名詞。


3、錦州古城

錦州市歷史悠久,1391年(明洪武24年),指揮曹風在錦築城。後逐漸加固砌磚城。1476年(明成化12年)指揮王鍇擴建城桓,1504年(明弘治17年)參將胡忠再擴建,並完善4座城門,以鼓樓為中軸線建東西南北四街。城內基本佈滿官衙、街坊、民宅、市井。現在遺存的城廓,基本是明末所建範圍,面積約為2.6平方公里。後來,受地理地形制約,城市基本由老城向東、向北方向拓展。


4、錦州八景

紫荊朝旭:“紫荊山在城東十五里,淩水環其下,日初出,若水捧日而上”。古人有詩讚之:“紫荊高聳古城東,曙色平分瑞靄濃,煙鎖層巒迷翡翠,嵐騰絕頂隱芙蓉”。

錦水回紋:錦水即小淩河水,迴繞古城,波紋如錦。明代軍事家、詩人孫承宗說:“錦水從西北繞城西折而南,復折而北,當城之東,大作波濤,細作綺縠,洋洋悠悠有回紋之致,曰錦水回紋”。

淩河煙雨:小淩河煙雨之景幽美如畫。明軍事家、詩人孫承宗說:“小淩河在城東十五里,繞望海山。山出其前,即晴曉,亦如煙鬟,乃若濛濛細雨……曰淩河煙雨”。

筆峰插海:在錦州南海中。孫承宗說:“筆架山在城西南六十里,三峰高下如筆架然,大海波瀾浴其下,曰筆峰插海”。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虹螺晚照:虹螺山位於錦州城西。與紫荊朝旭相照應,此景為每當夕陽西下,晚霞西照虹螺山峰,遙望日落虹螺山頂,則遠山紅日,霞光四射,河水中重現山影,呈“虹螺晚照“奇觀。

石堂松雪:在錦州城北15裡觀音洞山南麓,即明建普陀寺。早年寺前有古松數株,每年冬季瑞雪飛臨,石堂前松雪挺拔,傲然屹立,生機盎然。

湯水冬漁:太和區女兒河支流湯河子曾為一溫泉,冬季亦不結冰,且有魚遊動水中。可以用網打魚。故稱“湯水冬漁”。

古塔昏鴉:今錦州城內的大廣濟寺前的遼塔,於夏季黃昏,日落西山,在晚霞餘輝映襯下,有成群鴉雀繞塔翻飛嬉戲,給古城增添了一派生機,黃昏時分觀“古塔昏鴉“別有情趣。


特產美食

1、特產

道光廿五貢酒:道光廿五是一種產自清朝道光年間、出土於錦州市的白酒,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液體文物,這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液體文物。這種酒是1996年6月發現的。當時,錦州市凌川酒廠在老廠搬遷時,偶然在地下發掘出了清朝道光廿五年(公元1845年)穴藏貢酒4木酒海(裝酒的容器),內藏原酒4噸左右,穴藏165年,經國家文物局鑑定,這批穴藏了一個半世紀的貢酒,實屬“世界罕見,珍奇國寶”。專家為之取名為“道光廿五”,並以文物博函〔1998〕622號文件定為文物。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北鎮鴨梨:醫巫閭山山麓出產的北鎮鴨梨,堪稱我國關外所產鴨梨中之佼佼者。鴨梨在遼寧省渤海灣沿岸均有栽培,唯北鎮鴨梨久負盛名。北鎮縣是我國東北地區最早栽培梨樹的縣,迄今為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北鎮鴨梨最大特點是果皮極薄,果肉細嫩,質地酥脆,果汁很多,味道甜美。


義縣寒富蘋果:義縣寒富蘋果是遼寧省錦州市義縣的特產。寒富蘋果果實短圓錐形,果形端正,全面著鮮豔紅色,特別是摘掉果袋經摘葉轉果後,果色更美觀。果肉淡黃色,肉質酥脆,汁多味濃,有香氣,品質上,耐貯性強。


凌川白酒:凌川白酒為遼寧省錦州市的名產。錦州為大淩河、小淩河所環繞,因河水水質優良,為釀製美酒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據記載,今日凌川酒廠的前身——同盛金燒鍋,建於清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至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當年,這裡釀製的白酒已遠近聞名。


錦州什錦小菜:錦州什錦小菜創始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生產歷史。據說,當 時在錦州城南靠近渤海灣有個叫硝鹽鍋的村子,村裡住著一家姓李的,以打魚捕蝦為生。有時他將賣剩下的蝦倒在缸中撒上鹽,日久便從缸裡散發出一股蝦香味,剩下便成了蝦醬。每到吃飯時他就舀上蝦醬下飯,並送給鄰居品嚐,吃到的人都誇蝦醬味道鮮美。後來,他便精心管理,增加日曬和攪拌的次數,蝦醬的味道更可口了,拿到市上出售,備受人們喜歡。有一天,李家忽然發現蝦醬缸裡浮現薄薄的一層油,嘗一嘗,挺鮮,於是就盛了些,將所切的芹菜之類放在裡邊。幾天後取出來一嘗,非常可口。不久他又在蝦油中放進小黃瓜、豉豆、油椒,做成四樣蝦油小菜,取名“蝦油小菜”。清康熙二十一年九月(公元 1682年)康熙皇帝到瀋陽祭祖路經廣寧鎮,錦州府尹特將蝦油小菜送到廣寧鎮 行宮南面框觀亭,康熙皇帝品嚐後連聲贊好,自此蝦油小菜取代了貢蝦,成了 錦州的貢品。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錦州幹豆腐:錦州幹豆腐以“幹、薄、細”著稱。“幹”是指豆腐壓得實、乾爽;“薄”是指每張豆腐厚薄如紙,太陽底下能透亮兒;“細”是指豆腐裡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幹、薄、細”是錦州幹豆腐的三大特色,被錦州人引為自豪,成了炫耀的資本。錦州幹豆腐在全國可以說是聲名遠播。


2、美食

錦州幹醬肉:幹醬肉是遼寧省錦州市的地方名產,很受人們的歡迎。其原料為:精選豬肉、火硝、精鹽、白酒、大料、丁香、白糖、花椒麵、味精、鮮姜、豬油。製作方法包括:將精選豬肉加入火硝、精鹽、白酒進行揉搓,反覆揉搓至配料與肉完全混合在一起,經20小時左右的醃製,使肉呈鮮紅色;將豬油放入鍋內加熱溶化,油溫燒到120℃時將肉片放入鍋內油炸,炸肉片時火要小,以防止肉片炸糊,40—50分鐘後,肉中的水分全部炸出即可出鍋。用鍋燒沸水,加入大料、丁香、白糖、花椒麵、味精、鮮姜進行攪拌,然後加入炸好的肉片,反覆攪拌5—10分鐘,撈出控去水分即成。幹醬肉外表杏紅、掛有糖汁、味甘而香。


溝幫子燻雞:溝幫子燻雞始於清光緒年間。據說,創始人叫劉世忠,光 緒二十五年從原籍安 徽遷來遼寧北鎮縣溝幫子街,即現在的溝幫子鎮落戶。劉在安徽老家就是售賣燻雞的,到了溝幫子後仍以燻雞為業,為了使燻雞好吃,在當地老中醫的提示 下他增加了調味藥品,又對加工工藝、配方下料進行了改進,質量明顯提高。“雞 燻劉”之名傳遍遼西。到1927年前後,加工溝幫子燻雞的店鋪已增到十幾家,其中以杜、齊、孫、張、馬等家的燻雞最為著名。


北鎮豬蹄:“燻豬蹄”具有悠久的歷史,它的製作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間(1824年—1850年)。當時北鎮城裡有個楊姓父子三人經營的小肉食店。父名不詳,長子楊俊青,次子楊漢青。他們對燻豬蹄很講精工細作,調料得當。除使用老湯、香油、精鹽、八角、花椒和生薑外,還塗以白糖熏製,使豬蹄色味俱佳,遠近聞名。“燻豬蹄”風味獨特,做工考究,富含礦物質、膠蛋白等多種營養成份,是聞名全國的地方傳統風味食品。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豆角烀餅:錦州美食豆角烀餅的主菜是豆角、排骨和土豆,用鐵鍋燉到一定火候,排骨都離肉了,調料的味道也完全浸入到菜裡了。餅屬於大家常說的春餅,很薄,一般地方是放在菜的上面,有的飯店是分開上,餅放在盤子裡,比如榮鵬烀餅!相傳明朝末年,浙江人詹越因11的朝廷以及當時的1汙吏,得罪了朝廷的權貴。有小人向崇禎皇帝進讒言,使詹越被崇禎皇帝流放到古城錦州一帶。他從此以後便開了一家餅鋪,以謀生計。當時,天下百姓因不滿明王朝的1墮落,紛紛揭竿而起。而詹越,也在暗地裡幫助這些起義軍,為他們提供飯菜。適逢清太祖努爾哈赤遠征到了錦州一帶,在餅鋪附近駐軍,準備攻打錦州城。在攻城的過程中,努爾哈赤率領的軍隊被守城士兵打敗,努爾哈赤率殘兵敗退餅鋪附近,詹越就燉了一大鍋豆角、土豆、排骨、寬粉,慰勞將士,由於將士們非常飢餓,詹越情急之下就將已經擀好的薄餅蓋在菜鍋裡,待菜燉熟了,餅也烀好了。出鍋的豆角和烀餅,立即散發出濃郁的香氣,再看麵餅色澤潔白,排骨晶瑩色澤濃郁,其味道更是令飢腸轆轆的將士垂涎三尺。將士們飽餐之後,讚不絕口。於是士氣大振,第二天一鼓作氣攻下錦州城。慶功宴上,軍師吟誦出:“烀餅充飢餓,我主出奇兵。攻下錦州城,天下定歸兮。”。從此,詹越便留在軍中,為努爾哈赤率領的軍隊繼續做這道既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菜的食物。而烀餅的做法也就隨著努爾哈赤的遠征大軍,逐漸流傳開來。詹越走後,烀餅的做法在古城錦州一帶廣為流傳,不久,豆角烀餅就成為了錦州的特色美食,並且深受百姓的青睞。


酸菜火鍋:酸菜火鍋錦州的酸菜火鍋先把雞,肘子,五花肉等用一個大鍋煮成8分熟,要多放湯哦,這個湯就是火鍋的高湯了,把煮好的肉切成薄片,雞用手撕開一塊塊就行。然後是酸菜了,一定是秋天的大白菜做的。一片片的掰開,然後每一個菜幫都要片的薄薄的幾片再切絲,切好的絲用開水燙過攥幹水分,一團團的待用,然後把高湯放到火鍋裡,四邊下肉,中間下酸菜,放點韭菜花和各種調料,等著它慢慢開起來,再下如干貝等乾的水產品,味道好極了。


高家燒鴿子:高家燒鴿子成為首家擁有註冊國家專利產品的燒烤店,2005年被錦州市燒烤協會評為錦州風味燒烤名品店,併成為錦州燒烤協會理事單位。據《本草綱目》記載,鴿子有滋陰壯陽、補腎生肌的功效,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還具有滋補養顏、益智健腦等功效,在經過高家獨特的秘方燒製成熟後,成為男女老幼所喜歡的經典美食。勤勞務實的高家傳人,在繼承祖先的傳統燒製方式中,不斷創新,將燒鴿子發揚光大,呈現在錦城人的餐桌上,其獨特的祖傳秘方加上精挑細選的乳鴿,再融入高家人精心的燒製手法哦,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的高家特色燒鴿子出爐了,吃上一口,肉質瘦而不柴,骨裡透香,鮮嫩爽口,令您口齒生香,回味無窮,百吃不厭。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烤羊蹄:羊蹄經過精心挑選之後,把羊蹄洗淨放到鍋中煮熟之後,加入各種調料淹制20分鐘,再放烤爐上烤制,用自制的各種調味品把羊蹄涮一遍,烤好後既可食用,色好味美的羊蹄真好吃還好看。


錦州燒烤:80年代初,當新疆人在錦州街頭支起爐子,高喊著新疆話叫賣羊肉串時,頭腦靈活、善於創新的錦州人就開始了自己的燒烤事業。經過幾年發展,燒烤業就在錦州人手中被髮揚光大了。不管是春夏秋冬,總有食客光臨燒烤餐館、地攤兒,燒烤業常年紅紅火火。經過十幾年的時間,錦州燒烤已經成為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小吃。錦州燒烤手法獨特,有生烤和熟烤之別,小調料多達十幾種,不少烤食還進行中草藥配製。因為講究“蘸、刷、撒、烤、翻”,所以質感性強、口感純正、色澤入目、外形美觀,讓人食而不膩、食而不厭。


鍋烙:鍋烙是錦州地方風味,始創於1945年,因在操作技術上以白榮書為主,取名白家鍋烙、白家鍋烙的特點是底色金黃,形如虎蹄,口感鮮醇,咀嚼脆生,鮮香水靈,香而不膩。


極品燒鴿子:極品燒鴿子以二十幾種中草藥科學組方,合理配伍,再用秘製調味品協助調味,以碳火土法燜制。成品燒鴿子香氣撲鼻、鹹淡適口、齒頰留香、溫中益氣、強身健體。


烤全牛:義縣烤全牛選出生後過百天的小乳牛經清真寺阿訇屠宰後,剝去牛皮(留頭,弓扣要小一些),去內臟,將小乳牛清洗後,置於特製的容器內,下“特”制的調味品,味制二十四小時,後取出造型,掛“特”制的糊,抹勻牛的全身,下“特”制的烤爐內,烤7—8小時,出爐後,放在“特”制的托盤內,點綴上桌。食用時帶薄餅、蔥絲、香菜段、瓜條、孜然粉、自制辣醬、自制甜麵醬,同時上桌。色澤光亮,外焦裡嫩,肥而不膩,風味獨特。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炸芊子:炸芊子先將雞蛋打散,然後將平第鍋放少許的油燒熱,然後將打好的雞蛋倒入鍋內,要迅速的將雞蛋灘成薄薄的餅狀,然後放一邊待用。和餡,根據個人口味,什麼餡都可以,一般是鮮肉餡,放蔥薑蒜末,放好各式調料,和好。將雞蛋餅攤開,將肉餡整齊的在餅的一端碼一排,然後捲起來。不要卷太厚,然後在最後一卷抹上水澱粉,這樣就不會開了,然後用刀將卷切成3釐米左右的一截截,每一截兩端都要抹水澱粉,然後也是在油裡炸。是很酥脆鮮美的。

水餡包子:水餡包子,是一種類似灌湯包的包子,具有皮薄餡稀、色白褶勻、油大不膩、滋味鮮美四個特點,水餡包子在東北廣為流傳,以遼寧省錦州市溝幫子水餡包子最為有名。如今,溝幫子水餡包子仍是傳統小吃中的上乘佳品,吸引著南來北往的食客。


碳烤鯽魚:碳烤鯽魚為淩河區美食,其魚肉鮮嫩,鮮香濃郁,清淡適口。


烤嫩豆腐:烤嫩豆腐烤嫩豆腐色澤金黃,外酥裡嫩,口齒生香,聞著香,吃著更香。營養豐實,老少皆宜。具有養顏、開胃、增食等功效。


遼寧丨“遼西走廊“、”海上錦州”之“錦繡之州”錦州篇

義縣烤全羊:義縣烤全羊是遼寧省錦州市義縣的特產。義縣烤全羊色澤光亮,外焦裡嫩,肥而不膩,風味獨特。烤全羊是義縣地方風味食品,製作方法極為考究。義縣烤全羊選用1~2月齡的小綿羊,宰後剝皮,去內臟與蹄,洗淨瀝乾,用鐵絲系在木杆上。用雞蛋液、薑黃粉、麵粉、鹽水調成糊狀物,塗抹全羊外皮;隨後在羊肉上扎很多小孔,讓作料深入肉內。然後,將饢坑炭火燒透,不冒煙時,將羊頭朝下,放入饢坑烘烤,上面加蓋,用溼麻袋封口,燜烤80~90分鐘即可。烤熟後,置於特製小車上,羊頭盤上紅綢,嘴中放入少許青菜。烤熟後的羊肉呈金黃色,外脆裡嫩,不羶不膩,香酥可口,色、香、味俱佳。


遊覽的最佳季節


5月、9月。此時溫度適宜,天氣狀況良好,錦州美景一覽無餘。 春季的錦州風沙較多,常出現沙塵天氣;夏季溫度較高,雨水豐富,高溫天氣不會持續太久;錦州的秋天比較清爽,陽光燦爛;冬季則雪鎖古城,最冷可達-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