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山東汶上縣蚩尤冢


山東汶上縣蚩尤冢

蚩尤冢

簡要介紹:蚩尤冢,位於山東汶上縣南旺鎮,樹木參天。蚩尤冢現存兩幢石碑,石碑高2.3米,寬1.5米,厚30釐米。屹立於蚩尤冢前,石碑的下面刻有文字“蚩尤冢”為清代人所刻。“蚩尤祠”碑刻現存放在汶上縣博物館內。 蚩尤冢,位於山東汶上縣南旺鎮,樹木參天。蚩尤冢現存兩幢石碑,石碑高2.3米,寬1.5米,厚30釐米。屹立於蚩尤冢前,石碑的下面刻有文字“蚩尤冢”為清代人所刻。“蚩尤祠”碑刻現存放在汶上縣博物館內。
概述
] 河北省徐水縣釜山鄉:這裡有蚩尤冢,太行峰巒起伏,綿亙蜿蜒。釜山如倒扣大釜,山腰一巨大石頭平臺。山下,一坡綠草如茵。汩汩的泉水,淙淙流淌的小河。
河水流向平原,兩岸阡陌相連。綠油油的麥田。田間流淌著銀鏈似的渠水。綠樹掩映的村莊。
河堤上綠柳成蔭。
畫外音:一條小河,從綿亙的太行腳下發源,蜿蜒東去。小河的水清醇甘甜,用它釀製的白酒,酒香醇厚,綿甜爽口。
關於這條河和酒,在徐水民間有許多美麗的傳說。這條河發源的釜山,據《史記》記載是黃帝誅滅蚩尤以後合符會諸侯的地方。山上有巨石,即為《黃帝臺》。民間傳說,黃帝時人們就在這裡發明了釀酒。如今,徐水人又釀出了《合符酒》。


畫面上出現:大午集團的餐桌,《合符酒》的特寫。人們品嚐酒的鏡頭。
畫外歌聲起:
太行腳下,有一條小河,
彎彎曲曲一路歡歌。
它清醇甘甜,流過這塊土地,
釀出醉人的美酒,
也釀造著美好的生活。
太行腳下,有一條小河,
彎彎曲曲一路歡歌。
它歷經滄桑,流過悠悠歲月,
講述著祖先炎黃,
也吟唱著神奇的傳說。
太行腳下有一條小河,
彎彎曲曲一路歡歌。
它彙集山泉,湧起浪花朵朵,
奔入浩瀚的大海,
融入中華跳動的脈搏。
在畫外歌聲中,推出片名:釜山與合符酒的傳說。
隨著歌聲,出現上古時釜山景觀:
太行綿亙,群峰迭起。上古時森林,莽莽蒼蒼。釜山山頭霧靄迷濛,松柏蔥鬱,老樹盤根,古藤纏繞,荊棘荒草遍野,鳥獸出沒,一派神秘氣氛。
半山腰上,一諾大石頭平臺。平臺後是一片高大的古松。

坡下,是廣袤的平原。
遠處鼓角齊鳴,螺號聲聲。戰場廝殺聲陣陣傳來。
在平原與群峰相接的地方,古代大規模部族間戰爭正在進行。一方是黃帝部族,一方是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他們使用弓箭p石刀p石斧p木戢p劍等各種奇形怪狀的兵器。九黎人的蛇首牛尾旗p神鷹旗,荒地部族的熊p狼p虎p獅等圖騰旗在山風中飄蕩。
九黎族一方已被分割包圍在幾片谷地,在做最後的頑強抵抗。
蚩尤是一個高大p剽悍的黑臉漢子,臉上鬚髯倒豎,怒目圓瞪,手執兵器在圖騰旗下指揮。
眼看寡不敵眾,黃帝族逐漸圍了上來。蚩尤大叫一聲:“殺!”投入戰鬥。他兇猛衝殺,英勇無比。
蚩尤和九黎人被重重包圍。
黃帝之子玄囂,年輕英武,驍勇機智,邊指揮邊戰鬥。面對赤膊而勇猛的九黎士兵,無畏衝殺。
征戰的喧鬧聲時遠時近。黃帝――幾縷長髯飄灑,面容慈祥的長者,手執長劍,帶領一班隨從撥開荊棘荒草,來到釜山。這些人面容疲憊,口唇焦乾。
黃帝一行人到平臺前站住,與眾人打量周圍地形。
黃帝側耳諦聽。周圍的人都屏住呼吸。黃帝來到一處山窪,俯身貼近地面。他站起來,用手中的長劍往地上使勁一擲。眾人上前,拔出長劍,一股泉水噴湧而出。眾人歡呼。

眾人在泉水中盡情地洗手洗臉。
這時,黃帝也蹲在泉水邊,把一雙手伸進清澈見底的水中,愜意地洗著,叮咚的泉水從黃帝的手指間流過。
眾人洗完,紛紛來到石頭平臺。
一隨從指著山頭:“你們看,這座山真象一口大釜倒扣在這兒呢!”
眾人抬頭細看,黃帝拈鬚點頭。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黃帝仔細傾聽山下的廝殺聲,回頭向一隨從:“今大戰已近尾聲,蚩尤已無路可逃。快去傳令各部落,俘獲蚩尤務必不要傷害,帶來見我。”
兩隨從轉身走去。
黃帝向隨從走去的方向喊:“一會兒到釜山來找我!”
戰場上仍在廝殺。蚩尤的眾隨從紛紛戰死。最後,蚩尤與玄囂戰在一起。蚩尤寡不敵眾,體力漸漸不支。
蚩尤忽不慎摔倒,玄囂上前按住,黃帝族士兵一擁而上,俘虜了蚩尤,用牛皮繩緊緊捆綁。
黃帝族士兵推著蚩尤走,蚩尤頑強反抗。
黃帝族一士兵:“這樣真是太麻煩了,我看,不如帶著他的腦袋去見黃帝,那可比這樣省事多了。”說著,舉起兵器。另有人附應,也舉起兵器,欲斧鉞相加。

玄囂大喊:“不可!:”急忙上前制止。
這時,黃帝隨從氣喘噓噓趕到:“黃帝有令,不得傷害蚩尤!”
眾人收住兵器。
黃帝一行人坐在釜山的平臺上,這時,廝殺聲已沉寂,只聽得泉水淙淙,鳥鳴婉轉,時而有山雞的叫聲,狐狸p野兔不時從這裡經過,森林裡傳來野獸的嗥叫。
山風陣陣,隨著山風,山頭雲霧不停地聚散流動。
眾人斂氣凝神傾聽。
黃帝:“這兒真是一個好去處!”
山下,玄囂領一干人用牛皮繩縛綁著桀驁不馴的蚩尤,推推搡搡向釜山走來。
黃帝看到,站起。
眾人紛紛站起。
玄囂等來到跟前,秉報:“父親,大戰已結束,蚩尤帶到!”
隨從把蚩尤推向前來。
黃帝來到蚩尤跟前:“委屈首領了!”邊動手要給蚩尤鬆綁。
蚩尤極力掙脫,一膀將黃帝撞開。
黃帝示意隨從:“快給首領鬆綁!”向蚩尤:“號稱戰神的人,脾氣還是沒有改。”
蚩尤:“我蚩尤天生寧折不彎的脾氣,今天被俘,要殺要刮,任你處置,不用假惺惺的!”

黃帝:“首領之言差矣!你我兩族多次大戰,多少人在大戰中喪生,這是我們兩族的災難。我姬姓軒轅屢有和平之心,而你卻無停戰之意。上次放你回去,我真誠地希望兩族和睦相處,。可是,你又侵疆犯土,挑起戰端。時至今日,我仍以兩族和睦為念,望首領體察我一片苦心。”
說話間,玄囂等人已將牛皮繩割斷。
蚩尤一聲冷笑:“我們九黎人和你黃帝族,頭頂一個天,腳踏一個地,誰能分出哪片雲是你的,哪片土是我的?你能打勝就是你的,我打勝了,那就是我的。”
黃帝:“自從盤古開天地,這人間的戰亂太多了。民族的爭鬥,部落的衝突從未間斷。我也爭戰了多年。現在,我多麼嚮往和平和安寧。我想,這也是天下人的心願。我姬姓也曾和姜姓的炎帝部族大戰,可是現在我們兩族關係融洽,和睦為鄰。我族的舟車傳到炎帝族,炎帝族的神農術也給我們帶來了農業之光。兩大部族在和平中共同興旺發展。我們兩族難道就不能象炎黃兩族一樣嗎?”
蚩尤:“九黎族不是炎帝族,我蚩尤也不是炎帝。今日被俘,死生由天。只要我還能活著,我還會帶族人與你爭個高低,為九黎人爭一方土,爭一片天!”
玄囂:“我們交戰已不止一次。上次諑鹿大戰你就大敗,要不是什麼巫師占卜,你早就沒命了。今日你又敗在我們手下,不是早就分出高低了嗎!”

蚩尤:“幾次戰敗,我愧對九黎的父老,玷汙了九黎的神鷹。但只要我不死,這決不算最後的結局!”
玄囂:“父親,蚩尤號稱戰神,只要有他在,我們和九黎人的爭戰就不會和平。”
眾人議論:“要除戰禍,先殺戰神!”“蚩尤不能留哇!”“留下蚩尤是禍害!”
蚩尤高聲叫嚷:“要殺就殺,我蚩尤寧掉腦袋,也不要曲人之下的和平!”
黃帝沉思後:“請巫師,占卜!”
玄囂:“父親,上次占卜便宜了蚩尤。已有一次,我們不能再放他一次!”
黃帝揮手:“上次放他,是神的旨意。這次我們還是按神的旨意辦吧!”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巫師走上前,一手執劍,一手執龜板,口中唸唸有詞。
巫師執劍做法,而後拿出龜板,墊在石砧上,用石錐鑽孔。
一會兒,龜板上出現若干裂紋。巫師細看解卜後,雙掌合實,伏跪於地:“謝上蒼顯示天意,殺戰神,蚩尤死!”
眾人歡呼:“嗬!嗬!殺戰神,蚩尤死!殺戰神,蚩尤死!”
一處山坳,玄囂等欲綁蚩尤,蚩尤掙脫:“不用綁,我蚩尤一條降龍伏虎的漢子,斧砍脖子不會眨眼!”

昂首怒目的蚩尤。
舉起的兵器。
倒地的蚩尤。
湧流的鮮血。
在密林中,一九黎族打扮的人南罘正痛心疾首地注視。看蚩尤倒地,一頭撲倒,跪拜於地。
釜山上,眾人聚集。
黃帝:“傳令各部落首領,一會兒來釜山前合符交令。要曉諭各部落,只要不再拼殺,一定善待九黎族戰俘!“隨從應聲而去。
眾人忙碌佈置,平臺後的大松樹上,掛起了熊的圖騰,擺好了石頭座位。
各處山坳,人聲鼎沸。
夕陽西沉,篝火燃起。火上燒烤著獸肉,架在石頭上的大陶釜中也煮著砍碎的獸肉。
平臺上,黃帝端坐於中央,身後一隨從捧著盛有竹符的陶罐。
眾首領齊楫首:“我等執符出戰蚩尤,今蚩尤已誅滅,我等交符覆命!”
黃帝:“合符!”
眾人拿出各自所執竹符。隨從漸次從各部落酋長手中接過竹符,和陶罐中竹符相合。合符的酋長依次到黃帝面前報名交符。
眾酋長合符畢,黃帝起身:“眾位酋長,今天大戰已經結束,我們要珍惜經過多年戰亂得到的和平,要把九黎族人一律視為兄弟。各部落的戰俘,釋放他們,給他們生路。以求今後和九黎人共同昌盛。”停頓,緩緩地,“涓涓小溪,納百泉之水,匯百川之流,成為滔滔大河。今天,我黃帝族一統中原,各部族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要在和平和安寧中,和各部族共同發展,使華夏大地成為繁榮昌盛的一方樂土。”

眾酋長靜靜地聽著。
群峰彷彿也在聆聽。
黃帝:“來,現在讓我們祭祖,慶祝勝利,慶祝和平!”
眾人撣衣拂塵,轉身,莊重地向圖騰跪拜。
岡鼓聲猛烈地響起。兩雙粗壯的大手高高舉起獸骨的鼓槌,猛烈地敲著。
二隨從搬來一大陶鼎,巫師自一側上,在鼎中燃起香火。巫師執劍做法,隨從用陶碗為每人舀來一碗泉水。
巫師:“第一碗,敬漁獵p風雨p土地p稷黍諸神!”
眾人把碗中水潑於地上。
巫師:“第二碗,敬先祖有巢p伏羲p燧人氏!”
眾人又把水潑於地上。
巫師:“第三碗,慶祝戰爭勝利。中原和平!”
眾人一起舉起飲下。
在平臺前的坡地上,一群人圍著熊熊的篝火,跳起慶祝勝利的原始人舞蹈:赤膊p粗野p狂放p充滿了原始的活力,表現了氣勢磅礴p野蠻的部落間廝殺。沉悶的戰鼓聲轟鳴,更渲染了一種原始p神秘的氣氛。
一巫師頭飾猙獰的假面,披頭散髮,穿玄色粗麻長衣,瘋狂地扭動身軀,手中揮動一截枯枝,寓意戰爭之神。

眾人邊跳邊唱:
長風嘯, 雷震驚,
靈夔吼, 虎鹿鳴,
鼙鼓咚咚, 群山青青,
石斧在手 弓箭鏑鳴,
蚩尤兮誅滅, 征戰兮和平。
蚩尤兮誅滅, 征戰兮和平。
松柏青 夕陽紅,
神龜壽, 鳳鳥翔,
流水蕩蕩 天道蒼蒼,
聖火點燃, 鼎鑊騰騰,
夜魔兮逍遁, 光明兮永存,
夜魔兮逍遁,光明兮永存。
黃帝及眾酋長坐於平臺的石凳上,每人身後有人高舉著火把,隨從用陶盤端著燒烤的獸肉,放入每人座前的陶碗中。每人前面還有一陶豆,裡面放著鹽,用來蘸烤肉吃,另外每人旁邊還備有一碗水。
黃帝拱手:“眾位請!”
眾首領:“黃帝請!”
眾人一面吃,一面觀賞平臺下的歌舞。
歌舞正酣。
在依山傍水的高地上,一片和平勞動的景象。
依山的一面,一群人正在搭建房屋。黃帝、倉頡及風后――黃帝族最著名的工匠,圍著豎起的木架仔細測量,並不時說著什麼。倉頡在地上畫著什麼。

沿河的一面,一班工匠正在造車造船。眾人有的運木,有的刻木。旁邊有做好的車輪,即將做好的車架,削刮好的船槳,正在削刮的船體。倉頡畫在地上畫著船。
黃帝倉頡和風后及隨從來到這裡,仔細觀看。黃帝拿過錛鑿,在將成的木架上熟練地幹起來。風后在一旁看著,不住地點頭。
河裡,沿岸的淺灘上,有人正在用骨叉捕魚,有的在撈河蚌。忽然,叉住了一條大魚,叉魚人把魚使勁甩到岸上。魚在岸上跳了幾跳,惹得眾人觀看,歡呼。
有人在河邊剝河蚌肉。一邊有成堆的蚌殼。
河深處有一隻獨木舟,舟上的人也拿骨叉在叉魚。
河邊另一塊高地上,一群人正在挖土製坯,燒製陶器。捏製好的陶坯一邊,一名匠人正在轉輪上修理陶坯。有人正從打開的陶窯中取出燒製好的陶器,有陶鼎׳陶罐׳陶豆׳陶鬲׳陶甑等。
一群嬉笑的婦女拿著柳編大筐,正在蠶山上收蠶繭,有的背上還揹著哺乳的幼兒。另一邊的大陶鼎里正在煮繭。嫘祖守在旁邊,教幾個婦女繅絲。
織帛房中,在最原始的織布機上,幾個年輕的姑娘正在用絲織帛。鳴燕――最好的織帛能手,聰明漂亮,正在逐一指導眾人。

嫘祖走進織帛房中。鳴燕迎上前去:“嫘祖大嬸。”
嫘祖和鳴燕看著眾人織出的布,誇獎 :“你們個個心靈手巧,織出的絲帛越來越好了。”
嫘祖走到一個姑娘面前,看著織出的帛,招呼鳴燕:“鳴燕你看,魚珠織的真不錯,我看,說不定有一天會趕上你這個師傅呢!”
魚珠:“謝謝大嬸兒誇獎。我可不敢和鳴燕姐姐比。和她一比啊,非得把我比趴下!”
鳴燕:“瞧這魚珠說的。我盼望大家都能超過我。魚珠現在就快超過我了”
魚珠連連擺手:“不行不行,和師傅一比我可差遠了!”
嫘祖轉向鳴燕:“鳴燕真是一個好姑娘,冰雪一樣聰明,桃花一樣漂亮,到婚配的時候,向你求婚的男子會排成隊的。”
鳴燕紅了臉,低下頭:“瞧嫘祖大嬸兒說的!”
旁邊一個俏皮的姑娘:“嫘祖大嬸兒,鳴燕這麼聰明漂亮,說不定啊,有一天會成為你的兒媳婦兒!”
鳴燕追打姑娘,二人嬉鬧著出了織帛房。
嫘祖看著鳴燕的背影,露出欣喜的笑容。
玄囂領著一群青壯年男子正在山林裡狩獵。一人用號角學鹿鳴,引出一頭斑斕的鹿。隱蔽在樹叢中的玄囂一箭射去,鹿踉蹌驚跑幾步,栽倒。

眾人追上,看身上箭,歡呼:“好箭法!”
眾人圍著死鹿休息。
一壯年男子:“今年我們的漁獵稼檣收穫都很豐厚,今年秋祭,一定非常隆重熱鬧了。”
一青年男子:“秋祭後要舉行婚嫁,”向旁邊一男子,“我說松果,看上哪位姑娘,還不趕快去求婚,準備秋祭後迎娶啊!”
松果:“我看上的啊,人家看不上我,上門求婚吃了閉門羹,正沒主意,不知到該怎麼辦呢。”
青年男子:“是誰?”
壯年男子:“那怪誰,怪你沒眼力。人家鳴燕看上的可是咱們的神箭手。”用眼睨斜一旁的玄囂,“怎麼樣,敢和他爭一爭嗎?”
松果:“啊,怪不得呢。要是別人,我一定要爭一爭。玄囂,唉,算了,算了!”搖著頭,引起眾人哂笑。
青年男子:“要不是玄囂,鳴燕那麼聰明漂亮,不知有多少人要爭一爭呢!”
壯年男子:“怎麼,你”
青年男子:“實話說吧,要不是玄囂,我也要爭一爭!”
眾人嬉笑更歡。
玄囂愣愣地坐在一旁,對眾人的嬉鬧彷彿沒有聽見。他的眼前出現了一年前的情景:

黃帝、炎帝會盟。
古松上並排掛著炎帝族牛的圖騰和黃帝族熊的圖騰。圖騰下,炎帝身旁跟著妻子蓮娘,女兒鳳鳥,部落酋長豹虯及一干人。黃帝身旁站著妻子嫘祖,兒子玄囂及一干人。
音樂聲中,黃帝炎帝雙方互相施禮。玄囂的目光停在鳳鳥身上:披散的長髮,皓齒明眸,奇美。
樂班吹著螺號邁著舞步上場。炎帝黃帝及眾人和著樂班的吹奏,跳起歡樂的會盟舞。
鳳鳥夾在眾人中,穿插舞於其間,翩躚的舞姿,分外引人注目。
玄囂邊舞,邊用目光追隨著鳳鳥,他滿眼都是鳳鳥旋轉的舞姿。看著看著,他的眼前出現了一片幻景:在奇妙的音樂聲中,百鳥獻舞。鳥中之王的鳳凰絢麗多彩,令人眼花繚亂。它神奇的舞著。
玄囂不禁脫口而出:“鳳鳥!”
這時,鳳鳥正舞到玄囂跟前。四目相對,玄囂被鳳鳥的美麗驚呆了。
玄囂在眾人的說笑聲中正在遐想,一聲虎嘯,眾悚然。
玄囂冷靜地組織眾人隱蔽。
一隻斑斕猛虎在叢林中出現,來到死鹿跟前,嗅死鹿。似又聞到仕麼,向眾人藏身處張望,一聲長嘯。

正在用弓箭瞄準的玄囂一箭出弦,射中。虎驚,咆哮著帶箭向眾人隱身處撲來。
眾人急閃過。在虎欲轉身之時,玄囂一個箭步竄上虎背。眾人出,一起圍打。
虎掙扎,死。
眾人抬著虎與鹿,興高采烈地往回走。
夕陽西下。滿天紅霞。
玄囂坐在小河旁的石頭上,用石刀骨錐等精心雕琢虎骨。
玄囂追憶:
黃帝及嫘祖、玄囂一行和炎帝蓮娘等拜別起程上路。
走出不遠,到一山腳下,忽聽山上有女人的呼救聲:“救命!有人摔下山崖了!”
玄囂向黃帝:“父親,我去看看。”黃帝回顧左右:“再多去幾個人,也好救人。我們在前面等候。”
二隨從應聲:“我去!”“我去!”
嫘祖替玄囂整整衣襟,叮囑:“千萬小心!”
玄囂轉身要走,黃帝急忙吩咐:“等等,帶上繩索。”說著,從車上拿下獸皮繩索。
玄囂及二隨從帶上繩索循聲向山上爬去。
玄囂等三人來到一座山崖旁。
兩位炎帝族的姑娘正在向山崖下亂喊:“鳳鳥!鳳鳥!”

“鳳鳥?”聽到鳳鳥的名字,玄囂三步並做兩步向山崖邊奔去。二位姑娘看到玄囂,慌忙求救:“鳳鳥掉下山崖去了。快救救她吧!”
玄囂焦急地向山下面張望,問:“怎麼偏偏來到這種地方?”
一姑娘:“我們隨著風鳥一同來採草藥,到這崖邊,是為了那棵靈芝。”
畫面上出現了風鳥與兩位姑娘荷藥鋤挎藤籃採藥的鏡頭。她們在岩石間攀登,在林子間尋覓,不時把各種草藥挖出檢入藥籃中。
在陡峭的山崖處,風鳥好象嗅到了什麼氣味,仔細地尋找。兩位姑娘不解地跟著風鳥在周圍張望。
忽然,風鳥高興地:“找到了!找到了!”姑娘:“找到什麼了?我怎麼沒看見?”
風鳥:“你們看,象草不是草,象菇不是菇,有一種特別的馨香,這是父親講過的靈芝。”
風鳥手指處,陡峭的岩石縫隙中,一棵絳紫色的靈芝閃著悅目的光彩。
風鳥的聲音:“父親嘗過那麼多草藥,多次中毒,有幾次險些喪命。可是一吃下靈芝,但覺心清目爽,神安氣靜,都化險為夷了。父親把靈芝看做草藥中的仙品,是難得的寶物呢!”
眾人用繩索將玄囂送下山崖。

亂石邊,昏過去的風鳥,鮮血直流,
玄囂上前,抱起風鳥,輕聲呼喚:“風鳥!”
昏迷中的風鳥似乎聽到了這親切的呼喚,慢慢睜開眼睛:眼前的面孔,使她想起會盟跳舞的一瞬。她掙扎著想動,但疼痛又使她昏了過去。
玄囂解下身上的繩索,綁在風鳥腰上。可風鳥昏迷,無法拉上,他 只好自己一面護送,一面徒手攀登。
快到靈芝處,玄囂耳邊響起風鳥的聲音:“靈芝是草藥中的仙品,是難得的寶物。”玄囂不顧危險,匍匐在尖利的岩石上,一手護住風鳥,一手採來靈芝,放入自己的衣襟。眼看到了崖頂,一突出的岩石擋住風鳥。眼看風鳥的傷腿就要碰上,玄囂不顧自己腳下危險,急忙護住。
風鳥被救上。玄囂腳下一塊石頭滾動,玄囂唉呀一聲,摔了下去。
玄囂躺在炎帝部落一間屋子裡,炎帝正在親自給玄囂檢查傷勢,敷草藥。
地上的炭火上熬著草藥。
風鳥在二位使女的攙扶下,掙扎著來看望玄囂。她的眼裡閃著淚花。看到玄囂,淚珠滾滾而下。
在玄囂的眼裡,風鳥象沐雨的梨花,掛露的靈芝。他掏出靈芝,遞與風鳥。

不知什麼時候,一雙多情而明亮的眼睛在樹後注視著雕琢虎骨的玄囂,那是鳴雁。
尚未痊癒的玄囂仍躺在病床上。
風鳥和一使女一同走進來。風鳥拉過一張木凳,坐在玄囂身旁。使女遞過湯碗,風鳥接過用陶勺舀起,試了試涼熱。
玄囂醒來:“風鳥,你的傷--”
風鳥:“經過父親的調治,已經完全好了。父親說,從今往後,就由我來照料你治傷。”
玄囂感激地望著風鳥:“你剛好,還是由她們來吧。”
風鳥:“你是為救我而摔傷的,是我的救命恩人,理應由我照料。“說完,一勺勺給玄囂喂藥。
使女在一旁石臼上搗藥。
喂完,使女已搗好草藥。風鳥及使女而人仔細查看傷口,為臂,胸部及腿上的傷口換敷草藥,細心包紮。
玄囂:“真不知道如何感謝你。“他的目光與風鳥的目光相與,風鳥低下頭去。
又一次換藥,喂藥。
再一次,風鳥換藥,玄囂自己喝藥。喝完藥,玄囂在風鳥與使女的攙扶下行走。
玄囂試圖自己行走,他推開風鳥及使女。剛邁出一步,一個趔趄,險些栽倒。風鳥和使女趕忙扶住。

風鳥:“不能操之過急,要慢慢來。”
玄囂:“天天讓你為我操勞,叫我心裡怎麼不著急啊!”
風鳥:“別這麼說:“比起你到山崖底下去救我,這有算得了什麼呢!”
玄囂動情地注視著風鳥。
風鳥及使女走後,玄囂一個人扶著牆慢慢地練著。
風鳥及使女有一次換藥,又一次攙扶行走。
玄囂自己又練。
風鳥及使女有要攙扶玄囂,玄囂推開她們的手,自己走起來,只是一瘸一拐。
風鳥及使女交換著欣喜的目光。
風鳥有來換藥。玄囂:“風鳥,我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我快該回去了。”
風鳥:“你不能多住些日子嗎?”
玄囂:“多住三五日,總是要回去的。”
風鳥:“你還會再回來嗎?”
玄囂緊緊握住風鳥的雙手。
記載
] 據《皇覽》記載另一處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今山東省汶上縣南旺湖內)。
相傳,遠古時代九黎族骨領蚩尤居住在冀魯交界處,後來黃帝及其部族從中國西北部遊牧至此,與蚩尤郭族發生衝突,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在涿鹿(今河北省境內)爆發。黃帝擒殺蚩尤後分屍而葬,身葬冀中,肩髀葬於裡野重聚。骨葬壽張縣闞鄉,部分屍骨亥葬於臺前境內。

相傳,古時人們常於十月祭祀蚩尤,其冢有赤氣出,直連雲霄,像懸掛一面大旌旗,人稱“蚩尤旗”。臺前有蚩尤冢、蚩尤祠,蚩尤被後世尊為“兵主”。
考證
]據《姬氏志》等史載:魯莊公在世時曾來南旺觀光避暑、考察風情,會宋公於闞城,觀其地貌,山繞祥雲,水籠瑞氣,乃星占筮人,喜而南拜,其死後葬於此地。後世尊其遺願,莊公以後的桓松、僖公、文公、閔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等九公均以周天子禮葬於闞城鳳凰山下。現九公墓尚存,由此可推九公墓和蚩尤冢同在闞城,現九公墓在汶上縣南旺鎮境內,同理蚩尤冢也應在汶上縣南旺鎮境內。闞城的記載還有很多,這裡祭祀蚩尤的活動史載不絕。《郡國志》載“東平陸有闞亭”;《水經注》記“闞亭在縣西南南旺湖中,有高阜六七”;《史記・封禪書》記始皇封禪泰山祭祀蚩尤:“齊八祀,三曰兵主,祠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正義》:“蚩尤冢在東平陸監鄉,監即闞雲”;《漢地理志》:蚩尤墓在東平陸壽張縣闞城。《東國歲時記》還記載了端午節(天中節)祭蚩尤除疫的情況:以硃砂在黃紙上書寫“赤符”(端午的符咒):“五月五日,天中之節,上得天祿,下得地福。蚩尤之神,銅頭鐵額、赤口赤舌,四百四病,一時消滅。急急如律令……”

因有蚩尤作城垣而使人聯想到,九黎部落在當時是高度文明的農耕部落聯盟。通過對文獻資料的分析可知,九黎部落定居於黃河下游的汶、濟之間,他們掌握了高超的農耕技藝,是最早的農耕氏族。1990年在汶上縣賈柏村發現的北辛文化墓葬群和半地穴房址說明,六千年前生活在此的古人類已由遊牧走向定居,而定居的基礎是農耕文明。《龍魚河圖》所謂蚩尤部落“食沙石子”不過是後來代代誤傳,又恰恰反證了蚩尤部落已經精於粟米的種植――今天魯西南一帶廣種粟米。《淮南子》:“神農之播百穀也,因苗以為教”也證明了這一點。大汶口文化遺址發現有大量窖藏粟米,而這一帶也是蚩尤部落活動的地域,且年代亦相吻合。粟米最像“沙石子”,蚩尤部落除了食“沙石子”,亦食五穀、禽獸和海中魚,亦播百穀。《國語・楚語》:“及少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A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雖有貶義,卻也可見當時蚩尤部落食而有餘,祭祀時用竹筐裝盛祭品。今天苗族椎牛祭神祭品甚多與此相仿,因為蚩尤首創農業耕作,牛是主要生產資料,也是民族的圖騰,他們用最珍貴的祭祀品祭天地和先祖,自然是有其根基的。

爭議
現有幾處均說蚩尤墓在其境內,又均引注《皇覽・冢記》,稱:“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卻又無法證實闞城在其境內。所幸的是“闞城”這一地名仍然保留著,文獻資料尚多,明清兩代河湖圖也都標識出了蚩尤冢的大體位置。九公墓之數個墓冢封土高十餘米,現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都為將來尋找古闞城和蚩尤冢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地理信息。
事實
事實無需爭辯,找到闞城就能找到蚩尤冢,找到九公墓就能找到闞城,現九公墓無人爭辯因為這個有實物可查,魯九公墓找到了,蚩尤冢也就找到了。魯九公墓在汶上縣南旺鎮境內,蚩尤冢也在汶上縣南旺鎮境內。
《皇覽・墓冢記》:“蚩尤冢在東郡壽張縣闞城中,冢高七丈,常以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曰:‘蚩尤旗’”。
《姬氏志》等史載:魯莊公在世時曾來南旺觀光避暑、考察風情,會宋公於闞城,觀其地貌,山繞祥雲,水籠瑞氣,乃星占筮人,喜而南拜,其死後葬於此地。後世尊其遺願,莊公以後的桓松、僖公、文公、閔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等九公均以周天子禮葬於闞城鳳凰山下。


山東汶上縣蚩尤冢

趙相東書法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