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地方臺春晚明星多,但依然取代不了央視春晚,這是為何?

央視春晚自從1983年開始之後,已經成為了除夕之夜的一道文化大餐,吃年夜飯看春晚,也是很多家庭的習慣。

除了央視春晚之外,每年小年開始,各個地方臺的春晚也開始陸續播出了,鑑於央視春晚的“霸主”地位,地方臺春晚不會選擇與央視春晚“正面交鋒”,畢竟這樣會輸得很慘。可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現在地方臺春晚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為了能夠成為央視春晚之後的“第二”,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想辦法請各種明星參與。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覺得,不管是哪個地方春晚,還是無法威脅到央視春晚的地位,這是什麼原因呢?

地方臺春晚明星多,但依然取代不了央視春晚,這是為何?

節目質量有差距

央視春晚每年準備的時間很長,有時候甚至要經過半年多的時間。

作為重頭戲的語言類節目,從開始到結束更是要反覆修改反覆審查,一直到除夕當天,很多演員都是提心吊膽的,害怕辛辛苦苦準備的作品臨近上場被斃掉。

地方臺春晚明星多,但依然取代不了央視春晚,這是為何?

地方臺的春晚,觀眾看起來明星薈萃,也經常會聽取觀眾的意見。在前兩年的猴年春晚之前,不少網友都紛紛建議在《西遊記》中飾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登上央視春晚,六小齡童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會隨時準備著,可是央視春晚就是不讓上。最後是幾個地方臺邀請了六小齡童,觀眾看到他登上地方春晚。可最後也僅僅是觀眾對於這個節目點贊,整體的晚會依然鮮少有人記住。

地方臺春晚的語言類節目,整體水平還是與央視春晚有點差距。有的節目是在央視春晚被斃掉之後,帶著同樣的作品登上地方臺春晚的。

地方臺春晚明星多,但依然取代不了央視春晚,這是為何?


地方臺春晚地方特色太濃

央視春晚面對的全國觀眾,乃至全球華人華僑,受眾面更廣。因此在所有的節目選擇中,要儘量的照顧到全國各地的觀眾,整臺晚會要達到適合所有觀眾不同階層的觀眾觀看。所以我們在春晚舞臺上能看到適合少年兒童看的節目,也有適合老年觀眾愛看的戲曲節目,戲曲更是會照顧到各個地方的劇種,京劇、黃梅戲、豫劇等等。

地方臺的春晚,尤其是一個省臺春晚,主要受眾群體就是本省的觀眾,所以在節目上也更多的是為本省觀眾量身打造的節目,其他省份的觀眾看了很少能夠產生共鳴的。


地方臺春晚明星多,但依然取代不了央視春晚,這是為何?


播出時間不佔優勢

央視春晚每年都是在除夕當天晚上進行現場直播,這個時間對於央視來說是“超黃金時間”,因此春晚近些年的廣告也是水漲船高。

除夕當天對於地方臺春晚來說,似乎更像是“雞肋”時間,因為央視春晚的影響力太大,所以地方臺春晚都會“躲避”這個時間,在除夕前後的日子來播出。除夕當天,經常看到地方臺,要麼轉播央視春晚,要麼播出電視劇。地方衛視不少,每個衛視也都有自己的春晚,播出時間也都在臘月27-大年初二之間,有些觀眾甚至都不太確定本省春晚是哪一天播出。

地方臺春晚明星多,但依然取代不了央視春晚,這是為何?

湖南衛視則是“敢為天下先”,選擇在小年夜當天播出,這一方面規避了央視春晚時間,又躲避了眼花繚亂的地方臺春晚扎堆播放,倒是讓觀眾記住了湖南衛視的小年夜春晚。但是也有弊端,這個時候距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年味並不足。所以儘管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獨樹一幟,但依然不能與央視春晚相抗衡。


地方臺春晚明星多,但依然取代不了央視春晚,這是為何?

除此之外,央視春晚從1983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將近40年的時間了,已經讓觀眾形成了這個習慣。儘管現在不少人不再看春晚了,但是依然會選擇不看的同時,把電視打開,然後再去幹別的事情。

綜合來看,央視春晚在眾多春晚“獨大”的局面,有節目的原因,有播出時間的原因,地方春晚想要打破這種局面,並不是那麼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