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魚塘全天溶氧都不高怎麼辦?

用戶2116110822243


全天池塘溶氧不高

首先要清楚,養殖水體質量的溶解氧從哪裡來?

一個來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飽和時,大氣中的氧氣向水體滲入。這也就是我們設置增氧機的理由。



另一個來源是水中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的氧。這是我們說的“藻相均衡”的原理。



因此水中的溶解氧會由於空氣裡氧氣的溶入及綠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斷補充。但需要注意的是,水體中的溶解氧70%以上,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供給的。開啟增氧機,一般也就可以解決25%左右的溶解氧問題。

檢測養殖水體中溶解氧

首先要檢查水體中的藻相。通過“水色”可以初步判定,池塘內藻類的種類、多寡、老化程度等狀況。

藍藻、甲藻爆發,單一藻類大量繁殖,對水質、溶解氧等都會產生重大影響,不利於魚蝦生長。



池塘水體渾濁,藻類很少,則池塘內水生動物極易缺氧。



清瘦水體,大量昆蟲繁殖,跟魚蝦爭氧,也容易導致缺氧浮頭。

其次要檢查增氧設備,是否匹配足量。一般我們希望每畝水面配置增氧機瓦數至少0.7千瓦,最好達到1千瓦。



增氧機除了在數量上的要求,還要求增氧效率要高。有的增氧機只是表面水體增氧,造成水體分層,底部水不動,得不到置換。這樣,底部水體持續惡化,大量有機物、殘餌等得不到快速分解,最終產生有毒物質,影響水生動物生長。

養殖水體受到有機物汙染,耗氧嚴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體中的厭氧菌就會很快繁殖,有機物因腐敗而使水體變黑、發臭。 就會造成缺氧的惡性循環,水體中溶解氧持續走低。

養殖水體中溶解氧是水生動物生長的必須要件。

溶解氧跟空氣裡氧的分壓、大氣壓、水溫和水質有密切的關係。在20℃、100kPa下,純水裡大約溶解氧9mg/L。

有些有機化合物在好氧菌作用下發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裡的溶解氧。如果有機物以碳來計算,根據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氣。當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以下時,一些魚類的呼吸就發生困難。

通常情況下,養殖水體中每天平均有16個小時以上溶解氧超過4毫克/升,魚蝦才能正常生長,5毫克/升是比較理想的溶氧環境。

如果水體中溶解氧低,魚蝦的生長緩慢,免疫力下降,易感染魚病,嚴重時會引起食慾不振,甚至引起浮頭死亡。

同時溶解氧低也會引起水環境各種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受阻,引起水質惡化變質。如藻類死亡,硫化氫增多。氨氮—亞鹽—硝酸鹽—藻類增多。

可見,水體中溶解氧、水質指標、水體的菌相、藻相等都是互相關聯的,是一個複雜的“動態平衡系統”。養殖過程中,必須定期監測,及時調整,千萬大意不得。

以上是水體中溶解氧持續走低的基本思考方向。個人觀點,供參考。這裡是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討論、交流。


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


魚塘全天溶氧都不高怎麼辦?

魚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為魚可以在水中進行氣體交換,能將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獲得生命所需的氧氣,當然這裡的條件就是水體中要有足夠多的氧氣才行。那麼在水產養殖中,如果遇到您所說的這種情況——魚塘全天溶氧都不高怎麼辦?


對於這一問題,踏火個人以為首先要分析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水體全天溶氧不足的,然後再根據其原因來處理就好了。通常情況下出現這一情況,很可能是以下幾種因素所引起。

  1. 密度過大:如果魚塘裡的魚密度過大,其重量已超出魚塘所能承載的量,這時魚塘水中的氧也會下降(這個主要是魚的耗氧量過大),對一情況引起的,我們可以通過降低放養密度或是增加魚塘水位深度來改善水體溶氧量。

  2. 水質不良:這種情況一般魚塘中的水質都會較差,水中的氨之類的含量過高,其主要原因就是水中的有機質過多,這些有機質在分解時會消耗掉大量氧氣,從而引起水體溶氧不足,對於這一類情況可以在晴天中午時開增氧機來增氧,也可能直接用藥物來改底,以起到降低水中有機質的作用。
  3. 藻相不平衡:也就是說這種水體的水質比較差,水中的浮游植物過少,或是浮游動物過多,對於這一類情況則可以通過調水來處理,如是浮游動物過多可先將水中過多的浮游動物處理掉,如是浮游植物少水過瘦的情況則可能過肥水來培養殖藻類,從而讓水活起來而起到增加水體溶氧的作用。
  4. 人工增氧:這種最常用的就是開增氧機增氧了,這種方法通常在晚上下半夜用的多,如果水質很差可以在晴天中年開這樣效果最好,如果魚的密度大可增加增氧機的數量或功率。同時注意水質變化合理去換水。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溶解氧是魚蝦生存的根本,如果溶解氧不足會引起水質的變化,引發水生動物產生各種病害,嚴重的會造成養殖生物缺氧死亡,這是每個養殖人員都不希望發生的事情。那麼如果發現魚塘全天溶氧都不高該怎麼辦?

溶氧一般有一定參考值

單純講溶解氧不高,我無法判斷到底是正常還是過低。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我們一般要求水體的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但是在夜間往往可能會在3-4左右,雖然偏低但短期也不會產生很大的問題。如果全天溶氧不高,我的理解一般是全天處於3-4左右,這種情況才可以稱為不高。


排查原因

有問題,首先不是去想該怎麼解決,而是儘可能的查找原因,這樣我們才能事半功倍。

  1. 檢查溶氧探頭是否正常。目前在水產養殖上使用的溶氧探頭要經常的清理維護,否則會容易黏附一些汙泥、藻類以及微生物等,這樣會影響探頭的準確性。

  2. 檢查增氧機開的是否足夠。養殖在不同的時期,開的增氧機數量是不同的,在夏季高溫季節,水體本身溶氧飽和度就低,所以要開足夠的增氧機才能保證足夠的溶解氧。

  3. 水質是否惡化。水體中有產氧氣的藻類(夜晚也是耗氧源),也有耗氧的各種微生物以及有機質,如果水體惡化,藻類死亡,耗氧微生物大量繁殖,這時候溶解氧肯定是不高的。

  4. 池底有機質是否積累過多。

解決措施

根據以上排查的結果採取相應的措施:

  1. 清洗溶氧探頭,看數值是否恢復正常,如果不正常進行下一步。

  2. 增氧機我們一般按照1包料開啟一臺,當然在陰雨天會適當增加。如果增氧機開的不夠,加開氧機看數值是否提高。

  3. 消毒劑淨化水體,殺滅微生物。使用氧化性淨水產品,氧化有害物質。

  4. 使用氧化性改底產品進行改底。

溶解氧的高低無外乎增氧機的增氧效率與耗氧因子耗氧速率的差值,在養殖池塘耗氧因素就那麼多,只要我們查找出原因就可以很快的解決溶解氧的問題。

我是珠海禾蟲哥,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轉發,交流討論。感謝有你!

珠海禾蟲哥


原因:

1、氣溫高。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如在同一個大氣壓下,水溫由10℃上升到35℃時,空氣中的氧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由11.27mg/L降至6.93mg/L,高溫會引起溶氧降低。此外水產動物在高溫時新陳代謝旺盛,耗氧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養殖密度過大。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

3、有機物的分解作用。有機物越多,細菌就越活躍,這種過程通常要消耗大量氧才能進行,因此容易造成缺氧。

4、無機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態無機物時,會發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

 

危害:

     輕度缺氧:蝦蟹出現煩躁,水面明顯看出蝦蟹遊動的波浪,個別蝦蟹頭部浮於水面,魚全都浮出水面,                     呼吸加快;

     重度缺氧:大量浮頭,甚至死亡。實際養殖中發現中國對蝦在溶氧為0.4mg/L時,停止攝食,長時間                       會窒息死亡。長期處於1.0-1.5mg/L的溶氧條件,蝦蟹會停止生長。

解決措施

1、放養密度要合理,每畝放4000尾左右,避免追求高密度而引起的長期缺氧。

2、每年冬春季及時清除池底淤泥。避免因池底淤泥過多引起有機物大量繁殖,造成池塘缺氧。

3、水體溶氧過飽和時,可採用潑灑粗鹽、換水等方式逸散過飽和的氧氣;

4、合理使用增氧機。在晴天的中午開動增氧機,攪動水體,將水體上層的過飽和的氧輸送到水體下層;

5、制訂合理的投飼計劃,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殘剩飼料等有機物質的有機耗氧量;

6、適時施肥,促進浮游植物的生長,增加溶氧水平;

7、溶氧過高時,加註新水也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8、採用微生態製劑改良水質,間接增加水體溶氧。

北京天豐穎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淨化水質微生態製劑WSW-01產品主要功效

1、分解池底殘餌和排洩物,吸附、降解硫化氫、亞硝酸鹽、氨氮等有害物質,去除腥臭味,控制腐敗惡化。

2、抑制細菌和寄生蟲的繁殖、有效調節水質、優化水體環境,清除水體粘稠感。

3、解除不良藻類、赤潮、毒藻及其它化學藥物導致的魚、蝦中毒。

4、有效防止天氣突變(大風、暴雨等)前後出現的魚、蝦遊塘、厭食甚至死亡等現象。


一條悲哀的魚


魚塘溶氧量不夠,你看看你的魚塘深度和廣度,是否融養機不夠或者遲水深度不夠,都會導致整個魚塘溶氧量不夠的情況!所以你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多實驗一下。當然溶氧量不足需要快速解決,不然魚兒受不了。

介紹幾個簡單的方式

第一,在投資比較寬裕的情況下,增加幾臺溶氧機設備,適當把深度加深一點,讓底部也能有機會接觸到氧氣。

第二,總個水泵抽水,與水面形成高度差,增加底部水溶氧的機會,就可以解決問題。

第三,還可以增加景觀式的噴泉設計,把底部的誰高高拋起,增大溶氧量!

期待這裡幾個簡單的方法夢幫助您解決您的困擾,魚塘無小事,期待您成功,加油!

三農愛好者,敬請關注交流!




火麻君


融氧不高,提現幾個方面。

1.地質很差,天氣太熱。喂的多。沒吃完,淤泥厚,耗氧量高?

2.天氣原因,陰雨連綿,雷暴天氣,藻類沒有光合作用。倒藻,有害困多

3.水質超標,氨氮亞硝酸鹽,ph值,

4.細菌,病毒性,在水中太多,


養殖技術指導杜先生


用增氧機啊,有時後要分情況的,陰天分情況開機。一般陰天選擇次日清晨開機,目的是直接攪水增氧。因為陰天光合作用弱,池水溶氧貯備較少,又經過夜間的消耗,池水溶氧有可能降到魚類氧閾附近,因此應在清晨3-5點開機,若水肥魚密開機時間還要提前。陰雨連綿或因水肥魚密等原因有嚴重的浮頭危險時,要在魚浮頭之前開機。具體掌握是池中野雜魚、小蝦有浮頭跡象時開機,一般在半夜前後。因為此時池水中的氧含量很少,如果等養殖魚類浮頭再開機就來不及搶救,容易造成魚泛塘死亡。野雜魚、小蝦的耐氧比養殖魚類低,可以作為開機時機的參考。陰雨天時白天不開機。陰雨天白天光合作用比較弱,表層池水溶氧量不會過飽和,此時開機攪水達不到增氧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