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當年的“闖關東”是怎麼一回事?

無止境2


東”有廣義的與狹義的兩個概念。[1]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地區的民眾出關謀生,皆可謂之“闖關東”,此為廣義。狹義的“闖關東”僅是指從清朝 順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及皖北、蘇北等地的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我們通常所說的“闖關東”是狹義的。

  “東北”一詞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醫巫閭山位於今遼寧北寧與義縣交界處,主峰海拔866.6米。山之東麓有山神廟——“北鎮廟”。當地迄今流傳著關於醫巫閭山的眾多傳說。當時。 戰國時,燕國在今遼東半島一帶設遼東郡(郡治襄平,今遼寧遼陽),秦漢魏晉因之。隋代遼東郡治移至通定鎮(今遼寧新民東北)。元代於至元四年(1267年)設遼東路,治所在黃龍府(今吉林農安)。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設“遼東都指揮使司”,治遼陽(今屬遼寧)。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段,人們就用“遼東”來稱呼東北地區。因此,著名學者、作家、報人曹聚仁先生《萬里行記》說:“古代的"東北",乃"遼河流域"的東北。”

  “關東”一詞本指函谷關以東。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縣坡頭鄉王垛村,東自崤山,西至潼津,從西周以來便是溝通關東、關中的門戶,乃兵家必爭之地。“關東”與“山東”同義,這裡的“山”指崤山,“山東”指崤山以東。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建山海關城堡一座,山海關扼東北與中原之咽喉,東北一帶因此被稱為“關東”。山海關以內,俗稱“關裡”。

  明朝一般用“遼東”一詞指稱東北,自康熙年間(1662—1722年)起,“關東”一詞才逐漸被官方和民間廣泛使用。“東三省”是人們稱呼東北的另一個名稱。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分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此為“東三省”名稱之始。除“東北”、“關東”、“東三省”外,還有一些俗稱。如膠東半島一帶以渤海灣為界,稱東北為“海北”,稱山東為“海南”。另外,東北還有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代稱——“白山黑水”。

  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背井離鄉的山東人等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頒佈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 滿人傾族入關,關東人口劇減,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東北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邊”(《辭海》)。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

  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被懲罰危險,“闖”入關東,此為“闖關東”來歷。至1840年關東人口突破300萬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國人口達四億多。清末,沙俄侵略滿洲。清於1860年在關東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年間(1912年——1949年),“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數據來自《中國人口地理》,張善餘)。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留住的山東人達 到792萬之多,“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因此,現在關東大多數漢族居民的先祖大多屬於山東、河北、山西等省份——黃河下游地區的。

三時期

  (1)1644至1667年,《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

  (2)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康熙七年(1688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關東實行禁封政策。

  (3)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

歷史背景

  闖關東,從“流人”到“流民”,到滿洲“移民社會” 。清初民族矛盾尖銳,清朝統治者採取了極其殘酷的 鎮壓手段。將“造反”者遣送邊陲“煙瘴”之地,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邊寒苦”的關東,這種遣犯史稱“流人”。山東人是“安土重遷”的典型。人口壓力、天災人禍、滿清政府的政策導向等構成了山東人闖關東的外因。以修築當時的中東鐵路為例,《東北開發史》 引日本人稻葉君山的話說:“中國苦力,如蟻之集,而勞力之供給地之山東,更乘機輸送無數勞工出關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餘里之中東路乃山東苦力所完成,亦非過言也。” 闖關東,關東是外敵侵擾之地,山東人卓絕的鬥爭。吉林省渾江市《灣溝公社志》記載:“1921年間有一名叫王振邦的農民,原籍山東,因逃荒攜妻及長女一家流落於西川一帶。1931年日軍侵佔關東,王振邦與山東老鄉聚義百餘人抗日,1934年末,他們與日軍大小戰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戰績最佳,日軍死傷慘重,義軍為日軍所膽寒。”

  闖關東,由於關東為流放地,禁墾,邊牆西為蒙古貴族駐牧地。但覆滅的滿清政府無力阻擋歷史潮流,滿清二百多年統治,倒促進了滿蒙漢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滿蒙獨立”運動、“滿洲國”等歷史滄桑,都沒能改變滿洲人成為中國的滿族人。山東聖人之鄉心態鄉土意識淡化,冒險精神增強,促使流民春往冬歸轉變為在關東紮根。辛亥革命關東幾千萬關內漢人回到中國懷抱,“以至於人文地理學地圖表明該地區完全是中國人的”(《草原帝國》,法國,勒內·格魯塞)。

  闖關東,是悲壯的歷史,是一次移民壯舉。存在特定的“闖關東”路線以及“闖關東”的特定背景。因此,闖關東是一種社會歷史移民現象,有自發的客觀因素,有內在的政治影響深度。“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 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 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寢者皆山東移民……”。作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漢族,幾百年來人囗壓力就使漢人不斷向周邊擴散:走西囗、下南洋,內蒙古和新疆也成為漢人移民地。那麼,闖關東便成了人口與經濟的平衡學。

文化背景

  十九世紀中葉,虛掩的山海關大門敞開,流民潮湧,洶湧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闖關東”浪潮疊起,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大規模挺進,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如果說“閉關”時代的文化交流表現為中原文化對滿洲固有文化的“侵蝕”,受到“封禁”的人為干擾,那麼,在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關東地區擴散,“喧賓奪主”了。“對絕大多數的山東移民來說,東四省區無非是山東省的擴大”。

  山東村、河北村等在關東的“複製”,實際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數佔絕對優勢,他們有充分理由保持齊魯文化或燕趙文化,所謂“聚族而居,其語言風俗一如舊貫”即是。他們可以不必改變自己,削足適履,去適應當地的社會風俗、宗教信仰,使用當地的語言文字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同樣是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趙中孚在論及“闖關東”的意義時說過這樣一段話:“社會意義上,東四省區基本上是華北農業社會的擴大,二者之間容有地理距離,但卻沒有明顯的文化差別。華北與東四省區之間,無論在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家族制度、倫理觀念、經濟行為各方面,都大同小異。最主要的是東四省區移墾社會成員,沒有自別於文化母體的意念。”

  面對齊魯文化、燕趙文化的撲面而來,關東文化不可能沒有絲毫戒心,也不可能沒有“土客”矛盾產生,如《黑龍江述略》載:“而僱值開墾,則直隸、山東兩省為多。每值冰合之後,奉吉兩省,通衢行人如織,土著頗深惡之,隨事輒相欺凌。”遼寧安廣縣(今吉林大安市新平安鎮)也是一個例子,《安廣縣鄉土志》記載:“縣屬未經設治以前,蒙古未諳耕種。徒資牧養,一片荒蕪。嗣經漢民來境墾種,公旗得獲租利。然因族類各異,言語不通,情意未能浹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緒三十年(1904年),奏準委員勘荒,招戶領地。客民聞風而至,……蒙古亦漸事稼穡。”






磊八哥


我們家闖關東落戶遼寧已經200年了,過來的原因就是山東老家連年災荒。否則誰願意舍家撇業,背井離鄉?

當時的東三省因為是清滿清王朝的龍興之地,據說是為了防止風水被破壞,所以是禁止漢人開荒墾土。據家裡老人傳說,我的祖先到了東北以後,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要時刻躲避清朝士兵的追捕。後來一點點放鬆,我們當地直到清朝光緒二年,也就是1876年才設縣治。我們的祖先和他們從山東一起逃荒的鄰居好友,才取得了合法居民的身份。

我的遠古祖是雲南人,祖籍地是山東登州府福山縣三甲駐六甲社大山夼楊家。

落戶東北遼寧後,因在山東老家排的字輩用完了,又重新排了字輩。從山東背過來的老宗譜掛像記載的一世祖諱三省、三界。二世祖諱建、先、通。三世祖而貴、而榮。四世祖諱鳳、青。五世祖諱文成、文禮、紀氏。六世祖諱玉、福、春、桂。七世祖諱東仁、東寬、東有、東福。

如果有山東福山的楊姓朋友,家中存有老譜書的,受累翻查一下我們是否能聯上宗親。有消息私信我,謝謝!


東港朝天闕


小女是不愛時尚,愛歷史的無花臺,謝謝關注。

闖關東是清末民初,河北山東地區的農民不得以的移民大行動,闖,體現出了當時移民的艱辛,關東是指山海關以東,主要是指東北三省,黑吉遼。

關外指山海關以外,清朝封建君主把關外東北地區奉為自己的“龍興之地”,也就是發家的風水在這裡,別人不能動,所以康熙時期就開始關內漢人禁止入內,山海關成了關內通往關外的一道關鍵的大門。
  • 清末民初,華北地區北京周邊各省市百姓經歷了八國聯軍進中國,軍閥混戰,天災人禍等等數不勝數的慘痛日子,吃不飽穿不暖,貧困潦倒,難民成群,而東北地廣人稀,生產資料豐富,求生的慾望逼得人們不得不逃出關外,試圖改變這種處境。
  • 清末沙俄,日本侵略東北,各自擴張自己的地盤勢力,急需大量的勞動力支持生產,修建鐵路,而這時關內百姓難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為求得一線生機,不惜拖家帶口,賭上全家人性命也要去闖一闖,去逃災避難,為了在關東能改變現在的潦倒生活。日本人稻葉君山曾說:
“中國苦力,如蟻之集,而勞力之供給地之山東,更乘機輸送無數勞工出關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餘里之中東路乃山東苦力所完成,亦非過言也。”

闖關東實屬不易,在山海關的被檢驗,被驅趕,再到偷渡關外,男女老少,成群結隊,有吃不著,餓死的,有喝不到,渴死的,發病病死的,到處都是。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

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寢者皆山東移民。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危險,“闖”入東北。

當年為了生活,為了生命的不得已,有了闖關東這一人類大遷移的社會現象。


無花臺


闖關東是滿清後期貧苦的山東、河北農民為了生活而遷往東北地區的移民。當時滿清政府為了保住“龍脈”“祖地”不許漢人出關,在口外設卡堵截出關的漢人。為了躲避官府的阻攔,那些河北山東的貧苦人只能冒險秘密出關,這就是闖關東的由來


凍僵的海岸


關東即山海關以東,泛指東北三省。從清初“偷渡”到清末民國的討生活,山東河北的勇敢者一步一步的遷移至東三省的過程就是闖關東。闖字體現了過程的艱辛和人民的不撓。這一過程都是特殊時期人民對命運不懈的追求和進取。


尚書大人


闖關東是清末民國初時期,清朝時期不許漢人進入東北,因為那是滿人的龍興之地!民國時期滿人地位下降而且東北人少了,好多山東河南的人為了生計去了東北,出了嘉峪關就叫闖關東啊!啊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