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美國的城市地區劃定標準、方法及演變「搶先版」

【編者按】為了更好地推廣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們將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見刊的稿件的精華觀點,以饗讀者。本文為本刊已錄用文章《美國的城市地區劃定標準、方法及演變》的精華版,作品的發佈已取得作者授權。歡迎讀者指正、討論。在此感謝在百忙中抽出時間撰寫精華版的作者,你們的努力讓學術論文的閱讀體驗變得更好。

科學合理的城鄉地域劃分能夠更真實地反映城鄉人口特徵和城鎮化水平,進而支持城鄉和社會經濟政策的科學制定。然而,我國的城鄉劃分和城市地區劃定一直以行政地域為界線,難以適應城鄉空間發展的複雜特徵、真實反映城鄉人口情況,也會影響社會經濟政策的客觀性和合理性。在當下我國開展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的背景下,城市地區的劃定工作是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借鑑其他國家先進經驗,探討我國科學合理的城鄉地域劃分方法具有重要且急迫的意義。

從1880年開始,美國人口普查局結合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對城市地區(urban area)進行劃定(delineation)。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從基於人口規模單一因素的簡單城鄉劃分,到複合人口規模和人口密度雙重指標的分級劃定,再到基於最小人口統計地理單元併疊加多重要素的精細劃定,美國的城市地區劃定在演變過程中不斷適應著城市在不同發展階段出現的特徵,如今已經徹底突破行政建制概念,充分體現了“實體地域”思想,並通過精細化的劃定方法去適應現代城市的複雜特徵,對我國而言具有很多可借鑑之處,具體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期刊精粹 | 美国的城市地区划定标准、方法及演变「抢先版」

圖1 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的城市地區劃定

一方面,選取人口統計的最小地理單元(普查小區/街區)作為劃定城市地區的基本地理單位,並以人口密度作為核心指標,不僅可以極大提高城市地區的劃定精度(相比尺度過大的建制單位),與實體城市地區的邊界更加接近,而且能夠體現城市的人口聚集特徵,並與人口統計數據完美結合,從而更好地滿足後續的統計需求和政策目的。

另一方面,充分掌握城市的複雜功能和形態,並對這種複雜性做出積極回應,通過具體的定性和定量標準,為識別城市地區的複雜特徵建構系統的方法和過程。

  • 第一,採用人口密度和建成景觀(地表不透水性)雙重指標去識別居住功能和非居住功能的城市地區,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單純從人口指標去識別城市地區的侷限性,因為那些非居住功能(為主)的城市地區雖然人口密度很低甚至為零,但它們提供了城市的生產、服務或其他功能,是典型的城市地區。

  • 第二,充分考慮城市的連續與非連續形態。前者是形成起始核心城市地區(劃定城市地區的主要基礎)的空間關係要素,後者是城市形態的重要特徵之一,人口普查局在識別、添加非連續的城市地區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不僅考慮了造成非連續關係的原因(被排除地),而且通過空間距離指標(沿道路連線的跳躍)建立了不同規模城市地區與非連續地區之間的合併規則,對非連續地區的充分考慮可以有效解決複雜的城市形態問題,尤其是城市郊區、城鄉結合處等人口密集程度較低的地區。

  • 第三,系統考慮城市地區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情形,通過面積、長度、距離等量化的空間指標對飛地、城市形態缺口、機場幾種特殊情況進行具體規定。

期刊精粹 | 美国的城市地区划定标准、方法及演变「抢先版」

圖2 美國城市地區劃定方法示意圖

最終,通過軟件自動分析和後續人工篩查完成對城市地區的劃定,包括以下8個步驟:識別起始核心城市地區、合併由被排除地所分隔的非連續地區、通過“大跳”和“小跳”合併非連續地區、合併飛地、分割大都市連綿區和合並獨立城市地區、合併城市形態缺口、合併機場、合併額外的非居住功能城市地區。

期刊精粹 | 美国的城市地区划定标准、方法及演变「抢先版」

圖3 美國城市地區劃定實例

借鑑美國的城市地區劃定方法,概而言之,落實實體地域思想,必須清晰地認識和理解城市的複雜特徵,以及城鄉之間的實質差異,確定可操作的、精細化的劃定方法和標準。

作者:衣霄翔,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寒地城鄉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講師,碩士生導師董慰,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寒地城鄉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副教授,博士生導師。[email protected]張歡,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寒地城鄉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

尺度重構下的國外首都特大城市地區空間規劃分析

城鄉融合視角下中澳規劃管理的制度性差異與啟示

“大而快”與“小而慢”相輔相成:城鄉協調和區域均衡發展的必然路徑

排版:張禕嫻

期刊精粹 | 美国的城市地区划定标准、方法及演变「抢先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