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停!這些表現告訴你,你給寶寶吃太多了!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整天除了吃就是睡,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寶寶正在攢勁長身體呢。很多媽媽們想著小傢伙吃的多肯定就長得快,一有空就想給寶寶哺乳。但剛出生的寶寶又不會說話,吃飽了也表達不了,這就容易造成過度餵養。

其實寶寶吃得多不如吃得剛剛好,寶媽們可別以為過度餵養只是多長點肉這麼簡單,嚴重的會造成寶寶消化不良,甚至影響發育!

停!這些表現告訴你,你給寶寶吃太多了!


表現一

頻繁吐奶

吐奶屬於正常的新生兒現象,但若每日吐奶次數過多,家長就要留心是否寶寶餵奶過度了。新生寶寶的器官還未發育完全,胃呈水平狀,容量還不是特別大,無法承擔太多的食物,一旦進食過量就可能出現頻繁吐奶的現象。需要提醒輔食,頻繁吐奶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器官發育,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

表現二

大便反常

通常情況下,寶寶每日大便次數在3-6次左右。若如廁次數過少,說明孩子餵養不夠;若如廁次數過多,並且大便有稀水樣或稀糊的情況,顏色呈偏綠或有沫子,就要考慮寶寶是否餵養過度了。

表現三

易脹氣,腸絞痛

寶寶若過度餵養,便會引起消化不良,積食的情況。食物發酵後易產生氣體,寶寶肚子就會脹氣,還伴隨腹脹,腸絞痛等情況。寶寶產生不適感,只能通過哭鬧錶達難受。孩子一直哭鬧的話,家長可以先停止餵養,檢查孩子的肚子是否脹氣。

表現四

體重增長異常

新生寶寶體重增長都有定值,在數值範圍內稍多稍少都屬正常。家長平時帶寶寶產檢時,醫生若發現寶寶有餵養過度的現象,都會建議家長調整餵養方案。平時老人都認為寶寶白白胖胖說明身體好,但過度餵養引起的寶寶肥胖反而會影響其骨骼發育,不利於未來的成長。

表現五

拒絕食物

新生寶寶語言能力還未完善,因此會通過一些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已經吃飽了。比如母乳餵養時,寶寶吐出乳頭,不願吮吸,或是寶寶手腳不安分,牴觸奶瓶等。寶寶出現這些拒絕的動作時,父母就不要再堅持餵奶了。

如何科學餵養

母乳餵養

寶寶在六個月以內時,母乳完全可以提供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幾乎不需要添加其它食物。新生兒胃容量有限,消化能力也較弱,只要按需餵養就沒問題。

但媽媽們還是要注意餵奶時間,避免在寶寶哭鬧時,即使餵奶間隔時間很短還是選擇哺乳讓寶寶安靜下來,這也是造成過度餵養的原因之一。

奶粉餵養

0~1月:每日奶量180~480毫升,每天6~8次,每次30~60毫升

2 月:每日奶量600~800毫升,每天6~7次,每次80-120毫升

3 月:每日奶量720~900毫升,每天6次左右,每次120~150毫升

4~6月:每日奶量750~960毫升,每天5~6次,每次150~180毫升,奶量隨體重增加

7~12月:每日奶量800毫升左右,每天4~6次,每次180~220毫升

寶寶滿6個月後應該開始添加輔食,隨著輔食逐漸添加,奶量相應減少。

媽媽們可根據自己寶寶的狀況相應做出調整,但1歲以前母乳和配方奶依然是主要營養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