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停!这些表现告诉你,你给宝宝吃太多了!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整天除了吃就是睡,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宝宝正在攒劲长身体呢。很多妈妈们想着小家伙吃的多肯定就长得快,一有空就想给宝宝哺乳。但刚出生的宝宝又不会说话,吃饱了也表达不了,这就容易造成过度喂养。

其实宝宝吃得多不如吃得刚刚好,宝妈们可别以为过度喂养只是多长点肉这么简单,严重的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甚至影响发育!

停!这些表现告诉你,你给宝宝吃太多了!


表现一

频繁吐奶

吐奶属于正常的新生儿现象,但若每日吐奶次数过多,家长就要留心是否宝宝喂奶过度了。新生宝宝的器官还未发育完全,胃呈水平状,容量还不是特别大,无法承担太多的食物,一旦进食过量就可能出现频繁吐奶的现象。需要提醒辅食,频繁吐奶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器官发育,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

表现二

大便反常

通常情况下,宝宝每日大便次数在3-6次左右。若如厕次数过少,说明孩子喂养不够;若如厕次数过多,并且大便有稀水样或稀糊的情况,颜色呈偏绿或有沫子,就要考虑宝宝是否喂养过度了。

表现三

易胀气,肠绞痛

宝宝若过度喂养,便会引起消化不良,积食的情况。食物发酵后易产生气体,宝宝肚子就会胀气,还伴随腹胀,肠绞痛等情况。宝宝产生不适感,只能通过哭闹表达难受。孩子一直哭闹的话,家长可以先停止喂养,检查孩子的肚子是否胀气。

表现四

体重增长异常

新生宝宝体重增长都有定值,在数值范围内稍多稍少都属正常。家长平时带宝宝产检时,医生若发现宝宝有喂养过度的现象,都会建议家长调整喂养方案。平时老人都认为宝宝白白胖胖说明身体好,但过度喂养引起的宝宝肥胖反而会影响其骨骼发育,不利于未来的成长。

表现五

拒绝食物

新生宝宝语言能力还未完善,因此会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已经吃饱了。比如母乳喂养时,宝宝吐出乳头,不愿吮吸,或是宝宝手脚不安分,抵触奶瓶等。宝宝出现这些拒绝的动作时,父母就不要再坚持喂奶了。

如何科学喂养

母乳喂养

宝宝在六个月以内时,母乳完全可以提供宝宝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几乎不需要添加其它食物。新生儿胃容量有限,消化能力也较弱,只要按需喂养就没问题。

但妈妈们还是要注意喂奶时间,避免在宝宝哭闹时,即使喂奶间隔时间很短还是选择哺乳让宝宝安静下来,这也是造成过度喂养的原因之一。

奶粉喂养

0~1月:每日奶量180~480毫升,每天6~8次,每次30~60毫升

2 月:每日奶量600~800毫升,每天6~7次,每次80-120毫升

3 月:每日奶量720~900毫升,每天6次左右,每次120~150毫升

4~6月:每日奶量750~960毫升,每天5~6次,每次150~180毫升,奶量随体重增加

7~12月:每日奶量800毫升左右,每天4~6次,每次180~220毫升

宝宝满6个月后应该开始添加辅食,随着辅食逐渐添加,奶量相应减少。

妈妈们可根据自己宝宝的状况相应做出调整,但1岁以前母乳和配方奶依然是主要营养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