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如是受持|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如是受持|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译文】人常常想到生病的时候,许多的红尘执念妄想就会慢慢消亡;人常常想到死亡之时,则追求解脱之道的念头便自然而生。

摘自 明·陈继儒撰《小窗幽记》集峭篇

如是受持|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人的心理总是没有满足的时候,当一无所有的时候,天天梦想着的是锦衣华盖、钱财无忧的贵族生活;一旦拥有了,却又会不时地回味着平淡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

是财富、健康、快乐?我们不分昼夜地忙碌,所得到的,难道就只能是感慨和后悔吗?

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大部分是决定于心境,而只有极少一部分成因,受物质环境影响。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幸福绝不只是富人们的专利。人生的福倚祸伏,皆因念想造成。

如是受持|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生命不重来,人在年轻时,往往无法察觉到生命的短暂。一旦病倒了,才会猛然醒悟到,原来生命是那么的脆弱。这可以迫使他对生命再反省,对自己的脚步和方向再做认定。经过这种反省和观照,他必会舍弃一些无意义的追逐,而在未来的岁月中,过着一种较真实的生活。

对于一般人,那些在尘世种种尘劳欲想中奋不顾身的人,如果常常想到生病的情状,心中的热切火焰,也许会转轻些吧!

人生无常,当一个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感到生命的虚幻无常。若在原本虚幻的生命中,又要有许多追求,则生命就会更加不真实。因此,古来许多有智慧的人,能看破生命这一层虚伪的表象,转而追求另一种更真实、不生不灭而永恒的生命。

如是受持|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如是受持|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